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路径探析——基于教育服务贸易的视角

时间:2024-06-19

蒋平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绵阳师范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6)

高教理论与政策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路径探析
——基于教育服务贸易的视角

蒋平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绵阳师范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6)

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世界各国及地区相继制定改革措施,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我国加入WTO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不可避免地受制于教育服务贸易的相关约定,但同时教育服务贸易中的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流动和商业存在又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有效路径。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需要在遵循教育服务贸易相关原则的基础上,实现跨境交付形式的开放性、境外消费群体的多元化、自然人流动的知识传授以及商业存在办学的灵活性。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路径;教育服务贸易

伴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发展和延续,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一方面,反映出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乃至普及化方向迈进,充分彰显出教育的公平性;另一方面,高校学生数量的膨胀引发了新一轮教育资源的匮乏,从而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滑。高级专业人才已从原来的大学本科教育转移到研究生教育,但是这种变化趋势并没有完全保证研究生教育的优质性,而是被部分就业无望或是追逐高学历以获得高回报的大学生们,用继续考研的方式打破了既定的教育规程,教育部由此从本科扩招放宽至研究生扩招,百万大军“鲤鱼跳龙门”的格局也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复现。这些变化给当前的研究生教育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挑战。从扩大研究生教育收费的群体范围到奖励优秀研究生全额国家奖学金政策的出台,都告诉人们,国家为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已经动用了学费的政策底线。即便最初的入学门槛让部分贫困家庭研究生望而却步,但仍旧照搬推进。

研究生收费政策的改革仅仅是保障教育质量的举措之一,就全球化趋势而言,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对国际化经验的借鉴和吸收。“闭门造车”式的培养模式必然被开放式的研究生交流与合作以及联合培养模式所取代,这意味着研究生教育亟待国际化。2001年11月,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为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有利平台。搜索CNKI期刊数据库可发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相关论文逐年增多,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WTO给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提供了以国际协定为标准和参照的教育服务贸易准则,同时搭建起了有利于世界各国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主要形式包括:一是跨境交付,如远程教育、虚拟教育、教育软件等;二是境外消费,以出国留学为主;三是自然人流动,如教师、教授或研究人员到另一成员国进行短期学习或交流;四是商业存在,如在另一成员国境内建立学校或分校等[1]。目前,教育服务贸易平台相继建立,但建设力度和广度还非常有限,未能发挥出支撑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功能。如何实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改革与发展,本文拟从教育服务贸易的视角展开分析。

一、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路径的拓展:跨境交付形式的开放性

跨境交付,英文译为Cross-border Supply,是指教育服务提供者在其境内向其他成员国境内的教育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以获取报酬。跨境交付形式的教育贸易服务主要表现在远程教育、虚拟教育机构、教育软件及ICT教育等方面。ICT是信息、通信和技术三个英文单词的词头组合(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2]。近年来,跨境交付市场空间较小,对于通过信息与通信技术达成教育服务,开发不够。研究生教育可通过跨境交付形式的开放性,实现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综合跨境交付的表现形式,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完全可以借鉴英国等发达国家开放大学的模式,采用远距离教学和开放式办学形式,以函授、电视、广播和计算机网络等方式向本国或其他国家的研究生提供包括数学、教育、文学、计算机以及研究方法等课程。英国开放大学不仅针对本科层次的学生,而且在研究生层次上,对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学生的入学水平与传统大学没有太大区别。开放大学同样对接受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而且教书育人成就卓著,科学研究硕果累累。据统计,英国开放大学在《自然》、《科学》等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跃居全国第28位,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人数已达到20多万人,被称为英国的“巨型大学”[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并提出“办好开放大学,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为此,教育部于2012年6月21日相继签发教发函[2012]103、104、105号文件,批准成立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和上海开放大学[4]。开放大学的建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里程碑。然而,我国开放大学的前身均为广播电视大学,一方面起点较低,多是面向成人、函授和自学考试教育;另一方面处于发展初期,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完善[5]。开放大学面向世界,走向国际化,特别是受教育群体拓展至研究生群体,必将成为未来改革的一大趋势。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可以借助于开放大学的模式,参照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办学经验,实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兼容,使导师国际化成为可能。同时,完善学分转换系统,实现学历学位互为认证。

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路径的扩大:境外消费群体的多元化

境外消费,英文译为Consumption Abroad,是指教育服务消费者到任何其他成员国境内接受教育服务,如学生、学者到国外留学进修等,并对教育服务提供者支付报酬[6]。境外消费形式的教育贸易服务主要表现在出国留学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出国留学,主要是指我国学生到国外高校留学,这种出国留学政策包括公派留学和自费留学两种形式。

