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周 旖,何 芸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7 )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其中,职业教育的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核心,因为无论是教法的改进,还是新体例教材的编撰,都需要教师去实施。教师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需要不断地培养提升。入职培训作为这个培养系统工程的初始环节,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本研究采取全样本调查的方式,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6—2018 年新入职的专任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分析,提出高职高专新教师入职培训的策略。
高职高专新教师的主要来源有两类:一是高校应届毕业生,二是来自企业的技术人员。对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6—2018年新入职教师的分析,从学历学位情况来看,90.24%的新教师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100%具有学士及以上学位。从人员来源分析,47%是高校应届毕业生,44%来自行业企业,只有很少一部分来自其他高职院校。可见,不论是从学习经历,还是工作经历来分析,这些新入职的教师对于高职高专的教育教学特点是不甚了解的,缺乏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从学科专业背景来看,这些新教师中,除思政课教师以外,没有1 人是师范类毕业生。
因此,在新教师入职培训中,应该包含高职高专学生学情分析、高职高专教学特点分析,以及教育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等培训内容。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要求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这就需要授课教师不仅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还应有较强的技能操作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具备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设计成教学项目的能力,这些能力培训都应该包含在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内容当中。
高职高专的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也有自己的特点。“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高职高专学生与其他学生进行智力测试对比,在智力上不存在明显的差别。而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自我管理的意识、能力等都与一般学校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表现出对于自我管理缺乏明确认识,对于自我管理的手段缺乏了解。”[1]因此,对于高职高专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应包含学生学情分析、课堂监控等内容。
本研究项目的问卷分别从知识、技能和能力三个层面,评估新教师入职培训的效果。
在对知识层面评价的时候,得分最低的项目是“了解学院主要业务办理流程”。从这些反馈来看,新教师入职培训还应考虑作为组织的一名新成员,要想更快更好地融入一个新组织,需要了解组织历史、现状以及各种工作业务办理流程等内容。
在对技能层面评价的时候,有人选择“不同意”这一等级的4 个选项分别是创建丰富的学习(线上或线下)活动、调控整个教学过程、应用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和设计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其中,得分最低的项目是“设计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可见,新入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还是如何有效地实施相关教学活动。因此,新教师入职培训的技能培训重点,应该着眼于教学实施相关技能的训练。
在对能力层面评价的时候,得分最低的项目是“承担教学科研项目”。调查的对象中,成为高职高专教师时间最长的群体也不过3年的时间,最短的才仅仅1年。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教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从事一些实践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培养起来。
在“到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工作至今,你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这个项目的调查中,排名前三位的困难分别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较差,占60.98%;科研压力大,占36.59%;教学设计难度大,占29.27%。考虑到教师自身的长远发展,加强对教学科研工作的指导、培训,也应该是加强师资能力提升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此外,从新教师入职培训的效果来看,培训的实操性、创造性和发展性有待改善。
综合上文的分析,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建议从新教师入职培训开始,做好师资培养的制度设计与模式选择。
经典文献是那些历经时光淘洗,能提供给我们有关具有“深刻意涵和基础性”问题开放性答案的文本,其思想和观点具有丰富性、建设性和普适性。阅读推广为实现推动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首先要明晰“经典文献”之所以为“经典”之“道”,才能顺“道”而“导”,才能“导”有其效。
在培训目标方面,近期目标以增强新教师适应性和教学能力为主,长期目标应着眼于使新教师成为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奠定基础。从教意愿和角色转换是反映高校新入职青年教师特点的测量指标,并且,这两个测量指标对高校新入职青年教师取得优秀绩效的影响很显著[2]。
1.强化师德师风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成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2019 年12 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应纳入教师入职培训、在岗教育的全过程,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始终。在新教师入职培训时应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一方面,以高尚的师德修养要求增强教师的从教意愿;另一方面,可以使新教师明确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也是提升教师软实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2.实现身份转换
高职高专教师的两大来源,一是各高校应届毕业生,一是企业技术人员,但这两个群体往往缺乏教学经历。因此,新教师入职培训的近期目标应该定位于,通过培训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自己身份的转换,及早实现从学生或技术人员到教师的转变。培训内容应包括教师岗位职责、院校管理制度、主要业务流程等。可以借鉴企业员工入职培训时发放《员工手册》的做法,给每位新教师发放一本《教师手册》,手册内容包括院校情况介绍、教师岗位职责、主要业务流程规定、考核要求与福利措施等。
3.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特点
