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张 洁
(南京师范大学 中北学院,江苏 镇江 212300)
近年来,高等学校的传统教学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国家从战略层面提出要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这一重大决策部署是教育领域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引导高校从治理结构、专业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改革[1]。由此可见,在“互联网+”形势下,出现的以Offline-to-Online(O2O)为代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了线上教学的内容多样化和线下教学的重视个性化的两者优势,不仅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把握更重视其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更加适合应用型高校开展教学活动。
O2O混合教学模式一经出现便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界的极大兴趣,MOOC、SPOC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网站层出不穷,给学习者带来的众多的学习资源,但如何利用好这些线上授课的资源,让其与线下教学有利地结合起来发挥1+1>2的作用,其中涉及到教育目标的改革、教学结构的改变、课堂形式的创新、课程内容的提炼和考核形式的改革等诸多方面,这些都是社会、高校以及高校教师亟待要解决的问题。针对O2O混合教学模式不少学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蒋玉宇,刘镇使用MOOC在线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程序设计类实验课程平台[2]。刘海军认为推进O2O教学模式的构建工作,须着力依托学校现有的信息化硬件设施,加快线上平台建设,同时要开发丰富的教育资源,利用线上平台的记录功能、交互功能提高教学成效[3]。朱慧芬建议从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考核形式等方面着手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群“O2O”混合教学模式[4]。由此看出,当前O2O混合教学模式多数仅局限于教学形式上的研究,对于其理论基础的分析还不够深入。
O2O最早起源于美国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在信息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日益发达的环境下,将其思维方式引入教学改革中,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线上教学具备授课方式灵活、资源丰富等诸多优点,线下教学则更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若将两者简单的结合或者只是将教学内容简单拼接起来并不能发挥O2O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如何促进线上线下理性接轨和深度融合,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布鲁姆分类教学目标对于开展混合式教学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布鲁姆分类教学目标由本杰明·布鲁姆于1956年在《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中首次提出。他指出人的认知能力有6个级别,分别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其中,记忆和理解代表着较低等的认知技能;应用是过渡区间;分析、综合和评价属于较高的认知层次,如图1所示。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原理,可以将O2O混合式教学从两个维度进行开展,如图2所示。第一个维度,根据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两者不同特点,结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六个层次,应对应不同的教学内容。线上教学内容丰富,学习方式灵活,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学习习惯开展自主学习,因而比较适合基础概念型的知识点进行记忆、理解;线下教育更加直观,学习者和教师之间更注重面对面的询问和沟通,因此更适合于高级思考能力的培养,对学习者分析、综合和评价目标多在线下教学中实现。第二个维度在于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都是面对教育背景基本相同的学习者,有大量的共性和规律性,因此大部分教学内容是普适性的。O2O混合教学模式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新技术下则更适合开展针对不同个体的个性化教学。
图1 布鲁姆分类教学目标
图2 基于布鲁姆分类目标指导下的O2O混合式教学模式
以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为例,该校在向应用型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将“计算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不仅将程序设计类课程作为理工科的必修类课目,还在文学类、经济类专业中开展此类课程。由于教学对象基础水平不一致,因此均实施以分类教学目标指导下的O2O教学,具体实施方案以理科为例,分课前目标、课中目标与课后目标三个部分。
课前目标以理解、记忆相关知识点并实现简单应用为主。需要教师将知识点的颗粒度细化,形成一份详细的学习任务清单,通过类似“雨课堂”等智慧教学APP,推送到学生终端,要求学生通过Online自主学习方式掌握简单的基础理论知识,并通过部分习题进行学习效果测评,实施简单的应用,完成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低层次的目标。以C语言程序中的循环结构这一章节为例,课前教师安排的预习任务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布鲁姆分类教学目标指导下的课前学习任务
学生在Online完成相应的知识点学习,学习目标已达记忆理解的层次,可进行简单的应用。在接下来的Offline形式的课堂授课阶段,教师应充分把握有限的教学时间,始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使学习者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学习内容上更应侧重分析、综合和评价的目标。完善程序、编程等综合性习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促使其思维发散思路拓展,最终将离散的知识点进行重构和连通,逐步向知识高地和创新高地转移,课中内容具体安排如表2所示。
表2 布鲁姆分类教学目标指导下的课中教学任务
课后的学习过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效果巩固阶段,而在O2O混合式教学中借助“互联网+”的高效平台,课后学习阶段可进行线上(Online)和线下(Offline)两者最高融合点——知识点评价,并以此为着手点开展基于学习测评数据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利用“考试酷”等智能教学工具可以获得大量的学生整体测评数据和个人测评数据,如表3、表4所示。通过分析测评数据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学习者哪方面的学习目标完成较好或者是尚未完成;通过不断的数据学习可以有针对性的推送相关内容的习题进行知识度提高或查漏补缺。对于分类目标完成较好的学生,可以根据其兴趣进一步推送难度较高的训练,提高知识点评价的目标的阈值,重构其学习体系;对于分类目标完成程度不高的学生,则可线上线下观察学习进度,多进行知识交互和情感交流,以期达到个人学习的最高分类目标。
表3 学生整体测评数据
表4 学生个人测评数据
为科学比较布鲁姆分类教学目标指导下的O2O教学效果,安排了学情相近的三个教学平行班158名非计算机专业的理科类学生进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对比。其中,A班进行传统的线下授课模式,B班开展简单性O2O混合教学,C班进行布鲁姆分类教学目标指导下的O2O混合教学。经过一学期的90课时的授课实验,考核方式为完成按分类教学目标下有难度层次的试题。其中,记忆类占10%,理解类占20%,应用类20%,分析类20%,综合类20%和评价类10%。最终数据显示,A班和B班学习效果总体一致,在低层次学习中三种教学模式差别不大,但C班则在高层次类习题中成绩较前两者有显著增高,如图3所示。
图3 教育目标分类达成情况
O2O教学结合了线上和线下教学的优势,提高了授课者的授课效率,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今后将进一步推广使用。在布鲁姆教学分类目标的指导下开展O2O混合教学,明确了线上和线下教学内容的主要方面,使得教学内容更具层次性,便于教学者实际操作。同时,利用数据分析手段研究学情,更尊重学习个体发展,因此可以使混合式教学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