研究生公派留学主要是指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公派留学生项目,每年拟订并审核批准一定数量的研究生群体到国外高校从事学习和科学研究活动。研究生公派留学政策起步较早,但发展较为缓慢。从2007年开始,最大规模的国家建设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项目在教育部和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启动实施,每年在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中选拔5 000名一流研究生,派往国外一流院校、专业,师从国外一流导师,开展留学教育学习[7]。近年来,在“985”、“211”工程院校力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影响下,出国留学研究生人数有所增长,一部分经费由国家留学基金委提供,另一部分经费则来源于“985”、“211”工程项目经费。留学研究生的性质类似于委托培养,留学时间大多数控制在一年以内。

研究生自费留学主要集中于国内大学本科阶段,学生自费申请到国外大学就读研究生,这种研究生自费留学的方式属于非定向的,时间周期不定,按国外大学的学制规定执行。以1993年《关于自费出国留学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颁布为标志,我国彻底解除了申请出国留学的限制,放宽了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8]。随着国内部分家庭经济条件的提升,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研究生自费留学的人数也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同时,国家也为品学兼优的自费出国留学生设立了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项目,以此激励他们在学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据《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显示,“自费留学生人数比例高达90%左右”。可见,公派研究生留学人数比例较低,政策资助力度还相当薄弱。现有的公派研究生留学项目针对群体较为单一,主要集中于“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的研究生,其他类型和层次的研究生群体则不能平等地享受到公派留学的机会,这显示出对部分研究生群体的排斥歧视性和教育政策的不公平性。为此,在出国留学问题上,应促进境外消费群体的多元化。

一方面,在经费保障上,加大公派研究生留学项目资助力度,不拘泥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或“985”、“211”工程项目经费的单一资助平台。省市等地方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可以设立鼓励研究生出国留学的专项人才培养基金,并且积极筹措社会资金,吸引热心于教育事业的单位或个人,采取捐款方式创立研究生出国留学公益基金。此外,还可以通过高校学科建设项目经费、人才培养专项经费及科研项目研究经费等资助优秀研究生出国学习,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另一方面,在研究生出国留学受益面上,公派研究生项目应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学校按比例合理划拨出国留学生名额,适度向非“985”、“211”工程院校倾斜,“985”、“211”工程院校可通过科研项目合作等方式扩大留学生规模。在研究生自费留学方面,放宽自费留学条件,强化自费留学资格认证培训,既要满足出国留学生学习深造的需求,又要符合学科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于来华留学的研究生,要构建国际化合作与交流的“直通车”机制,采取多元化联合办学模式,适度增长来华留学生数量,如研究生系列“交换生”项目的实施,外国留学研究生可广泛参与国际性项目。来华自费留学收费标准需要在1997年修订文件的基础上,结合WTO新规定和经济增长发展水平加以改进和完善,通过扩大奖学金资助力度吸引来华留学研究生,形成中外研究生共学互融、跨文化交流的校园环境。

三、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路径的动力:自然人流动的知识传授

自然人流动,英文译为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是教育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主要指成员国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身份在任何其他成员国境内提供服务,这种服务形式表现为教师、教授或研究人员到另一成员国进行讲学、技术指导或提供其它咨询等[9]。作为自然人个体的外国教育服务提供者,必须接受本国高等教育机构对其专业任职资格或证书的认定,方能受到本国高等教育机构的邀请或聘用。

我国在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今天,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程度直接与研究生教师队伍国际化程度密切相关。这一方面取决于引进外籍专家学者的比例,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外籍教师的人数均超过30%[10],美国耶鲁大学的国际学者有2 000余名[11];另一方面取决于专业教师参与国际交流的比例,如有海外学历或有海外经历导师所占的比例。近年来,我国自然人流动这种教育服务贸易形式,从最初的研究生教育语言教师为主逐步拓展到专业领域的讲座教师、长期教学的教师及联合培养的指导教师。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自然人流动的教育服务呈现出“引进多、输出少”的特征,而由于我国科技、学术水平整体不高,因而向外输出的自然人流动教育服务多以汉语教学为主。

自然人流动的知识传授成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路径。目前,外籍专家来华讲学、进行科研合作已成为部分重点大学的常态,但由于教育服务贸易中限定自然人流动以短期行为为主,这就给成员国之间的人才流动带来了较大障碍。西方发达国家或港澳台发达地区的国际专家学者之所以有较高比例,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专家学者国籍的改变。对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而言,还需要在自然人流动的知识传授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加强国际化导师队伍的建设,既要注重跨国度、跨文化的校际之间联合导师培养制度的建立,又要促使我国导师队伍面向国际化,参与指导国外高校研究生。二是吸引外籍专家学者来华长期授教,如面向全球招聘优秀合格的研究生专业教师。当然,这不仅需要解除教育服务贸易中对短期行为的约定和长期行为的束缚,而且还要对我国诸如国籍认定及聘任待遇等体制、机制进行系列改革。三是提高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出国学习深造的比例,如进修、考察、访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是参与国际科研合作。通过上述举措,增强研究生对国际最新科技、前沿知识、信息和成果的认识和理解,拓展研究生科技、学术思维,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路径的深化:商业存在办学的灵活性

