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湖南地铁站域湖湘文化的建构与传播

时间:2024-06-19

李 琦,郝泽钰

(湖南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对于整个人类社会而言,城市是一个集政治、经济和文化于一体,各种群体开展异常多元和频繁活动的社会单元[1]。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文化在不知不觉间形生,这是人类生活的时间与空间的印记,且弥散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于是,地铁的出现,在拓展公共交通新领域的同时,也为城市历史与文化创造了新的物质载体。自1863年第一条地铁于英国伦敦建成至今,地铁的发展已历经百年。在城市空间被逐步拓宽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发现了地铁空间的利用价值,并在这个新兴的地下空间竞相开展文化创作。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地铁已不单单承载着自身的历史价值,同时也蕴含了许多人为创造的文化价值。一方面,地铁站域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一种物化形态[2];另一方面,地铁站域文化建设既是打造城市品牌的支柱,也是对外宣扬城市理念的窗口。纵观全世界百年来地铁站域文化建设成果,以莫斯科、柏林、里斯本等为代表的国外地铁站域以公共艺术为主题,将城市文化直观地记录,壁画、雕塑等成为主要装饰元素;国内地铁站域则普遍以文化建设为主,将城市历史、精神气质、文化内涵融入这一空间,文字、图案、文化实物等作为主要装饰元素。在地铁这张交通大网在地下如藤蔓般张开的今天,地铁站域文化传播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不容小觑。

对于湖南地铁而言,目前仅有省会长沙的地铁在实际运行,故本研究中提及的湖南地铁实质上指的就是长沙地铁。长沙市轨道交通第一、二轮建设已经完成,2017—2022年阶段的第三期建设规划也已获批并实施。与此同时,常德、湘潭等城市的地铁也在积极建设中。至2020年6月,长沙市轨道交通共有六条线路,114个站点投入运行(其中五条为地铁线路,一条为磁浮线路),运行里程161.05公里。2019年全年日均客运量达到106万乘次[3]。如此高的人流量和对巨大城市空间的占用不得不引发城市规划者与地铁建设者的思考,除了关注地铁的规划、建设、运营等硬性发展的需要外,是否还应在地铁站域文化传播的方向上投入更多精力?为了更好地利用地铁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传播环境,将湖湘文化融入城市地铁建设也值得深入思考。

一、刻写与传承:湖湘文化精髓的时代重现

在学界,人们普遍将宋代以来,形成于洞庭湖以南地区(即今湖南省区范围内)的区域性文化称为湖湘文化。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分支,历经千年,湖湘文化在湖南这片热土上默默地孕育着。湖湘文化研究专家周秋光教授认为,湖湘文化呈现三大明显的特征,即文化中的政治意识强烈、爱国主义传统突出以及蕴藏着博采众家之长的开放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4]。

地铁作为具有媒介属性的都市交通工具,以实体空间的身份承载着城市传播的功能,“地铁之所以被看作是城市的符号,是因为地铁提供了一种共同乘坐的仪式与过程,使成千上万的城市陌生人形成同为一族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一个‘想象的地理’”[5]。因此,湖南地铁的蓬勃发展,必然离不开湖湘文化作为其文化内核的支柱作用。湖南地铁一直秉持着发扬湖湘文化、传承湖湘精神的理念,将地铁作为湖湘文化传播的载体,使城市精神与站域文化相结合,展示了多元丰富的湖湘文化精髓。按照文化的基本分类标准,我们可将长沙地铁站域的湖湘文化元素归纳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大类。

