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特色小镇:文化产业视域下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路径——兼论瓯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时间:2024-06-19

汪德宁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传播系,浙江 温州 325035)

特色小镇:文化产业视域下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路径
——兼论瓯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汪德宁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传播系,浙江 温州 32503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三波“文化热”,其历史演变轨迹深刻揭示了我国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十多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文化自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以及观念滞后等原因,严重制约了瓯越文化的传承创新及其产业化发展。在文化产业化的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特色小镇;文化产业;瓯越文化;传承;创新

一、三波“文化热”演进的内在逻辑

在先后经历了“五四”和“文革”两个历史阶段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批判乃至毁灭性破坏之后,如何看待和弘扬传统文化,一直是国内知识界关注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并由此引发了三波“文化热”。

第一波,由文学创作引发的“文化热”。19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是鉴于民族文学创作与发展的外在压力和内在焦虑,深刻反思并积极探寻“文学之根”,希望能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创作灵感和精神动力,进而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世界性文学作品。1990年代兴起的“文化散文”,让人们看到了曾经灿烂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没落乃至频临灭绝的悲剧命运,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两股“热流”汇聚成一股“热潮”,将“文化热”推向高潮。这是一场由文学创作领域发起,进而波及整个社会的文化热潮,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次重新体认和全面反思。

第二波,“文化产业热”。21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文化产品的大量输入,国人再一次将目光聚焦于“文化”。出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国家文化安全的考虑,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1],由此掀起了一股文化产业热潮。文化资源的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文化产品的制造和文化产业集群的打造……等等,并且打造出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品和文化品牌,向世界输出文化产品的同时,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当代价值。

第三波,近两年掀起的“传统文化热”。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传统文化的商品化和产业化进程也不断加快。但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开始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而不再像初期那样只看重它的经济效益;在文化产品制造和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也更加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如近两年央视精心打造的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就是最好的例证。

透过这三波“文化热”,可以清晰地看出不同时期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群体、关注视角及认识程度的不同,即由文学界到文化界乃至扩展到整个社会,由文学的视角转变为经济的视角再转变为文化的视角,同时也深刻揭示了我国文化演进的内在逻辑: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省——文化自强。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经过十多年的迅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软实力得到了较大提升,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客观上文化自身的复杂性以及主观上对文化产业认识的滞后,制约了文化产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十分不利,应引起足够重视。

一是文化自身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给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及其产业化发展带来一定的困扰。文化是多元的,其种类或载体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并且愈是多元和丰富多样就愈是深厚博大和具有生命活力。丰富性同时也意味着复杂性,丰富多元的文化往往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从价值理念上看,有优秀的,有落后的;从载体形态上看,有物质的,有非物质的;从商品化的角度看,有公益性的,有经营性的……截至2016年,我国已有39个项目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居世界第一;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372项,省级非遗项目13087项;更有数十万计的市级、县级非遗项目。[2]再加上未列入非遗保护名录的及物质文化遗产,更是难以计数。

面对如此丰富多元的文化遗产,各地方政府由于认识的不足或观念的滞后,在传承与创新这些文化遗产及其产业化开发过程中不加以甄别、不尊重客观规律,只要是“传统文化”,不管是优秀的还是落后的都一律加以保护传承,不管能否商品化一律予以转化或开发,甚至为此附会夸大、走火入魔。如曾经上演的“抢名人”闹剧,各地为抢“老子”、 抢“曹操”、抢“西施”等文化名人而大打口水战,有的地方甚至连“潘金莲”也抢,并且为这些名人塑像、修建故居,将其打造成一个文化旅游景点,动辄上亿,甚至高达几个亿,最终血本无归。在这些案例中,“名人”成为一个空洞的能指,并未传承与创新其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而以此为“噱头”的旅游市场的萧条落没,则宣告了其商品转化和产业开发的失策、失效。

二是片面追求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忽略了其社会效益,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文化产业化的时代背景下,产业化发展之路是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正确方向。改革开放前那种完全依靠政府投资,却让传统文化停留在文化典籍里,躺在博物馆、图书馆里睡大觉,不仅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更不利于这项工作的开展,因为没有回报的长期投资政府也是吃不消的。这就是为什么曾经一提到“文化”,大家就认为是赔钱的买卖、甚至是在“烧钱”的症结所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和产业化开发理应做到均衡发展,既要重视经济效益,即文化的商品化转化和产业化开发,又要重视社会效益,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经营性的文化注重产业化开发和经营,突出其经济效益;公益性的文化注重传承与创新,突出其社会效益。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对经营性文化进行商品化转化和产业化开发,也要肩负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社会责任。