商业存在,英文译为Commercial Presence,是指教育服务提供者在其他任何成员国境内开设学校和教育机构,从事教育培训等商业性质的教育服务活动,最常见的是通过市场准入在另一成员国境内建立学校或分校,成立语言培训机构,合作办学[12]。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使中外合作办学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最初的合作办学形式多为各类培训班或讲习班,随后真正意义上涉及研究生教育合作办学的是天津财经学院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合作举办的MBA班。加入WTO后,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相继被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2004年《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加以完善,进一步用于规范和监督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

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指出,通过加快建设有利于国际互认的学位资历框架体系,完善研究生留学政策,支持建设海外教学实践基地,加强与周边国家、区域的研究生教育合作,从而营造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环境。可见,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合作办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截至目前,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和开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包括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已有近200个左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 000余个,含有研究生教育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涉及19个省市、186个合作项目,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总数的24.57%[13],详见表1。

表1 经教育部审批和复核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及所占比例(部分)

除了经教育部审批和复核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外,部分高等院校也陆续尝试以学校为独立法人与国外大学建立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例如,中国石油大学的中外合作项目并未列入教育部审批和复核的名单。由此可见,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正在我国研究生教育领域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特别是以中外合作的形式建立学校或分校,成为一大亮点和特色,如宁波诺丁汉大学、上海纽约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和长江商学院等。但是,分析上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的现状,我们认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还可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

一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在全国分布不均衡,经教育部审批和复核的机构及项目只涉及19个省市,还未完全辐射至全国,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省区还处于空白。因此,研究生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可以适时适度地向西部不发达省区推广和试行。

二是涉及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发展不均衡,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总数的比例较高,而研究生人数位居全国第二的江苏省,其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所占比例却仅为10%。黑龙江省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虽然达171个,但所占比例仅为2%。因此,应均衡本科生中外合作项目与研究生中外合作项目在各省市的比例,重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实施力度。

三是现有的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多集中于管理学研究生的联合培养项目上,特别是工商管理硕士居多,而其他高科技领域涉及甚少。中外研究生合作办学的商业价值较大,功利化色彩较重,追求短时快且获利丰厚。为此,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上应突显多元化的办学思路,突破单一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研究生国际化教育多学科领域的合作办学模式。

[1]周满生.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新趋向及对策思考[J].教育研究,2003(1):39-43.

[2]栾信杰.WTO教育服务“跨境交付”的国民待遇原则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1):2-6.

[3]The UK Open University.Research Degree Student Handbook-includes full-time master's programme[M].Milton Keynes,The Open University Press,2005.

[4]杨敏,魏志慧.中国开放大学创建过程中的政策形成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31-37.

[5]单从凯.开放大学之路——从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的历史嬗变[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6):3-6.

[6]World Trade Organization.Annual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Trade in Financial Services to the Council for Trade in Services[Z].S/FIN/14,20 September 2005:1.

[7]潘奇.“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效果的调查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8):50-55.

[8]穆伟山,马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的回顾与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2013(3):88-91.

[9]金孝柏.教育服务贸易中的自然人流动[J].国际商务研究,2007(3):35-40.

[10]董辉,陶晓东.挑战与应对:走向国际化的香港高等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O08(2):77-79.

[11]OECD.OECD Thematic Review of Tertiary Education:SynthesisReport[OL].http//oecd-conference-teks.iscte.pt/ downloads/OECD_vol3.pdf,2008,10.

[12]邬志辉.WTO教育服务贸易的主要规则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3(3):29-34.

[13]教育部.关于公布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相关信息的说明[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2013-08-20.

[责任编辑:李莉]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Route of Graduat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Service Trade

JIANG Ping

(School ofEducational Science,NanjingNormal University,Nanjing210097;MianyangNormal University,Mianyang621006,China)

In order to occupy a dominant position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countries actively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After China joins WTO,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evitably subject to the education service trade, but education service trade also offers effective path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Graduat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China needs to follow principles of education service trade,implement openness of cross-border delivery form, diversification ofoverseas consumer groups,the movement ofnatural persons ofimpartingknowledge and flexibilityofcommercial presence running.

graduate educ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 route;education service trade

G643

A

2095-106X(2014)01-0001-05

2014-01-24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面上课题“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研究”(2013Y09);江苏省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视角的美国人才培养变革研究”(CXZZ13_0360)

蒋平(1979-),男,四川南充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绵阳师范学院教务处教师,研究方向是比较教育与教育改革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