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洪何苗
(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潘小平中篇小说中淮北乡村的文学书写
洪何苗
(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潘小平中篇小说创作体现了作家个人情感温度与批判立场,其淮北乡村的文学书写有极其丰富的文化意蕴亟待挖掘与阐释。《少男》《扁豆花开》等中篇小说,通过对淮北乡村青年选择“归乡”故事的演绎与淮北平原风俗的书写体现了她对乡土的历史追溯与现实确认,赋予小说更多的艺术张力和更深的艺术思考,为当下美好乡村发展提供一个有益的参照。
潘小平;中篇小说;淮北;乡愁
“作者希望在作品中全景展示某一社会热点事件的发展过程,同时体现出自己的批判立场和情感温度,最符合这一标准的文学样式,显然非中篇小说莫属。”[1]潘小平也是如此,在书写淮北乡村生活、展现淮北乡村深刻变革时,她选择了中篇小说这一形式,并在创作中体现了个人的情感温度与批判立场。《少男》《扁豆花开》等中篇小说,深度书写淮北乡人的坎坷经历、精神荒芜,特别关注新的历史时期由乡村走进城市之后又返回乡村的青年们,描写了他们的仓皇无措、命运际遇和毅然抉择,极具现实意义。潘小平中篇小说中淮北乡村的文学书写有极其丰富的文化意蕴亟待挖掘与阐释。
潘小平以其本土女作家的敏感和忧患,选取乡村青年从乡村走向城市而后又返回乡村的生活题材为背景,通过对乡愁笼罩下的淮北乡村青年追求、闯荡、挣扎、思考、抉择、回归的生活历程展现,揭示了他们美好梦想与当下生存际遇产生碰撞的必然性、无情性和无奈性,寓意着追求外部精彩世界,守望精神根在农村的乡土理念,塑造了特定时代环境下淮北乡村青年艰辛努力,试图拓展生存空间的典型形象。
(一)淮北乡村青年的梦想
潘小平中篇小说《少男》和《扁豆花开》中主要人物,如小九、陈安堂、小满、小改等是一群怀揣父母祈盼和自己梦想走进城市的淮北乡村青年。首先,他们都有一定的文化和一技之长:如陈安堂毕业于省内中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小满毕业于省内一所科技学院的广告设计专业,小改和小满上的是同一所大学,而且考上热门的环艺专业。陈安堂自己开了一家推拿诊所,小满毕业后在画室当辅导老师,在辅导界小有名气。小九高中毕业,在陈安堂表舅店里学按摩。
其次,他们怀揣梦想来到城市,想通过读书、打工融入城市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一直以来,考大学或进城打工学习一技之长是农家子弟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农村家庭为了一个孩子的成功往往会举全家之力:如《扁豆花开》中为了让小改读书,家中砸锅卖铁,东挪西凑,小改她娘说:“念、念、念!小改你知道不?你使的都是你兄弟盖屋的钱!”小满第一年读大学的学费,是几个舅舅家给凑的。虽然读大学对农家子弟来说如此艰难,但是供养一个孩子上大学却是承载着一个家庭、家族蜕变的希望。然而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希望却越来越显得渺茫。一方面现在大学毕业生不能像八九十年代那样,通过国家包分配工作融入城市;另一方面,即使他们学业有成,有一技之长,可他们与城市中同龄人相比,无论是经济基础、家庭背景,还是人脉环境都要差上一大截,同时还要背负房贷、车贷甚至家中债务等压力,负重艰行,如履薄冰是他们入城生活的门槛和基调。《少男》中插入的周云蓬《买房子》和《失业者》两首民谣,是21世纪进城打工乡村青年艰难生活的真实写照,也突显了梦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这不仅是当下进城乡村青年的问题,也是当下这个时代和社会的重要问题。潘小平以此为切入点,通过描写这一类乡村青年的生活探索,诠释了千千万万个进城打工乡村青年的付出与梦想,苦痛与希望。
