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秦江波,于冬梅,张德江
(1.黑龙江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2.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高教理论与政策
大学能源教育研究
——基于能源可持续发展视角
秦江波1,于冬梅2,张德江1
(1.黑龙江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2.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能源节约和能源利用。从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来看,积极发展大学能源教育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最好途径。本文从能源教育定义着手,在分析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现状基础上,剖析大学能源教育的必要性及大学能源教育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了积极倡导大学能源教育人文意识和技术意识、积极开展CDIO工程教育等能源教育发展对策。
能源;可持续发展;能源教育
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能源节约和能源利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的能源消费大国之一,随之而来的能源问题逐渐成为限制中国经济社会向前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从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来看,积极发展大学能源教育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最好途径。
教育领域对什么是能源教育(Energy Education)直到目前还没有完整的确切涵义。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及我们的分析判断,能源教育是指有关能源和人们相互之间以及能源自身各种关系的教育[1]。
能源教育内容以及目标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能量和能源的定义、节约能源的行为和技术、能源技术和能源知识、人和环境及能源的各种关系等。其根本目的和出发点在于,树立节约能源的思想,意识到节约能源的必要性以及能源资源数量的有限性,提高节约能源的技术水平;加强能源理念,让受教育对象能积极主动关注环境和能源问题;知晓能源的根本涵义,养成对能源各方面问题的意志力和价值高低的判断力,培养科学合理地解决环境及能源问题的科学实践意识;积极进行实践,建立和环境和睦相处的恰当的生产及生活方式,从而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环境及能源问题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相互之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逻辑关系,理解能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全世界遭遇环境破坏和能源危机、金融海啸的情况下,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新能源政策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关心的重大课题之一。奥巴马政府提出了“经济、绿色、安全”为主体框架的新能源政策。据美国有关专家统计,2012年美国的电力供应有10%左右来自于可再生能源,2025年其比重将达到25%以上。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看,能源的勘探、开发、利用和消费大大地促进了整个人类社会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每一次能源的更替和改善都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重大发展[2]。能源是保障人们生存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在世界各国的能源消费中,中国排名第一。在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加快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立安全又稳定、清洁又经济的能源保障系统将面临很大的挑战,各种能源需求还在逐年增加,因此能源问题是自始至终事关国家安全的焦点问题,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成为限制中国经济发展的棘手问题。当前,由于大量化石能源的使用,气候变暖、雾霾天气等环境污染逐渐加重,化石能源已逐步走向衰竭的边缘,世界各国开始明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能源可持续发展作为支撑。面对能源问题带来的巨大挑战,一种现实和有效的方式就是逐渐提高人们的能源观念、完善能源教育、发展低碳经济,这从加拿大、美国等的能源教育可以窥见一斑。可见,构建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人才是根本保障,教育是重大基础,大学要担负起能源教育的重大责任。
目前,不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尚未改变,绝大多数人还不能科学理解和把握生产生活、环境问题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复杂关系。能源教育仅仅渗透到化学、物理等少数学科中,还没形成专业教育体系来培养能源节约技术和能源节约观念,有关场所和计划等能源教育的内容在学校和家庭、社会和自然体验教育中尚显欠缺。人们还不能深刻领悟能源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没有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能源教育栏目,能源教育的理念、措施及实施步骤等尚不清楚。
18世纪产业革命晚期,人们就开始大规模利用和消耗各种能源,煤炭的利用和消耗量便不断增多。实际上,在我们先人发现并使用火之后,人们就已经开始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能源。到了20世纪,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以及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等的飞速发展,全球能源结构逐渐发生改变,人们对电能较为热衷,开始逐渐大量使用电能,这些电能主要来自于煤炭燃烧产生的热能。同时,人们也开始大量勘探、开发、使用和消费石油,但1973年及1979年发生的两次重大石油危机使人们意识到过分依靠单一能源——石油是相当危险的,人们开始勘探和开发一些像太阳能、水力发电以及核能等可代替能源,太阳能、水力发电以及核能等因此而得到陆续勘探和开发,但太阳能的使用在积极性与实用性方面还有相当多问题亟待解决,而核能引发的巨大破坏不可小视,其安全性长期以来颇受争议,备受争议的还包括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的各种水坝建设项目。