在长沙地铁中,多处可觅湖湘物质文化的踪影。俗话说,“湘绣甲天下”,这种生长于湖湘大地的独特刺绣形式将古典绘画与传统刺绣相结合,以针代笔,以其精细入微的刻画,将百家艺术融于一身,不仅具有传统的实用性,还具有相当高的艺术观赏性。诚如美学大家李泽厚对美的理解,“美正是包含社会发展本质、规律和理想而有着具体可感形态的现实生活现象,美是蕴藏着真正的社会感受和人生真理的生活形象”[6]。2016年,长沙地铁一号线南门口站就曾开展“大美湖湘,锦绣地铁”为主题的湘绣非遗文化展活动,不仅展示了上百件湘绣佳品,更是以《历史溯源》《技艺针传》《湘绣小镇》三章主题串联起湘绣的前世今生,讲述湘绣传承故事,“故事是人类本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讲述的故事是他们的社会认同的核心部分”。地铁站内展示的湘绣作品不仅是其作为一门艺术的物质本体呈现,在勾勒湖湘历史文化脉络的同时,也借由作品内容中的湖湘故事完成了地域特色与乘客乡情的感性关联。“作为都市形式,空间特性可以用‘构建环境’的相对固定的性质来描述,用物理的结构(建筑、纪念碑、街道、公园等),用土地使用的地图标志、经济财富、文化认同、阶级差异和都市居民的个体与集体、关系、思想和实践的全部范围来表达”,而地铁作为承载城市意象建构的多元文化空间,能“与特定的社会身份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这种身份的认定不仅依赖于现实社会,也依赖于大众传媒对它们的建构”。当湘绣文化展览活动在南门口站徐徐开展时,当众多市民游客在往来间驻足于此时,地铁站中的湘绣作品透过物质形式,也通过讲述湖湘故事,展现出了超脱载体束缚的精神价值。从整体上观之,站内的湘绣作品是湖湘人民醇厚朴实的智慧、锐意创新的意识、积极向上的观念的综合展现。

在梁思成看来,中国建筑历经两千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套独有的艺术系统,“许多建筑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7]。将湖湘建筑文化融入地铁站内装饰,是对建筑艺术的历史书写。一方面,不少装饰壁画、浮雕都可见传统的干栏式建筑、府第式建筑、庄园式建筑与街衢式建筑等,这些极具风格的建筑形式映射着湖湘地域的生活方式与乡风民俗;另一方面,地铁站本体也有湖湘建筑的元素,如岳阳楼盔顶造型、古建筑干栏式构架经过抽象转化,摇身一变,纷纷出现在了吊顶与隔断之上。以长沙地铁四号线为例,汉王陵公园站借助云纹、斗拱、车马浮雕等元素强化汉代风格以呼应站名;六沟垅站在吊顶中应用了古建筑两坡顶式轮廓,极具韵味;湖南师大站化用古代竹简元素,以窗花格纹样作顶,极具书香氛围;湖南大学站则应用古树枫叶造型,以呼应岳麓书院的人文气息;树木岭站则提取楚汉建筑中斜顶与拱梁等元素,加以抽象设计,以映衬长沙湘楚文化之源的地域特色。当传统建筑遇上现代基础设施,看似矛盾的两者经由设计师的调和,变得充满张力,文化活力得以重新焕发。

除了上述湘绣、湖湘建筑之外,湖湘传统炭雕、铜官窑、湘瓷与湘茶等元素也均可在站域文化中寻得踪影。这些物质文化是湖湘大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但作为地域性产物,不可忽视的是,这些物质本体还隐含着一种心灵感应——乡情。“乡情落实于地理与人民,而弥散于历史与文化。其中,有实有虚,有形有神,必须兼容,才能立体”,这是学者余光中对乡情的感知。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将有形、具象的物质文化与抽象精炼的精神文化交织在一起,对实现城市文化的一体化、系统化,提升传统湖湘文化的辨识度与认知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湖南地铁站域建设对文化要素的选择就建立于此基础之上,在继承传统物质文化的同时,为满足市民的精神需求,在有前站域的特色精神文化建构上也作出了一定的尝试。

就城市的最小单位“个人”而言,这种精神归属感可以理解为对个人记忆的唤醒。这种个人记忆在哈布瓦赫看来,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从外界获得的。记忆的内容是精神本体通过语言、肢体等多种交流方式与外界交往而获得的,同时,这种记忆还建立在一种情感的连接之上。在周遭环境与个体进行记忆交流之时,共通的情感不仅会深入到行为人的内心深处,而且还会将环境所表述的、带有社会属性的思维结构连带传递给受体。这就意味着,人的思维和行为可能会因其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也就是说,依附于地铁的这种文化建设在塑造文化空间的同时,也在铸造着城市居民的精神世界。

