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俄金融市场合作的现状及发展

时间:2024-04-24

刁莉 汪杨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中国与俄罗斯金融合作中尤其是证券市场进行合作的可行性。并根据目前的合作的现状及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相互开放证券市场、加大企业投资以及加强证券服务监督合作等。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金融合作

中图分类号:F835;F279

中俄经济关系是政治关系的补充和发展,中俄经济关系的发展符合两国共同的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长远目标。在经济合作方面,贸易一直是两国合作的主要方向。但近年来,随着两国关系的加深,双方高层都有扩展和加深两国合作的意愿,金融合作不仅可以对两国的贸易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对两国处于转轨过程中的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有重要作用。

金融危机使中俄两国的经济都遭受了巨大的挑战。作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中俄两国的证券市场也在金融危机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俄罗斯则更甚,因其金融开放度高于中国,国际金融市场的恶化对俄罗斯证券市场有着巨大的影响,国外大量资本抽逃,一方面是出于补充自身流动性的考虑,另一方面是对俄罗斯市场风险的担忧。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意识到自己太过于依赖西方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不利于建设现代化的金融中心。为减少对西方的依赖,多元化自己的合作伙伴,俄罗斯将目光投向以亚洲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加强证券市场的合作可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中俄金融合作将为两国摆脱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避免在以后遭到类似的风险传导、建立区域金融稳定体产生巨大作用。

一、俄罗斯的经济多元化战略

传统意义上,欧盟一直以来是俄罗斯最大的经济合作伙伴,无论是在金融、双边贸易、能源等方面,欧盟对俄罗斯都十分重要。但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俄罗斯和欧盟之间在能源合作方面产生了矛盾。2009年5月21日,俄罗斯与欧盟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举行例行峰会,双方危机再现。此次峰会的主要议题是俄罗斯与欧盟的能源对话,以及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等方面的问题。双方不仅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互不相让,而且在一系列关键合作领域持不同意见,对如何走出双方关系的困局也缺少共识,这些问题都引伸出俄罗斯过度依赖欧洲这一事实。因此,俄罗斯也开始多元化自己的经济合作伙伴,采取东西方并重的态度。2009年6月,俄中两国推动在叶卡捷琳堡召开了“金砖四国”峰会。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四个全球最大新兴经济体领导人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等问题交换了看法。

2009年,俄中两国在不断深化战略协作中,迎来了建交60周年。同时,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两国务实合作也遭到了新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俄中两国继续秉承平等协商、密切协作的原则,积极应对国际局势的新变化以及两国关系中的新问题。面对新形势,俄罗斯和中国在继续努力扩大一般货物贸易量的同时,已着手尝试在有关经济合作的各个领域搭建新的平台,希望以此推动两国经济形成更深层次的合作,促进各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①在2009年10月举行的中俄两国总理第14次定期会晤期间,双方还签署了涵盖金融、电信、交通运输、铁路等多个领域的协议。2010年11月,中国总理温家宝对俄罗斯进行访问,其中一个重要的议题是中俄货币合作。②在此之前,中国已于11月22日启动人民币对卢布的交易。之后,俄罗斯也于12月15日在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正式启动卢布对人民币交易,使该市场成为中国境外第一个有组织的人民币交易市场。中俄两国对外贸易都习惯于使用美元,自金融危机以后,双方高层官员开始探索其他的可能性。对于俄罗斯来说,金融危机使其萌生对外货币合作的概念。金融危机之前,俄罗斯一向高度依赖美元,但金融危机之后,俄罗斯开始积极和新兴市场经济体进行货币合作,俄罗斯总统就曾表示新兴市场经济体有义务改变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金砖四国”除印度外,另外三国都在逐渐摆脱对美元的依赖、在使用本币结算领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这次与中国的合作同样符合其制定的战略计划。

