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张 艳
( 齐鲁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3 )
山东古为齐国和鲁国的国土,到战国末年,齐、鲁两国文化逐渐融合为一体,由统一的文化圈形成了“齐鲁”的地域概念。这一地域与后来的山东省区范围大体相当,故山东又被称为“齐鲁大地”。山东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齐鲁先民创造了包括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在内的东夷文化,三皇五帝中的伏羲、炎帝、黄帝、少昊帝以及后来的尧、舜、禹等,都在这里留下了众多遗迹。山东民俗体育伴随着古老悠远的历史文化传承至今,追溯其源头可上推至原始社会时期,其中有些体育项目和人类最古老的宗教信仰之一——图腾崇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图腾”一词,为北美印第安阿尔衮琴部落奥吉布瓦方言“totem”的中文译名,其原意为“亲属”、“亲族”[1]3。据考古发现,图腾信仰发生于文明早期,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化现象,世界各族都曾实行过图腾信仰制度,其最初的内核是祖先崇拜,继而成为了家族、氏族、部落和民族的保护神与集体标志。在远古时期,图腾信仰不仅具有宗教意义,也成为原始社会的基本组织原则。
我国虽没有公认的与图腾相对应的词语,但根据各种史料古籍记载,也曾存在过图腾文化,既有动物崇拜,也有植物崇拜。植物崇拜首先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诸如桑树和谷类等植物;其次是被迷信为能够敬神驱鬼的,如桃、苇、菖蒲等。但多是以动物或其复合变体为崇拜对象,如龙、凤、虎、牛、鸟等等。《左传·昭公十七年》中提到黄帝以云纪,炎帝以火纪,共工氏以水纪,太皞氏以龙纪,少皞氏以鸟纪。对此,有关学者认为云、火、水、龙、鸟皆为五个部族的图腾物,而少皞部的图腾物便是鸟。《史记·五帝本纪》中又载:“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这里的“熊罴貔貅貙虎”并非指六种猛兽,而是指以这六兽为图腾的六个氏族,黄帝率六部战炎帝,也说明当时西北古族的图腾物多以虎豹等猛兽为主。《诗经·商颂·玄鸟》中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简狄吞玄鸟卵”①的神话,玄鸟类似燕子,是殷商部落的图腾物。《国语·周语》记载:“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鸑鷟是凤凰的别名,西周初是以凤凰为图腾物的。而被誉为“上古百科全书”的先秦古籍《山海经》中更是有很多想象的各种动物的记载,并且其中提到的神灵也全部都与鸟、龙、马、牛、羊、彘(猪)等动物有关系。如《大荒东经》中对龙的描述:“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大荒北经》又载:“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烛龙”。《南山经》中对凤凰的描述:“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海内南经》中对蛇的记载:“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西山中》对类似虎的动物的记载:“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虽然我们很难相信这些异兽形象曾经真实存在过,但它们却毫无疑问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氏族和图腾文化,也说明图腾也是我国原始宗教的一种形态,类似上述记载不胜枚举。我们华夏民族数千年来都自称为“龙的传人”,随着历史变迁,图腾崇拜中宗教血亲意义已经消失,但其精神却传承至今。
东夷文化是齐鲁宗教文化的源头之一,鸟崇拜是东夷文化的主要特征。远古时期,生活在海岱间的东夷人,对鸟崇拜极甚,不少古籍史料中均以神话形式出现。如上古典籍《山海经》中就记载了东夷地区原始宗教信仰中对飞鸟的崇拜。《大荒北经》中记:“有大泽方千里,群鸟所解。”《大荒东经》中又记“汤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载于乌。”②而《左传·昭公十七年》则有“少皞以鸟命官”③的记载。另外考古发现,古青州是东夷人活动的中心区域,在这里出土的陶鬹造型模仿的是鸟的形象。商代晚期贵族墓群出土的玉鸟和铜器上,也有很多鸟纹装饰。这都说明东夷人的鸟图腾崇拜在宗教信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驱鬼逐疫——放风筝