(二)淮北乡村青年的选择
潘小平中篇小说的主人公都是那些从乡村走向城市,最终又选择归乡的青年,他们在城市与乡村的往返和成长中要共同面对一个问题:“是坚守乡村固有的文化,还是积极适应现代化的时势,放弃自己的精神故乡,是现代化进程中人类必须面对的选择,也是人类精神、情感无可回避的困境。”[2]因这些青年选择与成长表现不同,可以将潘小平笔下乡村青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坚守乡村传统道德观念与价值观的乡村青年,另一类是在金钱欲望中逐渐迷失自我的乡村青年。潘小平通过淮北乡村青年形象的塑造,展现了淮北乡村正在消失和嬗变的新旧文化之争和精神传统废存。
首先是坚守乡村传统道德观念与价值观的乡村青年。主要是以《少男》中的小九、《扁豆花开》中小满为代表。小九是家族中最小的男孩,很受宠爱,一直想守着母亲,守着庄稼在乡下生活,被姐姐送到表舅推拿诊所当学徒,碰到了要包养他的客人小陶阿姨。客人小陶阿姨和小九母亲差不多大,是个富二代,因为自己的父亲、自己的男人在外面养女人,她觉得女人在外面也可以养男人。小陶阿姨觉得小九长得“疼人”:宽肩细腰,唇红齿白,眼睛清澈、纯净……她只要见到小九就会“魂都飞得了”。小九虽然只有十九岁,人小主意却很大。小陶阿姨约喝咖啡,小九不去;给买衣裳,小九不要;给二十万的银行卡为母亲治病,小九不拿。因为他始终记着,临出门时娘嘱咐:要学好,不要学坏。小九表面上是在城里学手艺,却时常在给客人按摩时想起乡下,想起与母亲一起生活的一幕幕。娘说的话他句句上心,平日老凯给他烟吸,他都不吸,他会说俺娘不让哩。可以说,他的灵魂始终系在淮北平原深处一个叫“衣桥”的小村子,乡村淳朴生活给了这个走进城市的乡村青年以尊严和安详,使得小九身上处处透露着乡村的纯真、善良和美好。正是这纯洁和美好的坚守使小九一方面在物欲横流、道德沦落的城市从容、自在地生存,另一方面也是富二代小陶阿姨和“摇头妹”彩彩爱上小九的原因。
《扁豆花开》中小满大学毕业在城里画室做老师,不仅以一己微薄之力反哺家乡,回母校帮老师教学,同时还带本村的葛胜、小改到城里的画室强化训练,帮助家庭贫困的同乡考上大学。可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乡村大学生,在资助女友读大学的同时,同乡女友为了金钱,却毫不犹豫地抛弃了他。小说细致地描写小满从追求女友到被抛弃之后伤痕累累回归乡村、坚守乡村的过程。回乡后,小满重找了媳妇要开始新的生活,可当听到前女友因宫外孕意外大出血的求救电话时,小满不顾一切从乡下冲到城里,将住在大老板蔡新民别墅的前女友送到医院。终因失血过多,医院没有救回小改的命。小改大出血时,有钱的蔡总正陪第三任夫人到美国生孩子。小改死后,有钱的蔡总又找了一个更年轻、更漂亮的女大学生,对死后的小改不闻不问。小说围绕小满为小改找蔡总讨公道这一行为,细腻地表现了他的心灵深处的纯朴和善良,同时也围绕小满这个人物,展现了叶警官、看太平间大爷、马瑞阳、师娘等人的形象和性格,传达了乡土观念和乡村的风俗人情,使人感受到了乡村人心底的坚韧、朴实与善良。当小满年三十晚上满身疲惫带着小改的骨灰回到淮北平原时,对着平原深处,大声喊到:曹小改,你到家了!“回家”成为定格感动和联想,激动蛰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炙烫的乡村感情。
