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网络时代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影响及对策

时间:2024-06-19

陈晓红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北武汉 436032)

网络时代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影响及对策

陈晓红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北武汉 436032)

网络时代开展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到学生中去,从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出发,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在开展日常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工作原则,制定出符合其个人发展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程设计。同时,教师在开展日常思政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加强对于学生人文关怀方面的补充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本文根据网络发展时代高等院校思政工作的主要特点展开讨论,提出几点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网络时代;思想道德;对策研究

网络时代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重点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从而在网络社会和虚拟社交生活中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开展思想教育工作,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开展针对于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为了提高教育的有效性,还需要教师制定科学的道德教学计划。具体的教学计划包括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从价值观模块导入的角度开展导学工作。从重点难点指导教学的活动开展深度建设,从而完成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导学工作。

1 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规范与看法探究

1.1 规范的大学生网络行为

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不应该散发虚假的广告信息和事件类信息,为积极维护网络信息的真实性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要在网络世界中严格规范个人的行为,从而为维护网络信息的纯净环境服务。

大学生在网络时代应该讲文明、守道德,不可在网上使用污秽的语言,不可以在社交环境中传播不良信息。尊重他人的隐私,不得随意地张贴他人的招聘,并且要积极遵守和尊重网络管理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可盗用他人的用户名和密码。不得随意地散发大量垃圾邮件,在逛论坛、贴吧等网络信息平台时不得灌水,不得利用诅咒性语言强迫他人转发。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除了要严格规范个人的行为,还应该防止个人的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防止个人的知识产权被人侵犯,并且不要随意浏览陌生连接,防止受到黄色网站病毒的毒害,防止误入网恋的陷阱,遇到了生活上的困难或者是感情上的困扰,应该积极寻求老师或者班委干部的帮助。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进行严格规范,需要高校教师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尊严。带领学生走进法律,首先要组织学生集体学习,从而了解我们身边的规则,文明的社会生活离不开各种规则,生活中的规则有很多种,包括班规、校规、文明使用网络工具的规则。

1.2 大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看法

调查发现学生对于日常行为中的道德修养规范体现出不同的态度,学生对于基本道德规范和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认识还不够清楚,从而导致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出现了一些错误。其中,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对于基本道德规范和校纪校规了解比较清楚的学生比例仅为六成。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上,仍然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先公后私或者先私后公,而没有能够考虑到公私兼顾。对于“诚信”的看法了解中,大部分学生相信诚信是一种做人的美德,多数人还是有诚信的。但是,认为“不管别人能不能做到诚信,但自己会遵守诚信”的人仅仅为两成。在网络时代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需要大学生严于律己,不制作和传播网络病毒。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网站设计和软件使用方面的专业知识,应该利用这些知识积极开展发明创造的相关活动,从而开展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知识性学科性探索活动。

2 网络时代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影响及对策探究

2.1 积极沟通交流,提升网络道德素养

在网络时代开展思想道德教育,需要教师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进行严格规范。从网络道德的行为意向规范入手,大学教师应该积极深入学生的内心,并且要通过与学生谈心的方式提升网络感知的易用性。性别因素对于网络感知的有用性有直接的影响,年龄因素对于网络感知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聊天,并且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通过感知有用性影响网络道德行为的意向,让积极的网络道德氛围对学生的有效感知起到有益的作用。上网条件对于感知的有用性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并且通过感知有用性影响网络道德行为意向。上网条件对感知的易用性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并且能够通过感知易用性影响网络道德。为学生创造积极的上网条件和有益的网络道德氛围,对于提高感知的有用性和规范网络道德行为意向有重要意义。在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认识到个人差异的不同,了解到思想教育的系统特征和社群影响,并且通过提高便利条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的有益性。在网络道德认知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网络道德认知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对道德行为的积极情感展开广泛认同的有益探索,

2.2 认清道德和法律规范,在网中严于律己

法律是社会行为的标准和规范,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一个重要教育方面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并且能够利用法律的工具去保护自己和家人。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在经济法制社会中,犯罪必然会受到法律严厉的惩罚。高等院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向学生认真讲解犯罪的构成及其基本特征。让学生认清我国刑罚的判决原则及我国刑罚的种类,从而做好思想道德教育与人才的相关培养工作。法不可违,在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守法意识进行严格地规范。谁都不能违法,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最后底线,让学生明白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相关类别,并且认识到一般违法行为的构成与这种行为所会产生的必然危害。犯罪必然会受到应有的惩罚,了解犯罪及其基本特征非常有必要。在犯罪和法律教育中,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刑罚及我国刑罚的种类。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做到防患于未然,帮助学生认清犯罪的具体危害。并且要认识到到道德水平的高低和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在网络时代的环境中,不讲道德随意侵犯他人隐私,或者是网络造谣情节严重违法犯罪将会付出极大的代价。教育学生要远离违法犯罪行为,从小事做起,不仅要积极地预防违法犯罪的行为,还要在网络时代加强自我预防和防范,积极地预防犯罪及相关内容。在网络时代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最好要防患于未然,并且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

