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马明博
达摩(?-536年),天竺人,为弘扬佛法东渡中土,在少林寺后山面壁九年,得悟大道。他在中国始传禅宗,被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用“面壁成佛”勉励干部们要实现“自我境界的提升”。而“面壁成佛”的典故,正来自“达摩面壁”,这是中国禅宗一个著名的故事。
达摩,全称菩提达摩,南北朝时期,他从印度乘船渡海来到中国。在金陵(今江苏南京),他见到了笃信佛教的梁武帝,彼此话不投机,遂一苇渡江,北上洛阳,来到嵩山少林寺,在五乳峰下的山洞里面壁九年。后来,达摩将禅的心法传给中国僧人慧可。从此,禅宗开始在中国大地上流传。
他说出的三个字,令梁武帝无法接受
据《历代法宝记》《楞伽师资记》等史料记载,菩提达摩是古印度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他自幼饱读佛经,对经文有独到的见解,長大后跟随佛教禅宗第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罗尊者学习,发愿要将印度分裂的思想统一起来,重新振兴佛法。
般若多罗尊者临终前曾对达摩说:“东方震旦国(佛经中对中国的称谓)有佛教的大乘气象,你要把大乘佛法带过去,发扬光大。”
秉承师命的达摩,不远万里,跨海西来。在海上颠簸3年之后,终于到达了中国南海(今广东广州)。笃信佛教的梁武帝,派遣使臣将他接到了金陵。两人见面,梁武帝问:“我自即位以来,兴建了很多佛寺,供养了很多僧人,抄写了很多佛经,这有没有功德?”
达摩说:“无功德。”
“无功德”——这三个字实在令梁武帝无法接受。他紧接着问:“怎样做才算是有功德呢?”
达摩说:“这些都是有为法,是刻意去做的善事,不会带来功德,但会带来福报。”
梁武帝又问:“这是圣人所追求的境界吗?”
达摩答:“廓然无圣(圣人的心,空空荡荡,不在意圣与不圣)。”
梁武帝问:“那么,站在我对面的是谁?”
达摩答:“不识。”
一番问答之后,两人话不投机,不欢而散。过了几天,梁武帝见到了高僧志公,谈起了当天的对话。志公说:“达摩答得对呀!你本来有功德,但是总挂在嘴上,要人称赞,这就成为刻意地贪求功德了,功过相抵,也就没有了。”
梁武帝又说:“我问他圣人追求什么,他居然回答‘圣人无所求!”
志公说:“这也对呀!佛无所求,没有执着才是佛的境界。”
梁武帝有点醒悟,但还是不服气,又说:“那他也不应该说不知道自己是谁啊!”
志公说:“未生我时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梁武帝被这寥寥数语点醒,顿生悔意,马上派人追寻达摩,请他回来。而此时的达摩,已决心渡江北上。
传说,当达摩要渡过长江时,看到后有追兵,于是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他飘然而上,踩着芦苇渡江而去。这就是“一苇渡江”的传说。
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来到长江北岸,达摩先是在长芦寺(位于南京六合)住了数日,然后又去定山寺(位于南京浦口区狮子峰下)礼佛。随后,他一路北上,来到了北魏统辖的地域。
成书于547年的《洛阳伽蓝记》(杨衒之著),记载了达摩在洛阳永宁寺参访时的场景。看到寺中殿堂宝塔壮丽华美,达摩“口唱南无,合掌连日”,赞叹说,在他游历的各国中,从未见过如此精美的寺院。
后来,达摩从洛阳来到嵩山。据《少林寺志》记载,达摩是印度跋陀尊者创建少林寺之后的第二代方丈。
初入少林,达摩曾将禅法传授给僧众,然而,他所讲的禅法却跟当时流传的佛法不大相符。
《禅宗宗派源流》记载了达摩之前流传于中国的禅法,有以数息(观呼吸)为主的“安般禅”;有“以不净观对治贪心、以慈悲观对治瞋心、以因缘观对治愚痴、以数息观对治散乱、以无我观对治骄慢”的“五门禅”;有修习禅定、一心念佛的“念佛禅”;等等。这些禅法都主张“依教修心”,禅宗史上称之为“如来禅”。
达摩的禅法则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无论是谁,只要肯静坐观心,一旦妄念俱灭,即可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历来重视弘扬佛经的僧众们,听到达摩所讲的禅法,纷纷摇头。其中还有人将达摩所说视为异端邪说。
看到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达摩独自离开了少林寺。在五乳峰下,他找到一个山洞,“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在印度,“婆罗门”一词多用来称呼非佛教徒的外道。从“壁观婆罗门”这个词来看,当时的主流佛教,显然已将达摩排除在外。
传说,达摩在山洞中面壁九年,竟然把自己的身影留在了石头上。据《登封县志》载,达摩面壁的石洞中有一块面壁石。石长三尺有余,白质黑纹,如淡墨画,石中隐隐一僧,露其侧颔,衣褶仿佛全有。明代徐霞客在其游记中也记述了在五乳峰下的所见,“下至初祖庵。庵中供达摩影石,石高不及三尺,白质黑章,俨然西僧立像”。
面壁,又称“壁观”,指禅修者专心一意地参悟。达摩曾用一偈概括其精义:“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为区别之前的“如来禅”,禅宗史上将达摩所传禅法称为“祖师禅”。
为慧可安心,始传中华禅宗
据《续高僧传》记载,达摩的弟子有道育和慧可等人,慧可即是后来的禅宗二祖。他对儒家、佛家经典俱通,40岁左右在嵩洛遇到达摩,一见大悦,遂奉以为师,从学六载,尽得师传。
然而,这段经历在禅宗故事中,则是另外一番面貌。
传说,达摩在山洞中面壁坐禅,时值寒冬,洞外大雪纷飞。慧可侍立在洞外,直到天明。
达摩问:“你为什么要在雪地里站一夜?”
