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张 彧
(淮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题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
张彧
(淮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课题型教学是实现课程教学目的的有效形式,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的有效方式,是提高大学生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概论”课程教学中实施课题型教学,要着重抓好“广开言路征集问题,明确目标遴择选题,分工合作开展调研,适时评阅与交流成果、综合考评与全面总结”等主要环节,坚持教学重点难点与现实焦点热点、学生困惑疑点相结合;坚持课题型教学与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相结合;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坚持知识能力考核与实践能力考察相结合。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题型教学;“概论”课;实效性;实施程序
根据中共中央16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自2006年9月起,我校开始全面启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新方案。经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组成员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在课程实践教学方式上形成并实施了特色鲜明、效果明显的课题型教学模式。
课题型教学,是指将教材内容及教学重难点与社会热点、学生疑点凝练成具有内在联系的课题,学生根据兴趣自愿组成研究小组对课题进行探讨,形成研究成果并以PPT的形式进行交流,以提高学生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课题型教学以“引导学生成长、促使学生成人、推动学生成才、帮助学生成功”为目标,根据“以人为本、以学为先、以实为基、以用为教”的教学理念,按照“贴近理论、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和实际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其实施程序是:征集问题→遴择选题→展开调查→形成成果→交流总结→综合考评。在“概论”课程教学中实施课题型教学,主要因为:
(一)课题型教学是实现课程教学目的的有效形式
作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概论”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教育,使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同时,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概论”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观教育的三维统一。课题型教学模式以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为主体,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概论”课教学目的与宗旨。
课题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探究式学习为途径,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体验、内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指导个人行为的观念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见,课题型教学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宗旨,有助于“概论”课教学目的的实现。
(二)课题型教学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的有效方式
“概论”课程内容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1]。“概论”课教学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又是理论知识的践行过程,实现着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的统一。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在于教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如何实现当前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新变化、改革开放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学生自身实际和思想认识新特点的有机结合,是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之点。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两大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于学生而言,这些都属于间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没有经过亲身体验和直接感受。因此,“概论”课的教学不能满足于对理论的阐释、解释和宣传说教,而是要直面现实,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课题型教学以“问题”为核心,围绕课程内容及重点和难点问题,密切结合现实热点和焦点问题,紧密联系学生认识上的困惑和疑点问题,将这些问题凝练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课题,学生通过深入实际,结合课题进行调查、讨论、分析和研究,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方法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可见,课题型教学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有效方式和切实可行的途径。
(三)课题型教学是提高大学生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当代大学生是个性张扬的一代,具有思想认识的主观性、独立性和多变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思维意识积极、活跃,他们普遍关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对现实问题具有浓厚的兴趣,但同时对改革开放存在疑虑与困惑,对改革开放带来的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往往很难做出正确的评价与判断。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着“概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的实效性,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是不能回避的。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核心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学生、促进学生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
课题型教学按照“以人为本、以学为先、以实为基、以用为教”的教学理念和“贴近理论、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教学思路,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差异性、选择性为出发点,把培养学生的积极思考能力、理性分析能力与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由单一性向多元性转变。具体表现在:第一,课题型教学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更重视理论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理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问题的主动发现和探究者,是课题型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题型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环节,掌握和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与实践,锻炼和提高学生思维、研究、分析、口头表达、写作等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第二,课题型教学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性因素,而且注重学生的非智力性因素如情感、意志、理想、信念等的发展。课题型教学选题主要源于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通过课题型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新变化、改革开放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从而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可见,课题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单纯理解和接受式的被动学习转为探索和研究性的自主学习;能够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把握时代的脉搏,汲取实践营养;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交往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引导学生自觉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认识自己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将行为准则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完成从思想认知到行为践履的转化,实现知行统一。
