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李 娜,王云鹏
(1.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51;2.清华大学哲学系,北京100084)
中国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也呈现出一系列的转型,传统的价值观的传承模式被打破,新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在文化分化与文化整合的过程中,新文化究竟走向何方,当代人显得非常迷茫,这些新特点、新选择、新方向在青年人的文化特色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所以,从青年文化入手,对其做相对比较细致的“环境—态势”的分析和考察,从而管窥中华文化发展的方向和中国传统文化在未来文化选择中的地位与影响。
目前,关于青年文化的研究范式比较多,本文主要运用文化与人的互动的方式去研究青年文化(主要是80后青年),但并没有深入探讨青年文化的形成原因,只是从文化环境—文化特征的角度去研究青年文化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这一探讨方式主要是依照关于文化环境的定义进行的,“对于个体的存在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和交互作用的文化环境,或者说当我们把文化环境建构于人的自我相关联的新观念上,便形成了另一种分类方法:一是人的外在环境,即通常所予以阐述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体系;二是个人的内在心智—人格等的环境,称作自我环境;三是指人的脑—神经系统活动的生理过程和生理机制。”[1]我们以此对文化环境进行相关分类,探讨青年文化的发展态势。
文化环境是一种社会环境(广义的),对于青年人来说主要是其生活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狭义的)、国际环境等。首先,青年一代的父母大都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一代,他们在一生中年龄最美好的时候却遭遇了文革,他们最好的学习时期基本被中断,同时他们赶上了改革开放,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知道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他们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孩子上学供到最高水平,所以在国家对大学本科硕士甚至博士进行收费时,并没有产生强烈的反对,结果就是这一代青年人的文化水平和素质有了相应的提高,为青年人的文化选择提供了知识基础。其次,青年人的父母在文革的上山下乡运动中吃过很多苦,所以他们尽可能的给孩子创造好的环境和条件,下一代的青年人却因此失去很多磨练的机会,需要独立面对困难的机会很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相对不高。同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环境逐渐宽松起来,给青年人的多方面选择的机会逐步增多。在青年人的同龄人中,独生子女人数非常多,青年人对自己的主体意识的增强,使他们一方面个性意识增强,但另一方面对文化吸收的多元化,使得他们又有很大的从众性,追随同龄人的潮流但持久性不长,因此“日流”“韩流”等都是以流的形式存在的。最后,这一代青年人所面对的是处于不断变动中的社会环境,由于父辈在文革中对传统的否定,他们在寻求新的文化立足点,所以对外来文化有一种天然的不排斥的接受心态,但他们也不是完全盲目的,当他们吸纳的外来思想在现实中遭遇挫折时,慢慢的就学会了选择。但是,由于他们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并不牢固,所以在选择中就出现了迷茫、空虚的现象。这比较像美国“垮掉的一代”,他们是二战后成长起的一批年轻人,对社会现实不满,蔑视传统,在服饰和行为方面摒弃常规,追求个性和自我表现,长期浪迹于社会底层,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圈子和处世哲学。从表象上看,美国20世纪60年代“人们念念不忘的是疯狂,并将社会生活抛到身后”,因反叛过激而转向大麻、性逃避,在文学中不厌其烦地描写性的快感以及搞恶作剧等。实际上,“垮掉的一代”很在乎自己所处的时代,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对生活方式、环境污染、人格扭曲、政治欺骗和世界和平表达了自己的关切。一句话,“我很在乎,虽然我看起来什么都不在乎。”现在中国的青年人也一样,他们在转型时期的社会中对传统进行颠覆,他们在颠覆中迷茫、空虚,也在其中反思,他们在反叛中选择了西方外来文化,但最终并未在西化的文化中找到自我的立足之道,依旧处在迷茫、无根的状态。因此,他们可能开始回归、肯定传统的文化。未来青年文化发展存在着返本的趋势,但形势并不容乐观,因为他们的传统根基并不牢靠。