就长沙地铁的湖湘精神文化传递而言,最为突出的就是伟人文化,伟人形象、伟人精神在这一地下空间流动绵延。“一部中国近代史,半部由湘人所写”,湘人在华夏民族历史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站域内展示了以“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为代表的哲学家王夫之、以“功名待寄凌烟阁,忧乐长存报国心”为代表的思想家魏源、以“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为代表的湘军将领左宗棠、以“勇健开国,而宁静持身”为代表的革命家黄兴,以及毛泽东、贺龙、彭德怀等开国领袖的光辉形象与人生故事。从这些彰显先进性、时代性与典型性的伟人身上,我们可以体悟到湖湘人敢为人先、勇敢尚武与百折不挠的精神气质。

值得一提的,还有以“三湘四水”为代表的家风文化。在地铁一号线途中,有一组以“家风继世”为主题的浮雕,讲述了9个家族文化与精神的传承。“忠、孝、廉、善、勇、勤”是这些家训的核心词,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当今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湖南双峰的曾国藩家训为例,“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字里行间深耕的精神文化已不仅是垂其子孙的居家之道,正心诚意、修身明德、温良恭俭更是所有华夏儿女的立身之本。德国学者尤尔根·哈贝马斯认为,一个社会的正常运作和发展,是建立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共识之上的。地铁文化建设通过集合与阐释,将湖湘精神形成了一个规范性的行为模型,将这些湖湘民系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结构起来,巧妙地引导人们遵循社会所倡导的伦理规范。

湖湘元素的集中展现,对于“他者”而言,是一个展示湖湘文化的视窗,对于湘民来说,就是一个承载着共同记忆的“记忆场”[8]。就心理层面而言,只有倾注了情感的交往,才能使记忆具有一定的结构和视角。记忆本身是抽象的,其存在依赖于人们对刺激物的关注。选择以传统的湖湘文化为情感突破口,空间中的特色地域元素依靠个体与刺激物擦出的情感火花,在受众头脑中留下印记,加之外界赋予元素的阐释力,可以使切身接触这文化本身的社会个体意识到自己是湖湘精神文化场域中的一员。在这个地下“记忆场”中,即便独自出行,也能感觉到与周围群体在共享、吸收同一种文化,进而找到一种归属感。当以个人记忆为基本单位的社会感应集聚,超越个体的集体记忆便自然而然被唤醒了。共同的经历、相似的回忆为集体记忆增添了几分跨时代性,在此时的“记忆场”中,推动社会进化的力量亦开始默默积蓄。

随着现代经济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实因素被笼罩在审美之中,“作为一个整体的现实逐渐被看作是一种审美的建构物”,市民对文化的审美诉求也日渐强烈。如今的地铁站域文化建设已不能再像早些年那样将文化元素简单堆砌码放即可,而应将传统文化与实情实景结合,加以融合创新。长沙地铁站域文化以一种相互交叉、相互映衬与相互促进的姿态,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种文化形态创新融合,在刻写湖湘文化唤醒湘人的文化记忆的同时,亦增强他域民众对湖湘文化的理解与认知。

二、融合与创新:长沙地铁湖湘文化的传播特色

除了身为湖南省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长沙还是湖湘文化传播最为重要的输出口。近年来,长沙经济稳步发展,2019年经济总量保持在1.1万亿元以上,且同比增长8.1%。与此同时,交通发展也十分迅猛,向着综合、系统的方向不断完善。找准“湖湘文化”这一着力点进行阐释,创新性地将传统湖湘文化与城市时代特征加以融合创造,由抽象到具象、从虚到实,长沙的城市文化风格和“湘”文化品牌符号也在地铁空间中一步步清晰起来。