当前,由于重经济发展而轻文化建设以及考核制度不合理,各地政府常常出于政绩和经济发展的考虑,十分重视各级非遗名录的申报及其产业化发展,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重视不够。有些地方申报列入各级非遗名录的文化种类和数量很多,文化产业发展也十分迅猛,但文化遗产却得不到有效保护。以温州市来说,截至2014年11月,温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4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2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5项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71项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40但温州泰顺三座逾百年历史的廊桥却于2016年9月被山洪冲垮,让国宝级的非遗毁于一旦。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历史事实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例子,更是枚不胜举。如一直以来长盛不衰、甚至愈演愈烈的历史剧和宫廷戏,常常捕风捉影,随意编造,更严重者,则肆意歪曲捏造历史事实,极力宣扬和美化封建糟粕,甚至将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人性之恶演绎到极致。这些产品迎合了市场的需求,赚得钵满盆满,从产业化的角度来看或许是成功的,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则不仅是对历史的有意曲解,也是对传统文化中糟粕思想的宣扬,与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宗旨背道而驰。

三是对传承与创新之间关系认识的模糊不清,给这项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传承与创新,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传承是为了创新,是前提和基础,创新本身就是一种传承,是目的和归宿;没有传承,就谈不上创新,没有创新,传承就失去了价值意义。简单地讲,解决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关键就是要在“变”与“不变”之间求平衡。对于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来讲,“不变”的是外在形态和内在的精神,“变”的是传播载体、活动形式及审美情趣等;对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来讲,“不变”的是价值理念,“变”的是传播载体、活动形式、外在形态及审美趣味。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思想认识上的模糊不清,缺乏先进理念,结果往往是该“变”的“不变”、该“不变”的却“变”了。如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上,因缺乏“整体性保护”的先进理念,不是将非遗的本体及其产生的背景,以及周边的环境和生态进行整体性保护,保持其“不变”,而是对其进行部分保护或局部维修,并且不能做到修旧如旧,甚至将其从周边环境中整体迁移出去,使其“变”了,从而严重破坏了非遗的本体及其周边环境。如温州市在东瓯始祖东瓯王庙及文化名人故居的修缮过程中,因缺乏整体性保护的理念,破坏了非遗的文化整体和生态整体。[4]同时,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由于缺乏“活态传承”的理念,常常将修复的非遗束之高阁或弃之深山,使其“不变”,而不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或丰富多元的载体,将其引入到人们群众的生产生活中,让她“活”在当下,并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中“活”得更加精彩!

“活态传承”本身就是一种创新。除此之外,创新还包括对传统文化进行商品化转化和产业化开发,即所谓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主要着重于某个具体文化种类的成果转化和产品的生产,如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以及打造出动漫产品等。而创新性发展,则更加着眼于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路径选择,如近年来网络文学的出版发行,然后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上演,甚至进一步打造出动漫产品,并已逐渐成长为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但总体看来,由于创意的匮乏、资金的不足以及技术手段的落实等原因,产业的集聚效应不强、附加值不高。不仅如此,由于对经济效益的片面追求,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产业化过程中,常常忽略了文化的传承。

三、特色小镇: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路径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文化产业化的今天,文化不仅是一种价值指向和精神引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驱力,同时也是一种支柱产业、一种软实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为了振兴民族传统文化,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强国,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工程的意见》。其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传承保护、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协调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加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5]实现这一总体目标,既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各地方因地制宜、传承与创新具有区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并积极探索新的路径?近两年来我国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建设起来的“特色小镇”,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2016年2月,中央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意见》指出,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成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6]为了落实中央精神,2016年7月住建部等三部委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并为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申请专项基金和适当奖励。[7]早在2015年,浙江省就将特色小镇建设作为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先后公布了第一二批、共79个特色小镇建设名单。经过两年的努力,全省特色小镇建设呈良好发展态势。目前,79个特色小镇累积投资1200多亿,集聚企业3.7万家,引进各类创新创业人才1.6万余名。2016年,经专家复核,会签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认定127个镇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浙江省有8个小镇入围,在全国名列前茅。

