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四史”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运用探究

时间:2024-06-19

何元庆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中心实验小学,甘肃 定西)

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学生的个人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更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科学有效地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改革,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此外,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当中,能够进一步强化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一、“四史”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价值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四史”教育的价值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将四史教育渗透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到革命先辈奋斗过程中的艰辛,体会到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坚定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认同。

(二)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1]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中学习他人优秀的精神品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促使学生不断提升与完善。

(三)培养学生优秀的精神品质

现代的小学生从小生活在没有战乱的和平年代,有着不错的物质条件,对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一些内容理解不够深入,通过学习“四史”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为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运用“四史”教育的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小学阶段学生的年纪比较小,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且本身的模仿能力很强。要想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更好地将“四史”教育渗透到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心中形成一把衡量道德的标尺,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及行为习惯。[2]例如,在学习“中国有了共产党”的时候,课堂一开始教师先为学生播放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对比“旧中国”来谈一谈自己理解的新中国是什么样子。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介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学生了解井冈山根据地、长征等革命历史,并让学生体会革命先辈的艰苦和付出,珍惜现在美好幸福的生活,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

(二)遵循学生发展规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以此来制订教学计划,设置真正符合学生年龄水平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强化“四史”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运用。例如,在学习“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时,该课的学习难点是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逻辑思维能力及理解能力比较薄弱,教师要尽可能采用学生所熟悉的内容作为教学切入点,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增强“四史”教育的渗透效果。因此,教师先以学生熟知的天安门广场作为切入点,为学生介绍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此宣告成立,然后带领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的光荣岁月,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紧密结合实际生活

要想更高效地将“四史”教育渗透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以此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强化“四史”教育对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作用。例如,教师以特殊时期的优秀人物事迹向学生传达爱岗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学生意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在现实中不断提升自我,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教育理念。

总而言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四史”教育,能够进一步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使学生从小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四史”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为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