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时间:2024-06-19

李 勇 ,洪 倩 ,赵雅甜

(1.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长沙410079;2.长沙学院工商管理系,湖南长沙410003)

一、引言

我国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一是创业比例不高。《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的数据显示,2010届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比例为1.5%,2011届为1.6%,2012届为2.0%。二是创新能力较低。据《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的调查数据,1 580家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平均分仅为57.8分(总分为100)[2]。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应成为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杨伦超等对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张鹏等分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并给出了改进建议,姚正海等研究了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本文在分析和借鉴各类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人才需求和专业特色,提出了工商管理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策略。

二、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要求

对于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本文将分为多个能力模块进行协同培养分析,如图1所示。

(一)创新能力要求

图1 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3]。大学生是最具创新潜力的群体之一,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和民族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理论分析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知识及信息获取能力、创新感知能力等,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与基本要素如表1所示。

表1 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与基本要素

(二)创业能力要求

大学生的创业能力[4]对于学生个体是否能够成功创业具有决定性作用,培养工商管理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实现学生就业观念转变和提高创业率的必要条件[5]。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包括机会识别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领导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业能力的基本要求与基本要素如表2所示。

表2 创业能力的基本要求与基本要素

三、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已经满足不了社会对工商人才的需求。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课程涉及领域过窄,仅局限于专业知识,拓展不够,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欠佳;二是教材更新缓慢,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三是实践课程比重偏低,仅有与专业相关的创业选修课,而没有专业化、系统化的创业课程。不合理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完善,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成为阻碍创新创业型人才成长的绊脚石。

(二)教学师资力量不强

高校在职教师一般具备雄厚的理论基础,但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其总体知识素质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由于缺乏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的教师队伍,对培养学生能力产生了不利影响,成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瓶颈之一。据对长沙市10所知名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780名教师的调查,未持“双证”教师的比例达到了60%(图2)。可见,高校工商管理类高水平师资力量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如何加强教学师资力量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图2 长沙市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持“双证”人数

(三)实践教学设施投入不足

实践教学基地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企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6],实践基地建设工作滞后会制约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工作。一些企业出于管理、生产等方面的原因,不愿意为高校提供实习基地,而一些愿意接收大学生实习的中小企业却没有能力为大学生提供真正的见习岗位。具体情况可参考对长沙市工商企业的调查,调查数据见图3、图4。

图3 企业设有大学生见习岗位的比例

图4 企业愿意接纳学生实践实习的比例

由于高校无法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导致创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一些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践环节只是走马观花,很难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四、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构建“课程群”体系,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结合市场对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的需求,根据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自身办学定位选择不同的知识模块及不同的知识单元组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教学体系——“课程群”教学体系,即通过有效的课程管理、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规范的课程执行与监控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图5 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群”设置

在进行“课程群”体系构建时,要实现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这三大类课程之间的优化设置,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宏观效果,从而确保“课程群”能够在现实中有序推进,构建并不断完善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二)组建“双师型”队伍,加强实践师资建设

“双师型”导师队伍不仅能顺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是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相对于传统专业结构的师资队伍而言,“双师型”队伍对于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表3 传统型师资与“双师型”师资的比较

传统型师资队伍偏重于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则更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鼓励他们进行专业研修和专业实践,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通过组建合理的导师团队,邀请企业工程技术骨干来校交流,引进业界新技术,弥补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的不足。要改变教师的学源结构,满足大学生提升专业技能的要求。另外,通过开展导师经验交流会等,不断提高导师的指导水平。

(三)实行“产学研”模式,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产学研”是一种通过有效整合与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互补性资源,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较好地统一起来的新型教育模式。结合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本文提出以下四种“产学研”模式:一是校内产学研模式,即高校利用校内资源创办经营实体,将经营实体与教学实习基地合二为一;二是校企双向联合体合作模式,即高校与企业共建、共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不断改善校内实训基地条件;三是多向联合体合作模式,即高校、出资方与生产经营企业三大主体进行的多向合作模式;四是中介协调型合作模式,即中介人通过收集信息和传播信息,协调分歧,促进各方合作的成功。

校企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能够使校内知识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协助系统。从这个角度来说,“产学研”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五、结语

高校应根据社会对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结合现代教学的特点和工商管理类专业特色,通过优化学生知识体系、加强实践师资建设、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等,实现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另外,“课程群”、“导师组”与“产学研”要相互联系、相互监督,三者之间的协同有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1]甘瑁琴.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培养路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36):88-89.

[2]朱 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2):74-82.

[3]刘正远,段玉玺,吕 杰,陈阿梅.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2(8):21-22.

[4]文 峰,李世云.谈新形势下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0(6):27-28.

[5]董永茂.物流管理专业创新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物流技术,2009(7):236-264.

[6]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85-8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