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我国特色小镇建设主要是着眼于新型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而不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但这并不影响它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文化空间,因为“文化才是特色小镇精神原色”,“只有做足文化内涵,赋予小镇文化气息,才能赢得真正的‘特色’,并且能够为其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不会成为‘一时’的时髦”[8]。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不加区分地将“特色小镇”称为“特色文化小镇”的根本原因。特色小镇,是融新型城镇建设、文化产业开发和文化传承与创新于一体的独特的地理空间,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

特色小镇是传承文化的“活”的博物馆。文化的传承首先要做好保护工作,要根据整体性保护原则,将文化遗产尤其是非遗保护好,尽最大可能保持其原来样貌。这里的整体性保护原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将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整体加以保护,完整并完好地保存其外在形态、活动形式及内在精神等,而不是简单地作局部维护或修缮;二是保护好其周边的环境和生态,使其在原有的环境中生存,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连成一体、互融共生,进而达到“活态传承”的目的;三是保护好非遗的传承人,将非遗及其传承人作为一个整体加以保护,做到彼此促进、互为生发。特色小镇,以当地人民群众生活为基础,以特色文化为精神原色,进行新型城镇建设和产业开发,符合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活态传承”原则,是传承文化的“活”的博物馆。

如瓯越文化。它们是温州先人留下来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勤劳温州人的集体记忆和智慧结晶,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种类丰富。如果能根据实际情况,围绕当地特色文化,进行整体性保护和产业化开发,进而打造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形态多样的文化小镇,不仅有利于新型城镇建设和产业化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如以永嘉的昆曲、乐清的黄杨木雕、泰顺的廊桥、瑞安的木活字印刷等非遗为主旨打造特色文化小镇,在进行新型城镇建设和产业开发的过程中使其成为传承文化的“活”的博物馆。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温州列入浙江省第一批建设的文化特色小镇只有2个、第二批建设的只有3个、培育的只有4个,共9个,在全省排名垫底;其中列入第一批的2个小镇在2015年考核中一个为“合格”、一个是“警告”。所有列入建设和培育名单的9个小镇里,几乎都是从新型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规划的,瓯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而抽空了特色文化的精神底色,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特色小镇是文化产品的生产基地。特色小镇,不仅是传承文化的“活”的博物馆,同时也是文化产品的生产基地,因为传承文化本身就包含了商品化生产,是它的题中之义。在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上将文化进行商品化转化,通过产品生产和销售来传承文化,这就是所谓的“生产性保护”。“活”的博物馆不仅供人参观,更让人参与其中,在进行商品转化和生产的过程中,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商品转化,即贴近市场需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或改进传统工艺,以适当的载体将无形的文化转化为有形的产品,将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中,力争打造出文化精品,使小镇成为特色文化产品或文化精品的生产基地。其次要借助展示、流通、销售等环节,使其融入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并在生活中持久传承,真正做到“活”在当下,既推动经济发展,又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在当前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温州应围绕不同种类的非遗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小镇,在产品的转化与生产过程中传承与创新文化。如在乐清打造黄杨木雕文化小镇,在永嘉打造昆曲文化小镇,在苍南打造印刷礼品文化小镇……在特色文化小镇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大力传承与创新传统工艺,另一方面将传统技艺或文化元素融入产品,使之成为特色文化产品的生产基地。但遗憾的是,入选省第一批特色小镇建设的瓯海时尚制造小镇、苍南台商小镇和第二批的瓯海生命健康小镇、平阳宠物小镇以及培育名单的永嘉玩具智造小镇、温州汽车时尚小镇都是基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的,看不到一丝文化的影子,不仅不利于瓯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新型城镇建设。

特色小镇是文化产业的集聚高地。在当前文化产业化的背景下,仅仅生产文化产品或打造文化精品还不够,还要有效整合区域内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打造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使之成为产业集聚高地。正如我国文化产业研究专家欧阳友权所指出的,“文化资源的整合首先意味着寻找文化产品和现实文化之间的结合点”[9]66-67。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形成不仅是产业发展成熟的标志,更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根本途径。

