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巧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构建语文课堂新天地

时间:2024-06-19

权兴祥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丰乐中心小学)

一、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营造了语文课堂的丰富性

心理学上说“: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可以强化人的思维识记能力。”眼耳鼻舌身,光声嗅传感。多媒体技术能够充分调动人的各种感官协同作用,有效地刺激各种感官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加深记忆,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例如:小学语文第八册中有一首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五言诗《宿建德江》,其中有两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天为什么会低?月亮为什么会与人接近呢?这两句诗的意境又是怎样的呢?小学生很难理解,这时若用多媒体技术处理,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观察、思考和想象。学生很快就会理解:所谓“天低树”,是因为原野空旷,放眼望去,远处的天好像比树要低些。他们通过观察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浮动的情景,也很快想到了:由于江水很清,月亮在水中的影子特别清晰,所以月亮似乎与人接近了。这样,学生脑子里很自然地就会出现一幅原野空旷、天晴水碧、月影沉江、美妙动人的江上夜景图。因此,学生不仅可以顺利理解诗句的含义,而且领会了诗的意境,比教师干巴巴的口头讲解更容易,使学生形象理解,并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促进了教师教的艺术性和学生学的广阔性

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教师教学中异彩纷呈直观形象的图片展示,流动的画面把人带入生活的情景,优美的音乐欣赏,动画的特效刺激网络的无限延伸,给学生插上了理想的翅膀,把学生带到无限广阔的空间去驰骋翱翔。学生对课堂产生了极大的新鲜感,从而撞击出思维的火花,灵感从天而降,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深化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思维过程,能够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内容,形成知识结构一枝花,向多个层面发散和衍生……例如,小学语文第五册有一首北朝民歌《敕勒歌》,学生初学起来不好理解,那么就用流动的画面一幅幅展示,配以雄厚深沉跌拓回荡的朗读声调,将那大山之下一望无垠的碧绿草地,广阔无垠的天际像一个圆圆的大大的毡帐子罩在那里,天无限之大,地无限之远。牛羊都钻在草丛里吃草,在风的吹动下,草随风低下去,牛羊显现出来……给人以雄浑阔达,无限感慨之景,一下子把学生的心绪带到了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阔达了许多、鲜活了许多、生动了许多……

三、多媒体技术深入课堂教学,有效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重点词语、关键句子和主要段落,内容比较抽象。如果光凭教师干巴巴的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就起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是师生互动、交流、碰撞、点击思维火花、深层交融不断发展无限延伸的过程,而多媒体教学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但能融化吸收知识,还能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拓展延伸学生的思维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教《锄禾》一文时,先让学生观赏生动的画面: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正当中午的时候,辛苦的农民伯伯拿着锄头在地里除草,大颗汗珠从额头滚落下来,滴入田地里。让学生对此情景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在画面中插入古诗,诗句与画面对照,激起了学生思维的层层波澜。然后再分组讨论,说说生活在农村的你的爸爸妈妈,一年在田地上的劳动耕作是多么的辛苦,他们顶风冒雨,经受炎热与寒冷的侵袭,用超人的毅力默默无闻地辛勤耕作,体力消耗之大……学生深受感触,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感想,不但学到了知识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从此,就觉得浪费粮食是一件可耻的事,懂得珍惜与节约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使学知识与抓思想双赢双利,为语文教学的延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总之,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不仅仅是为传递内容,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和引导学生交流、探索知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创造条件。多媒体技术的适时适度,合理应用能为教育教学插上理想的翅膀,飞翔万里蓝天,驰骋知识的海洋,使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