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农 惠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发展高度关联的类型教育,其在调整经济结构、深化供给侧改革、助力产业升级、应对人才诉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人才供给端与需求端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在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阶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关键环节。对此,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为高职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根本遵循与政策支撑。
改革开放后,我国曾一度是“世界工厂”,高职教育也是伴随着这样的一种经济环境下成长,使得人才培养更多地围绕着低端生产链的模式运行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得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由规模扩张转入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及劳动力市场的高速更新迭代迫切需要高端创新的技术及领军型技术技能人才,在这样一个经济形势下,“双高计划”提出“2035年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实践技能,还应将眼光放在对新技术、新成果转化为经济产出的能力培养,将高职院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同步输出职业素养高、社会认可度高的人才,为深化供给侧改革、助力产业升级提供支持。
早在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这为“双高计划”的提出奠定了基础。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随后出台了《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数字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国家赋予了高职教育新的要求和标准,可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一个重大且艰巨的课题,需要高职院校积极主动迎合国家重大战略要求,着力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高职院校将会在未来的5~10年完成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蜕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类型化建设的核心力量,需要结合其实际,改革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变普通教育的“基础性、原理性”为“应用性、技能性”,不断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改革创新之路。“双高计划”强调“引领改革、支撑发展”,其目的就在于通过扶优扶强,打造出一个可参照可推广的高职教育改革模板,从而全面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
“双高计划”提出高职院校应结合学校自身实际,积极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改革创新,推行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模式,向社会输出德才兼备、德技兼修、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首先,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定位还停留在传统教学观念,忽视了其育人本质,应坚持以人为本,将培养学生“成才”与“成人”两大目标有机结合,实现“教育性”与“职业性”的统一。其次,部分学校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紧紧围绕产业办学,正确认知“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培养人”,但部分高职院校存在专业设置与职业标准脱节、思政课程边缘化等问题,这直接影响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再次,教学管理机制未能满足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要求。有效的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高质的前提,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比较陈旧,未能有效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一环,是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双高计划”建设的基本原则,但在办学实施过程中的效果并不显著[1]。主要表现为,首先缺乏政府的宏观调控监督机制,导致校企合作的随机性大、关系松散,没有相关的法律政策对其关系约束规范,时常会因为合作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冲突而终止合作,也缺乏合作的修复机制,导致产教融合的实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其次,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提供的服务程度低、覆盖面窄,欠缺调动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力量与资源的能力,多元协同、内外联动的校企合作机制尚未完善,导致企业从合作中获得的经济效益比预期的少且慢,进而影响企业办学的积极性。再次,企业对产教融合认识片面,企业发展主要以经济效益为根本目标,认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责任,不愿意投入额外的成本参与到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培训中,更愿意高薪引进人才为企业服务。
当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已经开展了教育信息化的改革,但是效果参差不齐,进度缓慢,主要还是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正确认识。首先,部分高职院校从管理层到一线教师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存在惰性,不谨慎对待教学信息系统的选择,更新换代教学共享资源速度慢,不重视打造特色信息化教学手段。其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出现规划不合理的现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只做到资金的注入、硬件设施的购买这一单一环节,部分高职院校的校园网未能结合学校实际教学需求,出现教学资源师生间流通不顺畅、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其价值未能得到发挥。再次,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人才缺乏[2]。教育信息化系统从管理到日常维护,需要一个专业的信息化团队,从学校领导到一线教师都要求具备一定的信息化专业素质。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教职工还处于信息化设备使用能力偏低、基础知识薄弱的阶段,导致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力度不够。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但目前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数量缺口比较大,体现在专业教师引进渠道单一,由于受到人才政策制约导致引进进度慢、流程繁琐、服务配套措施跟不上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从企业引进技能大师、技术能手等行业名匠的难度比较大。所以,专业教师一般以引进应届毕业生为主,而应届毕业生的问题在于缺少对职业教育的正确认知及缺乏丰富的企业从业或专业实践的经验,其难以在教学中实现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其次,高职院校存在对“双师型”教师培训、继续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因受经费限制的影响,有些高职院校没有办法保证教师能及时接受专业对口的继续教育,或是受教学任务重、人手少影响,只能利用寒暑假将教师分派到企业或在实训基地接受短期培训,导致培训效果不佳、培训浮于表面。
评价高职院校人才质量,主要目的是确保高职院校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所需要的各类型专业技能人才。但从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看,首先,评价的内容相对滞后。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专注点主要在其学习成绩上,对其职业核心技能、创新创业能力等要素缺乏考核评估,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考核则倾向于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而非就业质量,没有重视人才培养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步,出现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当地经济发展所需不匹配的状况。其次,企业未被纳入评价主体范围。作为实际用人的企业,其能够更为直观地了解到学生毕业后真正的就业能力、职业素养水平等表现,不能仅仅依靠高职院校本身的自评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评价。再次,目前高职院校评价体系较多采用的是传统的以学生以往取得的成绩和表现为主的静态评价,缺乏对就业后的职业表现及职业发展长期的动态评价及追踪。
