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协同机制与保障

时间:2024-06-19

别毕荣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2010年以来,各高职院校以促进产教融合为目的陆续建立了许多创新团队,这类教育教学团队以某项技术或某项社会服务为中心点,往往局限于某一专业或某一类技术。2019年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教师函〔2019〕4号)后,全国高职院校开始了新一轮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工作。2022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通知》(教师函〔2022〕21号)中,提出“着力打造一批德技双馨、创新协作、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形成‘双师’团队建设范式,为全面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当前教育部推进建设的结构性教学创新团队,是一个涵盖范围更为广泛、多方协作、多项专业技术跨界融合的教育教学平台。这种平台所要解决的问题,与现代科技跨界融合的迅猛发展、我国的产业升级迭代、企业用人结构发生深刻变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1 新时期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必要性与基本原则

1.1 各种新技术的跨界融合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5G 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为现代产业赋能,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迅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在即,企业用人需求发生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岗位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复合性要求增加;传统的单一专业培养难以满足现代高新技术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面对技术更新换代,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设备更新压力大;高职教师适应产业企业变化的节奏加快,教学内容的难度越来越大。传统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无法跟上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企业用人新要求。

1.2 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重构教学团队

高职自动化类的工业网络技术专业向工业互联网专业的变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2021年前高职工业网络技术专业主要涉及从数据采集到以太网的技术链,然而随着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物联技术成为未来工业产品和工业系统的趋势更加明显,互联网技术与工业控制系统结合越来越紧密,催生出工业互联网专业。以往隶属于网络技术的IP 解析、边缘计算等技术也与工业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专业新旧名称变化、专业内涵外延扩展的同时,快速的技术变更以及多领域专业技术跨界融合,都要求高职教师具备多专业背景知识与技术技能,并且对高职院校的专业实训、校外实习基地条件等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同样,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群也因为互联网、物联网、5G 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出人工智能营销师、智慧物流人员、供应链管理师、商务数据分析师等新型专业人才需求,要求具备营销、物流、管理、数学、统计、计算机等多个专业领域的教师团队成员,否则传统教学团队支撑不了这种新形势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要求。

1.3 共享、共建、开放是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为了适应产业快速变化、企业需要更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现状,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不得不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因此,共享必然是形成教学创新团队基本的原则之一。无论是哪个层面围绕着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个核心目标来组建团队,就会涉及到不同成员、不同组织的协调以及各种利益分配、各种关系调整。为了实现团队的核心目标,必然经过先有科学决策、然后合理地计划、分工、执行、调整的一系列协同共建过程,才有可能尽量规避协同体的利益冲突与整体绩效不佳。由此可见,共建也是实现教学创新团队目标的基本原则之一。基于以上原则建立的团队也必然是开放的,这里的开放,不仅是各类教学资源使用上的开放,还是各种组织、人员、关系的开放,更是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团队建设的理念的开放。所以,共享、共建、开放是新时期教学创新团队的基本原则。

2 新时期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构建的逻辑起点

建设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就是为了破解当前的难题。合理利用本校教学资源是最基本的做法。

2.1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三个不同层面

问题的产生既然首先在于新技术的发展与多专业之间的融合跨界,因此就需要为实现某一类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组建跨专业、跨院系的教学团队,即校内教学协作共同体——包括同一院校内的不同专业、不同院系的教师、教学设备以及相关教学资源的共享、分工、协作。校内数字协作共同教学体是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的第一个层面。

为了适应某一区域较大规模的行业企业用人要求,有必要联合具备不同的教学资源、教学要素互补的院校的教学团队组建校际教学协作共同体。通过院校之间、学校与本科院校之间、学校与各类科研院所的分工与协作,实现教学团队的联盟。校际数字协作共同体是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的第二个层面。

