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赵 源,秦 川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①可见创新被立于该理念的首位,它是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王炳林,2016)[1]。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曾天山,2018)[2],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刘永福,2018)[3]。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这是实现祖国更好更快发展的必备要素。我国要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伟大跨越,就需要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研究生是我国科学事业的储备人才,肩负着科技创新的使命,是我国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的生力军,是应用科学技术实现全面创新的重要后备力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坚实力量和智力支撑。要培养创新型的研究生,必然离不开激发和培养研究生的创造力,因此势必要探索创新型的教育方式,建设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李辉,2015)[4]。也就是说,“科教结合”是培养富有创造力的研究生的合理路径。
在大学诞生之初,教学就是学校的主要活动和职能,而科研则被排除在外(朱宇波、谢安邦,2012)[5]。1890年,洪堡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办学方针,使得科研被引入高校并同教学相统一,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周川,2005)[6]。之后Barnett提出,当今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不仅是一个哲学问题,更具有政治意义,换言之,它不仅涉及高等教育的理念,更关乎高等教育的政策和实践(吴立保、张建伟,2012)[7]。吴洪富(2012)[8]认为,从本质主义来讲,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也有研究认为,两者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或仅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在个别学院中)才存在相关关系(Ramsden and Moses,1992)[9]。参照以往的研究(吴立保、张建伟,2012;吴洪富,2012;Ramsden and Moses,1992;孟万金,2001)[7-10],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概括为四种。
首先是“教研一体”观(吴洪富,2012)[8],也就是说教学与科研密切相连,不能将二者截然分开。原因在于,教学与科研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校活动,二者同时开展,且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正如Parsons和Platt(1970)[11]所言,与硬币有正、反两面相类似,教学和科研是一个工作的两个方面。“教研一体”是最符合洪堡的观念的一种教研关系(朱宇波、谢安邦,2012)[5],即大学是带有研究性质的高等学术机构(刘宝存,2002)[12],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其次是“教研共生”观,这种观点主要强调教学与科研的交互作用,即一种活动的开展也会提升另一种活动的效果(吴洪富,2012)[8]。早在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会议就提出“应该把教师培育成教育者,而不仅仅是某个领域的专家”(Irby and O'sullivan,2018)[13]。一直以来,国内外均设置了多种多样的奖励机制来激励教育工作者。虽然科研往往比教学更受重视,但设置这些奖励机制的初衷大多是为了以研究来带动教学,鼓励教师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Irby and O'sullivan,2018)[13]。可见,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知识用于研究,又在研究中巩固和发展学习到的知识,在这种交互作用中,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再次是“教研独立”观,即教学和科研二者彼此独立,不存在相关性(吴洪富,2012)[8],这与 Ramsden和Moses(1992)[9]的观点相同。科研和教学是不同教育者的专职工作。通常而言,教师职务岗位按照工作性质可以分为教学岗位、科研岗位、管理岗位三类。其中,教学岗位主要承担学生的课程学习(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其他教学任务(如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科研岗位主要承担科研项目,负责各项研究任务。可见,不同岗位的工作者各司其职,以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为己任。
最后是“教研冲突”观,即教学与科研彼此干扰,是相互冲突的活动。一方面,这种冲突源于内在,即教学和科研具有不同的期望和义务,如大学组织的激励措施往往更重视科研而非教学。另一方面,Turns(1991)[14]认为这种冲突源于外因,他认为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动机是一致的,但进行科研工作往往更容易提升工资、职称、社会地位等,而与教学相联系的奖励和晋升等相对科研而言却较少,这可能是导致冲突产生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说,当教师专心从事教学工作时,就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同时兼顾做好科研工作以及社会、学校给予教师的科研任务,而学生也很难在完成课堂学习的同时兼顾科研工作,因此导致教学和科研之间产生冲突。
可见,学术界就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并没有达成统一共识。当前,随着国家对科研的不断重视,社会、学校不断注重对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活动进行多方面评估,对学生也注重培养其综合素质,使得教学和科研均成为高校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也就是说,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当前我国高校更加倾向于“教研一体”观和“教研共生”观。总体而言,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来培养研究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所谓创造力,指个体产生新颖、独特且适用的观点或产品的能力(Dietrich and Kanso,2010)[15]。在国家的鼓励和支持下,高校越来越重视“协同创新”,即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起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战略联盟,从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侯建国,2012)[16]。图1为改革开放后的研究生招生数量、在校生数量及毕业生数量的变化趋势,可见都呈逐年增加趋势。那么,如何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将其培养为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图1 改革开放以来(1979—2017年)我国研究生的数量变化