慧可说:“为向祖师求法。”
达摩说:“诸佛妙道,都是经历无数劫的修持才得到的。哪里有以骄慢心求得道果的?你就不必枉费心思了!”
慧可问:“怎样才能感召祖师传法?”
达摩说:“除非天降红雪。”
听了达摩这句话,慧可抽出随身携带的戒刀,砍向自己的左臂。顿时,鲜血飞溅,染红积雪。
达摩见慧可真心求法,于是将禅法传授给他。禅宗所说的“二祖立雪”“断臂求法”,就是指这段故事。
达摩与慧可之间还有一段对话,被称为“安心法门”。
慧可说:“祖师,我心不安,乞师与安。”
达摩向慧可伸出一只手,“把你的心拿给我,我来安顿它。”
慧可一下愣住了,“我找不到那颗不安的心。”
达摩说:“就这样安顿好你的心吧。”
达摩直指人心的教法,令慧可于言下明心见性。
达摩所传的禅法,以“诸佛心为宗”,主要的修行方法是“二入四行”,以“壁观”法门为中心。他认为,虽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入禅之门,但概要地说无非是“理入”与“行入”。理入,属于教理上的思考;行入,属于禅法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二入”之中,以“理入”为主,“行入”為助。
“行入”又分为四种:一是“报怨行”:不要抱怨逆境,坦然面对;二是“随缘行”:不要执着于顺境,不以物喜,心无增减;三是“无所求行”:要知道有求皆苦,无求则乐;四是“称法行”:要破除对自我的执着,以自利利他的心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熊耳示寂,或只履西归
东魏天平三年(536年),达摩“灭化洛滨”。关于达摩之死,史料中众说纷纭。有的说他“不知所终”(道宣《续高僧传》),有的说他“因食致毒”“遇毒而卒”(唐代《传法宝记》)。
据《景德传灯录》记载,达摩临终前对随侍弟子说:“我来东土创建禅宗,已经点燃了灯焰,现在是离开的时候了。你们各自说说在佛法修持上的心得吧!”
道副说:“修禅不能拘于文字,但也不能离开文字。” 达摩说:“你学到了我的皮毛。”
总持尼师说:“我能感受到我所理解的,但无法用语言描述它。”达摩说:“你学到了我的肉。”
道育说:“所有的见解都是虚幻的,既非语言所能描述,也不是凡心所能感知。”达摩说:“你学到了我的骨头。”
最后出场的是慧可,他上前礼拜,而后起身回到原位,没有开口。达摩说:“你学到了我的精髓。佛法历代辗转,传到我手,以后就由你传下去吧。”
达摩去世后,徒众们把他安葬在河南熊耳山定林寺(今为空相寺),还为他建了一座纪念塔。
达摩示寂的消息传到建康,梁武帝伤心不已。他亲撰“南朝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文中“见之不见,逢之不逢,遇之不遇,今之古之,怨之恨之”之语,记录了梁武帝对达摩的尊崇之情。
然而,这还不是故事的尾声。据《旧唐书》记载,达摩示寂后的第三年,奉命出使西域的东魏使臣宋云,在葱岭一带遇到了达摩。他赤着双脚,肩扛一根竹杖,杖头挑着一只草履,兀自西行。
宋云问:“大师,您往哪里去?”
达摩回答:“我回天竺去。”
宋云在外数年,对达摩示寂之事一无所知。回到洛阳,他将此事报告给魏孝静帝。皇帝甚感惊异,命人到熊耳山,打开了达摩的棺椁。棺内空空荡荡,只有一只草履遗落其中。魏孝静帝据此认定达摩已经脱化成佛,于是将“定林寺”更名为“空相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