2019年9月10日,***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这也是“双高计划”建设的政治前提,要实现这样一点,就必须坚持立德树人。首先,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在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相关管理制度的同时,也要懂得细心呵护正处于敏感期学生的自尊,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建立完整的学生档案,做到专人维护学校与学生、学生家长的联系。其次,合理设计思政课程,发挥思政教育的主体作用。高职院校应大力培养思政教师队伍,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教师应重视学科意义的研究,充分把握课程思政的具体标准和要求,结合当下时政热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完善。再次,积极构建人文教育体系。高职院校要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要坚持职业技能和核心素养两手抓。通过将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构建完善的高水平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将人文知识、实践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机结合,从单一教育向全面育人转化。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关键。首先,政府需加大对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企业的支持,健全相关法律体系,积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根据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的精神,以组合形式出台税收、土地、金融等领域的具体执行细则,提升校企双方利益的紧密度,进而调动地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开展企业办学的积极性,为构建命运共同体创造先行条件。其次,提升“双高计划”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工人不足的问题。可邀请企业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合作开发课程标准、共同确定教学方式和内容,走进教学课堂并参与考核评价,这才能实现职业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同频。再次,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企业是产教融合的重要主体,应通过丰富校企合作的形式、参与搭建合作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手段,在实现预期经营收益提升的同时,为高职人才的培养提供现实帮助,校企双方达到“双赢”。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步伐在加快,智慧教育已成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手段,利用不断更新的信息化手段,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3]。首先,实施师生双方互动式的混合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利用线上+线下的便利条件,迅速查阅相关专业知识,参与到教学内容的讨论中,师生间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其次,有效识别提取丰富且合规的混合式教学内容。混合式教学对其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要求教师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有效提取与授课内容有关的信息,并应用到教学当中,让学生在面对包罗万象的网络信息时有较高的信息鉴别能力。再次,构建个性化、全方位的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最大限度地细化学生类别,根据不同类别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体系,重新分配线上线下成绩的比例,加入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同伴评价。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双师型”教师是帮助其建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完善个人品格的关键。双高计划实施背景下,高职院校根据学生以及学校的发展需求,扩充“双师型”教师的层次、数量以及类型,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招聘结合的方式,提升师生比率,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工匠教师队伍。一方面,高职院校强化“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力度。结合政府推出的高层次人才引进福利政策,进一步制定校级层面的人才引进措施,从福利待遇、科研服务等方面加大人才引进支持力度,在实现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的同时,吸纳企业行业工匠大师,有效化解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弊端。另一方面,强化“双师型”教师能力结构,定期以脱产或者半脱产的形式,通过挂职、顶岗学习、项目合作研发等形式,组织“双师型”教师开展专业培训、教研活动以及各类企业实践活动,切实提升教师技术技能水平,实现“一师多能”,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支持,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内在需求。
高职院校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既是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发现自身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必要手段。首先,确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4]。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体应包含学校、教师、企业、学生及其家长,每个评价主体各司其职,学校主要对应教师的教学工作、教辅部门的服务水平、毕业生就业质量等,企业则对应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等,教师则对应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课堂表现、学习主动性等,家长则更多对应学生毕业后就业情况的追踪。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其次,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价指标的选择始终要围绕服务地方发展及产业需求这一核心。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对当地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细化每一个评价要素,并进行权重赋值,归纳出主要核心要素,进而形成完整的指标体系。再次,开展评价数据常态化检测。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不是一个静态结论,伴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改变,评价要素也在不断调整、评价数据在不断更新,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持续关注每一个大学生自入学到就业,乃至整个职业生涯,才能对其开展一个全面的、完整的评价。
改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仅是高职院校对“双高计划”的积极回应,更是满足人们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的关键环节。对此,高职院校应积极把握双高计划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来的有利契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混合教学模式,优化教师组成结构与能力结构,构建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实现人才提质目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