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刘培军
(广西大学科技处,广西 南宁 530004)
高校发展与管理
隐性德育在研究生德育中的适切性及作用力分析
刘培军
(广西大学科技处,广西 南宁 530004)
当前,高校的研究生德育工作存在着德育目标脱离生活时代、德育内容远离日常生活、德育工作忽视主体意识等问题。隐性德育具有取向生活性、方式潜隐性、规范非强制性等特点,与研究生的个体和群体特征具有相当的契合度。隐性德育可以消除研究生的逆反心理,发挥灵活调教的作用,使德育工作更具亲和力,德育效果更持久。强调隐性德育并不是否定或丢弃显性德育,而是在非大是大非以及研究生群体日益复杂特殊的情况下,隐性德育应该成为研究生德育的重要途径乃至主导途径。
隐性德育;研究生道德教育;适切性
高校德育体系由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共同构成,在大学生的德性教化过程中,这两种德育都不可或缺。从某种意义上讲,隐性德育对大学生乃至研究生群体道德成长的影响更大。研究生作为特殊的学生群体,其在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都与普通大学生有较大差异。在对研究生进行道德教育时,教育者必须充分考虑研究生的群体特征,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使研究生德育工作更具实效,因为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是由德育的本质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共同决定的[1]。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忽视了研究生德育的特殊性,采取强制性、灌输性德育方式教育研究生,其结果是研究生德育实效低下。
研究生德育作为一项铸魂育人工程,它的使命是提高研究生的道德认知,陶冶研究生的道德情感,锻炼研究生的道德意志,培养研究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人格和道德行为能力。研究生作为社会人和自然人,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主体性。为此,研究生德育必须在重视研究生群体社会性的基础上,加强对研究生主体性的研究,特别是要将德育内容、方法、形式与研究生主体需要、主体特点、主体意识及能动作用结合起来,以免陷入德育实效低下的怪圈。目前,研究生德育工作主要存在五个问题。
(一)德育目标远离现实,脱离研究生生活时代
目前,很多高校对研究生的道德教育目标定位高于本科生,认为学历越高,道德要求也应越高,把研究生德育目标定位在难以企及的高远飘渺甚至理想化的境界,不顾研究生的实际道德水平和发展需要,致使德育目的、要求与研究生现实生活相脱节,将德育目标嵌入不切实际的理想状态中。
(二)德育内容偏狭、空洞,远离研究生的日常生活
研究生德育内容应该是现实、具体、丰富和有深度的,但目前的研究生德育内容过于偏狭、空洞。其主要表现为:授课内容重复,缺乏新意;教师照本宣科,空洞说教;讲授内容宏大,脱离现实。这就造成研究生德育内容空泛、方式机械、成效低下,易使研究生产生逆反心理。
(三)德育方法仍是灌输,违背研究生身心发展规律
研究生一般年龄较大,心智较为成熟,有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希望与老师平等探讨理论与现实问题。但很多高校对研究生德育仍采用了与本科生无异的课程灌输方式,忽视了研究生的个性开发以及理性批判能力的发展。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2]强制性灌输方法触及不到研究生的主体意识和行为习惯,违背了研究生身心发展规律,其结果是教育效果奇差,且易引发反感情绪。
(四)德育模式固定化,背离研究生多样化需求
现在的研究生德育以“课堂式”、“活动式”、“说教式”居多,以“两课”教育为主。学校在组织形势报告会或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时,会以安排名额的方式分配到学院,学院再以完成任务的形式指派研究生参加,强行向研究生灌输思想,俨然将研究生视作潜在的道德败坏者或德性缺陷者进行教育,没有顾及研究生的专业、兴趣和爱好等多种需要。这违背了德育是由受教育者的内在积极性发生作用的规律,背离了研究生生活多样性的需求,很难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五)德育工作“混同化”,忽视了研究生的主体意识
很多高校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没有把研究生作为一个单独的教育群体来对待,缺乏对研究生德育规律的探究,照搬本科生德育模式,形成了本科生与研究生德育模式的“混同化”。研究生的学习与本科生有所不同,本科生的学习是以被动接受知识、教师教导为主,而研究生的学习是以自主学习、学术探究为主,用本科生的德育模式教育研究生,忽视了研究生的主体意识,致使德育缺乏针对性,影响了德育效果。
研究生德育工作应立足于德育目标,基于研究生群体特征和现实状况,选择契合研究生个体和群体的德育方式、内容、手段和载体,从而达到预定的德育效果。隐性德育是指教育者采取间接的、暗含的、内隐的方式开展德育活动,具有德育内容的多样性、目标取向的生活性、方式的潜隐性、规范的非强制性、主体的自觉性等特点,它与研究生的个体和群体特征具有很高的契合度。
(一)隐性德育的生活化取向与研究生日常生活需求相契合