(一) 人文与环境相辅相成

地铁文化传播的价值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以所在地的人文环境作为依托产生的[9]。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湖湘之地历史悠久、山明水秀、文脉绵延,从古代圣贤与老一辈革命领袖的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淳朴重义、自强不息的湖湘精神。长沙地铁将人文环境与站域建设有机融合,不断进行着主题站域建设与湖湘文化传播的探索。

1.已有景观的开发利用

清风站又叫省政府站,位于湘府中路与湘府西路的交界处。笔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发现,清风站周边已建构一个湖湘文化圈。路北侧省政府、区政府、检察院、人民法院等组成行政区域,路南侧湘府文化公园、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湖南省科学技术馆等则构成文化区域。清风站在此设立,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共同构建了一个多功能的、凸显时代精神与湖湘文化特色的城市街区。

清莲站位于著名景点橘子洲中部,景区内青年毛泽东雕像与橘子洲头的人文历史故事吸引了一波又一波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同时,橘子洲作为自然公园,也是当地百姓平时休闲锻炼的好去处。如此高的人流量为该站点的湖湘文化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受众群体,加上站点的廉政主题与毛泽东这一历史伟人的功绩相呼应,文化影响在无形中被放大。可见,单凭站域本体的影响力难以达到较好的文化传播效果,但通过地域文化的横向融合,挖掘已有景观对地铁文化传播的二次开发价值,则可以有效增强站域的文化活力。

隆平水稻博物馆站,位于芙蓉区人民东路隆平中央公园正门,与隆平水稻博物馆距离很近,这一以水稻为主题的大型博物馆用现代化的方式呈现了水稻这一古老作物的悠长进化历程,亦在沉默中询唤着袁老的“禾下乘凉梦”。借水稻表达的乡土情怀与袁隆平院士的科研精神交相辉映,共同建构了一个嵌入城市文化脉络与传播体系之中的情感空间。隆平水稻博物馆站设立于此,更是将交通工具与文化空间连结,使二者形成一个极具互文意义的城市公共场域,继而实现文旅融合,“承载着推动区域文化发展的义务,也承载着推动区域社会发展的责任”。

2.传统文化的创意激活

美国学者欧里克认为,集体记忆的构建有一种路径依赖效应,曾经的文化记忆以及现实的文化叙述方式会对今天的记忆产生影响。橘子洲站将博物馆移置于地下,湘绣、茶文化与历史名人等分板块展出,让人们能够在等车或途经时,利用碎片化时间,快速领略湖湘文化的魅力。1898年,长沙第一家自产自销的绣庄于南门口开张营业,地铁一号线南门口站点将历史文化与站点设计纵向融合,赋予其站域以湘绣的文化主题。于此,抚今追昔,就不止是历史与现实的碰撞,还有几分流连驻足与怀旧情结。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济世情怀百年传颂,魏源从忧国忧民的学者转为放眼世界的思想先驱,曾国藩立志“不贪、不贿、不私”、廉洁从政、修身治家等……省政府站将这些经典故事以墙画的形式娓娓讲述,将传统文化“变着法说”、创意激活,使“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在新时代长沙地铁建设中熠熠生辉。

(二)视觉形象立体构建

与普通的地上公共室内建筑设计相比,地铁站域设计因其特殊的属性,涉及范围更广、内容也更复杂。从理论上讲,视觉形象的立体构建过程是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之上,为了照应受众的心理活动,并达到文化传播目的而进行的建构过程。

拉维奇和斯坦纳曾将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情感”和“意愿”三个阶梯,且这三个阶梯会在受众的认识、态度及行为上得到具体表现。将受众个体看作是文化接收的主体,可以增强受众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再通过视觉形象的构建,使文化观念在受众心中扎根立足。最终,传播者的理念将会在受众的日常观念与行为实践中体现出来。

