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高校第二外国语课程教学设计探索与实践——以清华大学德语课程为例

时间:2024-06-19

王雯鹤

(清华大学 语言教学中心,北京 100084)

一、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对“双语”“多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第二外国语”课程。以清华大学为例,2019年秋季学期,清华大学开设了10个语种的“第二外国语”课程,到2020年,开设语种预计将达到15个。

高校第二外国语课程建设在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也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多而教学时数少,教学模式陈旧,学生持续学习动力不足等。以德语(第二外国语)课程为例,根据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制定的《大学德语教学大纲》要求,德语(第二外国语)课程总学时应不低于280学时,一般安排4个学期,而现在许多学校只能保证每学期60学时的实际授课时间[1-2]。在德语课堂上,许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单向地向学生讲解语法结构和课文中的语法知识点,学生在面对枯燥的语法知识时常常产生畏难情绪,学习兴趣下降。鉴于此,结合第二外国语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目标,引入一种科学的、高效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清华大学德语(第二外国语)初级(1)课程“时间表达”一课为例,探讨在高校第二外国语课程中引入BOPPPS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意义,旨在为高校第二外国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二、BOPPPS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现代脑科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最多只能维持10分钟左右[3],课堂教学方式每10分钟左右都需要适当加以改变[4],以保证教学效率。基于此,加拿大教学技能培训工作访(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ISW)提出了BOPPPS教学模式[5],将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有机地划分为六个环节。

1.B(Bridge in)——引入。引入环节的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关注即将展开的核心教学内容。在引入环节,教师可配合图片、视频讲述与核心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时事,也可以通过提问、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O(Objective)——目标。教师通过对教材和课时安排的整体把握,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向学生阐明本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和学习价值,使学生能够抓住课程的主线,明确学习的方向。

3.P(Pre-assessment)——前测。在前测环节,教师可通过提问、处理家庭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已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适当调整教学进度,使学生的已学内容与待学内容能够顺利衔接。前测环节也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内容,为实现本节课的目标打牢基础。

4.P(Participatory learning)——参与式学习。这一环节是BOPPPS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该环节要求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创造出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通过形式多样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深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体,享受交互式学习的乐趣,提升学习自我效能感。突出参与式学习,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是BOPPPS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区别。

5.P(Post-assessment)——后测。通过有针对性的测评方式检验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可以帮助教师检验课程设计的有效性,促进课程设计的改进和完善。

6.S(Summary)——总结。在总结环节,教师梳理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能力要点,预告下节课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教师还应合理地布置课后作业,并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表示鼓励。

BOPPPS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切分为起承转合的六个环节,每个环节更有针对性,主题更加清晰,有助于学生厘清思路,把握重点。同时,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可以根据各个环节所需时间来把握教学进度,调节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BOPPPS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参与式学习,通过丰富的课堂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BOPPPS教学模式创建以来,至今已在全球超过100所大学和机构实施,在加拿大顶尖公立大学韦士敦大学[6]、布鲁克大学[7]、卡尔加里大学[8]等高等学府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2011年前后,BOPPPS教学模式被引入中国大陆地区,受到了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北京交通大学[9]、东北大学[10]、浙江财经大学[11]等诸多国内高校纷纷举办“BOPPPS教学工作坊”,围绕BOPPPS教学模式对教师开展培训,旨在推动高校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国内教育界也针对BOPPPS教学模式展开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其中就包括高校外语教育领域对BOPPPS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中国知网检索记录显示,截止到目前,共有18篇学术论文以BOPPPS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但尚未有将BOPPPS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第二外国语教学的研究。相比于英语课程,第二外国语课程教学时数少、学生学习积极性易下降,因此更需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对BOPPPS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第二外国语教学的研究将有助于推进高校第二外国语课程的教学改革。

