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张荣军 孙晓锋
(1.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 211170;2.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江苏南京 210011)
水手工艺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也是船舶甲板机械操作人员职业技能培养的核心课程之一[1],旨在于培养船舶甲板机械操作人员业务技能与实践动手能力。近几年,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船舶甲板部机械设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然而,现实中并未因先进技术的应用而忽视对水手工艺技能的需求,相反很多企业对其要求却越来越高。因此,水手工艺课程的教学备受航海院校的重视,有的研究者从事具体项目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研究,有研究者从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均呈现出了一定帮助。鉴于水手工艺课程模块化教学没能建立好模块间相互的关系,造成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成效不足的现实,本文将从项目化教学的视角研究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
航海教育国际化特征显著,其必须满足《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简称《STCW 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需要。我国海事主管机关因履行公约的需要,定期公布《海船船员培训大纲》(简称《大纲》),指导航海院校开展航海教育。现行《海船船员培训大纲》为2021版,其中对水手工艺技能提出知识与技能如表1所示[2]。在具体执行时,航海院校一般会对大纲提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整合,形成各具特色的课程组合形式。以作者所在J省某院校为例,该院校将大纲涉及内容整合为9个模块开展教学过程的组织,具体如表2所示[3]。在具体教学组织过程中,该院校以模块为单位,开展以整天为基本单元的整周授课模式教学。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特点和知识学习一般规律,对上下午、连续两天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避免知识过于集中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和厌学心理。当然,较为基础性的教学内容,如帆缆作业模块中的绳结部分等,一般会被安排在最初的几天内完成,便于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表1 《海船船员培训大纲》(2021版)水手工艺知识与技能一览表
表2 J省某院校水手工艺课程现有模块设置一览表
当前,大多数航海院校对水手工艺课程教学采用模块化、整周式的模式组织实施。几十年来,这种整周式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已成为航海教育形成的一种共识,对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具有一定优势,有利于学生独立地掌握某一项知识和技能。同时,因各个模块间相互独立,且多数教师在授课环节往往会疏忽各模块间知识和技能衔接点融合的讲解与应用关联的介绍,致使学生单项知识和技能能够掌握且效果较好,却不能很好地把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无法实现知识和技能与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导致学生解决实际工作任务能力的缺失和工作适任性的不足。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因场地、设备的限制和教学习惯的影响,大多会将一个教学模块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集中在一个时段内完成。最初,绝大多数学生会热情高涨,积极投身于训练之中,不断地重复完成一个知识或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但随着时间推移,较多的学生开始出现学习热情消减和倦怠情绪,以致很少有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完成学习。因此,模块化、整周式的教学模式对达标性人才培养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却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大部分学生的技艺仅停留于满足达标考核要求的层次,与技艺精湛的要求相差甚远,使未来航海工匠培养任重而道远。
水手工艺课程的每个教学模块仅是完成单一的技能培训,其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较为单一,加之缺少目标导向,导致教师缺乏教学热情,习惯于按照经验和习惯授课,缺少对教学内容与大纲的贴合度,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的融合度,教学方法的有效度等的良好把握。许多教师安于现状,不能主动思考规划课程教学,及时更新、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愿对接企业需求,研究新技术、新方法,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和训练环境,思想僵化,致使教学效果呈下降趋势。
