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陈安琪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50)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愈发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对高校思政课建设与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其中以***总书记“3.18”重要讲话为起点,高素质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被进一步强化。“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简称“六个要”)成为思政课教师的素质要求。此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先后发文,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具体安排。尤其是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细致要求。伴随着高校思政课改革的顶层设计、职业教育的新变化,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有了更深刻的意义,也呼唤着先进建设理念的指导。
和作用就愈发凸显”,要将“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其中思政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中承担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育是其中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重要一环。面对新时代思维活跃、自我意识旺盛的高职学生,要上好思政课、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就要深入推动思政课改革与创新,就必须发挥高职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强化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2022 年5月1 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开始实施。这是推动职业教育由层次教育转向类型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也进一步强调了职业教育必须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当市场逐利性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精致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负面思想或多或少影响到了青年学子,职业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技术技能,更要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其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全面提升其素质。其中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在高职教育中,能否用正确思想引导人、用科学理论培养人、用主流价值涵养人,主体责任在于思政课教师,其承担着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神圣职责。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职业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人。目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国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挑战仍然严峻。思政课教师如何回应新一代职教学子的现实关切、如何使其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浪潮中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如何让其在更加难以察觉的意识形态渗透、遏制中保持政治定力,这全面而深入地考验着教师素质。
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上好课”“育英才”“建强国”能否顺利实现。建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为更好抓住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方向,笔者主要面向湖北省内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开展了“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问卷调查”,截至2022年2月,共回收有效问卷136份,并以此为基础对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2.1.1 队伍规模
按照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所提出的“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的要求,各高校正加紧配齐思政课教师,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从事思政课教学5年及以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师人数占到了47.06%。
截至2021年年底,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人数超12.7万人。同时,2021年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430万人。可见高校思政课教师整体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得到了较大程度的缓解,但与教育部提出的专职教师人数要求还存在着差距。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专职思政课教师人数仍存在缺口,新进教师规模较大,因此如何缓解个体教学任务繁重、怎样促进新进教师成长等问题仍值得思考。
3.积极推动中小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在坚持间接融资为主的前提下,加快发展直接融资,把社会游资引入直接融资市场。同时,需要进一步健全担保体系,完善抵押制度,扩大信贷供给量。要进一步完善外汇管理体制,健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币值稳定,避免投机性资金抽逃而引起的大起大落。同时,可以尝试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发展网络融资等新业务,提高民间资金的利用效率。
2.1.2 人员结构
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在性别、年龄、职称、专业、学历等方面的结构特点突出。
调查结果显示,72.79%的受访教师为女性,61.03%的受访教师在40岁及以下。同时教师的职称结构也多少受到年龄影响:受访教师中助教占比27.94%,讲师41.91%,副教授22.06%,教授8.09%。由此可见高职思政课女性教师数量明显多于男性,队伍整体呈现出显著的年轻化趋势,初级与中级职称人数远远超过高级职称。
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发现在研究生阶段接受相关专业学习的教师比例较本科阶段由66.18%上升至79.63%,可见多数高职思政课教师均接受过专业相关的系统学历教育,而且研究生阶段的专业相关性占比高于本科阶段,但学科背景复杂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学历构成上,77.21%的受访教师均为硕士,博士仅为2.21%。同时通过交叉比较学历与年龄的调查数据,发现最高学历为本科的受访教师有92.86%均在40岁以上,最高学历为博士研究生的受访教师则全部在40岁以上。这说明高职思政课教师的学历整体在提升,但仍缺乏博士层次人才。