为解答上述问题,本文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教学科研”和“科教结合”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共搜索到相关文献8 905篇,其中包括SCI来源期刊1篇,EI来源期刊14篇,CSSCI来源期刊742篇。由图2的变化趋势可知,自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了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关系。但是,在这些研究中,仅有23篇文章的内容涉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对创造力的影响。当前,党和国家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推进“教研结合”以促进教育创新(刘永福,2018)[3],因此有必要对该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图2 1979—2017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与“教学科研”相关的文献数量统计
首先,从精神层面出发,通过“科教结合”来提高研究生的创造力。洪堡主张,高校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通过培养来提升学生的“教养”(Bildung),此处的“教养”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学生进行真正的创造活动的原动力(朱宇波、谢安邦,2012)[5]。洪堡还强调,高校要培养学生的理性和道德,让学生具有对探索未知和真理的无限渴望(周川,2005)[6]。在高校里,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去探究尚未解决的问题,或者让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周川,2017)[17]。丰富的想象力(Weibel et al,2018)[18]、强大的意志力、主动探索的精神(Popovych,2014)[19]等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因此,以“教养”为基石,提高研究生的素质,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向积极进取、勇于实践、独立自主的方向发展,这是增强其创造力的第一步,且具有可行性。
其次,在校内实施“科教结合”来提高研究生的创造力。高校应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目标,将培养重点落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上,全面推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形成二者互动的稳定机制,即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参与科研,在科研中深化学习(张德高,2013)[20]。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要在科研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教师只有从事科研工作、关注科学前沿,才能使得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也使得讲述过程富有逻辑性和启迪性(张德高,2013)。例如,在强调自由和教研一体的德国,学校经常聘请有企业经验的教授或在研究所工作的校外讲师,目的就是更好地将科研引入教学(杜勇等,2017)[21]。“科教结合”式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反之学生活跃的思维也能给教师带来很多有价值的新思想。借此,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从而实现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相互提升(张德高,2013)。
最后,通过“校+企”和“校+所”合作培养的方式来提高研究生的创造力。国务院在《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提到,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发挥科学技术研究对创新驱动的引领和支持作用,强化激励措施,建构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开放合作、融合发展是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也是促进科研与教学深度结合的新道路(张德高,2013)。有鉴于此,科研院所应鼓励更多的科学家到高校做兼职教授并担任研究生导师,以促进科研与教学有效互动,进而促进研究生创造力提升。此外,科研院所、企业作为国家的重点科学研究基地,其专业人才相对集中,且长期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及省部级研究课题,具备良好的基础设备和办公学习条件,并具有丰富的数据库资源(余学军等,2013)[22]。研究生在“校+企”或“校+所”的联合培养中,不仅能在高校学到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可以在外将理论更好地用于实践,并依托现有的科研项目进行学习研究,进而在研究中实现创新(余学军等,2013)。
孟万金(2001)[10]通过对研究生的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进行调查得出,创新能力居于该结构的首位。但是,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较低,因此社会亟需对创新型人才进行选拔和培养。
在对创造力的研究中,学者们通常使用Guilford(1967)[23]对创造力的分类,将创造性思维分为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和聚合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两类。其中,发散思维是指产生许多新奇想法或观点的能力,或者当遇到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时,想出许多解决该问题的方案的能力(Yamada and Nagai,2015)[24]。目前,学者们主要采用托伦斯创造力测验(Torrance Test of Creative Thinking,TTCT)和替代用途测验(Alternative Uses Test,AUT)等来测量发散思维(沈汪兵等,2015)[25]。与之相对应,聚合思维则表示当遇到问题时找到一个正确或者常规的答案,这一类问题通常要满足多个约束条件,而且需要答题者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Addis et al,2016)[26]。对于聚合思维,学者们多采用顿悟问题解决任务(insight problem solving)和远距离联想测验(Remote Association Test,RAT)等(沈汪兵等,2015)来评估。“科教结合”之所以可以影响研究生的创造力表现,主要是通过影响其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来实现。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科教结合”提升研究生创造力的可行性,具体将从精神力量、以研促教和协同创新三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见体图3。