个人的内在文化环境,即心理结构、智力结构、思维结构、人格结构和价值结构等组构而成的心智—人格的内在环境,这是个人的自我环境。
青年由于处于一个人生的变革时期,他们具有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心智—人格特征。青年时期是青年人从“母体”中真正地摆脱出来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时期。青年人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在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中,往往过分的强调自我,表现出对现实的激烈反抗或反叛,在反抗中自我扩张。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指出:“人多多少少都固执于孩童时代的意识境界不放——表现出对命运之神的反叛,对周围一切想要吞灭我们的力量的反抗。”荣格把这种扩张的、反抗的心理看作是孩童式的思想的固执,这是一种未完全脱离“母体”的表现。也因为这种反抗,青年人的心智—人格结构表现出了一种变动性,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这种动态性使他们易于接受外来的思想,抛弃本国的传统思想,再加上父辈们对传统的一种否定,他们更倾向于外来的文化。但是,青年人在吸收了外来文化后又出现了另一种现象,就是在现实中的空虚和迷茫。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并不是对传统文化予以完全否定,它是有传统的价值基础的。青年对传统的反叛越声嘶力竭,越证明其内心的软弱空虚,因为他们的文化基础并不牢固。因此,他们十分迷惘,自我的同一性被解构,但并没有重建起来。在解构中他们也没有完全否定自我,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选择了逃避,逃避也是对自我的一种固守,在固守中对自我的解构过程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进行重建。所以,青年人在迷惘之后的反思,是向中华文化本体之回归,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完全回复,而是在选择的基础上的回复。
所以,反叛、迷惘、反思可以看作当前青年的三大心态,但都表现出了青年文化的变动性和选择性。青年人追求时髦与新潮、不愿长大、怀旧、从众等复杂的心态,都可以用这些表达出来。青年文化的选择发展趋势也预示了我国主体文化将来的一种发展方向。
个人的脑神经系统的活动过程和生理机制,构成了个人生存与发展中精神活动的基本境遇。每个人的脑神经系统的发育都是一个过程,它们的结构与功能是十分复杂的,文化对它们的作用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心理学领域,根源于文化与神经的关系,跨越人文与科学两个大的学科形成了文化神经学(Cultural Neuroscience)。这门学科通过整合心理学、遗传学、神经科学、哲学、人类学等学科而形成,主要是阐明文化与神经之间的双向影响关系。在此并不对学科做主要的阐述,而主要说明在当代文化的影响下青年思维活动系统的反应机制的变化。总体看来,现代青年人的思维反应机制趋向于一种简单和直接的反应方式,一种快餐文化下的急功近利的模式。
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发展使中国人的脑神经系统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固定的内敛的反应机制,它是间接的和思虑深刻的,但西方的文化正在冲击这种反应机制。原有的机制是经过了几千年的沉淀而形成的,并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以改变。在面对外来文化影响时,青年人进行了自己的简单的直接的选择,可选择西方文化后却出现了一种无缘由的空虚与迷茫。究其原因,是外来文化与中华民族原有的脑神经系统的冲突,这种内在冲突使得原有的反应模式发生混乱,出现了“内在”对“外在”进行抵抗的一种内外交困的状态。当青年人遇到这种情况后,内在的脑神经系统会促使他们对自己进行反思。他们反思了对外来文化的不假思索的直接的接受方式,认为应该以一种与自己的这种反应系统相匹配的方式,有条件的加以选择。这一点,从韩流对青年文化的冲击中可以看出。韩流是带着韩国文化而来的,韩国文化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青年人的直接接受的反应模式下,对国内青年人的冲击很大。然而,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有同一个起源,这就比接受美国文化要来的顺利的多,所以当初韩流是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中国的。但是,长期影响之下,青年人却产生了厌倦,因为从韩流文化中汲取不到营养。这是外在的简单的直接的反应机制向里渗透遭到阻力时,内在的反应机制在发生作用,内在反应机制开始外化。此时,青年人内在的固有的反应机制逐渐发生作用,它在寻找一种真正与自身脑神经系统相切合的模式,一种向中国传统文化回归寻根的态势。