根据***总书记“3.18”重要讲话中的“六个要”要求,可将高职思政课教师的素质要求提炼为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这三大素质在问卷调查中被细化为了具体的素质指标,如是否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是否接受过专业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是否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是否具备跨学科知识网络、是否具备终身学习理念等。其中认为所有指标都很有必要的受访教师比例为87.99%,认为都较为必要的比例为10.54%,共占98.53%。可见高职思政课教师认同三大素质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在师德失范“一票否决”的制度下,高职思政课教师十分看重且能够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热爱教育事业,也能够以较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重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但是部分教师仍存在理论功底不扎实、讲解剖析不到位,对社会热点问题缺乏关注、无法回应学生现实关切,授课能力欠缺、课堂授课效果不佳,对教学规律认知不强、教学方法僵化等问题。在问卷调查的教师素质自评环节中,认为自身的专业功底、人文情怀、跨学科知识网络以及授课能力还需提升的教师人数相对较多,分别有62.50%、45.59%、38.97%和36.76%的受访教师选择了它们。可见高职思政课教师的业务素质迫切需要得到进一步提高。
高职思政课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与获得感存在一定的矛盾。通过交叉比较问卷调查中的从教年限与年龄,发现从事思政课教学5年及以下的教师占比47.06%,远远高于30岁及以下教师所占的15.44%。再结合调查数据中的学历结构与我国法定的儿童入学年龄,可以推断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是在再次择业时选择成为了高职思政课教师,这体现了职业的吸引力。但需要指出的是,该职业对于博士研究生的吸引力仍然不强。另一方面,64.71%的受访教师认为高职思政课教师这一职业获得感不强。这一矛盾性反映了高职思政课教师在从教过程中的落差感。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应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队伍建设向好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现象日益暴露,职业教育重要性愈加凸显。高职思政课教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中铸魂育人和开展高职思政教育的主体,必须以高度的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持续学习实践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匹配高职教育新要求。
高职思政课教师在知识结构上存在着两大短板,其一,多数教师非师范出身,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研究不透彻,其二,受专业、学历背景影响,其理论功底还需进一步加强。所以高职思政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觉悟,强化进取的主动性,并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尤其是提高专业素养与发展素质在内的业务素质,补齐自身短板。
院校应当为高职思政课教师打造系统的培养与培训体系,为高职思政课教师的自我提升提供平台与机会,同时鼓励教师发挥其个体优势,获得有针对性的提高,从而实现其专攻领域的突破。
协调发展重在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基于目前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结构,高职院校需要注重整体规划与协调发展,使其形成从“专门化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学骨干”、“思政课教学领军人才”到“思政课名师大家”的师资力量布局。
受“师生比1:350”的专职教师数量要求的影响,近年来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明显壮大。院校在尽快完成高职思政课教师人数要求的同时,要根据已有教师人员结构现状,做好教师梯队建设的整体谋划。通过加大优质人才的引进力度,严格实施思政课教师准入退出机制,不断优化队伍结构。
此外,院校还应做好教师队伍内部的发展路径设计与实施。由于目前高职思政课教师的年龄、学历与职称的分布特点显著,不少院校都建立了“传帮带”机制,但调查数据显示,仅有1/3的受访教师认为该机制的帮助实效较大。所以,为了更好借助青年教师思维活跃、贴近学生群体的优势,发挥资深教师理论功底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特点,院校在推进队伍内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促进各项发展制度的保障与落实。
绿色发展理念重在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永续发展提供可能。为更好发挥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高职院校应当加大对思政课教师的人文关怀。
高职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普遍不高。首先高职思政课教师会遭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部分高职师生轻视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易产生失落感。其次,近年来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中新入职青年教师明显增多,这一群体的教学经验不足,却又面临着思政课教学要求高、教学难度大、授课任务重的客观现实,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最后,高职思政教师的非教学任务不轻,且女性居多,需要平衡教学任务、行政事务与家庭生活。因此,若个人的收获与耗费的心力无法匹配,其积极性与获得感必将受到较大影响。
因此,院校应从职业尊重、身心健康、办公环境、生活保障等多方面入手,最大限度免去思政课教师自我提升的后顾之忧,拓展成长空间,创建良好和谐的教育氛围,最终为培育高质量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提供条件。
开放注重内外联动,以开放促改革。“思政课教师的首要岗位职责是讲好思政课。”新时代进行思政课改革必须做到“八个相统一”。思政课改革仍然必须立足于国家统编教材。统编教材虽然加大了思政课教师在授课中展现自身特点与风采的难度,但也清除了全国思政课教师间沟通交流的藩篱,便于相互研讨。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思政集体备课机制已经成型。2021年12月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公布了2020-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项目立项结果,其中包括了以“一校包一省”的形式成立的32个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这一机制能够进一步凝聚全体教师智慧,实现思政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院校也应结合本校队伍建设情况,主动实现多层次的内外联动。首先,应要求教师个人吃透教材精神,避免“拿来主义”。其次,充分发挥校内集体备课的作用,通过教研活动、公开课等方式实现内部切磋与进步。最后,加大同类院校间沟通交流,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学习,取长补短。
共享发展着眼于公平正义问题。教育的公平正义不仅在于学生接受教育机会、质量的公平正义,也在于教师能够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建共享。
“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高职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其地位与权益应该得到相应保证,因此需要有相应的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必须破除重技能轻德育的误区,在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践的全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重视并认可思政课在教学体系中的关键作用。所以,在思政课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制度上,根据学科特点,探索区别于专业课程的思政课教学、科研、竞赛的评价体系,制定并落实思政课教师的多元评价制度,实现指标单列;在收入待遇方面,立足院校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有关政策,落实高职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在职业地位上,对思政课教师进行实质性保障,在选派进修、深造学习等政策方面对其进行倾斜,并加大对优秀思政课教师的表彰与宣传。据此,不仅能实现教育成果的共享,反过来也会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师对优秀人才的岗位吸引力与职业获得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