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皮坤乾,杨秀琴
( 1.铜仁学院 社会发展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2.铜仁市民族中学,贵州 铜仁 554300 )
青杠坝村是位于贵州省思南县塘头镇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寨,距离县城25公里,辖6个村民组、218户、1058人,耕地面积510亩,人均耕地不足0.49亩。坐落在半山腰的青杠坝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山村,荒山荒坡面积大,土壤贫瘠,交通闭塞,饮水困难,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青杠坝,田大丘,三年两不收,滴水贵如油,有女不嫁青杠坝,红苕拌着酸菜下”,这句谚语形象地描绘了该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村民增收无门,致富无路,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每年 400多年轻人外出打工,使该村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心村”。自 2002年选优配强“村支两委”以来,党员干部带领村民不等不靠,因地制宜地调整产业结构,因势利导成立种养殖协会,从无到有壮大集体经济,投资投劳美化幸福家园,引领村民积极参与基层民主决策,过健康向上的生活,使该村日渐欣欣向荣。201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万元,成为全县首个“万元村”,及全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村和同步小康示范村。被家乡的变化所吸引,外出打工的人纷纷返村创业。不仅如此,还吸引了10多户外来户落户该村,连当初“哭嚷着”嫁出去的姑娘魏凤玲等两户也带着女婿各花20多万元移居该村,青杠坝村俨然成了一个新的“移民中心”村。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根本区别在于,传统农业即小农业,以使用价值为目的,主要是生产为自己使用的农业产品,“它的基础是为维持自身的生存而生产,它会创造出自己生产的大部分条件,因此这些生产条件不是作为要以流通为中介的商品流入该农业”[1];而现代农业则是以交换为目的,农业产品成为商品,“农业越是发达,它的一切要素也就越是不仅形式上,而且实际上作为商品加入农业,也就是说,这些要素来自外部,是另外一些生产者的产品(种子、肥料、牲畜、畜产品等)”[2]。青杠坝村自2002年选优配强“村支两委”以来,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逐步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嬗变。一是变自给自足农业为商品农业。处在半山腰的青杠坝村田土均为“望天田”,种水稻“三年两不收”,新上任的村支书冷朝刚、村主任赵晓虎深刻认识到该村“吃水都困难,种水稻只会越种越穷”,于是连续组织召开了两天村民大会,动员大伙“水路”不通走“旱路”:不种水稻、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将510亩耕地统统改为夏种西瓜、冬种大蒜等经济作物。在村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该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瞄准市场需求进行特色种植、养殖,着力发展大蒜、西瓜、辣椒等经济作物和蛋鸡养殖、肉鸡养殖、山羊肉牛养殖、蜈蚣养殖等养殖业,使村民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二是变村民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将分散经营的村民组织起来,结成“利益共同体”,成立了种植业协会、养殖业协会,吸纳全村218户村民为种植业协会会员和养殖业协会会员,参与产业化经营,共同闯市场,走上了产业化经营之路。三是变单一的种植业为综合的“大农业”, 扩大了农业内涵。在发展特色种植业的基础上,发展特色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开发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使该村的农业日渐成为集物质生产、绿色消费、休闲观光、文化创意、生态建设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四是运用现代科学,进行科学种、养殖。立足该村生态资源,探索出“山顶林、山腰果、山脚竹、坝上瓜”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将养殖园区鸡、羊、牛粪便用于大蒜、辣椒、西瓜施肥,既增加了收入,又保护了环境,实现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的良性循环,优化了生态环境,使昔日的荒山石山成了“聚宝盆”。
邓小平曾深刻地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3]青杠坝村在“抱团发展”过程中,先后成立了种植业协会、养殖业协会等,并经大伙商定,凡规模种植的大蒜、西瓜、辣椒,村民每卖一斤,交给协会一毛钱管理费;养殖户每卖一枚鸡蛋交一分钱管理费等。截至目前,村里各协会已收取管理费 200多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已达 400多万元。村集体有了钱,具有了统筹全村发展的实力,办起了事关全体村民利益的大事:投资100多万元(其中村集体自筹80多万元)修建村活动室;花 8万多元把两个光秃秃的石山变成了景观园;花5万多元将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两个花园栽上了香樟、桂花、深山含笑等名贵树木;每年5万元举办村运动会;聘请 3位村民担任保洁员,维护村寨和道路卫生;建起了游泳池、村级公墓……。青杠坝村成功地实现了“第二个飞跃”,变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有人气,村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油化了村主干道2.5公里,硬化了通组公路5.5公里和入户便道4.5公里;修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入寨寨门、200米长的休闲文化长廊、300平方米的广场花园、850平方米的中心花园、1200平方米的篮球场、800平方米的露天游泳池、生活污水治理环保池、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20亩的“回归园”村级公墓区等。在1.5公里主干路两旁种植了行道树,安装了50盏路灯,设置了60个垃圾桶和6个垃圾池,组建了村环卫保洁队,硬化了5000米的排污沟,建起了自来水厂,让家家都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拥有了卫生间、浴室、沼气池。如今的青杠坝村,荒山变果园,绿色满庭院,一栋栋小洋楼环山而建,一条条通组路洁净笔直,一排排行道树生机盎然,村民过上了“油路通村寨,房子黑变白,喝水不用抬,煮饭不用柴,雨天不脏鞋”的幸福生活。
一是以多种形式培育新型农民。村委会每年拿出1万元订阅了党报党刊,购买农村实用技术书籍,充实“农家书屋”,有效地调动了村民参与读书用书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村远程教育站点,组织村民学政策法规、种养技术,了解市场供求信息,村远程教育站点成了群众致富的导航台,每个家庭愈益成为“学习型家庭”,整个村寨愈益成为“学习型村寨”,有效地提升了村民的素质。二是积极组织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村民过健康向上的生活。村里建起了体育活动场所,购置了健身器材,每年开展一次别具一格的村民运动会,组织进行拔河、长跑、挑砖、跳远、扳手腕、坝坝舞等比赛;活动结束时不仅对获奖运动员进行奖励,还对全村优秀村民组长、残疾人创业典型、计生独生子女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党员示范户”等进行表彰,起到了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教育效果,孕育了淳朴文明和谐的村风、民风,全村邻里互帮互助、互敬互爱蔚然成风;组建了村文艺队,按照“农民写、写农民,农民演、演农民,农民看、看农民”的模式,将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公民道德和新农村建设等内容,创作编成小品、相声、快板、歌舞、花灯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演出,受到村民的好评。这些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滋润着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村民更加“爽起来”了。