产业集群不仅要求相关企业或产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促动,同时也需要它们在地理位置上靠得比较近,便于加强联系与合作,进而产生巨大的集聚效应。目前我国基本上是以产业园的形式来打造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各地纷纷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各种文化产业或创意产业园。温州也打造了“东瓯智库创意产业园”、“红连文化创意产业园”、“创梦文化创业园”等,但整体看来,效果并不理想。主要问题在于:一是这些文化产业园主要是基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建设的,有的甚至只是出于旧厂房改造的创意,并没有特色文化作为支撑,虽冠名“文化”,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文化”内涵和特色,更不用说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了。失去了文化的“根”与“魂”,其创意产业将成为无本之木。二是脱离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文化成为无源之水,成为“死”的东西,不利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不利于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产业化开发。三是地理空间狭小,容不下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企业行业,难以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特色小镇建设生动地体现了“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发展理念,融“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弥补了以上几点的不足,理应成为文化产业的集聚高地。一是有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特色文化作支撑,便于文化的传承和产品的生产及产业化开发。二是有本地特色文化的优势,有利于将产业相关的文化资源整合在一起,产生相互聚合、渗透激活的“引爆效果”。三是有足够的地理空间,能容纳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企业,有利于促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四是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有利于创意的培育和灵感的激发及游览、休闲、娱乐等产业的开发。

特色小镇是文化输出和传播的策源地。扎根于特色文化小镇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一张文化名片和金子招牌,再加上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及工艺、旅游、动漫、影视等文化产业的开发,使特色文化小镇成为文化输出和传播的策源地,如北京密云区古北口镇的古长城文化、安徽宣城市白地镇的宣砚文化、贵州遵义市茅台镇的白酒文化、浙江丽水市上垟镇的青瓷文化……等等。影视、动漫、旅游等文化产品的输出是最直观形象的传播形式。传统纸质媒介的传播,是静态的、“死”的,不直观、不形象,不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其传播的范围和效果也极为有限。现代网络媒体的传播,虽然生动形象、传播范围广,但由于传播得太多太快、甚至泛滥成灾,很难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再加上制作不够专业、产品比较粗糙,不仅让人真假难辨,甚至会严重歪曲或损害特色文化形象,不利于文化产品的输出和文化品牌的传播。文化产品形象直观,并且能让人在消费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参与其中,与产品形成互动,在体验文化产品带来的愉悦的同时,触摸文化的质地和温度,感受文化给心灵带来的震撼或力量,甚至给予这一文化新的解读、想象和建构。

[1] 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EB/OL](2009-09-27)[2017-07-18].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9-09/27/content_18607771.

[2] 郑杨.非遗:“活”出各自精彩[N].经济日报,2017-04-09.

[3] 孟志军.理论与实践:温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表达[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4] 王巨山.非物质文化保护原则辨析——对真实性原则与整体性原则的再认识[J].社会科学辑刊,2008,(2).

[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01-25)[2017-07-1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1/25/c_1120383155.htm.

[6]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16-02-06)[2017-07-18].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2/06/content_5039947.htm.

[7]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EB/OL].(2016-07-01)[2017-07-18].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607/t20160720_228237.html.

[8] 苏彦.文化才是特色小镇精神原色[EB/OL].(2016-08-08)[2017-07-18].http://www.northnews.cn/2016/0808/2244182.shtml.

[9] 欧阳友权.文化产业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何旺生)

Featured Town: A New Approach to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Industry ——On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Ou Yue Culture

WANG Dening

(DepartmentofHumanitiesandCommunications,Wenzhou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Wenzhou325035,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 has experienced three waves of "cultural fever", its historical evolution track profoundly reveals the inherent logic of China's cultural development. Over the past decade or s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has also achieved good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However, due to the richness and complexity of the culture itself, the social benefits of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the lag of the concept, the inheritance innovation and its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have been seriously affected.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featured towns opens a new path of development for the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featured town; 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Ou Yue Culture; inheritance; innovation

2017-06-11

本文系2016年温州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瓯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16jd12)阶段性成果。

汪德宁(1971-),男,安徽芜湖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传播系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文艺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化产业。

G124

A

1674-2273(2017)04-0053-0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