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黄景泉
(广州市番禺区沙涌小学,广东 广州)
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很多问题不再以简单的文字叙述呈现,而是以图画的方式来表达,学生要想解决问题首先要看懂图中要表达的意思。而低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对图片要表达的意思不理解,不能依照图片找到问题的已知条件和具体问题是什么,对于解决问题就会无从下手。
小学低年级的数学问题与日常生活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学生如果缺乏生活经验,只对个别关键词敏感,没有认识到问题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做题时生搬硬套,就不能很好地解决各种问题。比如,很多低年级学生看到“一共”就用加法,看到“剩下”就用减法,这样学生对数量关系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就没有根本掌握,更谈不上解决问题了。
小学低年级学生入校时间短,多数都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时容易出现不认真、不仔细的现象。低年级的小学生本来识字量就很有限,如果碰到应用题或者文字性题目,不仔细读题很难理解题目真正的含义,最终影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帮助低年级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读题和审题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当前小学数学教材与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可以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具体实践来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规律,然后再归纳和总结其中蕴藏的解题思路和计算过程。教师讲解加减法的时候,可以通过生活中买东西的实例来举例,比如老师有10元钱,一块橡皮2元,一个文具盒5元,老师想买一个橡皮和一个文具盒,钱够吗?如果够,还剩多少钱?教师通过实际生活实例,指导学生如何将应用题中的语言叙述转化成数学表达式,明确问题当中的数量关系,是增多,还是减少,对每道题的算法,教师要讲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不是简单地断章取义,看字列式。
小学低年级学生如果做计算题,可能会算得很快,正确率也很高,但是一旦涉及解决具体问题的应用题,就会产生一定的困扰,这是因为低年级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将语言情节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后就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不会审题。所以,小学低年级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读题,充分理解题干的意思,事情的经过是什么,产生的结果如何。学生只有弄懂了题目的意思,清楚目前已经知道的条件和所要求的问题,才能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方法利用已知条件去获得未知的答案。所以,教师要在小学低年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审题,理解题意之后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为以后解决更复杂的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上几乎就是一张白纸,缺乏学习经验。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帮助低年级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解答应用题时,要从一开始就按照正确的解题步骤来进行,比如列算式、计算结果、写单位,最后要写答案。所有的步骤都完成之后,才是一个完整的应用题解题过程。低年级小学生要从一开始就掌握解题思路和步骤,以后做题时才不会因为马虎或者粗心大意而出现失误。题目完成以后要及时检查验算,看看自己做的答案是否符合题意。通过检查和验算步骤能很快发现解题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教低年级的小学生合理的验算方法,比如问题条件转换法、联系实际法等等。学生只有养成自己验算的好习惯,才能逐步提高在学习上的独立性,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数学规律和数学概念都是非常抽象的,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非常困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加强对数学问题的认识。例如,做加法题和减法题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摆棍子等形式增强小学生感官上的认识。还有其他一些题,如果通过动手操作答案就会一目了然,简单许多。例如这样的题:一队学生在操场排队,小明前面有5人,后面有2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动手在验算纸上画一画,小明可以用三角形代替,其他人用圆形代替,学生画完以后,答案就一目了然,教师再根据图形来列计算表达式,小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总之,教师要在小学低年级时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