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张明娥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
高职护理类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
张明娥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
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校企间的深度融合,对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职业院校教师能力体系构建入手,分析了护理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缺失成因,从提高专业认知、依托校企合作、丰富校本培训、强化校际协助等方面对高职护理类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实践能力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专业诊断和改进,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培养大国工匠,适应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常态,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等方面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要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也指出,在当前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积极推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要求进一步落实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也强调,要围绕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健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制度,建立教师轮训制度,要求专业教师每五年企业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同时,建立常态化的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也需要一支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的职业院校师资队伍作为人力支撑,以不断改进和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因此,职业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如何,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与推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都息息相关。护理类职业教育专业性、实践性更强,更要求其专业教师具有与教学目标实现、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与实际岗位相适应的专业实践能力。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作为高职教育的实施者,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所需的“双师”素质和能力,否则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无法有效实现,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就无法保障。“双师”素质的高职院校教师一般应具备两种基本素质和能力,一是具有专业教学和科研所需的基本专业素质和能力;二是具有较高的专业实践技能,即具备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科技推广、与行业企业有效沟通的能力。而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是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核心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按照社会职业类型来确定专业,按照职业功能来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职业工作环境、活动空间和劳动过程来组织实施专业教学,按照职业岗位实际需要来设计实践能力,从培养目标到培养过程都凸显出了其显著特征。这些职业活动特点确定了高职院校教师以专业实践能力为基础的能力体系,体现的是以教师自身发展为中心的能力本位。高职院校教师能力体系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专业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在职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完善的能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实现自我完善,教师在基于情境、基于问题、基于经验、基于反思、基于实践的改善性自主学习中,不断改进自身教学行为,使自我职业生涯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是教师从基于职业岗位需求、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出发点对专业课程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重构的能力。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是一种对自我素质和能力进行有效传授和转化的能力,使学生在对职业课程的学习中不断提高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教师的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是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外延,使教师在与行业企业进行产品开发与服务中实现校企融合。
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是教师的专业技术动手能力与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机整合,是教师双师素质的核心,是高职院校教师能力体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项能力,更是一个动态习得的过程。高职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一方面是指具备指导学生开展专业实践的能力,能有效组织实施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解决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以实现实践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是指具备提升自身素质的专业实践能力,使自己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开展社会服务的能力。
2.1 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先天不足”
随着护理类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师资力量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需要,高职院校大量补充专业教师以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
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大多数教师是从普通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无专业一线工作经历,教师的专业实践经验少,专业技能相对缺乏,双师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而对于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护理类专业教师,没有临床工作经历的教师还占相当大的比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这种“先天不足”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并进而影响了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无法满足社会对医学护理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降低了护理类高职教育对社会的吸引力。因此,护理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后天锻炼”是弥补其“先天不足”的必由之路。
2.2 护理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缺失的原因
(1)对高职院校护理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标准存在认识偏差。近年来,高职院校对高职护理类专业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政策鼓励教师深入医疗机构等实践岗位进行实践锻炼,但在实施过程中,对护理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标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定标准模糊,导致有的高职院校的教师降低了对自身专业实践能力锻炼的要求。认定标准的模糊也导致院校对教师实践效果的考核难,同时在实践过程中监督难度也大,极易导致部分教师的实践锻炼中“走过场”,对能力锻炼认识不清,实践过程评价缺位,浪费了学校的财力物力。
(2)职前培训中对高职院校护理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的缺失。很多省份的高校教师入职时都有岗前培训,一般都有省级师资培训中心统一组织实施,且在安排上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教师都培训无差异的培训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技能、教育技术、师德及法规等。这种无差异性的岗前培训无法满足高职教师的职业性和实践性需求,这种职前培训中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的不到位已经严重阻碍了高职教师的专业化进程,使得高职教师的职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缺乏了有效的渠道。