另一类是在金钱欲望中逐渐迷失自我的乡村青年。高速发展的现代都市刺激着当代人欲望的疯狂生长,在物质和欲望诱惑之下,人们很容易迷失自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乡村青年从农村走到城市,除了收入的增多、眼界的开阔、生活方式的进步,同时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乡村道德观念的沦丧,金钱欲望中自我的迷失……。
《扁豆花开》中小改抛弃了省吃俭用供自己读书的男友,抛弃了在读的大学学业,投入海臣集团蔡总怀抱,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却因“宫外孕”意外大出血而死亡。小改需要金钱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却送掉了自己的生命。男友有对小改满腔的爱,却没有她需要的金钱。这是一个有意味的情节,是一个在金钱与生命之间抉择的故事。
《少男》中陈安堂毕业于省中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那年花了不少钱,托了不少拐弯子的关系,留在了市中医院。后嫌中医院的工资低,他辞职开了推拿诊所。买了房,当了老板,股市赚了钱,生意也很好,可面对小陶阿姨提供优惠铺面房这样的大便宜,他最终还是屈从了自己的贪婪,不惜牺牲外甥的童贞,出卖了亲情。潘小平“以悲悯的情怀和超越性的目光观察现实,从而萃取出真正凝聚时代本质的故事”[1]。潘小平作品中“当下社会的许多人,被各种欲望牵系着,迷失了自我。这些直逼现实生活的人物故事,作品中的某些情节,近乎抹平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区别,完全是现实生活的浓缩再现”[3]。
潘小平中篇小说书写了一群进城又返乡的淮北乡村青年,而在此过程中,青年们的命运、小说的主题也是几番转承:从对城市的向往到在城市的选择,转而为返回乡村的传承与回归精神家园,这些与我国国家发展的大时代的背景相叠印,他们的人生历程融入时代轨迹,因而使得这些乡村青年的文学书写成为中国一代乡村青年的缩影。
潘小平中篇小说中蕴含着她深厚真挚的乡土情怀,其中篇小说创作背景集中于淮北平原,虽各篇独立成章,但其民风、民俗又相互勾连,彼此渗透。譬如《少男》中的小九来自“衣桥”,《扁豆花开》小满媳妇马瑞阳也来自在牛眠镇十多里外的“衣桥”,而且赶的都是桃山集。小说中人物虽没有血脉相连,但人情却枝叶缠绵,构建成一方独有的淮北平原乡村世界。在小说创作中,潘小平对民间小唱与方言口语运用最多。这种民间小唱与方言口语在文本叙述与人物对话里的自然引用,在展示淮北平原充满泥土芬芳的乡土人情、刻画乡土人物个性魅力、叙述乡村传统道德中显示出力度和分量。
(一)淮北平原的民间小唱
潘小平在小说创作中把淮北民间小唱穿插在情节进展中,用民间小唱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变换,作品充满泥土的芬芳。
在淮北乡村,把唱歌、唱戏、唱小曲,全都叫作唱唱。如小九在按摩店工作走神时,常将风吹树叶(子)“哗啦哗啦”响声听成姐姐们在唱唱。
吃罢了晚饭奴进绣房,
打着了火嘛把灯点上。
忙把大底子拿在手,
我纳罢了这行纳那行,
想起了往事嘛,
哎哟我哭上一场……
潘小平认为:“当乡愁以文学的形式呈现时,它弥漫、缭绕、惆怅,如丝如缕,如气如息,无所不在,挥之不去。‘愁’字本身,就是因‘秋’而生发的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伤情绪。”[4]158淮北民间小唱在这里为全篇定下了“愁”的基调。小九是家族中最小的男孩,“穷家养娇子嘛”,小时候姐姐们为了哄他不哭,常常七姊妹围成一圈,唱唱给他听。现在他却要在城里伺候人,还常被和自己母亲差不多大的女客人搂抱时,心地单纯的小九因为远在城市,格外想念淮北平原乡村生活的美好,并泛起淡淡的乡愁。主人公小九在城市打工的压力,生活意义的迷惑,背井离乡的乡愁,都在这首淮北民间小唱中得到充分展开。