课题型教学作为适应时代要求和当代大学生特点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还需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探索,依据我们的实践经验,实施课题型教学要着重抓好几个主要环节:
(一)广开言路征集问题
根据“概论”课的教学计划和实施课题型教学的基本要求,选题设计一般放在学期初1-3周内完成。具体做法是通过课堂形式广泛征集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认识上的困惑与疑点,要求学生写成书面文字提出或口头表述。然后由课程组成员将征集的问题与教材内容及重难点结合起来,归纳整理成若干研究选题。这就是说,课题型教学的选题主要源于学生。由于学生关注的往往是某些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经济、文化、社会等问题,为了确保课题型教学实施范围覆盖教材各章,教师要适时通过各种媒体收集社会热点问题,并将各章教学内容及重难点与公众关注高、争议性大的现实问题和大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凝练成既有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选题。
(二)明确目标遴择选题
课题型教学需要明确的教学目标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教师明确教学目标遴选课题。课题型教学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运用能力。在知识能力上,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理论问题的认识;在运用能力上,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正确分析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学生明确研究目标选择课题。学生自愿组成研究小组根据兴趣在选题中遴择出本小组的研究课题,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小组研究计划、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研究计划的制定,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目标、课题研究重点及解决问题的思路,确定工作条件(即资料收集、工具书、场所、调研及解决办法等)和工作方案(即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情况)等。
(三)分工合作开展调研
即学生自愿组成研究小组、通过分工合作开展课题研究。由于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往往处于感性阶段,缺乏理性思考,在制定研究计划时容易导致以下问题,如对课题研究重点把握不准,造成解决问题思路偏离课题研究的落脚点和目的;调查问卷与研究重点脱节,缺乏针对性等。因此,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明确课题研究目的,准确把握研究重点,确定合理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研究小组结合课题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搜集资料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研究工作,形成研究成果——小论文或调研报告。
(四)适时评阅、交流成果
在课题型教学中,每个研究小组围绕某一选题进行研究,客观上对其他选题缺乏认识和研究。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研究成果适时给予评阅并组织班级成果交流,让研究小组代表以PPT的形式展示研究成果、介绍收获和体会,通过交流过程中的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既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成果共享,从而实现以教带学、以学助教的目的。
(五)综合考评、全面总结
课题型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和把握思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效果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是不可缺少的。经过实践探索和总结,我们构建了综合考核体系。即按照计划的制定(20%)、实际调查情况(20%)、论文(或研究报告)质量(30%)和成果交流效果(30%)等环节进行综合考核并计入总成绩,并进行优秀研究成果的评比活动,将优秀成果推荐到校内有影响的媒体,如学校广播站、学生社团刊物,或者整理出版成果集,发挥课题型教学成果的辐射作用。
课题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学生为本”,培养和提高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懂、真信、善思、善用”。因此,实施课题型教学应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一)坚持教学重点难点与现实焦点热点、学生困惑疑点相结合
“概论”课使用的教材是由教育部组织学科专家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教材本身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权威性,内容全面且理论性强。课题型教学既不能面面俱到地涵盖全部教材内容,也不能脱离教材。按照“贴近理论、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教学基本要求,实施课题型教学首先要贴近教材理论。“概论”课的教材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即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又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既涵盖中国特色的革命、改造、改革和建设实践,又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既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涵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课程内容集中体现为四个基本问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因此,实施课题型教学,就必须贴近这些基本理论问题,特别是贴近党中央提出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政策。其次,要贴近社会现实。在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依旧是两大时代主题的背景下,时代特征变化呈现出一系列新情况和新特点;在当代中国,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和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依旧未变,但是伴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情况、新变化和新问题会不断出现。因此,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补充、扩展教学内容,特别是结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和争议较大的现实问题等,做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最后,要贴近学生认知现状。要紧密联系学生认识上的困惑和疑点,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深入实际,从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广泛而深入地去探究问题,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
实施课题型教学,强调坚持课程内容及重难点与社会热点、学生的困惑疑点相结合,首先在教学内容(即选题)的遴选与确定上,既要依据教材的理论内容、基本观点,突出重点难点问题,又要紧密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认识上的疑点问题。通过向学生征集和网络收集社会热点问题、学生疑点问题,将课程内容及重难点问题与社会热点问题、学生疑点问题相结合,通过归纳整理,进一步凝练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选题,融入课题型教学内容,做到历史联系现实,理论联系实际,中国联系国外,提高“概论”课教学的理论性、实践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课题型教学与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相结合
作为一种实践教学模式,课题型教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纳入教学计划的、具有明确目的性和操作规范的教学活动”[3]。它是以课堂教学为引领,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网络教学为媒介,拓展和深化课程内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发现、分析、探究、解决现实问题,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实现“概论”课程的教学目的。因此,必须坚持课题型教学与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相结合。