上述的三种文化环境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在这种互动中,中华文化本体正在复苏,但这只是青年文化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势,具体的青年文化如何向中华本体回归,回归到什么程度,都是由现实生活客观发展和青年主观选择共同作用来决定的,也是回归的必然和选择的偶然相结合的结果,是多种复杂的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青年文化虽然是一种亚文化形态,但它是亚文化中的一种特殊形态,这种特殊性就存在于青年人的身份上。青年人随着年龄不断地成长,变得更加成熟,他们身上的文化特点也在不断变迁,逐渐的就会步入到主流文化的行列中来。当然,这其中必然存在着分化的现象,有一些可能还将处在边缘文化甚至是弱势文化的状态,但他们的主体部分是要步入到主流文化的行列之中。这样以来,必然对未来主流文化的发展增添一些新鲜的因素,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因此,为了维持未来主流文化稳定、顺利的发展,必然要对当前的青年文化做相应合理的引导。
首先,要采取积极的正面引导策略。在社会的转型和快速发展时期,多种文化交织在一起,特别是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锋,使得青年人价值观的指向呈现多元化,人生的选择也自然处于新旧理念的不断交锋中,此时就需要对青年人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才能使得其未来发展之路顺畅。正如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在201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典礼上演讲中说到的:“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当代社会的风气给青年人带来的并不全是积极的、向上的引导,给青年人带来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循环的、绿色的生活方式,影响青年人的消费观并不一定就是简朴的、健康的消费观,给青年人灌输的价值观可能是自我的、享受的价值观,给青年人带来的不全是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也带来了大量负面的影响。所以,要对青年人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得他们以顺畅的方式完成社会化,完成向一个成熟的人的转变。
其次,要启迪青年人自身的责任心。曾经在“50后”“60后”看来,不靠谱的“80”后逐渐的开始有了担当,这就是青年人的选择,青年人的成长,青年人的责任。青年人之所以称之为青年人,正是由于他们有朝气、有活力,有对现存的世界强烈的改造能力,而这也是他们的权利。同时,他们也有责任选择符合社会发展的、顺应时代潮流的行为和价值观。青年人不应该浪费今天的活力和激情,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梦想,这是他们的权利,也是社会赋予他们的不可懈怠的义务,他们肩负着建设祖国更美好的明天的责任。
再次,要给青年人营造社会实践的空间与时间,容许他们犯错误。实践是塑造一个人、检验一个人最好的方式。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已经指出:“一个人,如果想在天国这一幻想的现实中寻找超人,而找到的只是他自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他自身的映象,只去寻找非人了。”[2]也就是说,在人之外去寻找,找到的只可能是不属于人自身的,而且是异化于人的却反过来制约人的假象,从而也就使人自身失去了自己的真正的存在。所以,青年人的全面塑造不可能向人之外、现实之外的虚幻世界寻找,而只能向内依靠一代代青年人不懈的、踏踏实实的社会实践才能实现,正是在他们不断试错的实践中才能实现自我的成长。
青年人未来的不断改变,是建立在他们所经历的人生的每一步之上,是建立在他们生活中的每一点点滴滴的改变上,这些改变集合到一起就是生活方式的正确选择和社会环境的正确引导。以此为目标所追求的生活就是人们的全面的生活状态的改变,而整个的生活的状态就是人的现状。人是什么样的,他的生活就是什么样;他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也就是什么样的人。未来生活的全面构建,不仅仅是对人的生活的全面改造,对人的世界观的全面改变,而是对于真正的人的全面培养。未来国家的理论建设,就是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样的以生态的、绿色的方式进行生活、生产、学习、思维、实践的青年人,就是未来我们所期望的青年的一种全新的状态。
[1]李 燕.文化释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2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 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