另一次,小九跟着“摇头妹”彩彩到迪厅。场子里男男女女群魔乱舞,小九碰到小红和那个同性恋男人对他的觊觎时,胆怯、慌乱,他耳边响起了姐姐们的声音,在浑浊嘈杂的重音之上,清晰而柔软:
吃罢了晚饭奴进绣房,
打着了火嘛把灯点上。
忙把大底子拿在手,
我纳罢了这行纳那行,
想起了往事嘛,
哎哟我哭上一场……
通过民间小唱与现实生活的重叠,可以看到小九身上欲望与传统两种状态的碰撞,感受到乡村道德于他心底的坚持。乡情与乡愁随着民间小唱在小九心底默默积累、发酵,同时也引发读者的共鸣,唤醒大家对昔日美好乡村的怀念。
为了描写金钱欲望中逐渐迷失自我的农村知识青年,用淮北民间小唱作伏笔,是潘小平对民间小唱的又一种活用和妙用。
《扁豆花开》中在扁豆疯长的季节,小满要带小改进城,师娘为他们送行,包扁豆花大肉饺子给他们吃,寓意平平安安。吃饭时师娘突然唱起“二夹弦”:
六月里(来)扁豆花开
梁山伯苦等(那)祝英台
哎呀再等也不来……
小满说:错了错了,师娘!是祝英台苦等梁山伯!师娘却意味深长地说:你懂什么?自古都是男追女,世上哪有女追男?等进了城真应了师娘所说,小满怕小改受到城里的诱惑,紧紧追着小改不放。即使如此,小改还是因为金钱去给蔡总做女秘书,不辞而别。真如民间小唱中唱得那样:“梁山伯苦等(那)祝英台,哎呀再等也不来……”直到面对存放小改的107号冰屉,同一首淮北民间小唱再次响起:
六月里(来)扁豆花开
梁山伯苦等(那)祝英台
哎呀再等也不来……
几句民间小唱,看似与后面小改的死没有什么瓜葛,其实不然,作者已经在小说创作开始就布下了伏笔,道出了在金钱欲望中逐渐迷失的小改的最终命运。这些淮北平原的民间小唱在小说中不是仅充当一种点缀或帮衬,而是营造意境、承担着一定的叙事功能,成为一种地域符码,承载淮北平原所独有的风情。
(二)淮北平原方言运用
淮北平原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诞生过庄子这样的大思想家、哲学家,日常生活中,还保留有很多上古语言。小说创作中潘小平将很多干巴巴的方言引入具体的语境,解释其具体的意义,将抽象的词汇还原成了生动的场景,使小说叙述语调舒缓,延缓对于田园生活的惬意回忆的消逝,同时通过文学书写介绍、运用、保存了淮北方言。如“俺”这个淮北方言,意思是我,我的,我们,我们的。在《少男》和《扁豆花开》中共用了60次。有“俺姐”“俺媳妇”“俺姐夫”“俺娘俩”等。现代语言学家、诗人刘半农认为:“文学家可以运用到的最高等、最真挚的语言是在母亲膝盖上学到的语言,也就是方言,而方言极微妙的趣韵,则为外地人所难以领会。”①转引自王先霈《文学是保护方言的有力载体》,http://cul.china.com.cn/2012-01/20/content_4772731.htm.小九和姐姐到省城陈安堂表舅家时,安堂表舅对小九姐姐说:“你就放心走吧,我回头给俺姐打个电话,小九在我这里,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潘小平除了用“俺姐”还在后文专门介绍了安堂表舅口中的“俺姐”,是指小九和六六的母亲,他的姑舅表姐。这在农村里,就算是很亲很亲的表亲了,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不光要随礼,人还都得到跟前。一个“俺”字将当地的人情世故浓缩其中,真实而生动,简洁而明了,这样的细节给读者留下的印象自然深刻。
《扁豆花开》中有这样几处,潘小平不仅运用了方言,还用普通话进行解释:
朱胖子愣住了,说哟嗬!腰里没几个,肿的还不轻,敢朝我摔脸子了!“肿”是小满家乡的方言,自我膨胀的意思,“腰”在这里,特指“口袋”。
这地方把天似黑不黑,叫做“合黑”,暮色四合的意思,是很古老的词汇。
这地方把非婚姻关系的女性,称作“拐女人”,也不知是男人把女人“拐”走了,还是女人把男人“拐”走了。