风筝,历史上曾以具体的鸟名称之,如“鹞”、“鹊”、“莺”等,后才称风鸢。潍坊是发明和放风筝的最早地区,这源于东夷先民的鸟图腾信仰,至少5000年前东夷族中信仰鹰图腾的爽鸠氏部落就居住在潍坊区域。上古时期鸟神的威严在人们的意识中是极为重要的,他们认为鸟能赐人福寿,也能驱灾避恶。《山海经》中记载的重明鸟,身形似鸡,叫声如凤,它能辟除猛兽妖物等灾害,是祥瑞的象征。《诗经·小雅·小宛》中所提到的鸠鸟被意为福寿的象征。而齐鲁诗歌《诗经·曹风·鸤鸠》篇中,鸤鸠的形象则内含着坚贞与公正的美好意象,借喻做人如鸤鸠一般言行一致,公正无私,方可为国人典范。可见,自古鸟就被认为是吉祥福瑞的动物。于是,风筝便成了崇拜祈求心目中的鸟图腾的信仰活动之一。
东夷先民们怀着敬畏的心虔诚地敬奉着鸟图腾,扎制风筝是对飞鸟的崇拜和模仿。他们将其供于居所,或在祭祀、聚会等一些集体活动中出现。放风筝,最初是先民为防止祭祀时供奉的风筝被风刮走或吹翻丢落,于是便在上面拴了绳线,人们在下面紧紧握住牵线——这就是最初放风筝的景象。放风筝在古时也是一种带有巫术性质的活动,古人把飞鸟当做是通天的神灵,在祭祀、祈禳的时候会将风筝线剪断,认为将风筝“放走”,就是转移、带走了邪气晦气、灾难疾病等,有驱灾避难、天佑平安的含义,放风筝活动也由此兴起。古语说:“随风送百病,百病皆去”。《红楼梦》第七十回中,有一段关于林黛玉放风筝的生动描写,“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可见,放风筝可消灾祛难,这种民俗信仰延续了数千年。先秦时期,风筝常被作为军事工具,用来传播信息、测查风向;到了唐宋时期,放风筝变成了一项锻炼身体的娱乐活动。在山东每逢春社、花朝、清明时节,各地均流行放风筝。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这项活动已发展成为人民喜爱的文化体育活动。现今,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已成为海内外瞩目的民俗节庆盛宴,并于2006年6月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也已正式启动。
2.大旱祈雨——商羊舞
原始社会时期,模仿巫术盛行,图腾模仿也是其中之一。商羊舞最初便是模仿鸟而产生的。此舞流传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李进士堂镇杏花岗陈刘庄,是一种民间祭祀求雨舞蹈。商羊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伴水而生,常一足站立。《孔子家语•辩证》上有这样的记载:“齐有一足之鸟,飞集于宫朝下,止于殿前。齐侯大怪之,使使聘鲁问孔子。孔子曰:‘此鸟名曰商羊,水祥也。……天将大雨,商羊鼓舞。’” 东汉王充《论衡•变动》又云:“商羊者,知雨之物也,天且雨,曲其一足起舞矣”。可见商羊鸟的出现是一种水祥吉兆,人们见商羊鸟出现,就知道雨要降临。
图腾信仰常与当地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鄄城县古为殷商旧地,五千多年来一直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农事生产离不开雨水,因此人们就将商羊作为图腾物,每逢久旱不雨时就期盼商羊的出现,并在部落中“巫”的组织下自扮商羊鸟,戴面具,结彩铃,手持夹板,模仿其动作,边舞边击。这种模仿商羊鸟求雨的动作与传统的祭祀仪式逐渐结合在了一起。据考证,此舞源于商周时期之前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四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宋明时期是鼎盛期,世代相传至今。经过先民们的不断升华、完善,逐渐成为一种民间舞蹈,并已成为当地最为广泛和隆重的民间民俗活动。现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商羊舞固定的举行日期。此舞为集体舞,一般由男女各半总计12至16人组成。在乐队的伴奏下,人们手持“响板”( 在鄄城,有的也叫“阴阳板”,由木材制成,左长右短一端相连接的细长夹板,传说能“调和阴阳,疏通上下”,故用于祈雨),模仿商羊鸟的动作,双手执响板有节奏地撞击,边跳边击,边舞边唱,整个舞蹈完成约需半个小时。