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语境、核心要义及推进路径

时间:2024-06-19

李小芬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河源 51700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1]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百年来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形成的一条具有自身特征的现代化道路,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实践历程,呈现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全方位发展的基本路径和中国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争取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人类文明新形态。那么这个“新”新在哪里?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深挖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语境,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渊源、生成逻辑以及出场语境中厘清其“新”的实质所在。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语境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其独特的出场语境、理论依据和生成逻辑。就其出场语境来看,马克思主义为其提供了理论语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提供了文化语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其时代语境。它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发展模式。

(一)理论语境: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形成的理论基石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进的伟大民族革命、社会革命和社会建设中发展形成的。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经典著作中没有直接阐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问题,但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路。事实上,他们特别关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道路问题,但他们的研究是同他们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问题的考察和批判相互交织在一起的,造成他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论述遮蔽于他们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批判外衣之下。但是回到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道路理论,我们可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可以明确其理论语境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一,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体系,深刻阐述了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指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是由其自身的生产方式造成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运动造成自身体系的灭亡。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一条道路,探索出了符合中国自身发展的道路。

第二,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唯物史观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来看,现代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进程,是人们每时每刻进行的社会生产实践推进的自然历史进程,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由人们物质生产推进而形成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要走出一条成功的现代化道路,必须在立足自身实际国情和社会历史特点的基础上,摸清符合自身现代化发展的规律并且把握好内在规律。唯物史观为中国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规律提供了哲学思维和具体方法,找到了历史发展的主体,找到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独特道路。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世界的科学方法。马克思认为,整个世界由自然界(物的世界)和人类社会(人的世界)组成,把握好这两个视阈维度是进一步深化对世界的认识,进而改造世界的指南针。

第三,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理念。与西方追逐剩余价值不同,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它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是区别于西方以资本为本的发展逻辑的根本标志。以资本为本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以人为本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视野里,发展了的生产力促使社会财富更加丰富,而丰富的社会财富只能用来提高全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马克思主义现代化道路理论的宗旨在于为全人类谋解放和发展,不是资本主义现代化表现出来的为少数人谋求利益、追逐剩余价值的社会生产方式。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道路的发展找到了主体,也为中国道路的发展指明了受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致力于无产阶级的解放、全人类的解放,对人类社会科学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为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的国家提供了发展新道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共同富裕现代化崭新的理念。

(二)文化语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基因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诸多治国理政的思想,蕴含着民本主义,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2]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对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

从目标上看,它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小康社会、共同富裕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有阐述,如《诗经·大雅》所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礼记·礼运》中有关“天下为公”“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等描绘的与现今共同富裕、小康社会相似的大同社会。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古人对社会理想的憧憬,也是我们对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期待。这些传统思想是我国现代化的原始蓝本。

从方式上看,中华民族的集体主义传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范本。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以血缘、家族、地缘团体为基本框架的社会治理形式。这种以团体聚集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是集体主义产生和传承的社会存在形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已经有了集体主义的社会存在,那么集体主义意识的产生就是其发展的自然结果。这种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始终贯穿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集体主义在革命时期表现为中国人民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体现为中国人民建设美好祖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体现为全体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准确把握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改革精神;在新时代,表现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精神,“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共同富裕思想,等等。

从国家治理上看,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理方略与中国古代“德主刑辅”的执政思想异曲同工。执政者奉行“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在古代,执政者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是“民惟邦本”,简称“民本”。用今天的话来说叫“执政为民”。以这种思想来治理国家,被称为“民本模式”。中国古代文化为当前国家治理、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历史渊源,传统文化底蕴为当下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沃土。

(三)时代语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他们关于东方社会发展、全球化、世界历史的论述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源泉。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植根具体历史语境,融入现实社会,从具体问题中寻找自身的发展密码,换言之,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中国式现代化是由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形成的。当今时代,最为鲜明的时代特色,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两个大局”是基于世界发展形势的科学研判,更是可以通过努力创造的未来。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灿烂的文明,曾经是西方国家望尘莫及的民族,但是近代中国遭遇被列强侵略的惨痛经历。近代以来,无数爱国人士为民族复兴前赴后继探索救国之路,但是最终未能改变中国被侵略的命运。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事业有了领导核心。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持续为社会主义事业拼搏奋斗,在艰难的历程中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当前,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3]。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是我们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近的时刻,也是最有能力实现中国梦的时刻。这是对自身发展的定位和认识,是同自身的过去相比得出的论断。这种客观全面的认识自身,可以使中国共产党更好地谋划未来。同时,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蕴含着重大机遇与挑战,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制胜密码,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的顺利推进能有效化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风险与挑战。中国的不断崛起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后的最大变量,既是自变量也是因变量。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不是尝试超越具体历史语境,也不是对人类历史发展道路的抽象概括,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视为“药方或公式”。中国式现代化是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