2.3 重视以人为本教育,体现网络人文关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道德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重视以人为本教育,体现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人文关怀的关键在于关怀内容和关怀方式。从人性的角度,尊重和理解人的基本需求及其精神生活,给大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视学校为精神家园。设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大学生,因此,人文关怀的重点是突出人的主体地位。高等院校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一定要注意防止“人文关怀”缺失的问题,在实际的一对一教育工作中,通过分析“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全面了解高校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缺失点。

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学工作人员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媒介,对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深度开发。高校教师应该利用网络媒介工具,对大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性格能力开展深度教学。强调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模式的开发,打造高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平台的优化氛围。在教学工作中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一个优秀的制度环境平台,从精神环境优化的过程中,提升思想道德政治教育的内涵,从而丰富思政教育的物质环境平台。建立思想政治理论形成性评价的发展模式,从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实现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研究。

2.4 善用网络工具,实现道德建设

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开展深度建设,需要教学工作人员从强化学科建设的方面进行深度的能力开发,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思维能力。其中,对于学生的学科能力建设,需要从发掘优秀传统教学能力进行深度开发。在优化教学成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协助教育的角度出发,实现教学深入研究工作的开发。

以大学生思想教学文化研究出发,应该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深度开发,实现多学科交叉合作造成研究的教学计划达成。通过有效的网络沟通,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实时心理动态,教师应该积极使用并且逐渐地善于使用各种社交网络工具。当今网络时代背景下,学生经常会在网上进行日常的活动与交流。因此,在网络时代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必须要跟上时代教育的步伐,能够利用网络工具展开与学生的积极沟通与交流活动,并且能够在交流活动中起到教育学生,规范学生思想行为的目的。

3 网络时代教师利用网络工具开展道德培养的相关探讨

创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环境,需要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示范行为进行量化考核。从网络言行失范、网络学习失范、网络侵权失范等三个方面,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进行严格的记录和规范,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信息时代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接受各种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比较多,这些信息中,难免会存在一些有毒有害的信息,因此,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老师加强学生的“世界观”的塑造工作。教师应该用自己规范的言行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对学生不道德行为的消极情感进行有效消减,从而在把握学生网络道德意向的基础之上,开展有益的思想道德行为探索。教师可以使用PPT课件等多媒体操作软件,搜集和整理荣誉校友的个人发展相关资料,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到前辈学生对于社会的贡献和积极的生活态度,端正学生的个人思想领域价值观,积极传播正能量。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强调防止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现象的产生,出现了这些行为,教师应该积极找学生谈心,并且使用网络工具在线监督全班同学的言行,让学生真正的意识到道德行为失范对自己的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且将学生在网络世界的表现记录在案,作为学期学生日常行为评定和考核的依据,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起到良好的规范和教育作用。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侧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积极宣传同时,强调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强化学生“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思想意识培养工作,通过有效的沟通,QQ群和微博等聊天工具,与更多的学生进行相互了解和沟通,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从而了解网络信息化时代中学生的人生观。

4 结 语

在网络时代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需要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展开工作,在思想教育的相关工作活动中,教学工作中应该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全力整顿校风和学风,从而做好文化氛围的营造工作。在校风与学风建设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应该做好办学理念深入贯彻工作,体现出严谨并且又不失活泼的治学精神。在文化艺术与科技教学活动中,发挥学校应有的文化传统,从而切实地做好校园的文化建设工作。

1 朱伟.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及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5):68-70.

2 董雪梅,赵珍珍.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创新之路——微博[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6):55-56.

3 周卉. 贾建梅,么玉乔.网络时代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双重影响[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5):16-17,20.

4 施光跃,邬旭东.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研究——基于大学生网络情况调查问卷分析的若干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08,22(6):147-151.

5 陈小娜,王晓谦,于颖等.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8(5):107-107.

6 刘岩. 杜丙辰. 龚惠香.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写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之际[J].高等农业教育,2002(9):28-32.

7 贾建梅,么玉乔.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可行路径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108-109.

8 贾建梅,么玉乔.辩证分析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传统路径[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6(3):20-22.

(责任编辑:康明已)

On Impact of Internet o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y and Morality and Countermeasures

CHEN Xiao-hong

(Hubei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 Wuhan 436032, China)

To carry out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internet era, educators need to get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stimulate their diligent attitude for study, and improve the dep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daily routine education work should follow human-oriented principle,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lan should be made to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personal development. Teachers should give humanistic concern for students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taking studen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ity into consideration. This essay discusses the featur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internet era,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for improving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era; ideology and morality; countermeasures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14y075。

2016-05-23

陈晓红,女,学士,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

G641

A

1671-8100(2016)04-0131-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