商羊舞风格古朴典雅,欢快明朗,是富有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的民间舞蹈,1990年商羊舞载入《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民间舞蹈篇,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原是太皞部落、夏族及许多古代少数民族的图腾物。后来,人们将龙奉为自然神、保护神,并将其与帝王崇拜密切相连。关于龙的原形,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综合比较来看,其原型为蛇这种观点更据说服力。蛇是较普遍的图腾之一,世界许多民族都奉蛇为图腾物。我国史前文明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很多蛇形的玉器,这说明蛇在先民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其崇拜的图腾物。随着人们图腾崇拜的演变,逐渐将“蛇”和其他动物图腾复合在一起,发展成了蛇的变形——龙。龙是在蛇图腾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数千年来,龙一直是华夏民族的代表,中国的象征,它蕴含着中国特有的思想观念。
祭祀祈禳——耍龙灯
耍龙灯,又称舞龙灯或龙舞,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耍龙灯是在远古龙图腾崇拜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最初是以舞龙的形式出现,后来逐渐娱乐化发展演变成龙灯杂耍。其起源可以追溯至上古时代。相传,精通音律的黄帝作曲《清角》,引来百兽起舞,形成了大型歌舞。其中记载了,毕方④为皇帝驾车,“龙头鸟身”的神灵,和六条“蛟龙”随从其后,这便是最早的“龙舞”。周代,舞龙活动在我国许多地区盛行,当时人们只是排成长队,模拟龙的形态边走边舞,多是出现在祭祀和求雨仪式上,称为“舞雩”。经汉代演变到了明清时期,耍龙灯已是年节时常见的民俗活动。在山东,潍县的“后门龙灯”最为出名,根据文献记载,潍县龙灯最早出现于明朝,由湖南传入,至此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根据《潍县县志》记载,耍龙灯的时间从农历正月初五开始,叫做“起龙”,一直到农历二月二结束,叫做“吃龙肉”,意思就是龙灯已经耍破,春耕开始。
老潍县城的龙灯因其生活气息浓厚,工艺精细,扎制大方和舞耍得大气而成为北方龙灯的典型代表。耍龙灯分为扎灯、画灯和耍灯三个部分,扎龙灯从进腊月门开始,近一月完成。龙灯主要分为龙头灯、龙身节灯及龙尾灯三个部分,以竹、木、纸、布为原材料。解放前最常见的制作方法是用一段段2米左右长的木板为底座,以竹条或木棒在木板上编成圈扎成龙身,段数不等,均为单数,可长可短,所以龙身也称“龙段”。每段木板上制作3盏~4盏长方形彩灯,内置蜡烛,每段木板两端穿孔以龙棒连接。龙头是在木板前端用竹篾扎制而成,糊以彩纸或布,再饰以龙角、龙眼、龙牙、龙须等;龙尾则是在木板底座后端制三岔或五岙的尾形。最后在整条龙灯上贴龙鳞、龙鳍,饰以绘画、剪纸、刺绣等,其图案多是具有一定寓意的花鸟虫鱼、吉禽祥兽、亭台楼阁或神话传说、戏剧人物等,丰富多彩,体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淄川县志》与《滨州乡土志》中也对木板龙灯的制作有所介绍,与潍县制作方法差不多。龙灯制作要求精美,但更重要的是表演要精彩。在耍法上,主要有“龙戏水”、“龙戏珠”、“龙穿门”、“龙摆尾”等等,其表演也融合技艺、枪术、刀术、棍术等中华武功于一身,并对舞龙身、戏龙珠、摆龙尾等套路都十分讲究,耍起龙灯来活灵活现,非常大气。所以,旧时耍龙者都是武把式,会真功夫的,耍龙队伍也大都是武术世家,耍龙技巧也是世代相传的。
