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白凤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
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以财经类院校为例
白凤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
财经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应结合财经管理类院校的特点,明确专业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形成兼顾经济、管理和社会保障专业要求的课程体系,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结合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教育部从1999年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学生,全国首批有资格招收的院校共有8所,其中包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财经类院校。
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是管理学门类、公共管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一门交叉性新兴学科,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因此,专业建设内容需要结合学校背景进行选择,避免盲目性,要强化相关学科知识的支撑力度。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只有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建设才有方向。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将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规划纲要》提出了以下三点要求:一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二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三要牢固树立高等学校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加文化建设,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
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和要求,需要高等教育领域从实际出发,逐项落实,关键是要根据不同的学科和专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财经类高校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专业的前身多是劳动经济学或经济学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专业的发展轨迹、所在学校的资源和专业特点来确定。
综合多方面因素,财经类高等学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通晓中外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业务知识面宽,能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与商业性保险的运作与管理、社会工作与管理事务工作,并具有理论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教育实践领域频繁使用的词语,发表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冠以“培养模式”题目的论文达数百篇之多,由国家和各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立项的各类研究课题也数以百计,还出版了多部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著作。在众多的论著中,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达几十种[1]。
刘明浚等人于1993年在其主编的《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中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式样。”[2]曾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远清对这一概念做出过阐述,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换句话说,就是怎么样培养人才。
综合来看,国内学界普遍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需要更新观念,科学探索。《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教育部教高[2012]5号)提出,要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知识结构,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在科学研究中培养人才,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人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开设高水平的通选课程,促进文理交融,形成各具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可归纳为:全面实施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培养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前两年按经济管理大类别进行培养,主要学习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后两年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方向进行专业培养,主要学习专业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并完成实践环节和科研训练等教学内容。
围绕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在专业建设中应紧紧抓住“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化设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不单纯局限于研究本专业的相关内容,而是依托学校、学院的专业优势,构建培养综合性管理人才的平台。其专业发展思路是:通过科学论证,合理设置课程,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有关经济学、管理学的知识,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理论知识、政策和法规,而且能够熟悉公共管理领域其他专业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的经济政策,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二)突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融合
劳动与社会保障在我国属于一门新型学科,学科沉淀比较弱,社会影响力也不强。从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以后,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同时兼做社会保险。根据这一现实,专业建设应注重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结合,在课程建设方面兼顾这两者的要求,使学生走向社会以后,能够适应宽口径的劳动人事管理工作,即不仅能够从事社会保险工作,而且能够胜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三)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社会对大学生的能力评价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为了适应这样的形势,要逐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实践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实践教学,主要包含课程实验、课外实践、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等。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系统思维、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手段。
一是要加强实务课程的建设,如社会保障职务模式课程、案例教学、社会保障模拟实验等,为学生进行实务操作提供“实验场”。
二是应建立社会保障实训基地,选择人才交流中心、社会保险经办中心、综合型社区等,建立专业的实训基地,为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实情提供条件。
三是要强化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学校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而言,面对大量与专业有关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应具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基础是能够进行社会调查。因此,专业建设必须强化社会调查方法的运用,要求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利用寒暑期进行社会热点问题调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并作为必要考核的内容列入学分考核。
(四)兼顾研究深造的需求
在我国向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而且也需要大批研究型人才。对劳动和社会保障学科而言,更是这样。在本专业未来的发展中,要注重管理能力、基本技能以及操作方法的传授,并尽可能创造条件,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同时,要充分考虑专业基础理论的讲授,丰富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优化其知识结构,提高硕士研究生的考取比例。
课程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决定着学生社会领域的进入和社会角色的塑造,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
(一)课程设计
在课程体系设计中,重点应考虑所在学校、学院及专业自身三方面的因素,在保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与所在学校、学院的相关专业共同搭建平台,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人力资源和众多学科的知识积淀。
据不完全调查,目前许多财经类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学科共同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综合实践、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组群构成。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难点和重点在于学科共同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的确定上。
结合财经类学校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就业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按“宽口径、厚基础”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将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基础理论课(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等)作为学科共同课来开设,为学生奠定较为宽泛的经济管理学基础。
专业课程包括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设计时要考虑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融合,具体从理论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入手,为学生提供较为多样化的选择。
表1 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表
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加大经济管理类课程组群的内容,这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应占到整个学分的20%以上。
(二)教材选用
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巩固教学改革成果、提高教学质量、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
教材选用是教学管理的首要环节。结合《教育规划纲要》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在学科建设中应加强对教材选用的管理,规范选用程序。学科共同课、专业必修课应重点使用近三年教育部规划教材、国家级重点教材。对经济学、管理学以及专业双语课程等,要鼓励直接引进先进的、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原版教材。
考虑到教学时间的制约,针对教材中有些内容重复的问题,应通过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给予解决。教学大纲的编写,应集中课程组教师的智慧,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明确不同课程的边界范围,消除重复现象,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给学生最大的信息量。
课程体系能否取得应有的效果,需要对学生的课程选择及学习进行引导,为此,需要确定合理的专业学习指南。
(一)课程修读
公共通识课程组群的学习,是为了强化学生基础方法的掌握,学习重点是学科方法课程,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与数理统计、英语以及计算机课程。学科共同课程组群的学习,主要是充实学生的经济管理理论与研究方法,夯实学科基础。学习重点是经济管理类别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包括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等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思路,以及统计、会计和财务管理等的基本方法。专业课程组群的学习,主要是掌握专业理论和技能,重点掌握社会保障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内容。同时,为了增强业务能力,拓展就业领域,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学习。
选修课程按教学计划所列课程,依据学生自身的学习偏好进行选择,要求各类选修课程(包括专业与非专业)的学分达到20学分以上。
(二)掌握专业学习方法
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需要的基础理论、分析方法和技能范围较广,因此课程设置也较为广泛,不同课程组群之间、不同课程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识课程和学科共同课程的学习应当扎实而有序,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运用公共基础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理解、分析问题,同时要学会运用专业课程提供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研究现实问题。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参观、实习等社会实践环节,将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阅读经典著作
大学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还需要学生大量阅读文献,包括名著、研究论文和调研报告等。基于这样的考虑,为学生提供名著阅读书目很有必要。
名著阅读书目是与本专业相关的经典著作,建议选择的阅读书目和相关课程尽量同步,即在大一、大二主要阅读管理学、经济学方面的名著,社会保障专业相关的专著在开设专业课后选择阅读,大部分的专著可以在学校图书馆、兄弟院校图书馆以及公共图书馆借阅,有些可以通过图书馆电子资源下载电子图书。
(四)了解专业前沿
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大学的期刊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等,阅读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杂志和书籍,获取全面的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通过互联网的政府网站(主要是国家及各省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的网站),了解社会保障政策信息和实务工作,丰富感性认识。
[1]林玲.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述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刘明浚.大学教育环境论要[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李莉]
The Analysis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Scheme ----Taking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s an Example
BAI Feng-zheng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aiyuan 030006,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ecurity professional in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re are some contents,clear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goal and talent training mode;building scientific platform for the professionals,sett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that meets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and social security requirements so that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plan can satisfy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professional;training objectives;curriculum system
G642
A
2095-106X(2014)04-0030-04
2014-11-23
白凤峥(1958-),女,山西五台人,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是社会保障与基金管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