中国式现代化把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中华民族特点与世界历史发展趋势有机结合,将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这两个核心要素融合发展,实现了中国特色和现代化创造性融合。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符合社会主义制度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为指导,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吸取苏联、西方国家有益成分形成的现代化新道路。

(一)目标旨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轫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现代化探索的历史进程。近代中国在殖民主义扩张的外力驱动下受到西方物质文明的强大“冲击”,中国人民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开始看清自身的历史处境,探索和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从走自己的路,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后再到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说白了就是对中国特色的提炼,把它的内涵和形态表述得更为具体,即中国范式。

近代以来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对西方现代化逻辑有了新的认识,中国先进分子洞察到“落后就会挨打”这一残酷现实,为了摆脱这种历史困境,必须要摸索出符合中国自身发展逻辑的现代化道路。实现现代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关联交织在一起。一方面,中国近代以来经受的“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3],正是因为现代化的速度缓慢造成外来势力的侵略;另一方面,实现人民解放、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必须以中国现代化为抓手。

从时间维度看,早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要为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而努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具体目标,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首先把具体发展目标概括为“中国式的现代化”,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在新时代,***依据时代发展和中国具体实际适时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策略上看,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五年计划”将现代化目标细化为若干个小目标。正确处理好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关系,从“一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再到“十四五规划”,共产党人瞄准“现代化”这个目标,笃定前行、筚路蓝缕,打响了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接力战,而且取得了一年跑得比一年快的优异成绩。回望历史,无论是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激情燃烧的建设年代,还是汹涌澎湃的改革年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一条复兴之路一路向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历史与现实的高度融合。中国式现代化把人民作为发展的核心,致力于创造更多社会财富,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目标旨归,即实现强国梦,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所确定的旨归。

(二)重要特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4]这就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基本特征。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众多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首先要考虑的先决条件。现代化是每个民族国家的必由之路,但是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却各有不同。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头并进的现代化。以往对现代化的理解,人们习惯从单纯物质文明视角去理解和把握,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而忽略了精神层面。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视阈下,脱离精神文明的就不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表现为物质和精神同时进步,物质和精神都实现现代化。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外在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传统现代化的继承和超越,体现在它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放在突出位置。“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5]这必将为全世界各民族现代化进程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提供中国方案。第四,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主张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待世界的一贯友好态度,这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外部保障作用。以资本为核心的西方现代化,资本增值是社会生产的唯一目的,这势必随着资本的积累演变为资本扩张和殖民侵略。近代中国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催命运之下,开始了对现代化之路的艰辛探索。中国人民自古就有爱好和平的基因,加之近代以来承受的外来侵略,中国人民更加深切感受到和平的可贵,毫不动摇、不留余力地维护世界和平。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特征。***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6]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继承和丰富。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都富裕,它也不是全体人同步的富裕,而是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从而带动其他人富裕起来的共同富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起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6],依靠人民谋发展,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6],还要注重生产与分配的关系,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将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与推进共同富裕双向统一。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共同富裕,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激活全体劳动者的内在动力,发挥出全体劳动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劳动实践。随着生产力水平和全体劳动人民技能的不断提高,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会得到巨大的提升。到那时,劳动将变成人的本质和生产方式,共同富裕得以实现。

(三)指导原则:新发展理念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7]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要解决好发展的问题首先要有先进的发展理念。面对新时代中国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是应对当前我国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应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战略。

新发展理念的五大方面虽有自身含义,但是从整体来看,五大发展理念更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是有应对我国发展问题的新思想。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科学有效的发展理念,回答了如何有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方式、动力、布局、保障以及路径等问题提供了思想指引。坚持创新发展,才能激发经济社会结构优化的内生动力;坚持协调发展,才能协调中国式现代化中“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子系统要素之间良性互动;坚持绿色发展,才能提升中国式现代化中“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开放发展,才能整合中国式现代化中“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内外联动合力;坚持共享发展,才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成效的全方位、全领域、全民共享。

正是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动力源。我国经济发展成效显现出新发展理念的巨大威力和强大生命力。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是引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指导原则。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路径

***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3]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必须是“五位一体”整体的发展,如此才能将各种力量合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一)物质文明要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

