时间:2024-06-19
叶永强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红河乡九年制学校,甘肃 平凉)
在八年级学生的课程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过度注重知识学习,忽视社会价值观对自己价值观的影响,不能有效地将自己的学习发展计划与我国现实结合起来,这一问题必须引起重视。道德教育与法治课堂教学是奠定学生未来道德与法治基础的重要方式,在各方面都有继承和发展的意义。特别是在教育方面,不仅是创新我国全面教育的良好途径,更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有力推手。应大力支持我国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真正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与融合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接受和掌握优良的教育,使道德与法治教育更加富有特色与灵魂,促进学生道德素养与法治常识的提升。
在全球化浪潮以及多元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冲击下,八年级学生作为还不成熟的年轻一代很容易迷失方向,不能坚定自己的“三观”和道德信念。学生的道德教育以及学生的个人成长与组织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可以使他们认识到个人利益要与组织和社会的利益相匹配,才能真正从思想上改变学生的观念,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同时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更加真实的体会,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方向舵,可以让学生成为合格的精神文化建设者,从思想层面引导学生,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其道德与法治教育发展是建立在正确认识世界、树立品质的基础上,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使学生在学习甚至步入社会后能够有正确的态度与良好的素质对待学习与工作。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一般的指导思想,提高其课堂趣味性不仅是对学生教育方式的创新,更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实践的细化。道德与法治课堂则决定了方向、目标,二者结合起来能够在学生培养方面有更清晰的目标与正确的思考。
八年级的学生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思想体系与思考机制,但是尚未完善,所以部分学生不可避免会出现固执己见的观念,他们认为学校道德与法治课堂与学习并无太大联系,因此缺乏学习兴趣,从而不认真对待此课程,使课程的效果适得其反,不仅没有起到充分的引导作用,反而让学生认为占用了其学习时间。因此,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直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八年级的学生仍然童心未泯,利用课堂趣味小游戏或趣味环节等活动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好奇心,更利于开展教学工作。
想要提高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离不开教师对教案的改良传播。首先,要提高教师的道德与法治综合素养,学校应引导教师提高自身的道德与法治水平,并引导教师学习创新教学方法的正确方式,再让教师融入课堂中。例如,学校要大力宣传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意义;定期开设讲座供相关教师倾听;组织教师共同观看网络上其他优质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进行趣味性教学;教师组必须定期集合讨论,互相分享经验,共同完善教案,在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中提高专业能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想要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趣味性,在原有的传统方式上创新可能会产生限制,因此必须先创新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在其中增加趣味性,同时学生接受更好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加有兴趣地学习。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时,教师在向学生讲解“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时,可摒弃传统的直接讲解内容,而是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的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自身与社会逐步融合的过程,具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心中对知识形成大概框架,在后续教学中就会更加顺利。在提高师生互动的同时,多媒体播放视频这一环节也增加了课程的教学容量,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直接距离,课本知识不再以抽象的方式在学生脑海中呈现,而是逐渐清晰和立体,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与家长并不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课下学生也不会将时间花费在本科目上。在此情况下,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道德与法治专题的学习交流群。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了自我讨论、交流的地方会在学习中更加活跃。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将小组交流讨论布置为作业分发,每组围绕课程大标题布置不同的小问题。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时,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为什么要尊重他人?”“怎样学会尊重他人?”“为什么要文明有礼?”“为什么要讲诚信?”“怎样成为一个讲诚信的人?”等小标题,让学生在探讨中融入角色,仔细思考。上课时教师可用头脑风暴模式鼓励每一小组轮流发言,并适当指出他人观点中自己不认可或想加以补充的内容。教师与学生一问一答,也可以通过抢答模式来带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最终对学生回答出的知识点数量进行评估,排出前三名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真正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了教学方式,更潜移默化地充实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可以获得成就感,不仅能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求知欲与好胜心,一举两得。
想要更好地进行道德教育培养,离不开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我国优秀文化的共情力,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的深层含义。学校可以考虑将实践活动地点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实践活动的主题与内容。
例如,北京的学生可以将实践活动的地点选为雍和宫、白塔寺或参观传统的四合院胡同;山西的学生可以去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向先辈致敬;江浙沪地区的学生则可以到江南水乡去看古代诗人、名门望族的居住地;东北地区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观看“二人转”表演;川渝地区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观看川剧等。除此之外,还可在校内开展活动,例如,元宵节猜灯谜、清明节为烈士扫墓、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为学生发放月饼等,并在所有的实践活动中为学生讲解道德知识,在校园举办相关的主题板报讲座或演讲比赛等。
在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明确提到了要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八年级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并且从未踏入社会,大多无法理解服务社会的含义与意义,久而久之会将这一观点抛于脑后。因此学校要积极创建志愿活动,不将学生封于教材中,创建志愿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志愿活动是一种社会价值观的体现。在志愿活动中,学生会以生活化的视角来规划自己,加强适应能力。学校可以将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与学生个人价值结合起来为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融入对志愿活动的责任感。
例如,为了优化学校志愿者的结构,建立一个管理有序的服务组,教师可以统一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带领学生进入敬老院照顾老人;联系退伍老兵带领学生集体慰问并听老兵讲解往事;带领学生共同做志愿执勤“小交警”,体会社会为其带来的便捷。新时期学生志愿组织的领导和志愿组织的发展壮大,必须有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教师团队必须分阶段开会讨论不同的志愿方式。
学校需要在课程开始之前先唤醒学生的内心动力,让学生明确其发展方向,才能使学生从内心真正接受道德与法治教学。例如,在上课前或下课时对学生提出疑问:“我为什么在这里?上这所学校的意义何在?从学校出去我想要成为怎样的人?”让学生充分思考并根据实际情况作答,教师要充分接受学生每年的想法不同,要了解学生想法改变的原因,可以通过匿名收集、定期沟通等方法来获取学生想法,将学生的动力唤醒,让学生学会自立,学会感恩,强化社会责任感,在讨论中可以列举优秀毕业生为实现人生价值而顽强奋斗的例子,激励学生实现人生目标,敢于做出勇敢的努力去奋斗才能变得更加优秀。同时,应从各方面渲染道德与法治教育。例如,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校园中的多媒体与宣传栏宣传此精神;加强课程负责人员的专业观念,对其进行会议培训,传达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与意义。
总而言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我国教育的新兴课程,其中融入的道德理论与法律知识对学生的未来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视域下,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的趣味性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消化知识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全面优化环境,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