另外,化石能源的消耗和使用还会产生大量雾霾等大气污染、酸雨和地质变化等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化石能源等能源利用和消耗伴随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也会不断增多,不可再生资源逐渐枯竭,令人担忧[3]。为解决这一能源紧缺的世界性难题,一方面需要开源,另一方面还需要节流。由于世界上相当一部分能源都不可再生,节约能源资源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根本所在,为充分节约能源,尽可能最大限度利用和消耗能源,必须通过能源教育即能源节约技术教育来实现。另外,也必须通过观念转变教育及技术教育来促进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使用和消费。所以,为迎接比较严酷的能源危机挑战,要尽快调整不科学的经济组织结构,积极完善能源教育政策及能源产业政策等,尽快确立和部署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倡导节约能源的观念、通过生命周期能源教育方式来逐步改善人们的能源理念和能源观念、培养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活方式和节约能源行为、改善节约能源的技术水平,努力构建循环能源型、节约能源型以及节约资源型或可持续能源供给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这才能够确保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是现代经济的重要基础,能源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稀缺性是能源价值的重要体现。人们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更为高效、科学地利用能源与勘探、开发能源,才能从源头上缓解能源的稀缺性问题[4]。人们发现将来可以成为能源的物质的综合实力以及勘探和开发现有能源的综合实力决定了能源科学开发的程度。像煤炭、核能和天然气等人们已熟知的能源,人们以前往往进行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地开采。而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截然不同,这些国家由于自身能源紧张,为了给未来发展留下足够资源,对能源勘探和开发进行了系统科学设计并积极使用优先开采技术。为勘探和开发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发现的新能源,促进自身经济发展,很多发达国家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展开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工业革命以来,人们一直比较关心的问题是如何科学有效地使用已经开发出来的能源资源。人们在工业化早期还不太在意这一问题,当前经济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能源状况日益紧张以及由此引致的能源战争,让人们开始意识到节约能源和高效使用能源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能源问题不断严重,世界各国在能源供应与能源需求的协调、节约能源与能源效率的改善等方面都将遭遇重大挑战。美国确立了一些能源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实现能源供给和能源需求的均衡,同时还开展了能源教育开发(NEED)项目,使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积极开展能源教育,效果比较显著[5]。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紧张局面、警醒了人们能源观念、改善了人们节约能源的技术、提高了节约能源的效果及节约能源的自觉性。目前中国能源存在供给和需求不平衡、能源比较紧缺等突出问题,美国的能源教育不失为一条较好的路径,为我国解决能源问题提供了借鉴。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能源教育发展的领域转移到了大学,许多国家将能源科技开发研究放在大学。美国高等教育为迎接能源新技能及新技术的逐渐增长,专门设置了与能源产业有关的科目,例如,麻省理工学院设置了永续能源及先进能量理论的网络课程;纽约州立大学、加州大学等也设置了可再生能源专业。这些实践证明,顺利完成能源专业学业的大学生很受企业和社会的欢迎,开设的能源科目对大学生也供不应求。
大学在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大学要尽量为人们的终身教育以及大学教育提供各种条件,引导他们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积极主动地、责无旁贷地向人们广泛传播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思想观念,提高人们保障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主动参与各种社会生产活动,美化生态环境,形成优良的社会风气。其次,大学要想造福于人,将知识传承后代,就必须借助教育来树立各种高级人才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思想信念,拥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他们树立关爱环境和珍惜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便将来积极投身于能源可持续发展,成为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大学生文化方面的素质教育应包含可持续发展教育。再次,大学还应该通过较为雄厚的学科专业优势和学术队伍,积极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特别是理论研究,通过教学方面的知识传播、产业方面的知识运用以及科研方面的知识创新这一平台,推动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为政府等有关部门提供能源专业知识,推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科研工作,提供具有较高价值的科研成果,查漏补缺,处理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10月28日公布,其所属的“先进海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出引起国际关注的高效“海水提铀”新材料,通过聚合与酯化反应对植物纤维表面改性,解决了铀脱附、吸附和分离纯化一体化提取技术的重大难题,研究出高选择性、高吸附容量的铀吸附剂,攻克了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部分难题。最后,大学要培养学生并感染民众“在文化多元化环境中理解、保护和传播民族的、地区的、国际的和历史的文化”。
可以说,大学教育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教育使能源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能源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各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通过能源教育,人们逐渐改变传统发展方式、开始科学使用能源并逐渐降低环境污染,为构建能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与循环经济模式打下基础。另外,由高新技术及有关产业崛起带来了全球产业结构升级,为改善人们生活和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强的技术支持。
