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次代理行为引发的思索

时间:2024-04-24

李守峰

A经销商地处某省会城市,原为某婴幼儿产品代理商,做的比较成功,可谓是不声不响赚钱于其中,但因要与人合作增资,决定增加项目。

原为精细化工企业的X公司带着十几年的原始积累回到南方,决定做日用化妆品,经概念整合,推出了一套精油系列日化产品。产品以洗浴类为主,定位在商超销售模式,中高档价位,并开始在媒体发布招商信息进行全国的招商活动。

A经销商在看到招商广告后,积极与X公司联系沟通,一个月后如愿获得所在地省代理商资格,做了X公司第一个吃螃蟹的代理商。A公司在取得代理授权后,快速的取得了近10家超市及化妆品专卖店的进场许可,开始销售。

新产品上市时,X公司不但在A经销商所在地投放了十期报媒硬广告,又额外批准1000块卖品香皂,作为广告赠品回馈顾客,以便打开市场。广告发布后,一时间咨询热线如潮,只可惜A经销商公司所在地为市郊,一般需要倒两次车才可到达。虽然热线潮涌依旧,但上门索取赠品者寥寥无几,化妆品专卖店销售额几乎没有,几大超市销售额也是低的可怜。

两个月后,X公司为掌握市场第一手资料,以及扶植经销商的心态,派以新任市场总监带队的市场开发小组进入A经销商所在地强力开拓市场,除携带大批终端物料外,还带了2000盒美容胶囊试用装,以捆绑方式派送,作为买赠品增加促销效果。上架头、堆头、DM、场外促销、宣传单等促销方式轮番作用下,销售渐有起色,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可整体销售额的背后,是X公司高额的市场投入,而且整体销量仍未达到X公司的原有销售预计,投入大于产出,市场费用居高不下。月末,X公司陆续往回抽调人员,直至全部销售人员被调回公司,商超销售额此时也持续滑落,双方进入冷对时期。不久,A经销商盘货退货,双方合作结束。

造成双方最终不欢而散的原因,不仅在X公司上游产品策略上有原因, A经销商在代理过程中也犯了一些错误。

一、 急于求成: A经销商急需有新的产品以创造效益,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使其在产品选择上主观意愿性比较强,没有仔细分析自身渠道、客户、经验等方面优势,对事情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认识不足。

二、 未仔细分析产品、公司策略定位:在合同谈判过程中,A经销商也做到了对X公司的上门考察,但过于流于形式,没有仔细查看公司整体状况,猜摸X公司真正意图,但A经销商在谈判合同上,注意了对X公司本地化广告投入的要求,但未做好广告延续性的充分利用,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市场启动费用,更打击了自身投入的积极性。

三、 坐、等、靠、要思想严重

A经销商在产品进入超市销售不畅后,也主动的要求X公司驻地经理向公司报告,反映问题,但却没有发挥自身熟悉当地情况、自身渠道优势的优势而主动提出本地化的适销方案,而是单纯的等X公司下方案来解决滞销问题,其实不论是X公司还是其他别的公司,都不可能做到对全国各地销售具体情况了如指掌,且为了平衡各地经销商情绪等,只能出台框架性的销售政策,此类政策如果不加本地化润色,其实很难取得根本性的销售促进作用,这个本地化的润色任务,一般都是厂家驻地经理的任务,但如果这个驻地经理不负责任呢?或能力有限呢?厂家心目中的经销商最好是资金提供商、物流商,但如果一个经销商真的做到这些了,那他也牢牢的被厂家牵制住了,经销商只能寄生在厂家的外围,心甘情愿的当搬运工了。否则的话,经销商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操作模式,并能迅速的转换自身位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