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媒介生态环境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

时间:2024-06-19

沈 莉

( 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陕西 西安 710068)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媒介生态环境研究
——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

沈 莉

( 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陕西 西安 710068)

近年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一个地区、一座城市所带来的文化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各个阶层的重视。本文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从大众传播媒介功能,改善媒介生态环境方面来阐述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众传播媒介; 媒介生态环境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5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从“非遗”自身发展条件看,原材料缺乏、传承人缺失、市场萎缩是普遍面临的“瓶颈”。而大众传播媒介在“非遗”的传承中所应该发挥的作用的缺失,则是由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的媒介生态环境所决定的。

一、大众传播媒介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

信息社会,人类进入“媒介化生存”时代。正如塞伦•麦克莱(Ciaran McCullagh)所言,“传媒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文化中心’”。[1]如今,人们对于大众传媒的需求和依赖越来越大,读报、看电视、听广播、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感染力也因此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1948年,美国耶鲁大学法学教授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D.Lasswell)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了大众传媒具有“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功能(“社会化”功能)。传媒发出的所有信息,都在无形地表达着所在社会的主导文化、确认亚文化和创造着在原有文化基础之上的新文化,塑造和维护公共价值。[2]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智,激活了民族主体文化,并与之一道构成了民族传统。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鲜活的形式承载着人类文化的传播,从而构成了文化的动态化符号。如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工艺、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安徽宣纸、西安鼓乐等。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保护、传播与传承、创新与积累,是中华民族得以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的精神基石。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对于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没有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环境。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3]

大众传播媒介适时担负起了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一方面,通过媒介的宣传报道,向本民族的成员介绍了非物质文化的内容和重要性,唤起了公众对它的关注。另一方面,借助媒介的批评性报道、评论等舆论监督手段,引起了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行政手段强有力地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大众传播媒介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播,使得围绕着传统戏剧、乐曲、舞蹈、手工技艺的文化旅游业,传统中医、藏药,以及民间文学的影视再现等受到了社会公众的青睐,同时还带动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各类经济利益的交换,在客观上真正起到了保护和传承的积极作用。

二、“媒介生态”与“媒介环境”

“媒介生态” 一词最早是由加拿大媒介理论家和哲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20世纪60年代晚期,当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在纽约大学拓展媒介研究课程时采用“媒介生态”这一术语后,它才转变为正式学术领域的专有名词。对媒介生态的解释有很多种,但灵魂是一致的,那就是强调媒介是与其生存的社会大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媒介生态包含诸多因素,主要是一定时代的政治文化氛围、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活形态和媒介本身的属性、话语立场、人文精神以及受众的教育水平、文化境界、身份背景等。完整的媒介生态系统包括两方面的因素,即媒介因素(报刊、广播电视、电影、出版、音乐制作等)和环境因素(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自然资源、技术等)。媒介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媒介系统、社会系统和人群,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媒介是活的生物,生存在适合其生存、发展、繁衍的生态环境之中。

邵培仁在《传播学》中指出:媒介环境是指大众传播机构在运作管理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气氛,是由大众传播活动全体参与者的行为方式聚合后形成的一种习惯模式。它的培养与形成,是媒介与社会在过去长期的信息传播和人际互动中逐步形成的,分为积极的媒介环境和消极的媒介环境。媒介生态与媒介环境虽然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但它们的所指有相通的地方,也就是像有些学者所说的,它们有交叉的地方,称媒介生态为媒介生态环境更科学。[4]诚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是扎根在少数民族地区这一土壤之上的。

三、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于1983年8月19日,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辖恩施、利川两市和巴东、建始、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六县及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版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87万,其中土家、苗、侗等28个少数民族占52.6%。恩施州是巴文化的发祥地,尤其是巴楚文化、巴渝文化在这里交融,使这里成为一块文化的沃土,土家、苗、侗等各族人民在这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在2008年1月公示的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属于恩施州的有:江河号子(巴东)、肉连响(利川)、南剧(咸丰、来凤)、恩施扬琴(恩施)、薅草锣鼓(宣恩、长阳)、土家族打溜子(五峰、鹤峰)、土家族摆手舞(来凤)、傩戏(恩施、鹤峰)、灯戏(恩施)等9项。在2007年湖北省公布的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恩施自治州和长阳、五峰两个自治县有薅草锣鼓(神农架林区 、夷陵区、 宣恩县、 南漳县、通山县)、喜花鼓(建始)、利川灯歌(利川)、建始丝弦锣鼓(建始)、长江峡江号子(夷陵区、伍家岗区、秭归县、巴东县)、土家族打溜子(五峰县、鹤峰县)、建始闹灵歌(建始)等26项,将近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和全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一样,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大众传播媒介不断传播现代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想文化,这些因素对恩施州少数民族居民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和生活观无不是一个强烈的冲击,有着厚重民族文化的恩施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