隐性德育具有德育目标生活化、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方法生活化的特征。它把教育内容渗透到个人的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之中,充分利用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同时将教育的要求和目的巧妙地隐藏于这些活动之中,使受教育者在无形之中潜移默化地被影响,起到隐性价值导向的作用[3]。“道德教育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不能把德育从活生生的完整生活中抽离出来,否则就是形而上学。”[4]研究生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之中,具有“社会性”,现实生活的“场域”要求研究生以现实生活为载体,探究、发现并解决现实的问题。另外,研究生作为德育对象,既是一个“生命体”,又是一个“社会主体”,德育内容、方式和目标必须接近研究生的现实生活。隐性德育正好具有这一特征,它从研究生的情感和需要出发,以日常生活为“场域”,以常见活动为载体,隐性地引导研究生,有利于研究生个体的自我塑造和自我教育。
(二)隐性德育方式的潜隐性、渗透性与研究生身心发展阶段特征相契合
潜隐性、渗透性是隐性德育的显著特征,即将德育内容隐藏于各载体之中,寓教于无声无息,传道而不说教,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和接受德育内容,通过无意识的心理活动达到对自身情感和行为的感染、调节和控制,从而养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研究生多处于青年后期,少数博士已步入中年,他们独立意向强,社会心理已趋成熟,大多数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已形成并走向成熟。因此,研究生德育方式的选择必须契合其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德育工作要深入到研究生中去,用潜隐、渗透的细雨润物方式打开研究生的内心世界,使其心悦诚服地接受德育的陶冶、导向和刺激。由于隐性德育具有潜隐性,容易在精神上满足研究生的个体需要,适合研究生自尊好胜、自我教育能力强、心理成熟和情感丰富等身心特征,并且是以研究生的“无意识”作为德育过程的开端,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潜在的激励和调节作用,因而其能发挥与研究生身心阶段特征相契合的德育影响力。
(三)隐性德育过程的自然性、渐融性与研究生心理接受度相契合
有学者认为,个体在长期的环境影响和社会实践中会形成独特的思想品德结构,这一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对外界影响进行筛选,对符合自己思想品德结构特性的内容会予以同化、吸收,从而形成新的成分,而对不符合自己思想品德结构特性的内容,其会在产生思想矛盾运动后,或者吸收,或者拒斥,或者存疑[5]。研究生对外界影响的心理接受过程亦是如此。研究生的年龄多在二十岁以上,具备较高的辨别判断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自立能力,心理结构相对稳定,对外界施加的各种影响有一个自我思考、辨别、选择、认同的过程,不会轻易接受外来影响。因此,对研究生进行道德教育只有渐进地打开其心扉,慢慢地将德育内容融入进去,才能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隐性德育的影响是潜隐的、暗藏的,是轻易察觉不到的,其效果的产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隐性德育的载体多样且丰富,研究生德育的意图可随着载体自然地流入研究生的心灵,并不断积淀下来。通过载体产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来影响研究生,可以满足研究生的个性要求,使其感受到被尊重而主动地接受外部的影响,慢慢改变原来的心理结构,构建学校德育所预期的心理品质,这契合了研究生对外界影响缓慢、逐渐接受的心理特点。
(四)隐性德育规范的非强制性与研究生思想特点相契合
认同是内化的关键环节,受教育者只有深度认同德育内容,才能将德育内容内化为自我的人格品质,进而外化为自觉的行动[6]。认同的前提是内心的接受,它不是一个强制的过程,而是一个心甘情愿、主动接受的过程。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个体如果发现外界明确要求其接受某种观念时,就会产生一种排斥态度。研究生思想成熟、自主意识强,对问题的思考、观点的阐释和事情的处理都较为稳重,他们反对强制性灌输的教化,期望教育过程呈现相互尊重和师生平等的关系。隐性德育依据研究生思想成熟、自主性强等特点,以潜移默化和无意识反应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避开了强制性和灌输性,使研究生在教育者精心设计的道德情境中深刻体验,激发其内在的道德需求,使其在道德教化过程中自主判断和自主选择,逐渐认同德育内容。只有认同了德育内容,研究生的心理防御才能被攻克,德育工作才能收到实效。研究生思想成熟稳定、自主性强的特点与隐性德育的规范非强制性特点具有契合性,这有利于隐性德育的顺利开展。
(五)隐性德育的主体自觉性与研究生主体的自主需求相契合
