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回归课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时间:2024-06-19

阙文霞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

回归课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阙文霞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了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如何提高课堂质量是关键。

核心素养;课堂;效率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就成为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为了应试,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关键能力的培养,这样的人才培养不利于与社会接轨。

为了培养顺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我们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也有了一定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是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赢得每一堂课。那么怎样赢得每一堂课呢?

一、创造宽松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是课堂。那么,怎样提高课堂的效率,那就是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何有学习可言,何来素养的培养。我们往往羡慕特级教师的课堂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乐于说,各方面的能力就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如,在听金磊老师上《安塞腰鼓》这一课时,学生都很乐于表达。事实上,这篇课文是非常难理解的,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常常会发现学生比较沉默,但是在金磊老师的课上我们看到学生智慧之花的绽放。我想这与金磊老师宽松的课堂环境是分不开的。课前的谈话很有趣,学生问问身高、问问喜好、问问年龄……可能有些老师觉得是比较私密的问题而不愿意回答,但是金磊老师率直的回答一下子就与孩子们打成了一片,为下面的课堂气氛埋下了伏笔。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不妨放下自己老师的身份,这样的课堂效率肯定会更高,学生的核心养也能得到培养。

二、研读教材,汲取教材中的营养点

课堂依托于教材,那么怎样利用好这教材,我们就要寻找教材的营养点。实现语文课的语用价值,要立足“方法”,巧促语用能力;要着眼“表达”,催化语用智慧习得;要指向“拓展”,丰厚语用文化积淀。我们的阅读课往往是重在分析,而忽视了表达和方法的训练,这样就不能突显语文的“语用”价值,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课在分析内容的同时,也要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纵观当今的课堂,我们往往会安排写话,写话的选择也需精选,依托于教材进行拓展。例如,在教学《詹天佑》时,我安排了一个写话练习:假如面对詹天佑的雕像,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的表达比较空洞,而且单一,就是对詹天佑的精神的一种赞美,没有实质地提升表达能力。仔细分析这篇课文,它所要教给学生的是在写人的时候要注意抓住典型的事例来表达人物特点。课后针对文章特点,我重新设计了练习:在你的身边,一定有对你有影响的人,请你写写这个人。这一练习是对写人通过选择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个性的强化训练,使学生的表达和运用的素养真正得到了提高。每一篇课文都有很多营养点,需要我们正确把握教材,提炼训练点。

三、课外资料补充,拓宽视野

课外资料的补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补充资料运用恰当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众所周知,《安塞腰鼓》是一篇比较难理解的课文,尤其是对击鼓的后生那种元气淋漓的,惊心动魄的搏击的理解。学生没有去过黄土高原,对作者写作的背景不了解就不能体会到其实这是这群后生在跟恶劣环境的黄土高原在搏击,与生命中的挫折所搏击。教师适时补充作者刘成章在《这边风景》中关于黄土高原的描写,学生进行资料的整合、处理,帮助他们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应该把这篇课文放在一个大的作家主题中。

四、学生主体,充分发挥主动性

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让学生每课有所得。在课堂上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这样对教师的素质有了很高的要求,除了教学设计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课堂的引导力,评价语的指导性。特别佩服金磊老师《安塞腰鼓》的教学设计,他出示:“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四句话让学生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学习,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后面的教学我们发现也很有智慧,特别是他的评价语,课堂上的评价语很有指导性,例如,“感受可以是相同的但是表达是不同的。”告诉学生要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表达时要想清楚还要说清楚。”告诉学生在说的时候要注意表达,说流畅……这些评价语是在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还是在课堂,提高课堂的效率是我们所追求的本真。课堂教学之路正如屈原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在探求语文教学的本真之路。

[1]李伟平.语文练习课语用价值的挖掘与转化[J].当代教育科学,2015(16).

[2]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3).

·编辑 谢尾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