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时间:2024-06-19

李 怡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黄家园小学,甘肃 平凉)

对每个小学生来讲,获取语文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是阅读。阅读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融合角色扮演形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小学生对事物通常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在指导学生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若教师只采用一种方法,学生未免感觉无趣。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不一样的阅读形式。当然,在变换形式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课堂纪律,避免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

例如,在开展《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文中人物进行表演,学生为了能将作者、父亲、鸟三个角色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必然会通过反复阅读、背诵台词,加深对人物的了解。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加上肢体语言、眼神、动作等,丰富自己的表演形式,或者对台词加以创编。除了角色扮演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开展个人阅读比赛、课本剧表演大赛、辩论大赛等,教师在组织这些比赛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活动体验。

二、有效结合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获取信息的途径转向多媒体设备,教室中的投影仪也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更好地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例如,师生共同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介绍文时,学生没有亲眼见过西沙群岛,很难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制作微课,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让学生观察西沙群岛富饶的样子,物种丰富、海水清澈。学生在看视频的过程中能感受到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除此之外,学生还能了解到西沙群岛富饶的相关原因。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西沙群岛的位置,感受西沙群岛周边的地理环境,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阅读中的文化认同

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在阅读课堂上也要为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好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理解。

例如,在教学《慈母情深》时,学生在字里行间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对母亲的尊敬之情,教师分析人物形象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外貌、语言、动作等入手,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被文章中的母爱深深感动,从而激发自己的情感共鸣,想象自己母亲付出的种种辛苦。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背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孝道的名言名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到了作者的表达手法,还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会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

四、开展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材料

核心素养理念提出:学生有必要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增强团结意识。为了深入贯彻这一理念,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不管选择哪种合作方式,教师都应布置相匹配的学习任务,发挥合作学习作用。

例如,在合作学习《乡下人家》一文时,首先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有所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状况调整座位。例如,全班49 名学生可以分成10 个小组,每个小组5 名学生,最后1 个小组与教师一组,教师所在的小组可以是语文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这样便于教师展开针对性的辅导,其他小组之间水平几乎相等。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竞赛,一来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二来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后期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的调整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课堂上利用阅读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教师也应意识到增强阅读效果是提高课堂质量的关键所在。教师首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然后认真挖掘教材,结合教育切入点科学设计阅读活动,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