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瓶颈突破策略探索

时间:2024-06-19

马潇潇

(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江苏 昆山)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花团锦簇,异彩纷呈。对这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珍宝,需要我们代代传承和发扬光大。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愈益重视。古诗词入编学校教材的比重逐步加大。“古诗词进课堂”,弘扬国学从娃娃抓起,是让炎黄子孙继承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然而,因为古诗词毕竟距离现在时间久远,诗人所生活的时代与小学生现在的社会生活距离较远,诗人创作诗词时所经历的事情也与当代生活千差万别。这些都是造成学生对诗歌的意境、内涵难以理解的因素。

小学古诗词的教学能否走出知识传授的怪圈,寻找到一条切实有效的实践路径,在古诗词教学中展开深度学习,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读诗过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引导学生复原诗人写诗的过程,体验古诗词的美妙精彩;让学生建构古诗词的基础知识,加深学生的体悟等。这样层层推进,使古诗词教学真正步入课堂,进入学生心扉,有效突破古诗词与现代汉语这一时空距离的教学瓶颈,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保证古诗词教学课堂有序、高效。这样才能让学生经历有深度、有挑战的学习,实现提高学生言语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一、古诗词教学情境化

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品诗悟境,灵活地运用情境教学法,巧妙地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古人的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倾诉的就一个情。语文教学一定要想方设法复原当时的情与境,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入情入境,触景生情,深入感悟。让他们在教师创设的虚环境中,设身处地感知古人在遥远的古代生活情境中写诗赋词时所刻意描绘的意象和意境,引导学生走进时空隧道,融入诗人的生活,就可以让学生在润物无声、灵动翩然之间充分领略诗人的情感思绪。

例如,教师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的《游园不值》时,通过“提问引导—想象入境—感情朗读”的教学三部式,可以引导学生与唐朝诗人叶绍翁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进入时光隧道,梦回大唐。设身处地体味诗人“充满希望—倍感失落—欣喜自慰”这一感情变化的滋味。以古诗的语言美和情境美去诗化学生的心灵。诗中的“小扣柴扉久不开”“满园春色关不住”这两句,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翅膀的良好素材。

教学中教师以“当时诗人看到红杏出墙,那小园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这一提问有效启迪了学生的思维。“面对满园的春色,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时学生脑海中的一幅幅春光画面翩然浮动起来。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一普适性提问具有极其广泛的使用率。它可以点燃小学生想象的火焰,激发他们的感官,让古诗词充满异样的色彩,让古诗人的文字幻化成音、舞动成色、香溢味蕾。此时,教师如再恰到好处地辅以多媒体课件,借助光、声、电,通过视频、图片等辅助手段,把古诗词中描绘的意境生动地再现出来。这样,情境化教学就更加精彩,教学过程中的诗情画意也就美梦成真了。不仅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此同时,他们的语言能力也得到相应发展。

二、古诗词教学要具有比较性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诗歌浩若瀚海,词赋灿若星河。仅仅唐诗宋词就有着许许多多的门类,有哲理诗、叙事诗、抒情诗,有田园诗、山水诗、边塞诗……即使是相同题材、主题的古诗,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笔下,也纷纷散发出其异样的色彩。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运用比较阅读法,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对教材中的古诗词进行分析、比较、鉴别,充分掌握古诗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要以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合理运用比较阅读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词,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先说小学教材中同题材或同主题的古诗词比较教学。现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多以专题的形式选编古诗词单元。这样一种编排的方法为教师进行古诗词比较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五年级下册第一课把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杨万里的《稚子弄冰》和雷震的《村晚》三首古诗编在一起。这三首都是描写古代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的宋诗。这三首诗都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的形象,充满了可爱童真童趣,但又各有不同。第一首诗中的孩子显得勤劳、天真;第二首诗中的孩子则是天真可爱、自得其乐;第三首诗中的儿童悠闲自在、无忧无虑。其不同之处是《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古代农村繁忙的劳动场面,引出儿童学着大人种瓜的可爱场景。《稚子弄冰》则从稚子的心理出发,重点描写了稚子将夜间冻结的盆冰脱下用彩丝穿起,提着敲玩,表现了儿童自娱自乐的盎然情趣。《村晚》描写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牛背上的牧童信口吹,表现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