四、恩施州媒介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落后,媒介发展规模小

恩施州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的地区,全州 8县市均为国家贫困县,发展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当地媒体的发展和规模,以报刊为例,全州仅有一家自办发行的《恩施日报》和《恩施晚报》。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该地区没有一家少数民族报刊,这不能不说是具有民族优势资源的恩施州的一大缺憾。

(二)资金不足、技术欠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媒介作为一项产业必然要受到市场规律的支配。[5]恩施州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地区之一,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突出经济建设为中心,对于媒介建设等文化基础事业的投入不足,媒介发展没有与经济建设同步。现有媒介设备老化,功能单一,不能及时更换、维修。

(三)专业传播人才匮乏

恩施州内仅有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该校文学与传媒学院开设了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编导三个专业培养新闻人才。由于恩施州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之州内再无其他高校,学生对于知识的汲取和实践受到很大限制。新闻人才队伍偏小,整体素质不高。

(四)受众文化水平低

由于恩施州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于沿海和省内其他地区,导致地区教育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电视由于声像结合、图文并茂是该地区居民的首选媒介,但娱乐消遣的功能明显大于传播信息功能。大众传媒的重要作用在于普及文化知识,开启民智,受众文化水平有限极大地影响着信息的输入。

(五)没有体现民族特色

少数民族的新闻受众最关心的题材是与其民族生活、生产、文化、政治相接近的题材。但此特点在该地区的媒介中并没有体现出来,大众传播媒介仅仅只是担当着一个“信息输出者”的角色,民族性、地方性不强。

五、对改善恩施州媒介生态环境的几点思考

(一)发展经济

经济的发展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基础。这不仅有利于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状况,而且还有利于完善中国的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缩小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恩施州作为湖北省唯一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地区,应抓住这一大好机遇,加快恩施经济发展,为媒介发展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现代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由于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发生改变,由口传心授式的人际传播转变为大众传播。这就要求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大范围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三)进行新闻体制改革

恩施州社会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市场化程度低,对新闻媒体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对于少数民族新闻媒介来说,最重要的是进行新闻体制改革,逐步健全自己的管理体制,加强自己内部的管理机制,逐步脱离政府的保护,建立媒介新闻信息、采编、经营、管理的系统化运行机制,确保少数民族媒介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

(四)内容体现民族性

在内容上,州内媒体要抓好富有民族传统和民族特点的各项活动的报道,宣传少数民族的文物、史地、风俗以及人物等方面。为少数民族文学、音乐、曲艺、体育等方面开辟专栏、专版,为民间流传的宝贵文化提供传播的阵地。

(五) 加大教育力度,提高受众水平

由于恩施州地处偏僻,自然环境恶劣,经济相对滞后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目前教育上存在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各级各部门应该给予恩施州一定的政策倾斜和经济扶持,全面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精神素质和文化素质,从根本上为信息传播创造良好的条件。

(六) 政府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部门加大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为大众传媒的传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比如2009年,恩施州来凤县政府精心组织,承办了“来凤•中国土家摆手舞文化旅游节”。在节会前期,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湖北日报和荆楚网等40多家全国媒体记者云集来凤县,对这一活动进行了全程报道。当地媒体反复播放宣传片和少数民族纪录片,让更多的恩施人特别是青少年了解了摆手舞这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民众的民族自豪感,从而获得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调动民众热情,举全县人民之力,塑造了“来凤形象”。

六、结束语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一部形象化的早期历史。作为少数民族人民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可以从这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找到从远古历史、地理、军事、宗教信仰、民俗、语言、体育等极具科学价值的珍贵资料。从本质上说,人类的发展史既是文化发展的历史,也是文化传播的历史。文化传播是人类社会的粘合剂,它把共时态和历时态上分散着的众多个人凝聚为一体,从而产生社会,形成历史。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媒介,媒介在进行着文化传播的同时,又塑造了文化,塑造了传播。[6]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积极推进的当下,由现代信息主导的大众文化时代,来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必须采取全方位的措施,而改善恩施州媒介生态环境是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来保护和传承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所在。

[1] 塞伦·麦克莱.传媒社会学[M].曾静平,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6.

[2] 郑保卫.冲突·融合: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24.

[3] 田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议[J].文化研究,2006(5):30-35.

[4] 郭燕,陈小丽.媒介环境的现状与新识[J].青年记者,2008(11):23-24.

[5] 赵晓红.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24(4):155-156.

[6] 申凡.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媒介功能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76.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of minorities and the media

SHEN Li
( Graduate Department of 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Xi'an, Shanxi 710068, China )

In recent years, minorit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rought about more and more culture benefits,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to a region or a city, and drew the attention of the social classes. Taking Enshi, Hubei Province as example, the paper states the benefits of protecting minorit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rom the aspect of mass media function and of improving the medi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inorit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mass media;media ecology environment

(责任编辑 梁正海)

G953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3-9639 (2011) 06-0069-03

2011-05-03

沈 莉(1986-),女,湖北来凤县人,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新闻与传媒。

book=71,ebook=3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