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俞小和
(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安徽合肥 230061)
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俞小和
(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安徽合肥 23006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具备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要素与结构。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上,注重发挥群体领袖的作用;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传统文化和群众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实现表述内容的通俗化和多样化;发挥论战与讨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促进作用。在当前新的形势下,需要借鉴传播学的理论,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媒体的现代化;提高普通民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参与度;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评价理论。
传播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传播,最初的意思是“广泛散布”[1]193,现代的研究者将其引申为“人类之间信息传递与交流”[2]2-4。传播学就是一门以人类的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1948年,美国人拉斯韦尔发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提出了“5W模式”①即:谁(w ho),说什么(says w 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 hich channel),对谁(to w 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 hat effect)。。概括起来说,就是一个传播过程都是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要素组成。由此奠定了传播学的研究基础。后来,随着信息论、控制论的发展,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更加宽泛,而且融合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许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使传播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可以为其它学科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上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群众的问题。在当代,实际上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对人民大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全党和人民大众所熟悉,并且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大众手中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种以人的思想为对象的教育活动,离不开一定的信息在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它是一种信息传播过程,那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可简化为传播者将含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信息的传播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手段、途径(传播媒介)作用于人民大众(受众),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过程。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备了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是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可以纳入传播学研究的范围。从传播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对复杂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分析就具备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传播者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传播者,是指那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出、传播过程中担负控制、加工、传导功能的,发挥教育作用的人或组织。比如,党的宣传机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由这些传播者发出后,有的时候是单向直线式传播的,如教师上课,观看电视等;但在很多时候,民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通过各种社会群体(如群众组织、社会团体、单位、学校、社区)中政治兴趣较浓、水平较高的“群体领袖”作为中间传播者的再传导抵达接受者的。美国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二级传播论”,认为许多人重要的政治观点、政治倾向的形成并不取决于传播媒介,而是群体中小部分与媒介关系密切的“群体领袖”。也就是说,信息先由媒介传播到群体中的群体领袖,再经过群体领袖扩散给群体中的其他人。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传播内容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传播者把马克思主义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通过一定的媒介运送到接受者,然后受者将接收到的符号还原(译码)为传播者所传达的那种意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传播的信息只有经过传播者的精心选择和编码,才能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被受者所接收。传播者总希望自己承载信息的符号能被接受者原原本本地还原出来,既无多余也无不足,那么用于传播者编码和接受者译码的“密码”必须为双方所熟悉和顺利使用。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传播媒介
人类传播在本质上是信息的交流和沟通,负载信息的符号又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实体或具体途径才能进入传播领域。就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而言,报刊、广播、影视、互联网等可以成为传播媒介;社会组织团体、文化艺术活动以及课堂教学也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只要能够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有效地利用,都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载体。传播学之父威尔伯·施拉姆曾提出过一个受众选择某种媒介的或然率公式: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选择的或然率。公式中,报偿的保证指传播内容使受众感到满足的可能性;费力的程度指使用某种传播途径的难易和所花费的精力。这一公式表明,要想提高某一传播媒介被受众选择的概率,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提高分子值,即增加受众可能得到的报偿;一是降低分母值,即减少受众需要付出的努力。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受众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是指包括农民、工人、个体职业者、学生等各个阶层的群众。传播学的个体差异理论认为,一方面,在传播过程中,受众成员心理或认知结构上的个体差异,是影响他们对传播信息的注意力,以及对信息所讨论的问题和事物所采取行为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作为传播者需要先弄清群众的兴趣、爱好、需要、态度等,以及该群体的特性和差异性等,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受众并非是毫无主动性与辨别能力的传播对象。在实际传播中,信息并不是单向地流动,而是具有双向流动的特点。传播者发出的作息,受众总要做出或积极、或消极、或接受、或拒绝等程度不同的反馈,传播者根据反馈信息进一步调整传播媒介与传播内容,以便取得预期的传播效果。
(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传播效果
所谓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至受众引起受众社会认知、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的变化。[3]188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同样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认知效果。即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了解程度,(2)价值形成与维护(认同)效果。通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民众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并能坚决维护。(3)社会行为示范(实践)效果。一种思想在脑海中扎下根之后,就会指导他从事实践活动,并能为社会提供某种示范效应。
一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越好,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绩就越大。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们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然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一)发挥群体领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
根据拉扎斯菲尔德的“二级传播理论”,群体中的领袖在传播过程中能发挥积极作用。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和接受史中,有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许多先进青年在学缘和地缘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个研究团体。该团体内往往有一名或若干名积极分子,他们先于其它人接受马克思主义。这些人与其它人以同学、师生、同乡等身份保持密切关系,互相砥砺、问难,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团体中的许多成员先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例如,毛泽东与新民学会,周恩来与觉悟社,赵世炎、周恩来与法国的勤工俭学团体。
毛泽东、周恩来等作为某一志同道合群体中的的“领袖”,无论是学识还是品格,对于其他成员无疑具有示范作用。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等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马克思主义通过毛、周这样的领袖在群体中传播就变得相对容易。当代中国社会有各种阶层,在各阶层内部有各群体,每种群体内部有相似的亚文化和若干群体领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倚重这些群体中的“领袖”,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
(二)注重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的结合,实现表述内容的通俗化和多样化,让传播内容易为群众理解和掌握