1.个性化的主题设置

人眼的视觉信息接收过程是一个多层次的过程,传播学将这种视觉上需要多次接收的信息称之为“复杂视觉信息”。我们在接收复杂信息时,首先会对明显刺激物产生反应并形成对总体的第一印象,其次才会对内部细节予以信息接收。所以,对地铁站点内部空间进行个性化主题的设置,并以此为出发点,对主题内涵分步提炼、充实及呈现,不仅修饰了城市地下空间,也使主题更易让人感受到城市的文化特色。

同时,各站点也会根据不同时节的特点,灵活机动地设定相应的站域主题。比如,“在希望的田野上”主题站点为所有经过的旅客提供一个为扶贫助力的平台,纯朴敦厚、友善和谐的湖湘性格充盈于地铁空间;又如,在2016年传统节日“七夕”这天,长沙地铁与湖南湘绣“恋爱”,展出上百件湘绣作品,与乘客们共同见证湘绣的历史与传承;再如,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沙打造了全国首座长征红色主题地铁站,早已斑驳泛黄甚至残缺破损的照片记录着坚定勇敢、义无反顾的长征精神,让民众重新回顾起这片红色土地上从未被遗忘的峥嵘岁月。

站点文化传播的内容找准了湖湘个性化、地域化的标签,站点名称则颇具创意的高度概括了站点文化并凸显核心主题。比如,两大廉政文化主题站分别以“青莲” “清风”命名。“青莲”站以千古廉吏周敦颐的《爱莲说》为出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颂扬莲花高洁清雅品性的同时,让新时代廉政的浩然之气长存。曾有言“标序盛德,必见清风之华”,寓意品格高尚,亦有清风徐徐之意,站点以“清风”为名,意蕴无穷。为了更好地将本土文化融入地铁设计,有效推广湖湘文化,长沙地铁还对许多站点进行重新命名,如板塘冲站、毛竹塘站、鸭子铺站……“走在城市里,就是走在地名里;走在地名里,就是走在历史里”,在彰显长沙特色文化的同时,恢复并启用历史老地名,映现了这座城市深厚的内涵底蕴。

2.形象化的符号审美

索绪尔对符号学的解释开启了媒介研究的又一扇大门,当人们意识到能指与所指之间必然有着某种联系,这就使得符号分析变得非常有趣[10]7。历史经验教给人们如何从文本中寻找意义,人们也在逆向思考如何主动将理念融入符号表达意义,真正使得湖湘精神变得具象。

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单一出现某个符号并不能产生明显的传播效果,将多种符号有机组合的表达方式更易于文化思想准确有效地传播。同时,符号的内涵又是多角度的,“与之相联系的、象征的、历史的以及情感的等方面的问题都包含在内”[10]13。

美国当代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默提出,“色彩可以唤起各种情绪,甚至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理感受”。而“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视觉图像不仅起着妆点环境、美化生活的作用,它还以视觉符号的表征体系在公共领域进行着视觉表意实践”[11],为引导受众对环境主题作出适当解读,可以将色彩用作暗示人们思维的符码。开国领袖毛泽东的故里湖南韶山,是中国红色文化的发源地,长沙南门口地铁站为弘扬湘红色精神,倾心打造了全国第一个长征主题地铁站。在这里,作为中国人文化图腾与精神底色的“中国红”随处可见,浓郁的绛色激发了受众理解的主观能动性,在产生心灵感应的同时,爱国之情也油然而生。

受众对色彩的感知不仅与其个人生活阅历、思维惯性有关,也同其自身与所处环境之间的交互有一定的关联。清风站三号出口《民俗瑰丽》系列装饰画以红棕、土黄与蓝绿三色为主,青嫩碧绿的稻田无限延伸,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其间,清澈流淌的河水穿村而过,绘就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美丽乡村画卷,整幅作品表达出湖湘人民对这片热血沸腾的土地和母亲河湘江的敬畏之心。南门口的湘绣站点,朱红色墙面搭配传统的黄色琉璃,漫步其间,仿若时光穿越,在中式浪漫中透出湖湘传统文化的古典雅韵。在营造韵致氛围的同时,这些色彩美学符码的运用也满足了受众在地下空间的审美诉求。