由图4可知,对照组与其他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0.3+0.12)g/kg组明显高于(0.3+0.08)g/kg组,差异显著(P<0.05),PO是在氧分子存在条件下,能把酚类氧化成邻苯醌或对一苯醌的酶,减少动物体受到酚类物质对机体的损害,(0.3+0.12)g/kg组的PO活性最高,达到3.82 U/mg,为该条件下较合适的添加量。因此,结果表明在(0.3+0.12)g/kg的杜仲提取物和胆汁酸共同添加较合适。
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大学开展能源科学研究,而在中等教育及以下层次进行能源教育。中国能源教育还处在研究人员呼吁时期,还没有开展系统的能源教育,鉴于此:(1)中国高等教育必须担负培养能源人才的责任;(2)中国应推行全民能源教育,而高等教育应成为能源教育的引领者和传承者,负有“培养人才、创新知识、服务社会”的重任;(3)大学还应肩负着传播先进理念、承担社会能源教育的责任,积极推进全民能源教育,倡导节约能源、科学用能。因此,大学要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能源教育,率先搭建综合的能源教育系统、多层次的能源教育实践模式以及全方位的能源课程设计体系,为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保障。
(一)倡导大学能源教育技术意识和人文意识
1.倡导能源教育的科学用能技术意识。中科院院士徐建中提出了“科学用能”思想,是用科学发展观来推动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也是用来迎接中国能源紧张的战略性思想[6]。科学用能观念将使越来越多的国民特别是大学主动参与勘探、开采、利用和节约能源活动,研究开发节约能源产品与技术,铺设声控开关远远胜过无数次“随手关灯”。
2.倡导能源教育的生态文明人文意识。目前中国应把生态文明理念作为能源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初步确立环保节能的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这是党根据以能源环境为代价换得经济增长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提出的新纲领,并把它当作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基本方针。青年大学生应该思考“中国现代化的最后目标是什么”。青年大学生科学合理的抉择是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搭建生态文明生活模式是能源教育考量的精神诉求;搭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是能源教育考量的思想诉求。所以,生态文明人文理念是能源教育的核心。从全局出发、兼顾个体,借助高等院校能源教育,唤醒人们的责任以及权利意识,把生态文明转化为自觉行动的自律观念,将生态文明意识转变成日常的具体行动,激发大学生现代生活情趣的能源观念,给他们架设一条理解能源的信息桥梁,把他们培养成拥有生态文明意识的开拓者。
(二)积极开展CDIO工程教育
到目前为止,国内大学还没有科学完整的能源教育体系,稳妥有效的办法应为:(1)经常举办各种能源节约展览和能源讲座、积极实施企业能效培训和进行能源知识竞赛等,通过网络、媒体和教学资源宣传普及节约能源的有关知识,积极开创条件进行能源教育实践;(2)设置能源概论课或者能源通识课,让大学生吸收科学用能和生态文明的思想,在教学中掌握和理解能源理论和技术知识,唤醒能源理念。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推广到所有大学,还可运用创新工程教育模式(CDIO)对工科大学生进行能源教育。
创新工程教育模式CDIO由麻省理工学院等发起设立,在中国,很多工科院校也日益青睐这一模式。CDIO模式主要是造就一批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科技人员。CDIO模式以工程实践为基础,以4个教育及实践步骤即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和Operate(运行)为周期,训练实践操作技能,传授基础工程知识,引导新产品研发,承担培养工程人才的重任,它抽象表达了技术研发对经济社会的意义,以及“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和“做中学”的思想。
(三)搭建能源教育的宣传平台
调动企业、网络和传媒等各种社会资源,搭建能源教育的宣传平台,唤醒人们的节约能源技术与节约能源理念,推广能源教育信息,加大宣传能源教育力度,缓解中国能源的紧张状况[7]。目前,中国的能源教育宣传平台结构单一,效果不佳。像“节约能源宣传周”等活动,虽有一定影响,但力度与效果不佳。而台湾师范大学搭建的“能源教育资讯网”设置了学术研究、能源教室、教学资源库等项目,为学校举办能源教育活动提供了相关能源信息,搭建的专业化能源教育网络平台卓有成效地推动了能源教育。此做法为国内其他兄弟院校提供了借鉴。
(四)完善大学教师能源教育机制
能源教育素养师资培训是大学能源教育的关键。所以,培养大学教师能源教育素养的核心环节是建立大学教师能源教育培训体系。目前国内大学还不能独立承担能源教育任务,教师能源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而发达国家是通过能源企业、政府和民间非盈利组织三方合力,共同实施教师能源教育,主要包括提供资金、提供课程和提供奖励等方式。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8]。职前养成与职后培训组成了中国式教师能源教育。为此提议,给教师培养和培训组织提供能源教育培养和培训项目、为师范类本科院校大学生设置“能源科学”等课程。师范类本科院校以及教师培训机构要积极主动协同推进教师能源教育各项任务,充分利用有关能源企业、大学能源科研院所等的资金、专业和科研优势。
(五)构建专业化的能源教育研究组织
中国能源教育发展滞后,与西方发达国家在能源教育认同度、普及度、社会实效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8]。在能源教育的政策与措施、理解与共识、资金筹措、组织与管理、专业支撑、资源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培养与培训等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为了对中国能源教育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寻求能源教育基本规律,中国能源教育相关部门需要积极部署,研讨和构建能源教育开发组织,协同其他组织全面考察中国能源教育发展状况,彻底深入分析中国能源教育政策、体制、途径、理念和评估等,充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能源教育先进经验,推动中国能源教育的蓬勃发展。
(六)开展大学能源通识教育
大学能源通识教育模式成熟以后,在师资力量匮乏情形下,社区、中小学和家庭区域能源教育的普及工作可以由参与过能源教育培训的学生通过实习方式去推行,因为学生主要来源于社区以及家庭,可以较为顺利普及到家庭层面以及社区。
可见,在专科或者本科大学推行能源通识教育试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以设置科学的通用课程,开设实验课和理论课。