普通民众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但自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传统的民族形式很熟悉。毛泽东早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就曾指出:“如果是不但口头上提倡提倡而且自己真想实行大众化的人,那就要实地跟老百姓去学,否则仍然‘化’不了的。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4]841列宁也曾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Umschlag)。”“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Um schlag)最高限度的通俗化。”[5]468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传授的内容与形式必须是普通民众所熟悉的东西。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创办了许多工人刊物,用通俗的语言,结合工人的生活,揭露他们所受的剥削,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引导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例如,1920年12月26日《劳动界》第20册刊登的《劳动歌》:“天天起来做苦工,一年到尾都是穷,……别人回家吃晚饭,我们还在工厂中,从早到晚苦一天,所得不过二角钱,买得柴来难买米,可怜怎样度长年?”[6]95这种通俗易懂的传播方式得到工人的欢迎,因而《劳动界》被称为“我们工人的喉舌”。
(三)吸引受众对传播信息的注意力,发挥论战与讨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
普通民众都有求新、求趣、求真和参与的心理,论战和讨论能以新颖的形式吸引民众的注意力,而且许多人能参与到争论或讨论中来,更是满足了民众的参与心理。建党前后,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之间发生的争论,一方面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上的影响,许多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的先进分子先后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坚;另一方面,使许多原先持有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人抛弃了自己的错误观点,站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大旗之下,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加广泛和深入的传播和发展开辟了道路。在1978年开展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中,许多中髙级干部直接领导或影响了这场讨论,许多知识分子参与到大讨论中来,更多的普通民众从报纸、刊物中了解了大讨论的过程。通过真理标准大讨论,中国的思想领域重新焕发了蓬勃生机和旺盛的活力,使更多的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回到正确的立场上来。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处于主导地位,但同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有所滋长,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特征更加明显,各种思想文化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相互激荡、彼此碰撞。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应当有挑战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勇气,担负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的光荣任务。
(一)更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媒介,实现传播媒介现代化
在传统的传播中,传播者居于传播的中心地位,是信息的源头,拥有一定的信息优势和传媒优势。然而,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播者的这种地位,传播者与受众角色开始发生模糊。网络中的传播者已经不再居于传播的中心地位,任何拥有一定技术手段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别人传播信息。而且,在互联网上,由于传播内容的开放性、内容庞杂且不易管理的特征,使得信息呈现出多元性的态势。因此,要使民众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中主动选择马克思主义,必须改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媒介,增加思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如录像、幻灯、VCD、电影、多媒体、网络等,特别是注意手机的传播功能。现在,可塑性最大的青年群体是使用手机比例最高的群体,相比网络等最新媒介,手机是最便捷、迅速的信息载体了。这片阵地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不来占领,就会被其他内容占领。重庆开展发送红色短信活动,得到群众的喜爱,这可以说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一种好形式。[7]
(二)提高人民大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参与度
传播的本质是传播者与传播对象之间的一个相互交流、沟通和影响的双向过程,传播的价值是在传者与受众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同时,反馈是受众参与传播活动的主要方式,凸现了受众主动性的一面。因此,不能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为一个从外部向人民群众“灌输”的过程,我们应当发挥人民大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应当注意到理论与人民大众的双向互动。我们要把人民大众看作是有自主意识和主体精神的个人,要提高他们将马克思主义化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行为,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中国化。
大众传媒应该拨出更多的版面和时间供民众发表意见和看法。除了传统的方式,如受理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开辟热线电话、读者专栏等,还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媒介搭建信息反馈平台,安排专业人士,运用科学方法,将调查获得的信息和个体民众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分析,探究出民众需求的层次、类型和规律,作为调节后续传播和确定目标受众的依据。正确对待不同类型的反馈。既要听从专家的反馈意见,更要倾听普通民众的反馈意见;既要接受积极(肯定)的反馈,也要接受消极(否定)的反馈。
(三)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的评价理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已经进行得比较深入,但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评价理论和操作程序的研究仍付之阙如。借用传播学的社会效果评价体系,我们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分为三个层次:认知效果、价值形成与维护(认同)效果和社会行为示范(实践)效果。可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评价的主体是谁?传播者自身还是受众?亦或第三方独立机构?评价应当是定性还是定量的?传播效果的三个层次在评价标准中的结构是怎样的?这些都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有重要意义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探索。就目前而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评价仍是定性远大于定量,感性大于理性;而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与实践的结合远不能说紧密。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的评价理论,能更好地指导我们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各个方面、层次和步骤进行艰苦的努力,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突破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原有视阈,开辟出新的研究领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研究的深入。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 [美]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陈亮,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3] [美]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译.北京:清华出版社,2006.
[4]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美]赛弗林,坦卡特.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M].陈韵昭,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7] 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8]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 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职工运动史研究室.中国工运史料(总第5号)[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60.
[10] 王廷连.欣赏薄熙来书记发出的“第一条红色短信”[DB/OL].20090429.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103/9211449.htm l.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 ication Science
YU Xiao-he(Department of Chinese,Hefei N orm al University,Hefei 230061,China)
Popularization of M arxism is a p rocess,in w hich M arxism is sp read to the peop le,w ith the basic elements and structure in communication studi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CPC has p layed a leadership role in the history of popularizing Marxism by integrating sp reading M arxism w ith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peop le’s daily lives,attaining popularization and diversity of the content p resented,giving the full p lay to the debate and discussion in p romoting popularization of M arxism.In the current situation,taking comm unication theo ry fo r reference,w e should help modernize the comm unication media in popularizing M arxism,get the common peop le involved in popularization of M arxism and actively exp lore the effect evaluation theory of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communication science;Marxism;popularization
B15
A
1674-2273(2011)05-0045-04
2011-08-8
合肥师范学院院级课题“依托高校学生党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011SK13)阶段性研究成果
俞小和(1978-),男,安徽泾县人,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陶有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