水手工艺课程项目化教学项目设计的原则是,以实际的职业活动、船舶工作为背景,按照认识论的要求,以真实的工作情景和具体的船舶参数来开展项目设计,所开发的项目应该是实用的、复杂的、典型的、综合的、符合工作领域实际的、学生有兴趣的和能全程参与的教学项目。[4]同时,教师要梳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内在逻辑,改变各教学模块相互脱节、学生学以致用效果不佳的现状。笔者通过对船舶高级值班水手、值班水手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进一步明晰了他们在船舶实际工作岗位上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这主要包括航行和靠离泊时的操舵、协助瞭望,靠离泊时的系解缆,船用信号灯和信号旗的使用,甲板部日常维修和保养,起卸船吊和开关舱作业,引水梯和舷梯的安全收放,各种绳结的编制使用及化纤缆、钢丝绳的插接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水手工艺课程设计为船舶系解缆操作和船体保养两个项目。本文以船舶系解缆操作项目为例,梳理了项目、任务和涵盖知识与技能的关系,如见表3所示。
表3 船舶系解缆操作项目任务和涵盖知识与技能一览表
当前,高职院校水手工艺课程由模块化向基于工作流程的项目化教学已成为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方向,也是企业工作岗位实际需求对课程教学目标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同时,这种转变也是水手工艺课程响应“三教”改革的有力举措,将有助于提升该课程教学效果。为了做好水手工艺课程基于工作流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工作,笔者认为主要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项目的设计要符合工作实际,实施过程要有职场真实感。在当前的教学中,水手工艺课程各模块间相互独立,贯通性缺乏,加之教学方法相对传统、缺少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培养难以实现知行合一,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效果不如预期。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作项目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到,在工作岗位中,完成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需要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需要做什么、怎么做,也就是在教学中以真实工作任务为驱动,训练环节既是完成工作任务的环节,增加职业岗位操作的真实感。如:船舶系解缆操作项目,课前发布任务单,其中包括船舶名称、载重量、船型、船长等船舶常数,计划靠泊的时间,泊位情况及港区天气情况的相关信息。学生需要根据发布信息,确定系泊方案,并做好系泊方案操作流程设计。课中学生根据教师讲解修订方案,然后在教师带领下,逐步实施方案的操作,最终完成自己设定的工作方案。课后学生根据课上操作进行反思,对前期方案中欠缺的知识、技能进行补差性学习,完善知识、技能的系统性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能够增强学生职业的获得感,能够激发学生不断的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学成效和学以致用得到显著的提升,能够缩短学生就业时的岗位适应期。
其次,教师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主体,要因势利导推进教师自身发展。教师作为知识与技能传授的主导者,对学习者的影响巨大。要让每一位教师从根源上意识到教师教书育人的重任,认识到项目教学改革对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才能激发其内生动力,打破传统习惯,实施课程教学改革。这种改革已不是单一一门课程的改革,而是课程间整合后的改革,需要打破常规,组建结构化创新教学团队,实施集体备课,模块化授课,打破传统的一门课程由一名教师完成的授课模式,形成一门课程多名教师授课的局面,也将打破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将由个人评价向团队评价转变。因此,只有教师自身意识到改革的意义,积极行动起来,才能为课程教学改革奠定基础,才能够有序的向前推进改革,改革才能达到预期设定的成效。
再次,实训条件是保障课程改革的基础,要加快满足工作实际需求的场地建设。要做到学以致用成效的提升,除教学内容要与工作实际相一致外,实训场地设置也需与工作实际保持一致,要通过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来开展教学与训练,帮助学生树立真实的职业场景。因此,实训场地建设不能再依靠以往的经验,不能仅仅满足有场地与设施保障即可的局面,要强化企业调研,真正了解工作实际与课程预设工作项目的需求,加速原有实训场地的改造和新实训场地的建设工作,增强实训场景的职业场景建设,以保障水手工艺课程项目化教学改的实际需要,确保预设教学成效的达成度,更好的服务行业发展。如:建设停泊训练船或教学训练船,以实船的真实情景开展教学,以便更好的了解岗位工作环境,增强对未来职业的正确认知。
随着“双高”计划的启动实施与有序推进,课程改革成为了教学改革的深水区。水手工艺课程承担着培养船舶甲板机械操作人员核心职业能力的重要任务,其改革成为了必然的选择。面对改革,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促使学生获得增值,促使教师自身得到提高。目前,基于工作过程水手工艺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正处于设计、验证与调整阶段,我们将在不断尝试中总结、改进与提升,形成一套可以供大家借鉴的实施设计方案,带动课程教学成效的提升,满足学生自身成长的需求,同时便于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对人才的所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