二、中俄两国的合作现状

近年来,中俄双方政府对两国经济合作的支持使两国的金融合作保持稳步发展。1992年,双方签署了《中俄政府间关于经济贸易关系的协定》。2008年8月,俄罗斯联邦金融市场局和中国证监会在北京签署了中俄《证券期货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使中国企业发行的证券得以进入俄罗斯市场。此外,近年来中俄金融合作的加强从其称谓亦可看出:中俄金融合作的机构以前是“中俄银行合作分委”,2009年改为“中俄金融合作分委会”,将保险和证券的合作也纳入了议事范围。中俄金融合作分委会是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双方协调和推进两国金融业合作搭建了一个平台,每次分委会都有两国的金融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参加。金融合作分委会使两国间的金融合作更加密切,在贸易和项目融资方面,两国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融资的币种不仅包括外汇,也包括人民币和卢布,融资的范围涵盖了能源、机械制造、电力、林产品加工、农业等,从民间贸易到投资的广泛领域。2010年4月,中俄金融合作分委会在杭州已经召开了第11次会议,双方讨论了宏观经济形势,介绍各自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在稳定宏观经济形势、促进就业、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方面的最新进展。③

2010年1月27日,俄罗斯联合铝业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家在中国境内上市的俄罗斯企业。④之后多家俄罗斯企业包括俄罗斯矿业公司Strikeforce Mining and Resources、俄罗斯最大铁路服务租赁公司Brunswick Railway Leasing等都表现出在香港上市的意愿。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马德伦和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副行长梅尔尼科夫都认为中俄金融合作还有很多方面将不断扩展。中国和俄罗斯两国改革前存在大量的国有企业。从历史经验来看,俄罗斯私有化前十年的休克疗法对其经济的转型虽然有作用,但也存在许多弊端,例如在国企私有化过程中存在寡头垄断、国有资产贱卖等问题。过于追求速度的私有化使俄罗斯经济陷入寡头经济的被动局面。而中国在这方面相对来说可以算是成功的,特别是借助证券市场,成功地将国有企业改组,实行股份制,例如中石油、中移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等。俄罗斯现在仍然存在大量国有企业,这一方面,俄罗斯可以借鉴中国相关经验,特别是在管理层监管、实施细则等方面互相合作、学习。中国也可以研究俄罗斯私有化过程中的问题,防止自身出现类似情况。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自由的投资环境和成熟规范的证券交易所可以为俄罗斯的企业转型和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和支持。⑤另外,两国应该充分挖掘金融合作的深度、拓宽金融合作的广度,有效避免金融危机外在风险对两国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影响。

此外,在遭受金融危机之后,包括中俄两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体都认识到现有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不合理性,两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交流和讨论中也保持了高度合作。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证明了有必要对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和金融体系进行改革。中俄对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有着相近的立场,强调应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完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一轮份额检查和世界银行改革方案,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的代表性,都认为现有的以美元为本位的国际金融体系存在诸多弊端,提议设立超主权货币等等。

三、 中俄证券市场合作及政策建议

证券市场作为现代金融体系最具活力的一个重要分支,无疑成为两国金融合作亟待研究的课题。一方面,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邻国,在以战略合作伙伴为基础的政治信任背景下,两国证券市场有着很大的合作潜力,双方政府也有意推动合作的深化。另一方面,两国证券业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成立的时间都不长,均处于发展和转轨的初级阶段,面临很多相似的问题和挑战。因此,两国的证券市场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图1反映了目前两国证券市场上流通的证券品种比较;俄罗斯证券市场包括国家证券市场和企业证券市场。国家证券市场上流通的产品主要有中央政府发行的公债(包括国家短期债券、长期债券、联邦债券、国家储蓄债券、地方政府发行的市政债券等),企业证券市场主要交易商业银行的票据、企业发行的股票、以及以此衍生出的期货期权等等。俄罗斯中央银行——俄罗斯银行是国家债券发行的总代理人,采取拍卖的措施进行发行,然后进入各证券交易所进行流通。在俄罗斯,政府债券相比企业股票更受欢迎。

中国的证券市场则相对有所区别,因为中国政府并不面临俄罗斯联邦政府的赤字及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不需要大规模地发行国家债券,因此在整个市场当中,股票相对债券来说所占份额更大,债券市场国债的发行更多地成为中央银行调控市场的一种手段,中国的债券市场主要是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流通的产品主要是国债、商业银行次级债、混合资本债以及一些商业票据。

2008年末,中国股市流通市值4.52万亿元,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625家,全年沪、深股市累计成交26.71万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2008年底市值为14250亿美元,排名全球第6⑥,而同期俄罗斯股市总流通市值为9500亿美元,规模不如中国证券市场。2008年全年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累计成交37.1万亿元,交易所国债现券成交2123亿元。图1显示了我国1998—2008年间债券市场各债券发行的规模及比例,图2则显示了2008年俄罗斯证券市场的结构,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股票在俄罗斯证券市场所占比例并不是很高,只占15.1%,而同期俄罗斯联邦国债的比例却高达43.2%。