(3)对高职院校护理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培训平台建设薄弱。一是由于受专业的限制,在全国范围内,成规模、质量优的针对护理类高职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培训基地较少,教师参与国家、省市的培训机会也少。二是护理类教师实践能力的锻炼更多情况下是由教师自我联系锻炼单位,没有较为固定的培训基地。三是护理类教师锻炼所在的医疗等单位,由于受到利益驱动因素的影响,缺乏对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积极性,其监督作用和评价主体地位也无法突出,导致教师实践能力的锻炼落实不到位、效果不佳。
(4)对高职院校护理类教师的职称评定中实践性指标缺乏。教师的职称与教师的待遇相关联,是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审政策可以引导教师顺势而为,能引导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能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目前很多省份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还没有实行分类评审,高职高专与本科院校的评审标准没有太大差别,针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性指标缺乏。虽有的省份探讨了对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分类评审,高职高专教师在资格评审条件上与本科院校的进行了分列,但在实践性指标的设定还有很多具体的工作要做,教师更多关注的还是自己的学术性成果,而对专业实践能力的锻炼没引起足够重视。
(1)加强自我认识,强化专业认知,明晰能力标准。高职护理类专业教师要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高,首先就要从自身出发,对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有综合分析,找出影响和制约教学质量和学生技能提高的短板,通过校际交流、专业交流,在交流中提高认识,形成共识,自我加压;其次要从专业出发,紧密结合高职护理类就业岗位实际,从岗位需求出发,加强专业认知,分析岗位所需的技能素质要求,以便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技能训练;第三要加强高职理论的学习,从政策层面明确高职教师的能力素质要求,明晰能力标准,设定能力目标。
(2)依托校企合作,对接专业产业,实施顶岗实践。高职护理类专业教师的技能型、实践性要求高,更有别于其他专业,而且岗位实践是护理类专业教师最重要、效果最好的专业实践能力培训途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规定,要求“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因此,真实环境下的岗位实践不仅是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工作要求,更是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要求。学校和教师可通过学校与医疗行业等企业的合作,加强专业与企业产业对接的力度,拓展护理类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广度,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满足就业需求与生涯发展的有效度,形成学校与企业的共赢度。
教师可充分利用寒暑假的“黄金”时期,结合自身的实践能力短板积极进行“补短”锻炼,学校在教师实践安排上可紧密结合专业发展实际、课程教学需要和师资队伍培养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和实施。为避免“走过场”情况的发生,促进实践能力锻炼的实效性,在实施前,通过签订企业、学校、院系、教师的四方协议,明确实践的目的、岗位、任务和时间等具体安排,互相督促、共同监管;在实施过程中,要有检查、有反馈,促使教师自我加压、真刀真枪、实实在在地实践;在锻炼结束后,要有实践企业的鉴定、有教师的自我总结、有学校和院系的考核,在考核反馈中不断改进工作,增强实效。
(3)丰富校本培训,多种方式并举,共推能力提升。校本培训是对教师实施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为满足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每所高职院校、院校的每个专业几乎都建设有一定数量的实验室、实训室,或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室,而且对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都很大,设备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这为开展校本实践动手能力的培训创造了有力条件。
对于护理类相关专业而言,一是聘请来自临床一线经验丰富、操作技能水平高的医护人员担任校内实践环节的指导教师,或直接参与专业委员会,在与这些技术能手、行业专家的见习、交流中,了解和学习到最新的技术操作规程或技术规范;二是结合学生到相关医院实习、见习的机会,教师在企业中锻炼提高;三是定期开展校内专业实践操作示范观摩课,开展教研活动,全员动手实践,教师间广泛交流、相互磋商、共同提高;四是开展教师基本操作技能的岗位练兵比武活动,在相互切磋中取长补短,提高技能水平;五是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校级、省级或国家级技能赛项的训练过程中锻炼提高。
(4)强化校际协助,开展同行交流,横向纵向并举。高职护理类专业教师可通过参加医疗行业相关专业的学术研讨会,加强与同行间的交流学习,倾听专家讲座,提高专业认知,学习了解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护理类专业教师可通过参加相关专业的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专委会的年会、研讨会、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会,与来自全国各地本科、高职、中职各层次兄弟院校本专业的教学专家学者和同行进行沟通交流,如助产类教师参加的全国卫生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助产专业分委会等;护理助产类专业教师可参加类似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士分会等举办的专业国际研讨会、专业建设会、学术年会等,与来自临床医学一线的同行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聆听包括国外国内专家讲座,掌握了解临床的新技能、新进展,如2015年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联合国人口基金的支持下在杭州举办的《2015-中国助产专业建设及发展国际研讨会》,会议邀请国际、国内知名产科及助产专家做了有关助产专业发展的理论及实践的专题报告及讲座,研讨会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理念新颖,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报告内容精致实用,这些有针对性的研讨会对教师的知识更新、了解专业新技能都大有裨益。
在2016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强调 “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而要打造技能强国,需要各行各业成千上万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在高职院校更需要一支操作技术娴熟、专业技能高的专业教师队伍,而对于培养特殊岗位人才的高职护理教师其实践能力培养显得更为迫切。
1 张明娥.专业化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构建[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2 陈智霖.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现状与对策分析——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1).
(责任编辑:谭银元)
On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of Nursing Specialty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ZHANG Ming-e
(Wuhan Railway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Wuhan 430205,China)
With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deepening integ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more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specialized teachers. Starting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ability system of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lack practical abilities among nursing speciality teachers, and puts forward ways to improve teachers′ practical ability by improving professional cognition, promoting cooep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increasing in-school training opportunities, and strengthening mutual assistance among colleges,etc.
vocational education; pspecialized teachers; practical ability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护理类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15Q265)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6-04-17
张明娥,女,副教授、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助产、护理专业教学及相关研究工作。
G712
A
1671-8100(2016)03-0092-0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