一切文化的呈现均可看作是符号的组合。从某种角度而言,符号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具象的符号可以直接明了地传递信息,抽象的符号则具有心理缓冲的作用。从符号暗示转化到理性思考,再从理性思考转化为行为举止,这整个过程都体现出符号在文化传播中的推动作用。

3.人性化的媒体投放

今天的大众传媒就好比城市的神经系统,不断刺激着受众的脑部神经。借助于多媒体的叙事方式更有益于强化受众的文化记忆。封闭的地铁空间,容易给人造成乏味烦躁之感,公益广告的创意设计、迎合站域主题的广告投放则有效中和了这种感受。内容创新可使传统媒体重新焕发生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铁移动电视将城市形象宣传片带到了地下空间,灵动丰富的画面细致地展现了湖湘文化的前世今生;湘剧、弹词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透过屏幕,进入了公众视野。

新媒体的诞生使人类的传播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而将科技与人文相结合,渗透出更多的人情味,也是新媒体传播的努力方向。现代都市繁忙快速的生活与节奏下,产生了碎片化阅读这种新的信息接收形式,地铁宣传需紧跟时代步伐,运用新媒体技术将个体与城市群体乃至地下空间相连,积极寻求地铁基础功能之上的发散空间。官方微博“@长沙地铁”为旅客准备了寻找垂直电梯、洗手间与母婴盥洗台等设施的位置攻略,并及时发布最新地铁新闻;微信公众号“长沙地铁”更是推出了长沙地铁纪录片,其间映现的长沙地铁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建设精神,正是新时代环境下的生动诠释。

在地铁站域文化建设中,开放式的新媒体带给受众的交互感也是前所未有的。这种传受的双向互动在极大程度上改善了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被动接受的状态。交流从两点一线变成了网状,所有人都可以轻松地表达意见或建议,传播的能动性大为增强,继而开发出更多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站域主题。

(三)文化空间虚实相映

受众对事物的感知是多层次的,不仅会对事物本体营造的现实环境产生感受变化,还会在意识方面受其营造的虚拟环境影响。基于这一观点,“按照不同的感知维度,地铁空间可分为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两类”[12]。

1.实体空间的文化亲历

20世纪40年代,美籍以色列社会学家卡茨提出了“使用与满足”的观点,揭示了受众在传播过程中,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1)Kate,E.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the study of popular culture: An editorial note on a possible future for this journal[J].Studies in Public Communication,1959。。于是,设计者们开始关注符号对不同群体所产生的心理暗示。从传播者的视角来说,地铁站域空间内设计的硬件装饰与艺术品陈列,通过其极具张力的表现形式,将湖湘文化从其载体上凸显出来。这种美学形式与所属社会价值观密切相连,且折射出现代人对文化的内在需求。从受众角度而言,在主题站内,空间的形式、光色与公共艺术表达等均会激发人们的记忆感受与联想,进而影响人们的情感、情绪。这种实体空间的建构带给人们的心理感受是基于地域文化而形成的归属感,在封闭且有限的空间内,“我”变为“我们”的内心呼应,使得文化传播的目的更易于实现。

情感体验是通过身体与所处实体空间的互动而获得的,站内空间功能区域的划分也处处彰显着长沙地铁的人文关怀。依照乘客通行路线,主题层层递进,同时也在空间功能上孜孜探索:橘子洲站过厅层主打湖湘廉政文化与红色廉政文化,借历史人物的经典故事反腐倡廉;站厅层则凸显地铁廉政文化,尤为特别的是本层“廉镜台”的设置,意在使人在照镜子、正衣冠的同时,亦明辨自己的内心欲望;受众流通量最大的区域——站台层则以“莲语莲诗”为主题,以短句诗词的形式渗透人文气韵,提高传受效率。这些具有层次感的设计带给民众更为舒适、便捷且富有人文气息的空间体验。