再说小学教材中相同表现手法的古诗词比较教学。小学教材中大部分的古诗词虽然取材不同,表现的内容不同,然而诗人运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这类古诗词进行分类,比较它们有哪些相同的表现手法。这样,不仅有助于小学生掌握诗词的表现手法,同时对理解古诗词也有很大的帮助。如可以把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秋浦歌》几首诗进行组合教学。诗人在《望庐山瀑布》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找找《夜宿山寺》《秋浦歌》中哪些用了夸张的手法,并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这样的教学立足一篇,举一反三,有主有次,层次分明,实现了知识学习的正向迁移。这样,诗人的“夸张”手法就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三、古诗词教学要富于趣味性

在小学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局限于为了诗歌教学而进行教学。不能单纯地采用传统的讲述法,而应该积极探索,充分利用各种富于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如猜谜语、讲故事、设悬念等,悉心引发学生的读诗兴趣,让学生喜欢古诗词、理解古诗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最终达到熟悉古诗、理解古诗的理想境界。这样才能把握新课改的精神,才能突破小学古诗词的教学瓶颈。

例如,教学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李白的《赠汪伦》这首诗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诗中的人物汪伦用计盛邀李白到桃花潭来做客的故事。汪伦在邀请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收到信后欣然前往,见面后方知此地只有一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而“万家酒店”只是一店名而已,并无一万家的酒店。但李白并不生气而是大笑说道:“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两人分别时,李白写下绝句《赠汪伦》。———这一故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充分激发了学生对《赠汪伦》一诗的学习兴趣。

再如,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教学过程中,则可以采用设置悬念的教学方法。新课导入环节,教师说道:古代有一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其诗中直接将美丽的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大家猜猜看是哪一位呢?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呢?诗人是怎么把物写成人的呢?引导学生欣然诵诗。采用这种设疑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学诗兴趣倍增,跃跃欲试,群情激昂。接下来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课堂教学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出人意料。

四、古诗词教学要重视生活性

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过程是比较机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这些古诗词的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让学生借助生活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情感共鸣。现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词无不源于作者当年的生活实际,而且都是诗人当时自己的真实生活与感情的反映。然而,由于年代久远,时过境迁,古代诗人写作的生活背景与现代生活有巨大的差别。一部分小学生只是被动地按教师的教学要求去背诵或默写古诗词。“生活化教学”使古诗词教学活动变单调为生动,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厌教与学生厌学的现象,让古诗词融入学生的现实生活,可以有效提高古诗词与语文课堂的吸引力。要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有效地改善当前语文知识传授与学习的状况。

比如,教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李白的《古朗月行》这首诗时,在学习“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后,教师可以启迪学生:“在李白诗中,月亮在儿童心目中是什么模样啊?”有人回道:像白玉盘。教师又问:“在古代诗词中,月亮除了像白玉盘外还会像什么东西呢?大家放学后去找找吧。”回到家里,同学们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到了许多比喻物。有的以金镜、玉壶来比喻月亮。如“影开金镜满,轮抱玉壶清”(李华《海上生明月》);有的用玉轮来比喻月亮,如“玉轮轧露湿团光”(李贺《梦天》)。这样的生活性拓展学习与探究,使古诗词中月亮的形象显得更为丰满,更为清晰,让学生对古诗词比喻的多义性、生活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可以激发小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自主、积极地学习古诗词。教师只有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将古诗词教学的内容与其当前生活学习的环境有机联系起来时,古诗词的学习才会变得更加清晰,富有魅力。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古代诗歌的美好意境与深刻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建构属于自己的审美艺术宫殿,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