古代,先民们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在祭祀、庆典、巫教仪式中,总要扮演这种图腾物手舞足蹈,特别是祈天降雨、保佑丰收而舞起长龙。经过时代的变迁,耍龙灯活动中的祈禳心理随着祭祀性质的淡薄,逐渐转向娱乐心理,至明清时期,耍龙灯已旨在全民同乐、共享太平了。山东地区的耍龙灯最初是“祈年”活动中的一项祭礼,现今,经过民间艺人不断地加工制造,“耍龙灯”已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相当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娱乐活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牛在中国文化中是勤劳的象征。作为农耕民族,野牛和家牛都曾是古人崇拜的牛神。最初对牛神崇拜的主要观念是把它奉为水中神兽,具有司雷、司水的神性。后来,由于农耕经济的发展,牛对农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同时由于龙神影响的扩大,牛神的神性发生转移,逐渐变为农业耕作的保护神。牛作为耕田事农之用最早见于《汉书·食货志》,西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在陕、甘一带推广牛耕和“以人挽犁”,提倡“代田法”,说明西汉时期开始用牛耕田并推广牛耕技术。山东滕县出土的汉代牛耕画像石,更是生动而真实的记录,说明在汉代山东地区已用牛耕田。
1.“蚩尤之戏”——摔跤
摔跤是我国一种传统的以赛力竞技为主的徒手搏斗活动,也是百戏中的一种。秦汉时称“角抵”,晋代称“相扑”,清代称“布库”,现代中国式摔跤的基本形式便是起源于清代。摔跤这项运动最早起源于上古时期的“蚩尤戏”,是为纪念蚩尤与皇帝逐鹿中原而兴起于北方的民间竞技活动。根据古籍记载,蚩尤部的的图腾物有鸟、龙、蛇、牛、枫木等,其中作为农耕部落以牛图腾更为流行。《述异记》云“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囚目六手……”,这里描述的蚩尤形象是牛蹄人身。又云“蚩尤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觚人,人不能向”。此书还记载:“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这说明角抵戏源自于“蚩尤戏”,是蚩尤族的一种图腾游戏。山东的摔跤活动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汉代。在临沂的金雀山汉墓曾出土一幅帛画,角抵戏的场面占了整个画面的五分之一左右。画面中两个健壮的角抵者皆手臂大张,虎视眈眈,作跃跃欲扑之状,左侧有一旁观者,拱袖而立,似为裁判员或教练员。莒南延边区东兰墩孙氏阙画像中也有角抵图,画中两人皆束发短衫,徒手相搏,这反映出,摔跤在汉代便是山东地区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随着历史的变迁,山东地区的摔跤也不断与其他少数民族的摔跤形式相结合,像回族、满族和蒙古族世居山东均有数百年历史。在游牧民族中,摔跤活动受到喜爱和推崇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汉族。南北朝时期匈奴人、羯人、鲜卑人都曾在山东建立过统治政权,这时的摔跤已经超出了百戏的范围,而发展成为独立的、受到各界广泛喜爱的一种竞技性运动。公元1271年,忽必烈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带来了他们的传统活动——摔跤。满人统一中原之后,摔跤也自然而然地被带入中原,与中原悠久的摔跤形式结合,把摔跤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峰,形成了现在的中国式摔跤。20世纪30年代,济南摔跤运动盛行,山东省国术馆下设在济南的摔跤社队场有20余处。从角抵到相扑,再到摔跤,这一盛行了数千年的古老运动,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现今在山东,由于中国式摔跤好看又好学的特点吸引了不少民间发烧友,近年来,山东各地以跤会友、成立摔跤俱乐部和兴趣班的消息也开始见诸报端,不少有关人士也开始从事中国式摔跤的推广工作。
2.“句芒训牛”——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春”,鞭土牛,打春牛,是一项极具季节性的民俗活动。康熙《济南府志·岁时》中记载:“立春日,官吏各具彩仗,击土牛者三,谓之鞭春,以示劝农之意焉”,可见,鞭春牛是在立春时节的迎春仪式上进行的。鞭打春牛的活动起源于先秦时的历史传说。相传古代东夷族首领少暤的儿子句芒专司耕作,在冬尽春来的那日命人们翻土犁田,准备播种,只有帮人耕地的老牛却仍在“冬眠”,懒得起来干活。句芒因牛是耕田好手而不舍惩罚,于是便用泥土捏制成牛的形状,然后挥舞鞭子对之抽打。鞭响声惊醒了老牛,以为伏在地上睡觉的同类正在挨打,吓得站起身来,乖乖地听从指挥,下地干活去了。由于按时耕作,当年获得了好收成,原先以畜牧为生的人们都乐于从事农业了。此后,立春时节鞭打土牛逐渐积淀成了人们耕作的定规,句芒也被尊为春神,而牛也逐渐被看作是农耕的保护神加以膜拜。