就精神力量而言,高等教育应注重丰富研究生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促进思维发散的重要因素之一(Addis et al.,2016)。若要研究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就离不开好奇心的培养,当人们的好奇心被激发和维持时,就可以提高个体的创造力自我效能,进而有效预测和激发创造力想象(Puente and Cavazos,2017)[27]。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的特点(贡喆等,2016)[28]。Puente和 Cavazos(2017)发现,创造力自我效能还能有效预测流畅性和独特性的得分。可见,想象力是个体发散思维表现的催化剂,故可以通过丰富想象力来提高研究生的创造力。
要提高研究生的创造力,不仅要丰富其想象力还要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促使其主动学习(杨春梅、王艳霞,2012)[29]。因为内在动机有助于研究生对某一领域产生持续的研究兴趣,从而有利于提升其创造力(杨春梅、王艳霞,2012)。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与教师所营造的教学环境显著相关,而良好的科研气氛能够提高研究生的创造力(杨春梅、王艳霞,2012)。此外,学生学习的动机也与发散思维密切相关,例如Joy和Breed通过创造力动机问卷和托兰斯语言创造性思维测试(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Verbal,TTCT-V)来探究动机对创造力的影响,结果显示TTCT-V的得分与创新期望、创新需求显著相关。据此,Joy 和 Breed(2012)[30]指出发散思维的良好表现离不开个体的求知进取心。
自我控制能力是一种研究生需具备的基本能力(Huang et al,2015)[31]。Chiu 等(2017)[32]探究了自控力与发散思维及聚合思维的关系,结果显示:与对照组(自由写作组)相比,自控组(有要求写作组)的大学生在发散思维的变通性和流畅性上显著得分较高;与自控能力弱者相比,自控能力强的大学生具有显著更高的独创性;聚合思维测验的结果与前者类似,即与对照组相比,自控能力强的被试者的发散思维得分显著较高。其实,Chiu(2014)[33]团队在更早的研究中就发现了自我控制能力对发散思维的促进作用,究其原因,个体通过自我控制提高了其注意力,并且自我控制锻炼也能提高个体对后续目标任务的期待,从而改善了创造力表现(Chiu et al,2017)。
通过科研来促进教学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这是研究生培养的要求,也是应用科研成果的重要方式(范瑞泉等,2012)[34]。教师把科研成果引入课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增强研究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让他们通过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来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褚宏启,2017;Jeon et al.,2011)[35,36]。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一题多解,并寻找问题的最佳方案,进而发散学生的思维(胡卫平、俞国良,2002)[37]。其二是以科研来改进学生的毕业设计,因为科研项目可以为研究生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提供丰富的信息,且研究生接触科研课题可以有效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张德高,2013)。
教学和科研应共同进步,协同创新(朱宇波、谢安邦,2012)[5]。侯建国(2012)[16]提出,可以通过跨国合作提高研究生的创造力,比如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就是国际化协同创新的重要形式,有助于全球创新资源的整合和有效配置。通过跨国合作,研究生可以拥有更多去海外学习机会,这是拓展其视野、增加其文化经历的良好途径。沈汪兵和袁媛(2015)[38]通过对Bollm等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多元文化经历能显著增强个体的创造力(包括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特别是提高对认知的流畅性。并且,团队中有多元文化的成员可以增强该团队及搭档的创造性思维(沈汪兵、袁媛,2015)。
从教学方式上来看,虽然目前针对研究生的教学常采用教师教授和学生陈述汇报相结合的方式,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杨春梅、王艳霞,2012)。而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氛围是增强研究生创造力的重要因素(杨春梅、王艳霞,2012;尹奎等,2017),因此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是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尹奎等,2017)。此外,研究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也是影响其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周川,2017;沈红、张青根,2017;伍远岳、谢伟琦,2013),它是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具体情境中的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一种基础能力,体现了学生多学科能力的全面发展(邹伟等,2010)。良好的体制机制有利于实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共赢,防范和化解合作风险,真正促进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研气氛(余学军,2013)。类似的,教学实践基地能够为研究生提供实训机会,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动手能力,也是营造良好科研气氛的有效手段(沈红、张青根,2017),可见通过实践也可以提高研究生的综合问题解决能力(徐福荫等,2017)。此外,联合实验室也是改善科研气氛的方式之一,以中南大学中德联合实验室为例,此模式采取“三位一体”的核心理念,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系统改革。通过该模式培养出的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同时教师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杜勇等,2017)。
图3 “科教结合”提高研究生创造力的方式探析
当前,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设科技强国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陈先哲,2018)。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时代赋予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研究生教育者的使命和责任。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尤其是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杜勇,2017)。而研究生的创造力受多方面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赵源等,2019)。因此,本文认为可采取“科教结合”的方式来培养研究生,以科研精神、共同发展、协同创新为基石,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科研气氛,进而提高其创造力,真正实现以创新引领社会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