满足企业现有的工作岗位要求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变得更为迫切的原因也就在于产业的快速转型升级所致,因此,高职院校与稳定的合作企业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共同组建成立校企协同体也是应有之义。2022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22〕2号)中不仅明确了职业教育中“双师型”教师认定的标准,还提出“要结合学制与专业特点,对双师型教师能力素质进行不超过5年一周期的复核”。只有教师不断走进企业实践,与企业岗位紧密结合,才能熟悉行业企业用人要求的变化,才能依托企业实践持续提升教师专业技术水平,最终促进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持续提升。校企协作共同体是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的第三个层面。

2.2 教学创新团队的核心变化在于结构重组、关系重构

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说,教学创新团队实际上成为一个教学资源的创造者和整合者。教学资源创造体现为各种教学资源的结构性重组,不仅仅包括课件、教材等基本的前端教学资源的再建设,还包括教学形式、教学场景、教学组织与实施方式、评价体系和评判标准等后台教学资源的再改造。教学资源的整合则是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时空限制,更关键的是对各种关系的重构。从参与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各方教学要素来说的,人员不仅仅是本校本专业、非本专业的相关教职人员,还包括兄弟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教职人员以及兼职人员等;教学的场地设施不再限于本校内,还包括兄弟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的教学场所、工作场地、设备设施等。教学创新团队就是要合理的利用各方资源与各类要素,最大限度地高质量地实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重在如何构建这三个层面的教学协作共同体,并保障其运行。

3 校内教学协作共同体的机制建设与保障

3.1 模块化、结构化、系统化的教学体系需要突破传统教研室的组织结构

校内教学协作共同体是同一院校不同专业、不同院系之间的协同。以往教学团队建设通常囿于同一个系部中的一两个专业教研室之内,传统意义上的的教研室又是以某一专业的知识逻辑体系为纽带展开教学活动的组织。当今行业企业需要的往往不再是单一技术技能人才,而是更加迫切需要一批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以适应于某一需求量较大的新型工作岗位或某一个行业升级迭代后的特定的岗位群。教学创新团队培养目标必须满足这些新型工作岗位的用人内涵与要求,以跨专业、跨门类的模块化、结构化、系统化的技术技能培养方法来形成教学模式。模块化的教学资源适应技术改进,以跟上产业技术升级的步伐,减少多方协调的阻力,便于共享;结构化的教学队伍便于重组重构,节省时间与投入;系统化的教学设计以技能为导向、以知识为支撑、以素质为灵魂,才能凸显职业教育理念与特色。因此需要突破传统教研室的组织结构,转变其固有功能。

3.2 自上而下设计,从底层起步建设,形成集群效应

从一个高职院校发展的角度来说,所培养的毕业生能够集中满足某个行业大多数岗位的需求,或者能在某一类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上满足各类细分的岗位需求,则最容易形成集群效应。对应于以上不同类型、层次的岗位需求,教学创新团队也是有不同层级的,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基于培养目标先做好顶层设计,遵循技术岗位变迁的规律来做好团队建设的中长期规划,让校内教学协同体的发展或依托于某个行业,或依托于某项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来顺应技术升级更迭。有别于设计路线上的自上而下,建设实施中的方向则是自下而上。高职院校应该依据已有基础与现有条件,从底层教学创新团队建起,汇聚校内不同专业教研室、不同系部、不同类别的教学人员重构组建校内教学协同体,开启新的教学组织功能。当教学创新团队的层级达到一定的规模,即可达到所谓的“以群建院”。

3.3 以复合型技能养成过程为逻辑,依托实训室来建设课程体系

教学创新团队由于其底层逻辑是满足复合型人才的岗位技能需要,因此其课程体系逻辑依据就必然是复合型技能的养成过程逻辑。这样的课程体系,必须从实际生产过程提炼出来,必须由有丰富实际生产经验的教师来制定课程标准,必须由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参与论证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及实训教学。从以上分析不难推断出,这样的创新团队在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必然衍生出依据实训室功能来建设课程。传统教学中,校内实训室是为理论课服务的辅助性教学场所,实践教学要么与理论教学脱节,要么与企业实际需要脱节,造成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空间有限。而新时期的课程体系建设则是立足实训室建设,按照当前行业企业在场景、流程、运作的需求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依托实境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自主学习、协同的职业能力以适应未来职场变化带来的挑战。