地铁站域的文化性格是由社会大众共同塑造的。在站域文化的设置过程中,突出中心并恰当融入传统文化,可唤醒市民的本土文化意识。实体空间给人带来的文化亲历也能够更快提升站域文化高度,形塑城市文化形象。

2.虚拟空间的社会效应

美国城市学家芒福德说过:“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主观印象,是通过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13]在地铁站域空间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其实质是在塑造一种存在于大众意识中的拟态环境,这种拟态环境的产生是现实存在的文化实体同大众媒介合作的产物。

这些信息经过选择性加工后构成的文化想象,也体现出了大众传播在实际应用中的社会功能。城市在加速度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地下空间效率的提升,数字传媒有效地收集数据并展开相应的分析,辅助规划者更好地传递信息,实现其环境监视功能。媒介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传播者在幕后掌控着虚拟空间中的“象征物”,向受众传播着文化知识与湖湘精神。社会倡导的价值观被默默地输入受众脑海,对庞大的社会群体的行为也产生着一定的规范引导作用。其解释与规定的功能从其对文化品牌的议程设置亦清晰可见,地铁站域运用多种大众媒介与传播技巧,使各种“议题”有不同的呈现方式,这种潜在的意识引导着城市受众的思考聚焦于最显著的湖湘文化主题,并且引导受众在此焦点上达成一定的共识。至此,站域文化传播也就完成了从意义建构、现实空间整合,到心理认同并构筑一定范围内的“想象共同体”的整个过程。

总体来看,除了在工程技术方面具有突破与创新,长沙地铁交通在站点文化传播上也在不断积极尝试,准确提炼出“湖湘文化”这一城市品牌,将地域文化创新性融合,并将同一站域内各符号元素统摄于同一主题,整合资源协调发展,构建立体的城市形象。不论是实体空间,抑或虚拟空间的建构,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描摹这座城市的文明脉络。更重要的是,传承那一份湖湘人独有的归属情怀。

三、张力与深度:湖南地铁站域文化传播的探索方向

城市的多重性、开放性与紧凑性共同孕育了地铁站域文化。地铁站作为城市的缩影,其站域文化建设肩负兼顾塑造城市形象与打造城市品牌的重任。作为交通要素,它又映现着社会变迁与时代文明。加强对地铁站域文化的建设已是每一座大都市发展的必然,如何更好地实现地铁站域文化的传播也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自2014年至今,长沙地铁运营已整八年,不仅有效分担了长沙市内庞大的交通压力,同时还承担着传播湖湘文化与塑造城市形象的社会功能。在湖南这片土地上,长沙地铁文化建设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就其自身内在优势而言,长沙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湖湘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屈贾之乡”“潇湘洙泗”之美誉,马王堆汉墓、长沙铜官窑等文物古迹遗存众多,岳麓山、橘子洲等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谭嗣同等革命人物故居及根据地遗址也大多集中在这片土地上。根据城市规模指数等五个维度的评定,2017年长沙跻身新一线城市,相关部门数据显示,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为流动人口,如此广泛的地铁媒介受众,更便于进行湖湘文化的跨省传播与文化交流。如今,长沙地铁仍处于发展阶段,地铁建造技术不断创新,在探索的道路上不断攻坚克难,有这样的技术基础作为保障,长沙地铁站域文化建设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就其外部环境优势而言,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长沙地铁的湖湘文化建设秉持国家“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协同多方,共同铸造城市文化氛围。与此同时,国家对外开放的政策和优秀深厚的中华文化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外国友人踏入中国国门,长沙各大景点随处可见各国游客的身影,这些成长在世界上不同角落的人们无疑成为了跨文化传播的绝佳导体。

当然,长沙地铁在湖湘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一些外部的阻碍与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快速发展中的长沙,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每每乘坐地铁,大多数乘客都是看中地铁快速、高效的特性,而快时代的快节奏生活让人已无暇驻足于地铁站;其二,人口增多导致地铁拥挤,如五一广场这类站点总是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在地铁站这样相对狭小的空间中,文化符号就不可避免地会被人群所淹没;其三,现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多浮于表面,虽然绝大多数年轻人认为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极为重要,但却鲜有人会真正走近传统文化。