这地方把白面叫做“好面”,把解馋叫做“拉馋”。
这地方把“来不及”,叫作“忙不迭”。
以上这些方言原汁原味,有一种十分强劲的质朴感,积聚了异常丰富生动乡村生活经验,传递了一种来自淮北平原的文化精神。
当下,无论是民间小唱还是方言在淮北平原上都在日渐消失。潘小平通过独行采风,奔波在淮北平原的各个角落,收集和记录正日渐消失的淮北风俗民情,并通过文学创作加以展示和传承,如“丁疃的这口井”在潘小平散文中有描写,《扁豆花开》中也专门描述这段历史故事,其灵感正来自她在淮北平原采风的见闻。潘小平作为一位长期生活在淮北平原的作家,表现出对淮北平原文化深沉的爱,而且通过创作记录了“正在消逝的人情与风景,它或许可以提醒我们,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自己生命的来处”[5]。
潘小平出生在淮北平原,曾工作在淮北平原,也书写着淮北平原。淮北乡村之间的往复行走,使得潘小平一直是一位身处淮北乡村与现代城市之间的思考者、体悟者。
(一)在淮北乡村书写中找到乡愁
“思乡是中华各族人民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心理,也是人类共有的精神倾向。虽然作家大多居住在城市,他们笔下展现的依然是故乡的人和事,还有对童年和往昔的回忆。”[6]潘小平的中篇小说除了描写进城的乡村青年,还勾画出乡村青年留恋的乡村世界。如收麦子的农事、乡村的夜晚、自家的饺子、年三十的鞭炮……笔触深情而细腻,也使得叙事中充满乡情与乡愁。
《少男》有两处怀旧段落,一处是小九在丽景宾馆里,面对窗外的城市灯火,怀念老家那让人心定而又温暖的黑夜。另一处是最后一节,写小九小时候农村三夏人欢马叫的收麦情景,大田里到处是弯腰割麦的男人,捆“麦个子”的女人,送饭的老人和拾麦穗的孩子,以及娘用手搓些青麦仁烧麦茶,烧出来的那个香啊,一辈子也忘不了。小说中淮北乡村生活怀旧段落,不仅勾勒出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的时事变迁,而且,还将其中人情的冷暖、人性的美好、童年的快乐落寞渲染得疏朗有致,委婉动人,成为一代人刻骨铭心的乡村往事。“这部作品之所以吸引我,也是由于这些怀旧段落唤起了我对往日的一些回忆。面对这个人心不古、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怎么会不怀念那个远离贪婪、财富、美色,单纯得让人心定的岁月。”[7]《扁豆花开》中小满带着小改回村子时:“年三十的鞭炮声是骤然间响起来的,铺天盖地,无边无际,一村连着一村,一户挨着一户,在宇宙间炸响。”鞭炮声传遍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使人沉浸喜庆气氛里。对于小九、小满这一代乡村青年而言,上学、打工是对乡村故土的逃离,可无论走到哪里,在被城市欲望包围时,最想的还是故乡小镇中的人、事、景、情……。潘小平笔下的乡村回望,用笔简约,却美好温暖。这一切来自于潘小平创作上的审美取向、学者的人文关怀和对淮北平原朴素深沉的爱。
潘小平在《回到中国,回到传统——乡愁的文学解读》中称:“我个人则更倾向于从审美的层面上,解读‘乡愁’对于文学的意义,以及在现代语境下,古老的‘乡愁’应该如何表达和呈现。”[4]158潘小平通过对记忆中淮北平原乡村生活的回味、追索、询问,展示渐渐消弭的传统乡村文明与民风民俗,正是她从审美的层面上对乡愁的解读与书写。
(二)在淮北乡村书写中找到归属
