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数学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浅见

时间:2024-06-19

韩永宽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实验小学)

小学数学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浅见

韩永宽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实验小学)

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概括性思维;想象性思维;合作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是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关键。如果学生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就能很好地、顺利地解答数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下面谈一些浅见。

一、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已学过的知识使学生形成概括性思维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发现知识规律的过程,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深刻的印象就可以通过自己归纳思考来发现知识的规律。如,我在教学小学“加减法则”时,先用复名数的加减法则进行了比较,如11.35元+2.4元,先演示复名数加减法法则,然后用小数直接列出竖式进行计算。老师这样演算,学生就会很容易找出小数加减法计算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的规律了。

在讲解应用题时,我事先准备了几道学生已经掌握的与例题有很多共同特征的应用题,让学生将知识的内涵互相渗透,从中找出规律,这样学生就会对所学的新知识很快地掌握,久而久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角度分析,使学生形成想象性思维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想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解数学题时遇到问题能大胆地设想,充分发挥学生对各种数量关系的想象能力。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我要求学生根据题中提出的已知条件来分析解答:

又如,学校有一项工程,4天完成了全程的,剩下的工程还需要几天才能完成?(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解答,不要列出相同的算式)

以上这道应用题可以从工程问题、分数对应除法问题、包含除三个角度来分析解答。

(1)从工程问题的角度来解答列式

(2)从分数对应除法问题的角度来解答列式

(3)从包含除的问题角度来解答列式

从这几个角度想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很好地引导了学生多角度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数学思维逐步活跃起来。

三、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突破常规,使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突破了一般老师的解题方法,另外找到自己解决问题途径的一种方法。在多种解题方法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来解题。

四、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在教学中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以学为主线、以合作为手段的互教互学互助模式。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投影出示两个图形无法重合,学生就有点疑惑,这时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生思维又一次活跃起来,集体的智慧在摩擦碰撞中产生。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进行心灵碰撞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情快乐时,感觉也比较敏锐,记忆的效果也非常好,想象力也丰富,思维也比较敏捷。相反,如果人的心情沮丧,思维的闸门也将受到阻碍。因此,教师要带着微笑面向我们每个学生,用机智的语言启发学生,用积极的教学态度感染学生。

五、教师在操作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上,学生参与实际的操作,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我设计了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说一说等活动内容。画主要是让学生用立体学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直尺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通过画一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各个表面积的特征和平面图形的联系。拼一拼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让学生用剪出来的图形自由拼组,这样全体学生都会成为探索者。经过思考和操作,很多学生拼出了自己有创意的图形。由此可见,操作实践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设置各种发展思维能力的数学习题,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袁孝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才智,2013(36).

·编辑 薄跃华

韩永宽,男,汉族,1978年9月出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旗人,本科,小教高级,主要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