担任高职高专教师的人群,大多数并没有在高职高专院校学习或工作的经历,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特点、教学特点、人才培养的定位等方面了解少,甚至有很多人刚开始从教的时候还会感觉难以适应。因此,在新教师的入职培训中,还要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及人才培养工作。高职高专对于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都有要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高职高专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还要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能工巧匠型的学生。高职高专院校要注重产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产学结合与校企合作,一定是从教师与企业的合作开始的。因此,高职高专教师的成长一定会比普通高等院校教师与企业联系、合作得更加密切、更加深入。
4.重在提升教学能力
高职高专教师并不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就能做好教学工作,还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知识。教学知识不是单一的概念,它包括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关于学生及其特征的知识,教师周遭环境的知识,关于教育目的、目标、价值以及教育哲学与历史渊源的知识等七类[3]。许多高职高专新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应届毕业生具有专业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技能,企业技术人员具备一定水平的专业技能,但这些知识和技能,都需要进行知识的加工和教学的设计,才能很好地让学生掌握接受。因此,新教师入职培训,重要目标就是在短期内使其掌握知识加工和教学设计的方法,提升教学能力。
1.与其他高校合作开展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校本培训是目前高职高专新教师入职培训的主要模式,只有少部分办学条件优良、经济实力雄厚的高职高专与其他高校联合进行新教师入职培训。因此,应鼓励高职高专院校与高水平高校以及师范类院校合作,学会借“智”,提升培训质量。
2.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新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由于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要能够传授理论知识,还要能够传授实践技能。专业技能要能够用于实践,必然是适应当下的企业行业实际情况。这就需要在师资培训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掌握最新的生产技术与方式。
3.二级院系深度参与,定制新教师个性化培养方案
专任教师的具体工作是在各二级院系中开展的,因此,从入职培训开始,就应该有各二级院系的深入参与。结合新教师的专业特点,依据现有基础和发展目标,制定教师培训发展计划,落实入职培训各环节。
在培训内容设计方面,要以能力导向为原则,关注个体差异。能力导向的培训内容设计,关注的是培训对象经过培训之后能做什么。按照这一原则来进行培训内容的设计,一是要认真梳理岗位职责,岗位需要做什么就培训什么;二是要深入分析培训对象,尤其是分析其个体差异和先前的工作学习经历。根据前期研究的结果,可以将培训内容设计成下列三类菜单。
1.针对全体新教师的公共培训内容设计
目前,按照广西教育厅的要求,所有高校教师在上岗前都必须参加统一的培训,并考取高校教师资格证之后才能从事教学工作。培训的课程包括“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这些理论课程的培训时间不长,多在一周左右,参加培训的新教师的关注点主要在如何通过考试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考虑这些理论知识的内化和运用。因此,在考证培训的内容之外,全体高职高专新教师必修内容还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模块:教学设计、教学研究方法、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高职学生学情分析、院校情况介绍、科研能力提升等。
2.针对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的培训内容设计
高校应届毕业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对这部分新教师的培训内容,除了增强教学能力的部分,应着重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内容上可以增加行业企业现状介绍(包括生产组织方式、现行技术条件、装备情况等),实验设计、技能训练等。
3.针对企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内容设计
来自行业企业的新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对于生产实际情况也比较了解。对这部分新教师的培训重点,可以放在教学研究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启发与培养上。指导他们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情况来组织设计教学活动,研究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的方式方法。指导他们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总结凝练工作经验,促进自身发展。
1.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主要采取集中学习的方式
集中学习可以采取课堂讲授、专家讲座这样的形式,但不建议多采取这类静态单边的培训形式。在进行理论学习培训的时候,可以多采用集体研讨、案例分析、观摩示范课、听课评课等多边动态的培训形式。把单纯的输入式理论学习,变成输入—输出的理论再现过程。
2.高校应届毕业生授课前先安排企业实践
新教师的招聘和入职大多在每年7 月份前完成,集中的入职培训都会安排在秋季学期9 月份开学前完成。可利用暑假时间安排至少为期1 个月的企业实践。这样的培训设计,既可以弥补高校应届毕业生技能实践不足的短板,同时也满足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关于“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 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的要求。
3.安排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对新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新任教师导师制(mentoring)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教师入职教育最主要的有效途径[4]。导师对新教师的指导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对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指导。主要是对于新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进行指导。二是导师听课。通过听课,了解新教师教学实施的具体情况,并及时进行指导。三是新教师听课。要求新教师要连续听完导师一门课程授课全过程。这个过程能够帮助新教师系统地观摩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评价学生等。
为了让新教师能够熟悉教学工作各环节的内容和要求,建议入职培训至少要安排一个学期的时间。实践证明,至少通过一个学期的工作,才能让新教师完整经历教学工作的各环节。并要求新教师在一个学期的工作结束后进行总结和反思,内容应包括对入职培训的评价和建议,对自己工作的总结,对自我能力的诊断及改进计划。除了新教师本人的总结和反思之外,其指导教师也要对其第一个学期的各方面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这些资料将成为该教师后续培训,乃至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为特征的信息化新时代,给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高职高专教师必将成为新机遇与新挑战的承担者与推动者。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需要抓好青年教师这支关键队伍,从入职培训开始,设计好一整套教师分层分类的培训发展体系,服务教师成长,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