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许碧娥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第二实验小学)
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的“三大策略”
许碧娥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第二实验小学)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课外阅读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取各种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对课外阅读的价值作出判断并寻求改进其途径的一种活动。结合在课题研究中得到的一些经验,对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外阅读评价中的一些方法以及收到的一些成效,谈一谈对有关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策略。课外阅读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慢教育,策略讲求持久性、连续性、维新性。根据课外阅读的种种特点,主要关注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学生阅读心理的研究及学生终身素养的发展等。
阅读习惯;阅读心理;终身发展;评比;表扬
课外阅读的成效显现,并非“一课定乾坤”,更不能“一课永逸”。它既需要高效的课堂教学,也需要长期的跟进推动。做好课外阅读评价能有效地将“瞬间”兴趣培育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
1.常态化评比
据研究,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21天时间。所以,人的行为暗示,经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而90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同理,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仅靠每周1节课外阅读,远远无法将习惯塑成。我校行政人员及课题组教师深谙21天法则之道。学校坚持每周三经典诵读展示;学校督导队对全校学生的“午阅”纳入五星班级的评比,能够做到“安安静静”阅读的班级,当周能被评为“五星班级”,周一升旗仪式上能受到表彰,领取五星班级牌。学期末,公布各班“五星班级”获得总次数,获得最多的班级评为年度“先进集体”称号。各年级还有相应的考评办法,如根据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设置的评价表,定期对班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表现进行评价反馈。考评的内容有“阅读量”“阅读态度”“我积累的好词好句”“老师对我的评价”“爸爸妈妈的评价”,综合以上几个方面,老师对当周阅读表现好的学生,给予“祝贺你本周被评为*星级书迷”。四至六年级,课内借助“悦读之旅”的印章及时跟进鼓励,课外按照年段评价表中的“阅读时间”“阅读量”“读中拾贝”,综合考评学生,对学生给予相应星级数的评定。这样的评价机制具有导向、激励、诊断、交流等功能,使得各层面的学生都能主动得到发展。
2.共同体联评
这个共同体主要有教师、家长及学生小干部。每天半个小时的读书由家长督促,小干部抽查画星,每次得星最高5颗。老师根据评价表中评定的“*星级书迷”考评,家长按照评价表中的“宝贝,本周你是*星级书迷”“爸爸妈妈对你的希望”作出客观评价。一个月后再学生小干部分工统计,得星最多的同学可以获得奖励,如一个大拇指、一本书、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等等。
通过学校、教师、家长及学生的常态化自评、互评、联评,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这朵花将在悄然中绽放异彩。
小学生总喜欢被人表扬,在表扬中汲取力量表现自我。表扬是一种教育手段,正确有度运用表扬有利于学生健康阳光,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
1.及时性表扬
我们鼓励教师多采用及时性表扬,及时树立榜样,传递正能量,使表扬能在最短的时间发挥最大的价值。值日教师适机随手拍阅读表现优秀的学生,再口头告知班级或家长,或用短信告知家长,或将照片在班班通白板展示或上传家长圈。每学期举行面向家长的课外阅读教学开放周或讲座,家长可主动报名参加,班主任将家长积极参与课堂的动态及时发送到班级群,及时肯定受邀家长的表现,激发其他家长对学校阅读的关注与重视。有的家长无私为班级捐书,学校借助网络和集会时间,及时大力表扬宣传,让家长美丽的行为广而告之。及时性表扬对家长和学生的促动最大,有利于形成家校重视阅读的良好氛围。
2.互动型表扬
如果说典型性表扬是一场预谋,那么互动型表扬就是一种现场生成。课堂上,课外阅读课老师及时表扬在“思维导图”“阅读推荐卡”“阅读分享记”“图书漂流日记”等方面做得好的学生,再由学生点名细细欣赏某个学生的作品。获得点评的学生显出无限的满足感和自豪感,点评的孩子们因为欣赏的作品是自己选的,看得细,评得认真,学得更快。现场星级点赞更是让点赞者与被点赞者享受同样的自豪感。比如,我们举行的“好书推荐交流会”,选手的总成绩由老师评分和学生互动点赞得分相加,教师权重分10分,学生点赞的一颗星占0.1分,没有上限也没有下限。参与点赞的若干个同学必须是现场非常认真专注的孩子。最后的统计点赞星数的时刻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这样的互动点评岂止是促进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它对台上台下的孩子都是一种激励、一种导向。它对班集体荣誉的巩固和增强也是良好的催化剂。
可见,教师应成为教育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善于抓住可教育的任何细节,创设学生喜爱的活动,让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激发,使学校课外阅读规范又不失活泼。
学校发展靠什么?靠教师和学生。学生的发展又靠什么?靠活动和阅读。只有坚持阅读的孩子,潜力和气质才会与众不同。秉承着这样的理念,我们把阅读和活动完美结合起来。
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教师乃至学校可以借助活动,激励学生享受阅读,持续阅读。例如,课堂上教师采用多样化的阅读分享形式:做“好书推荐录(卡)”、写“图书漂流记”、画“思维导图”,教师在课堂上及时表扬,再把作品贴上漂亮的印章并张贴在学校的作品展示栏。每年4月举行隆重的读书节系列活动,如图书漂流会、讲故事、好书交流会、撰写漂流日记、邀请专家或作家莅临学校讲座。每年的元旦举办童话剧表演,每学年举办一次面向家长的课外阅读教学开放周活动等。每个活动都精心指导、推荐、比赛、表彰。在活动评价中,孩子听说读写能力各方面都有所发展。面向家长的活动,由于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约请部分家长。每次约请家长,老师都要开个小小表彰推荐会,让孩子家长知道,约请家长的孩子平时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受邀家长和孩子无限荣光,这样就能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和热情,激发更多的孩子和家长投身到爱阅读活动中。这种无形的表彰,极大地促进了家长对学校课外阅读乃至各项活动的支持。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孩子在一次次的活动评价中更爱阅读,更懂阅读。家长随着一次次参与学校活动,更支持孩子阅读,支持学校活动,为学校的发展“先忧而忧”。
如今,我校的课外阅读全面铺开,形成了行政重视并策划,语文教师担当,班主任跟进,课题组教研推进以及家校联动的网状式评价,为农村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阅读文本,创设了纯净的阅读环境,践行了阅读的有效途径。
·编辑薄跃华
许碧娥,女,出生于1974年1月,2014年8月函授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厦门市翔安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导处主任。几年来致力于倡导小学生课外阅读和群文阅读,专注于作文教学实践研究。执教的《聚焦语言凸显个性——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习作讲评课在市级多次观摩,执教朗读教学研讨课《夜莺的歌声》参与省级同一课题研讨,获得省普教室老师的高度赞誉,充分体现了个人教学“重体验”“重生长点”,简约厚重的教学思想。
陈再平.语文课外阅读评价体系的构建建设探索[1].语文教学之友,2011(0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