3.4 “双师型”教师团队是教学协作共同体的支柱与保障

教师具有丰富的企业生产经验是以上所有设想得以实现的关键,因此“双师型”教师是教学创新团队的支柱。目前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大多数以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认定条件,但一名高职教师无论具备什么样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果长期脱离实际生产,其知识结构不可避免地与当前生产实际脱节。当前现状是企业兼职教师大多只能作为高职教师的补充,依旧难以解决“双师型”教师力量不足的难题。因此,高职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实践是完成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目标的必然途径与有效保障机制。虽然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锻炼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普遍的要求,但鲜有将教师的企业锻炼纳入到具体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去的。教师到企业锻炼,应该是团队建设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且必须要有具体的目标企业和目标岗位。最理想的状况是教师和企业界工程师能够互换岗位和角色,短期来看难以实现的情况下,下企业基层锻炼、见习归来的教师掌握了最新技术,提升了自身知识技能,也就成为团队建设迫切需要的成员。

4 校际教学协作共同体的机制建设与保障

如果单一一个高职院校通过校内教学协同,仍然无法满足区域经济中企业对某些复合型岗位的用人要求,为了在短期内弥补教学条件不完善、教学资源匮乏、“双师型”教师队伍不足等迫在眉睫的问题,在兄弟高职院校之间建立校际教学协同体就成为一条捷径。

4.1 与兄弟高职院校共建的校际协作共同体

各个高职院校组建校际协作共同体,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其首要任务是通过模块化的教学资源共享,形成互补优势与集聚效应;其次院校协同分析教学需求与问题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与任务,制定实施考核与评价,及时解决紧缺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难题;最后通过协同,完善满足区域经济产业升级所需要的职业教育新生态。除以上优势外,师生跨院校教与学,能够感受不同院校文化氛围,对其开拓视野、拓展思维、引发创新具有重大的作用。

校际教学协作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只是服务于教学,也可以辐射到科研、继续教育、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等职教领域。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需要高水平的职教研究,2022年11月3日,天津职业大学、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等院校共同发起倡议,联合56所“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的学报编辑部成立双高建设院校学报联盟,旨在提升双高建设高职院校办刊水平,展示“双高计划”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成果,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

4.2 与科研院所、本科院校共建校际教学协作共同体

职业教育要提质培优,要跟上科技的步伐,必定需要与科研院所、本科院校协同共建校际教学协同体。科学研究是科研院所的使命,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主。但是现在要构建一个全产业链,从初期的科学研究到工程教育再到生产制造,需要各级教育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技术水平。教育链与创新链有机融合,才能释放更加强大的综合社会效应,为“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 中国创造”转型,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支撑。

2022年10月18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与武汉理工大学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力求通过校校优势的交融互补,把握教育与科研快速发展机遇,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两校将在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与交流、学历提升、基地共建与资源共享、国内访问学者等方面,本着“友好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瞄准交通强国战略,立足湖北省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实际,充分发挥双方在“教育+科研+技术开发+社会服务”资源等方面优势,积极开展协同创新,为加快推动湖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供给、智力支持和人才服务。

4.3 坚持互利共赢是校际教学协作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保证

秉持互利共赢的原则,才能保障校际教学协作共同体正常运行。校际教学协同体的难点在于院校之间利益的协调与平衡。一个协同体要能长期合作,关键在于双方的合作整体上必须是互利共赢的。首先需要双方相互认同、信赖对方的合作意愿与价值理念,形成共同的合作基础。其次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妥善处理合作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或问题。最后通过双方不断磨合、调整的动态管理,形成面向未来、持续发展、全面合作的校际教学协同体。