三、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2019年,清华大学落实教育部部署,结合本科生培养实际需要(接触学术文献、开展科研活动、出国研修/进入国际化培养环节),通过了“本科生公共外语课程一体化改革方案”,旨在加快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实现清华大学全球战略,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全球胜任力。根据改革方案的要求,学校开设了多门第二外国语课程,每门课程设初级、中级和提高三个层级。其中,初级(1)面向该语种零起点学习者,课程4学分,每周4学时,学分计入公共外语必修8学分之中。

以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教育理念[12]为出发点,德语(第二外国语)初级(1)课程设定了三个层面上的教学目标。首先,在价值层面,以教学内容为依托,通过对课文话题延展信息及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德语国家的社会现状和风土人情,拓宽文化视野,并在中国与德语国家文化的对比中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其次,在能力层面,对零起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德语交际和运用能力,为进一步学好德语打下坚实基础;最后,在知识层面,使学生熟练掌握德语的语音知识和常用句法、语法规则,词汇量达到700左右。除此之外,德语初级(1)课程作为基础阶段的第二外国语课程,培养学生学习德语的兴趣、使学生获得持续的学习动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四、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通过分析BOPPPS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结合我国高校第二外国语课程的教学现状、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可以看出,对于课时相对不足而亟需提高教学效率、课程内容相对枯燥而需要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课程与生活联系紧密而需要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高校第二外国语课程来说,BOPPPS教学模式是十分适用的。下面以清华大学德语(第二外国语)初级(1)课程“时间表达”一课为例,说明BOPPPS教学模式在高校第二外国语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一)学情分析

“时间表达”一课属于德语(第二外国语)初级(1)课程教材的第三单元,单元主题是“大学生活”,主课文从中国留学生的视角向中国大学生介绍了德国的大学生活,使学生了解和体会中德大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理解和安排以及其中的文化差异。此单元的主要语法现象包括不规则动词的现在时变位、四格的用法、基数词和时间的表达。在上一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规则动词的现在时变位、一格的用法、句子的结构和祈使句的构成。

(二)BOPPPS模式的应用实践

基于BOPPPS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划分为“引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总结”等六个环节,根据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和预期效果设定教学用时,如表1所示。

1.引入(Bridge in)。在轻松的氛围中向学生提问:“说到德国人的性格特征,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预期会有学生提到“严谨”“守时”。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进而引出基于“严谨”“守时”等性格特征的德国“预约文化”。在PPT上配合德国人生活中最常出现的需要预约的场景图片和德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历本”的图片依次展示德语中表示“预约”的名词和动词词组。这一环节,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德国文化的了解和认知,鼓励学生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出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时间表达”,告知学生这一学习内容在德国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表1 基于BOPPPS模式的“时间表达”课程教学设计

2.目标(Objective)。在PPT上展示本课时学生的学习目标:(1)掌握德语中询问时间的三种句型;(2)掌握德语中说明时间的方式。阐明学习目标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做到对学习的过程“心中有数”,更好地融入上课的节奏。

3.前测(Pre-assessment)。基数词是进行时间表达的基础。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数词。在这一环节,组织学生按照座位顺序报数,难度由简到繁,先进行普通的顺序报数,然后进行逆序报数,再进行单、双数报数。小语种教学班的人数一般为30人,形式多样的报数需要用到60以内的基数词。在报数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检测自己对基数词的掌握情况,进而适当安排课后学习计划,教师也可以了解到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在后续教学中对学生的易错点加以强调。更重要的是,报数这一课堂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复习已学内容,为本课时的学习打牢基础,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主要采取讲述法、师生互动法和生生互动法完成知识点的教学。教师首先配合PPT讲授德语中不同语境下询问时间的三种句型:(1)询问“现在几点了?”(2)询问“在几点做某事?”(3)询问“从几点到几点做某事?”然后再分别讲授与这三种句型相对应的回答方式。在此过程中,因为口语化的说明时间的方式较为复杂,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对知识点进行消化和提问。讲授环节完成后进入师生互动环节,这一环节主要对询问和说明时间的第一种句型进行演练。教师可在黑板上悬挂一个可以拨动指针的钟表,或者在PPT上展示钟表的图片(每张图片对应着不同的说明时间的情况,如整点、半点、一刻钟、差五分钟整点等)。教师向学生提问“现在几点了?”学生做出回答。通过问句的不断重复,学生可以巩固询问时间的句型,并且在回答中演练说明时间的方式;教师则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情况,并且可以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用法加以纠正。参与式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生生互动。学生两人一组,运用课本练习1和练习2中的动词词组(内容为“一天的安排”),询问对方“在几点做某事?”和“从几点到几点做某事?”通过这一互动练习,学生一方面可以演练新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复习之前学过的动词词组和动词变位,新旧知识得以良好地衔接。生生互动使学生能够深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应用能力,实现“学以致用”,从而提升学习获得感和成就感。