研究生生活的最大特点是自主性,他们有很多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在学习中,他们具有很高的自觉性,能够自我约束并独立学习;在生活中,他们把自己当作成人,有强烈的自我表现、自我决策、自我实践的愿望,表现为思想上的主动性、选择性以及行为上的独立性、自主性。隐性德育发挥效用的前提是德育主体必须具有自主性,能主动参与到德育活动中,通过发挥自身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在德育活动中主动地提升自我。另外,随着研究生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极易将显性德育视为对自身自由的威胁而产生反感情绪。可以说,“现实的德育环境及隐性德育对主体自觉性的要求,与研究生自主性的需求是不谋而合的”。事实上,也只有在德育活动中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实践中感受道德的力量,践履道德的行为,并化为个性化的道德实践精神和内在素质,才能塑造其道德品质,提升其德性素养。
(一)隐性德育能够有效消除研究生德育中的逆反心理
隐性德育具有潜隐性,能够淡化德育中的说教、灌输、强制等行为。研究生是一个自我意识很强的群体,他们独立、好胜、自信,对限制他们的行为、强制引导他们思想的人和事都很反感。运用隐性德育,将教育的目的、内容隐藏于与之相关的载体中,设置一定的德育环境,让研究生置身于其中,能够取得“无声胜有声”的德育效果。隐性德育能够提供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各德育主体可以平等地交流彼此的观点,充分体现德育工作的平等性与民主性,改变过去单向灌输与强制压服的做法,有利于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研究生大多拥有丰富的知识,他们乐于探讨和研究问题,希望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相互交流,只要引导得当,就能使研究生德育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由观望转为渴望、由消极转为积极,使整个德育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另外,隐性德育内容接近于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点滴,讨论的内容都是研究生的日常事,契合其个体生活,使其乐于参与,这就避免了研究生产生逆反心理。
(二)隐性德育能够针对研究生的群体特征,发挥灵活的调教作用
与本科生群体相比,研究生群体具有年龄跨度大、社会经历复杂、考生来源多样、自我意识强、人员相对分散等特征。因此,对研究生进行道德教育必须依靠主体的力量,使每个人的合理道德诉求都得到尊重和发展,从而保证德育的实效性。隐性德育以尊重研究生主体为前提,利用研究生的自主特点,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差异化教育,引导研究生德育走向自我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隐性德育的内容、方式、载体都比较隐蔽,能够根据研究生主体的客观需求,从主体的内心出发,灵活地发挥德育的调教功能。同时,德育过程的多端性也能发挥隐性德育灵活多样的调教功能。知、情、意、行是德育过程的四要素,德育可以从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开始。研究生是一个心理素质各异的群体,个体每种道德品质的养成及其知、情、意、行的发展方向和水平都处于不平衡状态。这就需要在德育过程中充分发挥隐性德育的作用,利用隐性德育的多开端性,开辟多种渠道,让每个研究生个体在知、情、行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从某种层次上讲,隐性德育可以实现因人而异、因事而设的多样化灵活教育,提高研究生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隐性德育能够尊重个性,激发研究生的道德学习热情,促成自我教育
隐性德育是建立在受教育者原有价值观基础之上的道德教育活动,它尊重个性,承认差异,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这是隐性德育的本质特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自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道德教育只有触及研究生内心世界,成为其内心的一种需要时,才能得到认同,成为追逐的对象,从而激发研究生对道德学习的热情。隐性德育以活动空间与时间的自由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思想内涵的丰富性、道德内容的生活性为研究生提供了自由、广阔的发展平台,为研究生的个性完善和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不仅有利于研究生发掘潜能、锻炼自身、发展自己,而且有利于落实研究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其个体需要,激发其道德学习的热情。“任何理性教育,形象的感染,都是外部的客体,都只有通过主体心理过程才能起到这样或那样的作用,如果没有主体内心的心理过程的发生,任何教育都等于零。”[7]隐性德育关注主体、关注需求,能从主体内心激起学习的热情,有助于促成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德育的最终落脚点,也是研究生主体性人格完善的重要保证。隐性德育创设的潜移默化的德育氛围,能够调动研究生学习道德规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其将道德规范置于道德情感与意志的培育磨练中,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
(四)隐性德育能够使研究生德育工作更具亲和力,德育效果更持久