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两国如何相互合作,共同抵御外在输入性风险的传导,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就显得十分重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两方面来考虑,双方可以在WTO框架和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的基本原则下,在以下领域拓展双边合作。

(一)相互开放证券市场

中国和俄罗斯金融合作已经全面展开。2010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访问俄罗斯时和俄罗斯总理普京宣布,中国和俄罗斯将扩大双边贸易当地货币结算。就在此前一天,人民币开始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上对俄罗斯卢布交易。这标志着两国当地货币结算的第一步。俄罗斯则于12月在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开展人民币的交易。在双方扩大贸易金融合作的同时,双方应不断扩大在证券、融资、保险等领域的合作规模,加强在国际金融部门的协调,深化金融合作。

对证券市场而言,俄罗斯国内的公司募集资本的首选地是伦敦和纽约,但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俄罗斯企业发现对欧美证券市场过度依赖,一旦出现风险对自身经济体系影响很大。因此,在金融危机之后,俄罗斯公司开始把目光转向东方,将融资地点多元化以分散风险,如俄罗斯国内券商可以在香港设立代表处,为本国企业在香港上市集资或发行存托凭证展开相关服务活动;中国券商则可在俄罗斯市场开展相关石油、天然气类资产的经营活动。

2008年10月, 俄联邦金融市场局和中国证监会在北京签署了相应的备忘录,俄罗斯联邦金融市场局局长弗拉基米尔•米洛维多夫表示,俄罗斯允许中国公司在俄罗斯证券市场发行有价证券,使在俄罗斯市场购买中国公司的有价证券成为可能。⑦ 这一文件的签署使中国对俄投资更加有保障、更透明建立了法律基础,能更积极地吸引中国对俄罗斯投资,俄罗斯也将成为中国金融机构对外投资的一个重要市场。在两国银行间进行合作、发展两国本币结算和吸引中国对俄投资的背景下,扩大中国公司的有价证券在俄罗斯的市场,将有利于俄罗斯巩固本国货币基础地位。

从更长远来看,两国还可以建立中俄合资的投资银行,在第三方市场上进行投资和风险规避等活动。对愿意以“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身份进入中国证券市场的俄罗斯投资银行,在其投资要求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后,中国的证券公司可接收其委托,提供相应服务。

(二)加大企业投资

由于中俄的战略信任的加深,中国和俄罗斯都在不断努力探索新的领域,经贸合作规模将中俄战略合作带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2010年1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在会见俄罗斯总理普京时表示,中俄经贸合作有着巨大潜力,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且发展势头良好。双方应该抓住发展机遇,加强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扩大在科技、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企业作为经济系统里的一个单元,其任何一个经济行为都将对整个经济系统产生影响。证券市场依附于两国的实体经济,两国企业合作关系的加强使两国经济关系更加密切,反映在股市上则表现为关联性的增强。

2010年前10个月,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贸易总额达到451亿美元,同比增长43.4%,预计贸易在2010年全年的数量将超过50亿美元,反弹至危机前的水平。近年来,中俄双方相互投资也不断扩大。2009年底,中国对俄罗斯的累计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总额为20.2亿美元。截至2010年10月,双方总投资额已超过30亿美元。2009年,中国的非金融类对俄投资总额为4.13亿美元,增长73.5%。⑧ 目前,双边投资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主要集中在重要的双边项目。下一步,双方应落实中俄投资合作计划,积极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大企业和金融机构扩大双方在投资和融资领域的合作。此前中国企业已开始积极参与俄罗斯基础设施建设、电网改造和高速铁路等领域,参与在俄罗斯的大型经济项目,扩大在俄罗斯经济特区的投资,共同建设和管理相关试点项目。2010年11月,第五届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上,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公司签订了13个双边合作协议,总价值达8亿美元,涉及行业包括金融、电力、电信、冶金、汽车销售和农业。