青杠坝村这个山旮旯里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有效化解了“空心化”问题。这对于正饱受空心化之痛的其他农村,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实践是制约社会结构、社会面貌的决定性因素,“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4]“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5]这就告诉我们:改变农村面貌,化解农村“空心化”,必须深入追溯到物质生产方式层面,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以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并由此推动农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根本改变。
青杠坝村由农业起步,带动经济发展,村民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村民“富起来”,直接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强起来”、村子“靓起来”、村民精神“爽起来”,成为令人羡慕的富裕村、幸福村,不但使外出打工的人纷纷回村发展,还吸引了不少外乡外村人举家移居。青杠坝村正是因为做大了经济这个“蛋糕”,才从根本上化解了农村“空心化”问题。
以向中央上书“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而闻名的李昌平认为,农民的出路在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国必须减少农民。然而,假如勉强把 8亿农民转移到城市,农民问题就将转化为更严重的工人问题。如今,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问题暴露无遗:爆堵的交通、污浊的空气、拥挤的医院和学校、昼夜不停的各类噪声、人满为患的公共场所、时刻警备的社会治安……。这说明,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不可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模式,把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完全寄托在非农产业上。青杠坝村致力于向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军,通过发展立体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业等现代农业,拓展了农业的功能,丰富了农业的内涵,成功实现了村民就地就业创业。这充分说明:农业并不是低效产业,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现代农业科技,提高农业附加值,农业也可以成为高效产业,并成为广大农民安身立命的保证和奋斗发展的平台;农村不是要被消灭的地方,像青杠坝村这样的山水田园新农村,既有城市的便捷,又有大城市所无法具有的清新,将是更符合人类生活的新居地;农民不是要被转移到非农领域的群体,他们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也能大有作为。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6]。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化解农村“空心化”,必须破除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对立起来的思维方式,破除农业是低效产业、农村是要被消灭的地方、农民是要被转移到非农领域的群体之观念,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就业吸引力,在此基础上,通过以农业为中心的产业聚集、公共基础设施的修建和改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供给等,引导农民向中心村、中心镇等适当聚集,最终实现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的靠拢和融合。
村级组织是农村发展的“主心骨”和“火车头”,肩负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之重任。“农村要想富,关键看支部”,青杠坝村的嬗变再次证明了这点。2002年,血气方刚的冷朝刚担任青杠坝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团结带领“村支两委”先试先干,打破传统种养方式,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成为致富路上的“领头雁”。在他们的示范引领下,其他村民迅速“跟进”,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全靠村里面带起搞”,成了村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土话。由于工作出色,村党支部先后获得了“全省五好党组织”、“先进党支部”等20多项荣誉称号,冷朝刚也先后被评为“贵州省青年十佳人物”、贵州新农村建设“十佳人物”、“贵州省劳动模范”、“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优秀共产党员”。
反观有的农村,自然条件、发展基础等均好于青杠坝这个处在山旮旯里的偏僻村寨,却长期发展迟缓,有的甚至还未摆脱贫困状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村支两委”组织涣散,没有发挥“主心骨”和“火车头”的作用。因此,抓好村级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支两委,已成为推动农村发展、有效化解农村空心化的关键一招。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靠别人恩典为生的人,把自己看成一个从属的存在物。”[7]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农业是农村的主业,农村要根本改变落后状况,所依靠的最为根本的是农民自身,是农业本身。唯有充分调动农民自己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到现代化农业的大生产中来,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长足进步。青杠坝村在发展过程中,切实尊重村民的主人翁地位,村里的重大事情均由村民作主,并建立和完善了民主议事制度:每月召开一次群众会,每月召开两次以上的党员会、党员组长代表会,确保了及时将“民意”上升为村支两委的“主意”。村民在村里真正地实现了“双脚站立”,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人,这为青杠坝村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40.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51.
[3]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5.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82.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4.
[6] 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
[7]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