实施课题型教学,既要强调学生的实践参与和实际体验,重视、发挥实践的育人功能,又要重视课题型教学与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的互补作用和互动作用,坚持课题型教学与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相结合。具体来说,一是从教学过程来看,从征集问题、学生确定选题、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小组研究计划、学生围绕选题收集网络资料、形成研究成果,到成果交流和评价成果,课题型教学各个环节都离不开课堂教学平台和网络教学平台。通过网络平台等形式向学生征集问题、引导学生搜集资料,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实践和理论思考,使课题型教学更具针对性、指向性和目的性;通过课题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的实践愿望,验证学生自己的思考,升华理论认识。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使理论知识真正做到了入耳、入脑、入心。二是从教学形式来看,课题型教学既依托于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又不拘泥于课堂教学、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为实施课题型教学提供理论前提;课题型教学是以实践为师,通过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和网络,走进社会,针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等,通过主动参与获得亲身体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坚持课题型教学与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的交融互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践教学实践性、验证性的优势,使课堂教学、网络教学更加直观化、生活化和生动化,从而有效实现“概论”课程教学的目标。
(三)坚持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题型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实施课题型教学,必须始终强调“以人为本、以学为先、以实为基、以用为教”的教育理念,注重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
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剧中人和剧作者”,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确保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给予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避免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的被动局面和对学生的干预和控制。实施课题型教学,从选题来源、课题确定、调查研究、成果交流、成果评价,始终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因人施教,教学相长。在教师的引导、激励和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能胜任的研究课题,并分别在小组中担任角色、承担任务,在教学各环节为学生充分施展才能、发挥创造潜能提供有效路径和实践舞台。通过自由分组、自行选题、自主调研和自我评价,学生由教学过程中的“配角”转变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全过程中,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学生在组成小组、选题、调查、撰写、修改成文到成果交流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查阅资料,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深入调查,小组探讨,而且通过网络课堂,电子信箱与教师交流,很好地体现了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目标统一与形式多样、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教师作为课题型教学中的主导因素,不仅是理论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者,而且更多的是学生探究问题的引导者、调研方法的指导者;不仅应当具备研究问题的基本素养,而且需要具备教育理念的开放性、理论教学的实践性和知识方法的多样性;不仅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传授于学生,而且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释疑解惑。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重难点、尤其是学生认识上的困惑和疑点设计课题型教学的选题,引导学生规划调研实践的场所和形式,掌握和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指导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实际,主动观察、收集数据、与小组成员协同工作,在教学各环节中有效实现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
(四)坚持知识能力考核与实践能力考察相结合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是判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效果,为提高实践教学实效性提供有效的价值判断[4]。“概论”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课题型教学在承认学生思想水平和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注重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探索性与创造性。为此,课题型教学的考核评价要注重教育目的的发展性与目标的阶段性相结合,不仅要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而且更注重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实施课题型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单一评价学生成绩的考核标准,采取以理论思维的提升、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综合考核。建立客观、全面、公正、科学、合理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采取多变量动态考核方式、方法。其考评方式是分阶段对课题型教学进行综合考核,考核方法采取教师考评与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研究成果考核与实践能力考察相结合。考核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提出问题—计划制定—调查成效—成果质量—交流效果”等(其中,研究计划的制定和调查问卷设计占25%;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占25%;成果交流占50%)。对课题型教学的考核评价要注意定性与定量、课内与课外、理论运用与实践能力等一系列环节的动态考核评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题型教学作为我校推进“概论”课教学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在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中教学实效性较明显。当然,课题型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如课题型教学涉及全体学生,在分组实施中有学生反映主要是感兴趣的同学负责,不感兴趣的同学只是“挂名”参与,影响课题型教学的实际效果。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课题型教学持不同态度,如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兴趣较大,自然科学的学生对此兴趣不大,认为加重了他们的负担。不同章的内容都实施课题型教学有难度,如何灵活运用课题型教学要因人因班因教材内容而异。因此,课题型教学还有待于在今后教学改革实践中继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4.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30(13).
[3]赵大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指导——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
[4]汪馨兰,戴钢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性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
责任编校刘正花
作者简介:张彧(1961- ),女,北京通州人,淮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计划项目“弘扬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张彧名师工作室’”(Szzgjh1-1-2016-10)
收稿日期:2016-01-1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83(2016)02-0023-0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