结合上述分析,对于长沙地铁站域湖湘文化建设而言,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着重于对文化深度的探索与对主题张力的表现,重点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重视地铁站域整体建设,明确核心文化点。在城市发展要求地铁建设向集约化、复合化发展的同时,地铁站域文化建设也应在设计与建设过程中,落实“一线一景、一站一景”的设计原则,利用好空间文化密度进行传播[14]。只有合理利用好城市人文环境资源,对本土历史文化、伟人文化与民俗文化等进行细致梳理,将“湖湘”二字作为核心文化点,精心提炼并有机融入,才能更好地塑造出集环境、功能与文化三位于一体的整体站域文化空间。

第二,丰富空间视觉设计,助力湖湘文化传播。湖南地铁站内的空间视觉设计还有待加强,在视觉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城市特征的代表性以及艺术加工的可行性[15]。不锈钢壁画、长沙窑瓷画、铜铸雕塑等这些新型的地下空间公共艺术作品,不但可以丰富视觉效果,还可以在调整空间结构的同时,起到传播湖湘文化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装饰本体会老旧,但传递出的湖湘文化精神会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第三,加强文化归属感引导。城市是人类活动的场所,空间的设计和文化的传播始终应以人为本。一方面,应该给予受众精神上的人文关怀,譬如可以在繁华区域闹中,以素雅的湖湘茶文化为主题,营造一种“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淡泊怡然的恬静氛围,让精神焦虑、生活紧张的人们可以在途中平静下来,舒缓情绪;或是在人流量较少、位置较偏的站点以暖色调为主,纵使地上“寒秋、深夜、冷雨”,地下空间仍旧“似七月晨辉,似冬日暖阳”,给予现代都市“居亦不易”的市民以心理上的慰藉。另一方面,文化归属感来源于地域文化特性。在设置站点文化时,应征求广大市民意见,发挥互动参与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选取最贴近受众喜好心理的内容加以打造,既可构筑空间亲和力与心灵归属感,也更易于提升湖湘文化的传播力。

第四,与国际接轨,与时代融合。正如透过俄罗斯布拉格站的壁画,路人可以感受到俄罗斯与捷克人民的友谊,我们也应适时将湖湘文化与国际文化相调和,展示出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开放。数字化信息技术亦可助力文化传播更为高效快捷。譬如慕尼黑“Westfriedhof”地铁站就运用光电技术给站域文化空间增添了新体验。此外,还应敏锐地把握城市发展的新方向与新事件,从视觉与心理两个层面,引导受众真切感受昂扬向上的城市文化,共同塑造整体精神风貌。

作为公共空间的文化交流渠道,湖南地铁站域湖湘文化的传播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作为城市的主人,广大市民群众有责任、有义务主动了解湖湘文化,积极与政府互动,形成良性的“政府-民众”关系,更有利于决策者“知民意,安民心”,使文化建设更加贴近民众。此外,最重要的还是,相关部门应主动重视站域文化建设。只有使站域文化建设活跃起来,才能实现多方资源的合理利用,才能实现有效传播湖湘文化的初衷。

一座城市的总体形象是由文化形象与经济面貌等多方面元素共同塑造的。城市的品牌形象在公众心中的建立,总要经历一个从初识到了解,再到内化认可的过程,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对城市精神的理解逐步深入的过程。文化底蕴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支柱,在城市发展的同时,我们只有将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才能使得这座城市永葆文化活力,成为一个精神集中的团结共同体。与此同时,城市建设者的不断探索和积极创新也尤为重要。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在湖湘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上,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这是长沙这座英雄城市的责任与担当。如今,长沙地铁建设事业蒸蒸日上,随着地铁站域文化产业的延展,长沙其他地铁线路的文化建设必然会更加富有创意。如何将对文化精神的深度理解具体落实到现实的地铁空间内,如何进一步舒展站域湖湘文化传播的张力,是我们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同样值得思考的问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