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是社会财富极大丰富的现代化。要实现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是一场涉及全局的社会变革,要在全社会成员中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第一,落实的关键在于领导干部。只有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和领悟了新发展理念,才能有效发挥新发展理念的效力。坚持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各领域,坚持做到守正创新、把握协调、注重绿色、坚持开放、做到共享。第二,坚持用好辩证法。应注重把握事物系统性,把握好新发展理念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把握好重点论和两点论内在关联,以抓住重点来推进整体建设,在整体系统建设中实现重点突破;把握好对立统一规律,抓住主要矛盾着力做好中心工作。要遵循质量互变规律,在注重量的积累的同时,追求质的提升。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吸收优秀传统文化与实际相结合,实现创造性转化,既要实事求是、步步为营,又要与时俱进、破旧立新;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剖析,以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坚持掌握工作的效率。第三,要创新工作方式。要充分利用改革的活力和法治的保障作用,坚持改革和法治来落实贯彻新发展理念,使新发展理念在各领域全方位发挥效能。第四,坚持战略思维。要把握好历史主动、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应树立居安思危意识,做好应对各种矛盾、风险挑战的思想和物质准备,以新发展理念化解经济发展中的矛盾风险。新发展理念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建设的实践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注重以创新思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清除束缚经济发展的桎梏;遵循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这一唯物史观,坚持和注重人民主体地位,注重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汇集成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政治文明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事业的主心骨,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从历史层面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四个“伟大成就”。近代以来,在多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都失败的处境下,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的革命领导力量。一百年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取得了新时代强起来的伟大成就。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四个“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社会主义现代化史。从创造未来看,党的坚强领导与中国式现代化是内在统一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由先进的政党来领导。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可以借鉴的样板,只能走自己的路,走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这样的客观条件和前提,就框定了只有依靠先进的党、先进的组织,才能坚持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党的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斗争和挑战,面对“两个百年大局”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变化、面对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面对世纪疫情的重大挑战,只有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对中国事业的全面领导,才能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朝着有利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第一,加强党在政治上的领导。党的政治领导是最根本的领导,它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和效果。要坚持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和充实头脑,用最新理论引领全党思想,思想上的领导是基础性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教育是党思想领导全党全国的重点,在思想上高度自觉坚定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遵循。第二,加强党对经济建设的领导。要坚持用新发展理念指导经济发展,坚定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念,学深悟透新发展理念,在实际工作中贯穿落实。第三,加强对社会基层组织的领导。党的命脉在组织、在人民,要增强党组织在基层的感召力,加强党对基层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第四,加强党对文化的引领作用。要引导全国人民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宣传,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第五,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党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领导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必修课。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性质上的规定。

(三)精神文明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智慧的集中表现,是精神文明的具体展示,集中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大智慧和科学的世界观。和平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既是发展的结果,也是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爱好和平的基因,这是镌刻在中国人民基因中的智慧因子。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精神理念。和平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期望,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积极为世界和平贡献中国力量,既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也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保障自身和他国和平发展。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就是历史规律。”[8]可见,只有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才是正道。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发展演进,各国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人们交往越来越密切,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更加深入。全球性问题和挑战日益增多,实现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诉求。中国式现代化要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就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不是搞封闭的国内大循环,而是要构建开放包容的国内国际双向循环流通的格局。要实现国际国内大循环必须以和平发展道路为外部保障,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在推动构建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同时,在全球范围、全领域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全球资源,既满足国民需求,又促进我国技术水平提升,形成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互通互补的新态势,使中国与世界各国实现共赢共享。

(四)社会文明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基数巨大的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实现现代化的出发点是为人民群众谋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实现中国梦、强国梦。马克思主义为我国现代化提供了哲学依据,唯物史观阐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文明建设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的参与和努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因此,社会文明建设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以人民群众认不认可为根本遵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的彰显是中国式现代化早日实现的不竭动力。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推进社会文明建设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统一起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人民利益相统一。第一,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全过程民主来维护人民的权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抓手。第二,激发和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要为社会改革注入活力,坚持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团结带领人民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激活社会成员的活力。第三,推进共同富裕,保障人民发展成果的共享权利。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使人民群众享受发展成果,让人民过上精神和物质富裕的生活,确保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激励人民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第四,落实人民群众的评价主体地位。要把人民群众的感受作为衡量工作的尺度,积极维护人民群众的评价主体地位;要把人民群众放在核心位置,践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五)生态文明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视野下,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自然界也就没有人类自身。因此,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一,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增强保护环境意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建设的实践中,应以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为出发点,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转换。应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和利用自然,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9]。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是实现生态文明现代化目标的根本举措,要始终协调物质交换和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全面贯彻绿色发展观。第二,以科学技术促使生产力绿色转型。马克思认为提高生产力、发展科技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解的关键方法。这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合理利用科技、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了理论支持。中国式现代化以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为基本要求,为了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必须大力发展科技,以科技确保生产力绿色转型。第三,对社会生产进行管理和调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绿色发展取得更好成效。要灵活地运用市场和计划两种方式,对资源环境进行合理配置,促使社会生产绿色开展;加强经济、文化、科技等手段的运用,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四,调节社会生产关系。马克思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直接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想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实现生产关系的和谐,只有社会生产关系和谐统一,才能确保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统一。因此,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0]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能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