能源教育可以让人们提高节约能源意识,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节约能源的技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当能源教育条件具备时,可以进行规模化能源教育活动,在能源科研机构以及相关大学建立能源教育师培中心,可在教育部建立能源教育孵化基地。同时将能源教育从国民教育系列推广到非国民教育系列,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为利用各类资源让能源教育惠及全民,建立一些非官方机构的能源教育机构,向全社会获得能源教育服务费,并积极争取个人、企业以及社会的捐赠。
(七)加大师资建设力度
一方面,为了让大学教师掌握和理解能源生产技术的最新发展及一手资料,可以每一期有步骤地培训能源教育专业教师,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提供进修、培训和学习等机会;另一方面,为了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够与时俱进,与技术同步,紧密跟踪当前最新技术,可以诚邀和能源有关的企业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以及行业专家进行讲座。
(八)建立联合培养或联合办学的模式
可根据每个企业自身需要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结构和内容结构,还可在高等院校之间以及高等院校与一些明星企业之间进行合作,联合开发讲义和教材、开设有关能源的课程,采取学校和企业联合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模式,实行订单式定向培养方式,通过在高等院校学习和掌握专业理论、再到企业进行实训等实践操作的方式,改变以前那种全靠高等院校自身教育培养学生的单一培养方式,采用联合培养方式,培养企业最需要的人才。
[1]桑丽霞,王景甫.对我国大学开展能源教育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6):72-80.
[2]韩延明.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4):59-62.
[3]王光荣,边静.从高等教育发展观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高教发展研究,2012(9):13-15.
[4]厉福荣,孙君.谈科学技术进步与能源可持续发展[J].资源产业经济,2004(10):23-25.
[5]吴志功,王伟.美国能源教育发展及其启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1):22-27.
[6]左远志,杨晓西.大学开展能源教育的新视角[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1):100-103.
[7]刘继和.国际视角下我国能源教育事业的基本课题及对策建议[J].全球教育展望,2011(11):50-54.
[8]吴志.能源教育: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3):14-18.
[责任编辑:张文晋]
Research on Energy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ergy
QIN Jiang-bo1,YU Dong-mei2,ZHANG De-jiang1
(1.School of Economics,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 150022; 2.Marxism College,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 150022,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nservation oriented society and achieving 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 must pay attention to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From the experience of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the positiv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energy education is the best way to realize the ener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o construct a conservation oriented society.From the energy education definition,the author analyzed the necessity of energy education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energy education and ener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d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China energy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status of China's ener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ch as promoting the humanities and technology consciousness of university energy education and carrying out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tively.
energy;sustainable development;energy education
D920.14
A
2095-106X(2014)04-0025-05
2014-11-1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低碳经济下我国能源安全政策选择与时空响应研究”(13BJY059);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黑龙江省石墨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机制研究”(G201412);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面上项目“基于‘HET’模式的黑龙江省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12522258);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协调度的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GBB1212059)
秦江波(1977-),男,重庆石柱人,黑龙江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是区域经济;于冬梅(197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是高等教育;张德江(197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是能源经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