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陈 欣 周 飞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2019年8月,***总书记在甘肃考察山丹培黎学校时,从“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做强实体经济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重大论断。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5G等新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运用。中国职教学会会长鲁昕指出,面对新经济和技术,职业教育有了新的机遇、要求和挑战,“新经济时代下的职业教育发展,必须立足于数字经济,坚持市场人才需求、学生择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进行专业课程的升级和数字化改造”。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拉开了我国职业教育进入新时代的序幕。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对职业教育发展认识进一步升华,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国家教学成果奖单列,将高职院校纳入万人计划、黄大年团队、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建设评审范围,率先启动国家教学标准、专业教学资源库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央及中央部委相继出台了《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从此我国职业教育全面迎来发展新时代。
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旨在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2019年10月,教育部公布了国家首批“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共计197所学校,其中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56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141所。“双高计划”在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上都具有新时代的特征,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战略举措,全国1400余所高职院校迎来“双高”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中国制造2025》《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6-2020年)》《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等重大产业发展政策。重大产业政策的出台既为船舶行业特色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又对行业特色高职院校推进“制造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战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对于培养适应智能制造与智能船舶管理、精于操作善于创新的“大国工匠”培养模式改革、优质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简称“职教20条”),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开启了我国职业教育“双高”新时代。“职教20条”20项制度性安排与“双高计划”的10项改革发展任务,既为行业特色高职院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又对各高职院校“实现什么样的高质量发展”目标重塑,“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提出了新挑战。
2013年,***总书记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央和全国各地方就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进行了全面战略部署与项目安排。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既为行业高职院校率先探索高水平职业教育资源、高能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管理模式“走出去”,破解困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本土化”培养难题提供了良好机遇,又对打造高水平“中国模式”,如何推进国际化资源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培养具有熟练技能、懂中国技术装备标准、接受中国文化的高素质“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挑战。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湖北的经济发展,***总书记多次视察湖北。随着新时代新经济新技术的发展,通用航空、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为贯彻落实***总书记两次视察湖北和十九大重要讲话精神,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战略目标,湖北省颁布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决定与规划,2019年又提出“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并启动一批重大项目。“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实施既为本省行业特色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发展空间,又对如何深化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建设,增强服务湖北地区跨越发展提出了挑战。
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机制改革。完善“平台+实体”的运行机制,推进两大职教集团的非企业单位法人制度改革,实现职教集团实体化与全国同类职教集团联盟化发展。充分发挥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职教集团作为国家首批示范型职教集团(联盟)在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新动能”,成为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融合发展的“先行区”。进一步推进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本土化与试点工种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等方面,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系统框架。与中国船舶集团等全国产教融合型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基于1+X证书的“学分银行”“短期培训—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一体化行业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终身教育体系。
持续推进“五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办学70年来,学院始终坚持“立足船舶、服务军工、面向社会、以人为本、质量立院、特色创优”的办学指导思想,始终坚持“军民融合、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办学定位。进入新时代,随着新经济、新技术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学院在坚持特色发展之路的同时将大力创新践行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政军行企校”五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以培养高素质国际化规范化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提高各专业群对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的匹配度,积极与国内外500强企业以及隐形冠军企业合作办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构建人才培养高地的标准框架。以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青年、五育并举、新时代六要”为根本遵循,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新时代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知识学习、价值塑造、技能培训、核心能力培养、素质养成”五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组织体系以及基于1+X证书的“卓越工匠”培养培训体系。
打造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水平专业群。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湖北地区“一芯两带三区”战略,面向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建成服务区域实体经济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高水平专业群,努力将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群成为全国海洋科技工业、水上运输业(航海类)职业教育标杆,成为全国“卓越工匠”“卓越海员”“卓越士官”培养培训示范基地。
以“四有”好老师标准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始终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院持续发展的第一抓手、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加强高素质结构化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以“引得进、育得好、用得上、留得住”为目标,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建立实施更有高度、更有力度、更有温度的人才政策,建立各类人才引进培养体系、选拔任用体系、科学管理体系、正向激励体系,营造政治过硬靠得着、优秀人才引得进、青年新锐起得来、干事创业沉得住、竞争合作氛围好的人才工作新生态。全面实施“领航计划”“聚才计划”“青蓝计划”,全面落实专业教师五年下企业不少于六个月的实践锻炼制度,聚力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打造服务区域社会的典型样本。将船舶与海洋科技工业职业教育研究院建成全国船舶与海洋科技职业教育研究智库,持续推进“军民融合和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促进传统专业调整与转型升级。与知名企业共建一批高水平“企业大学”与职业培训中心,探索职业教育培训新方向。面向区域细分行业隐形冠军、中小企业新产品开发与新市场拓展,形成服务湖北“一芯两带三区”战略的特色服务能力。以在役与退伍军人、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两类群体,国家脱贫重点“四区”、湖北山区库区两类地区为重点,全面增强服务军地两用人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培养培训能力。推进社区学院试点,助推街道学习社区建设,形成“1+N”终身教育体系,支撑本地学习型城市建设。
打造“走出去”的国际化范例。推进完成涉船类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国际化开发,形成中国版国际标准。以中德双元制本土化成果为基础,完成对1+X证书深度开发与国际化推广。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全球港航布局关键节点建立2个涉船类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若干“走出去”企业海外培训中心,“海洋科技鲁班学院”成为服务“一带一路”样板。协同组织开发的“卓越海员”教育资源在海外船员培训“鲁班工坊”得到广泛应用产生示范影响。
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在新时代新起点上,作为国家首批船舶行业特色“双高”校,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将乘风破浪,奋力前行。一是坚持特色发展,聚焦海洋科技工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新方向,为国家战略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是坚持创新驱动,依托产教融合大平台,构建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的新生态,推进共享发展的新作为,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坚持聚焦一流,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实施世界一流职业教育资源本土化转化与高水平教育资源国际化推广,形成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学历教育体系与职业资格体系融合的“典型案例”,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系统支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