“城镇化催生了一个在城乡间两栖的庞大人群。抛弃土地或被土地所驱离和遗弃的乡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或落脚于城市的村庄,或候鸟般迁徙于城乡之间。这一人群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难以安然地生活,他们迷惘于自己的身份,寻找着精神的家园。”[8]在今日中国乡村正处在一个剧变的历史时期,潘小平中篇小说中淮北乡村中青年的塑造、风俗民情的书写既是新的乡村生活的展现,也是作为精神家园的乡村生活的镌刻,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少男》《扁豆花开》两个中篇都是乡村青年进城打工又回到乡村的故事,情节简单,也无多少刻意的技术性营构。从《少男》到《扁豆花开》,在潘小平的笔下,平原深处两个叫“衣桥”和“牛眠”的小村子不再是一个寻常的乡村,而是乡村青年安放破碎灵魂、疲惫身躯的家园。小九失去童贞后割腕自杀,被救后回到“衣桥”开始平静的生活;小满失去女友后,回家相亲,找到个好媳妇;小改因为金钱死在城里,骨灰盒被小满带回村子安息。他们的感情、他们的希望、他们的根在乡村。对进城打工的乡村青年来说,城市在充满金钱与机会的同时,也充满狐疑和冷漠,充满着小陶阿姨那样扭曲的欲望,使得他们无处容身,而故乡则是他们永远的家园。“文学接受是双向的,作品浸染着作者的乡愁,也能唤起读者的乡愁。用文学留住我们的‘乡愁’,或许将成为时下越来越多的‘无乡之人’探寻精神原乡的最佳途径。”[9]
潘小平是淮河流域一位富有创作特色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尽管涉及各类体裁,有散文、小说、影视剧,但内容和题材大多掘取自淮北平原的乡土富矿。潘小平在中篇小说中对“进城的乡村青年”选择“归乡”故事的演绎,淮北平原风俗的描写体现了她对乡土的历史追溯与现实确认,赋予小说更多的艺术张力和更深的艺术思考,同时也为当下美好乡村发展提供一个有益的参照。
[1]邱振刚.为什么是中篇小说?[N].文艺报,2016-08-05(3).
[2]杜学文.以文字留住乡愁——读蒋殊的散文[N].光明日报,2015-03-02(13).
[3]尹汉胤.现实生活的镜像透视——读短篇小说集《风在吹》[N].光明日报,2016-03-21(13).
[4]潘小平.回到中国,回到传统——乡愁的文学解读[M]//钱小芹.文学的使命与担当.北京:作家出版社,2015.
[5]童凯思.《乡村里的中国》:摇摆的乡愁[N].北京日报,2015-03-26(18).
[6]刘琼,等.对话“骏马奖”评委:聚焦时代生活彰显民族特色[N].人民日报,2016-08-05(24).
[7]皖之西南.璀灿灯火下面的追逐——读潘小平的《少男》[EB/ 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58294701019fgd.html.
[8]耿相新.文学的乡愁与心灵的还乡[N].人民日报,2015-11-13(16).
[9]许民彤.用文学留住我们的“乡愁”[EB/OL].http://jiangxi. jxnews.com.cn/system/2016/03/16/014757709.shtml.
责任编校 边之
I206.7
A
2095-0683(2016)06-0058-05
2016-07-30
2016年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一般项目(BBXYHHWH2016B04);2016年蚌埠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BB16C006)
洪何苗(1981-),女,安徽五河人,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讲师,硕士。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