隐性德育是以生活为取向,植根于现实生活,以生活中的场景、人物、事件作为德育要素,引领研究生有意识地融入社会生活,在真实的社会中认识、比较、反思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从而对德育活动产生自然的亲近感。在德育过程中,隐性德育能使研究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的各个环节,增强自我教育在德育中的份量,使德育工作更有人情感、亲和力和实效性。隐性德育以“生活为取向”的特点、“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潜藏隐蔽”的德育氛围、“内隐预设”的教育目的,能使研究生感受到德育工作的亲近、自然和平淡,使其在不经意间接受良好的心灵感染和净化,将德育与个体生活融为一体,并自觉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正是由于隐性德育的非强制性、渗透性、生活化取向等表征,使得隐性德育的影响力深入持久,以悄然无声的方式融入研究生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并逐渐成为其日常生活的一种常态。在这种长期的教化过程中,部分德育活动与教化内容被研究生长久地珍藏,成为永恒的教育。
本文强调在研究生德育中注重隐性德育的价值,并不是否定或丢弃显性德育。在原则性、立场性等大是大非的教育中,显性德育仍是主导方式,显性德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但在非大是大非以及研究生群体日益复杂的情况下,隐性德育应该成为研究生德育的重要途径乃至主导途径。充分发挥隐性德育的渗透性和感染性等特点,利用研究生的主体能动性,将隐性德育覆盖到研究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是提高研究生德育实效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当然,隐性德育也有不足之处,如德育内容不连贯、德育导向弱化、德育工作“娱乐化趋向”等。对此,应在工作中设计好隐性德育策略,努力消除其负面影响,切实提高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郑永廷,张彦.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3.
[2]Power C K.Using a Hidden Curriculum for Moral Education[J].The Education Digest,1987(5):10-13.
[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75.
[4]赵惜群.德育生活化路径新探[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176-178.
[5]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5.
[6]张艳萍,李海.高校德育认同低效的归因与对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1):106-109.
[7]王礼湛,余潇枫.思想政治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264.
[责任编辑:高巍]
Aptness and Force Analysis of Recessive Moral Education in Postgraduate Moral Education
LIU Pei-j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Department,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530004,China)
Recessive moral education is life oriented,performs covertly,and its standard is not compulsive.It can not only avoid many problems,but also fit with postgraduates'individual and group characteristics.Recessive moral education can eliminate postgraduates'rebellious attitude and play a flexible role,which can make moral education more approachable and effective.Stressing recessive moral education doesn't means denying dominant moral education,but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recessive moral education.
recessive moral education;postgraduate moral education;aptness
G643
A
2095-106X(2014)01-0069-05
2014-02-10
教育部“广西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教研[2010]2号)
刘培军(1980-),男,湖北洪湖人,广西大学教师,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高校德育、高等教育管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