5 校企教学协作共同体的建设与保障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在高职院校建设教学创新团队的进程中,校企教学协作共同体非常关键,但又最为复杂。

5.1 校企共担技能型社会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

学校以培养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企业的生存之道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只从利益关系来看,学校和企业是简单的供需关系,单纯建立在这种关系之上的校企合作大多不能长久。在人才培养的周期过程中,学校是有先天的“滞后性”的,如果缺失企业在技术、应用场景、真实数据、业务流程、设施设备等方面的实践教学支持,单靠学校一方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不能较为高效地适应企业当前、未来用人需求的。首先,当企业认识到企业自身也是办学的主体,就要承担社会责任。校企协同一起发力,才能补齐技能型社会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缺口。其次,企业希望员工认同自己的企业文化,并且具有职业忠诚度,如果企业在学生初入学校时就开始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势必能更好地协同学校培养一批稳定的职工队伍。最后企业积极配合学校组织教师下企业见习研修,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更加有力地保障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最终满足企业的紧缺的人才需求。

5.2 多对多地建设新时期的校企教学协作共同体

同一企业在不同院校招生的策略是有差异,不同院校与同一企业的合作也有区别。这说明不同企业、不同院校这些差异正各具优势和劣势。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其根本目的还是要通过参与多方相互作用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多对多,指多所院校对应多家企业。新时期的校企协作共同体应该是不同于以往的单个学校与单个企业之间的合作,而是一个多所院校、多个企业参与的多方校企教学协同体,是一个更加开放的协作平台。教育部倡导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就是这种平台式的校企合作机制,它在合作内容上更全面,在合作深度上更深入。这些特征是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根本目的决定的。由于教学创新团队的顶层设计就是基于既定企业的明确岗位,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企业具有更多的话语权,培养目标也与企业的岗位要求更加接轨。在人才培养实施方式上,多所院校协同建立的教学创新团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库,情境化教学、生产性实训、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项目化教学等具有明显职业教育特色的教育教学手段将成为首选和常态。教学生态因为多所院校、多个企业的协同合作建设而得以完善,教学空间扩大,教学实施的维度倍增。在课程建设上,多个校企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建立课程标准和评价标准。将经过学校认证的企业培训或生产项目纳入课程体系,实行学分替代,将经过企业认证的学校课程替代企业的岗前培训或职工技能培训。如此往复,每一所参与到协同体的学校的办学优势更明显,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企业也会收获优质的人力资源。

5.3 高职院校教师的企业工作机制是校企教学协作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保证

如果要实现上述的多方校企有机融合的功能,校企双方的在师资队伍的培养上必须达成一种互换机制,至少一个明确的有计划的培养机制。目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段时间专职到学校任教存在一定的问题,更多是担任兼职教师,这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随机性,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顶岗则成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最易行的方案。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将有望打通校企跨界协同的最后一公里,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供更加充分的条件保障。

6 结束语

如上述分析,教学创新团队是一个多院校、多企业参与的多方平台,是一个共享、共建、开放的平台,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教育部为教学创新团队设定的建设目标。教学创新团队的运行机制形式多样,如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不管平台形式如何,运行的根本还是在于制度设计,保障运行的关键是制度建设。

在现有情况下,对合作各方具有较多刚性约束的合作体是很难形成的。因此,教学创新团队运行保障的基础是合作各方建立在共同认同、信守的职业教育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展开协同合作工作,才有可能形成稳定长效的协同体机制。制度建设更多着眼于如何逐步扩大各方的共识广度,如何拓展各方的共同利益。

笔者在创建教学创新团队的工作实践中,是以政府主导、院校和骨干企业牵头,成立产业学院,由产业学院理事会负责日常运行,参与各方共同制定产业理事会章程和运行机制,共同遵守,以保障运行。在这样的一个运行体系中,企业的加入和退出是自愿和自由的,前瞻性的顶层设计对团队建设至关重要。

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战略举措,是对职业教育进行重构的一种尝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建设过程,而不可能一蹴而就。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