此外,中国企业可以积极参与俄罗斯展开的能源金融合作。2009年10月12日,中国对俄罗斯的能源投资也获得俄罗斯政府的许可,中俄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该公司是在香港注册的俄罗斯能源投资集团(RusEnergy Investment Group)和中国方面出资成立的联合公司,也是第一家持有俄罗斯天然气田控股股权的中俄合资油气企业。该公司收购了俄罗斯的松塔尔石油和天然气公司51%的股份。

两国的金融投资近年来也呈稳步增长趋势。早在1993年,中国银行就在莫斯科成立了子行;2007年,俄罗斯监管机构批准了中国工商银行在莫斯科设立全资子行的申请,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已经开始在俄罗斯营业;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也已经在俄罗斯设立了代表处;目前俄罗斯金融管理当局正在审批中国建设银行在俄罗斯设立代表处的申请。俄罗斯金融业在华投资在金融危机之后也开始逐渐多了起来,俄第二大银行俄罗斯外贸银行于2008 年在上海设立分行,俄工业通讯银行也已在华设立代表处,俄储蓄银行正向中国政府提出在华开设代表处的申请。此外,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莫斯科子行都成为莫斯科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卢布兑人民币交易的做市商。

(三)加强证券服务监管合作

提高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水平,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金融业发展壮大的客观要求。对中俄两国证券市场来说,两国的合作不仅会使自身证券市场受益,而且有利于本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

具体来说,中俄两国可以考虑加强两国证券业管理机构的沟通及合作,如建立一个多层次的交流制度,分别就监管情况、证券交易所建设、行政管理、立法等问题展开讨论,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统一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标准,与国际接轨。此外,两国券商、投行之间的高级管理人员还可开展交流,讨论潜在合作领域,相互派遣证券从业人员到对方国家考察和学习,提高证券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素养。对两国证券机构的研究人员来说,可合作研究一些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及两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大问题,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共同探讨中俄两国证券市场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实现有价值的信息共享。

从更远的角度来讲,中俄两国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甚至可在对方市场设立分公司或代表处开展业务咨询、信息沟通等服务,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相关的资产投资业务,在两国证券市场开放程度允许的情况下,共同合作为本国企业到对方市场上市提供服务。

通过上述分析来看,中俄两国证券市场的合作可以收到双赢的效果,俄罗斯是能源大国,俄罗斯证券市场上的产品也大多与能源相关;而中国面临着巨大的能源需求,因此中国公司除了在能源实物贸易上和俄罗斯合作外,还可以积极参与俄罗斯能源金融的合作。对俄罗斯来说,中国有着充足的资本,俄罗斯的大量企业在面临国内居民热情不高、对欧洲市场依赖程度过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中国作为其上市筹资的目的地,如果上海和深圳不够标准,香港则是很好的一个选择,而事实也证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企业选择香港作为上市的地点。此外,两国还可以在信息监管、信息披露、市场建设方面展开充分合作,提高信息披露标准,降低各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如果两国加强证券市场的合作,加强风险联动机制,则可以有效抵御发达国家证券市场危机传导的影响,规避输入性风险。

注释:

① 吴恩远:《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②《温家宝出访亚欧四国》,http://www.xinhuanet.com/world/wjb071102/。

③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金融合作分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杭州召开》,http://hangzhou.pbc.gov.cn/publish/hangzhou/1248/2010/20100519160541054205711/20100519160541054205711_.ht。

④ 《俄罗斯联合铝业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0127/1766163.shtml。

⑤ 《中俄金融合作新闻发布会》,http://www.pbc.gov.cn/publish/hanglingdao/74/2010/20101130114917325744883/20101130114917325744883_.html。

⑥ 数据来源于《中国证券业发展报告2009》,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⑦ 《中国企业有价证券获准进入俄罗斯市场》,http://szb.northnews.cn/bfjjb/html/2008-10/16/content_151540.htm。

⑧ 中俄经贸合作网http://www.crc.mofcom.gov.cn/article/fifthhighforum/hyxx/201011/71560_1.html。

参考文献:

[1] SAPIR, J. Russia and the World Financial Crisis: Impact, Opportunities and Risks[R]. CEMI Working Papers, No.0214, 2008.

[2] 李巍.中国、俄罗斯与美国证券市场的联动效应[J].世界经济研究,2009(1).

[3] 王建丰.俄罗斯转型时期资本市场发展研究[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 吴恩远. 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编辑:张小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