5.后测(Post-assessment)。后测环节紧接生生互动环节,用来展示学生分组练习的成果。教师向学生说明:由一组同学复现互动练习,即一人提问,一人回答,其他同学边听边记,完成后由一名同学复述听到的内容。教师可根据每组展示的用时灵活安排进行展示的组数。这一成果展示练习将口语练习与听力练习相结合,不仅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演练新学知识点(询问和说明时间),巩固已学知识点(回答和复述分别用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动词变位),而且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对学生的用法错误和语音错误加以纠正。

6.总结(Summary)。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时的主要知识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系统性的把握;布置作业,使学生明确课后学习内容;答疑解惑,使学生扎实掌握本课时所学内容。

五、对BOPPPS教学模式实践的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BOPPPS教学模式有效适用于高校第二外国语课程,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一些模块适当加以调整,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而不是机械照搬。

(一)BOPPPS教学模式在高校第二外国语课程中的适用性

在传统的高校第二外国语课程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单向地向学生灌输语法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使得课堂教学十分枯燥,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导致课堂教学效率降低,学生无法获得足够的学习效能感,学习兴趣下降。此外,由于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课堂互动,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书面表达能力远高于口语表达能力,学生能读、能写,却不会说、不敢说,这样的“哑巴外语”既不符合外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不适应社会的需要。BOPPPS教学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BOPPPS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鼓励学生在互动中实践知识、消化知识。高校第二外国语课程的课堂人数一般不超过30人,这为BOPPPS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了前提条件,课堂上能够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开展互动。通过互动,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参与式学习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求知的兴奋状态中更好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创造热烈的课堂氛围,使原本枯燥的外语语法讲授更具趣味性。此外,通过参与课堂互动,学生能够把书本上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应用能力,获得更大的学习成就感和满足感。

相对于其他学科,外语学习的特点是需要大量重复性练习。BOPPPS教学模式的前测和后测环节很好地满足了外语学习的这一需求。前测和后测环节的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已学内容、巩固新学内容,而且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调整教学进度。

高校第二外国语课堂承载着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双重内涵。在BOPPPS教学模式的引入环节适当介绍一些文化知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差异意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可以使高校第二外国语课堂更丰富、更充实、更有价值。

(二)BOPPPS教学模式中各环节的时间分配问题

BOPPPS教学模式限定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至多不能超过15分钟,但在高校第二外国语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参与式学习环节往往耗时较多,而前测、目标、总结等环节则耗时较少。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教师可将耗时超过15分钟的参与式学习环节切分为两部分,即知识点讲授和课堂互动,每部分均不超过10分钟。这样既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又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较为集中的状态,从而保证教学效果。

(三)BOPPPS教学模式对授课教师的要求

BOPPPS教学模式为高校第二外国语课程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完整框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其丰富的内涵也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透彻理解各模块的意义,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选择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互动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状态控制教学进度和课堂节奏,通过及时地调整和改进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六、结语

BOPPPS教学模式是一种结构合理、强调互动式学习和教学反馈的教学模式。实践表明,在高校第二外国语课程中引入BOPPPS教学模式是可行的,并且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相比于传统课堂,基于BOPPPS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的高校第二外国语课堂更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度,实现“有深度”“有趣味”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使学生获得持续的学习动力。BOPPPS教学模式在高校第二外国语课程中的应用实践对我国高校第二外国语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