春牛原先都是泥塑的,到清末改用纸扎春牛,即以桑木作骨架,冬至节后塑成,外糊以纸,绘有四时八节十二时辰图纹。牛身长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365天。民间的春牛,也基本与此相同。道光十六年(1836)修的《商河县志》中较详细地记叙了鞭春牛这项游戏活动的情况:每逢立春这天,人们早早来到打春之地,观者随其后而行,官吏敲击春牛三下,牛破,装在春牛身内的五谷杂粮便流出,人们便纷纷上前争抢,被击破的碎牛土也被一抢而空,以图吉利,谓之“抢春”。据史料记载,鲁西南地区古时早有这种取乐求吉的游戏活动。在这项活动中,“抢春”的行为,有一定的锻炼身体的作用。清代,山东的一些地区在举行鞭春仪式时,还设酒果供奉。男女老少牵“牛”扶“犁”,唱迎春歌,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粮谷满仓。解放前后又出现了“打春牛”的耕作戏,一人系犁,一人掌犁,边耕边舞,或游于乡间,或演出于舞台。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制约,早期的体育和原始宗教、氏族信仰有密切的关系。山东民间传统体育是在历史的发展和变迁中,从先民们的生产劳动、民风民俗,尤其是宗教信仰中形成和发展的,是山东地区深厚的古文化的遗存和积淀。从山东地区图腾崇拜的遗迹看,其图腾崇拜与图腾物在远古先民们的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分不开的。同时,这种图腾崇拜也渗透于生产生活、宗教祭祀活动中。图腾崇拜及其宗教内涵,构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本源,构建了民族认同感,成为传统体育传承的精神文化力量。
注 释:
① 商朝初立的神话,据传成汤始祖契的母亲简狄吞下玄鸟卵后,夜里梦见神曰:尔怀此卵,即生圣子,以继金德。狄乃怀卵,一年而有娠,经四十月而生契。因契认为自己是玄鸟所生,舜即位后赐契为“子”姓。
② 根据史料记载,汤谷位于山东东部沿海地区,是上古时期羲和族人祭祀太阳神的地方,是东夷文明的摇篮,也是中国东方太阳文化的发源地。
③ 《左传·昭公十七年》载,东夷族首领少皞曾设置了五鸟、五鸠、五雉、九扈24种官职,也说明东夷先民们以鸟为自己部族的图腾物。
④ 毕方:最早见于《山海经·西次三经》,在章峨之山,有一种鸟,型状如鹤,一足,有红色的纹和白喙,就是叫做毕方。据说毕方的出现预示着大火,是为黄帝卫车之神鸟。黄帝在泰山聚集鬼神之时,乘坐着蛟龙牵引的战车,而毕方则伺候在战车旁。
[1]何星亮.图腾与中国文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01:3.
[2]方韬.山海经[M].上海:中华书局,2011.
[3]李立.文化整合与先秦自然神话演变[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4]向柏松.神话与民间信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栾丰实.东夷考古[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6]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中国历代体育史话[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0.
[8]刘魁立,张旭.民间游戏与竞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谢乃和,杨昕玥.《山海经》与东夷古史研究——以鸟崇拜为中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4):61-66.
[10]袁思成.初探中国民族神话中体育活动的踪迹[J].体育文化导刊,2006,(8):92-94.
[11]王京龙.东夷文化对中国早期体育活动蕴生的影响[J].管子学刊,2007,(3):52-54.
[12]王智慧.图腾崇拜与宗教信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精神力量[J].体育与科学,2012,(11):12-1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