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索幼小衔接校本的创新与开发

时间:2024-06-19

姚巧玉

(广东省番禺区珊瑚湾畔小学)

我国教育体系结构中,幼儿园和小学属于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在课程的内容、上课要求、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大多数学生在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时候,会出现很多不适应的问题,所以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针对本校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有便于他们的学习和掌握的幼小衔接课程课本,提高幼小衔接的有效性。

一、提高幼小能力衔接的效率

我国一直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幼儿教育工作作为基础教育的关键环节,不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要向以幼儿的素质教育为主转变,同时注重对幼儿能力的开发。并且幼小衔接过程并不只代表知识的衔接,更多的是自理能力、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能力的衔接。

(一)提高儿童自理能力

小学与幼儿园相比作息时间方面做了很大的调整,很多孩子可能会不适应这么快的生活节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学会如何保管好自己的用品,同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技能,也是以后走向社会的关键。幼小阶段正是幼儿人际交往关系开始认知的关键阶段。作为幼儿教育者要鼓励孩子多与人交流,并教育他们从小树立团队合作和互相帮助的协作精神。阶段性地组织一些活动,让小朋友们广泛交朋友,并且在游戏中教育学生遵守纪律规则,形成规则意识。

二、校本课程的创新

在了解提高幼小链接效率的方法的基础上,开发出与之相对应的校本课程,展开创新型教育教学工作。那何为创新教育?是在进行基础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增强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发展,是对传统型教育进行一系列改革、探索和创新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一)注重培养学生道德修养,抓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绝不能忽视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所以,开发校本课应该把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作为第一考虑要素。“德育知行统一原则”指出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理论教育外,也要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在不断提高学生思想认知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行动上作出相应的调整,将理论和实践、行动与认知统一起来。与此同时,要彻底贯彻“知行统一原则”,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努力做到理论基础与实际情况的有机统一。我们之所以开发各种各样的道德实践体验活动课程,是为了给学生提供道德体验与道德实践的情景和机会,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标、有计划、有安排地展开活动。抓好德育是培养人的重要任务,所以我们要落实好教育改革中的德育工作。

(二)作为教师如何创新

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高素质水平并且有特长的教师对于创造性教育非常重要。首先,我们要提高师资力量。例如:可以聘请一些专家定期对在校老师进行培训,从而提高学校全体教师的素质。其次,将校本开发的任务具体落实到每一个骨干教师身上,长此以往,开发创新型校本课程就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落实。

(三)开发种类多样化

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对幼儿园、小学的基础课程教学方面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结构和内容方面进行衔接。比如,在语文教学方面,幼儿园教育是针对语言方面的教学,即发音吐字,与人交流沟通。而小学课堂教学以书本内容、文学知识为主。并且在难度方面也大有不同。所以要求教师针对此问题,进行深入了解研究后,对比幼小差异性与共同点,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开发课程种类多样化,这样有利于全方面帮助学生进入状态,适应小学生活。比如在学习适应环境方面,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危险演练活动,进行突发情况急救常识培训以及卫生大扫除能力培养。这样可以有效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面对新的问题。

培养孩子集体荣誉感与自我管理意识,组织召开例如优良班风评比活动、值日周优秀学生评比活动等,这样让学生提前感受到管理班级与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学会担当与合作。

创新性教育和幼小基础教育必须结合起来,教育工作者要抓住孩子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结合幼儿教育教学的特殊性,搞好幼小衔接课本中创新与开发工作。

参考文献:

[1]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秘书处.21世纪中国课程研究和改革发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张武升,王信倍.培养创新人才是跨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伟大使命[J].中国教育学刊,1999(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