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岗位技能模块构建高职航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

时间:2024-06-19

张 俊 田乃清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 211170)

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其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目前,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最终,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还是要考虑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所培养人才未来就业岗位技能的需求,而专业课程的体系正是职业岗位技能的体现。

1 高职航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依据

高职航海技术专业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形成了以岗位能力为主线,以职业通用能力、职业基础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基本模块的课程体系,实现了学科型课程体系向职业工作课程体系的转变。高职航海技术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时根据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和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依据交通部职教司《航海职业教育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国际海事组织《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以下简称STCW公约)、部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及《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评估大纲》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指导性意见的要求,结合船员岗位技能特点制订。具有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侧重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和强化综合素质教育的多证书化的水路运输行业的特点。

2 高职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岗位技能及与课程的衔接

高职航海技术专业以培养船舶驾驶应用型人才为主,其毕业生应具备无限航区3000总吨及以上二、三副(操作级)适任资格,该资格的取得必须通过海事主管机关组织的专项技能考核、主干课程理论考试和相关技能的实操考核。因此,该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紧跟岗位技能的要求,按照培养人才主体岗位无限航区3000总吨及以上二、三副岗位技能制订,同时还兼顾支持级(水手)和管理级(船长、大副)的岗位技能,做到了充分体现知识的连贯性与职业终身性的要求,达到了职业标准与专业课程的无缝衔接。

2.1 二、三副岗位技能要求

2.1.1 三副(third officer)岗位技能

三副在船长、大副的领导下,履行规定的船舶航行值班和停泊值班的职责,主管船舶消防和救生设备,按照大副指示管理货物装卸。岗位技能要求一名三副应具备各种情况下值班的能力;具备船舶消防、救生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和编制使用说明及传授消防、救生知识的能力;具备保安培训知识,在应急情况下能执行应急程序所规定的职责的能力等。

2.1.2 二副(second officer)岗位技能

二副在船长、大副的领导下,履行航行和停泊值班的职责,主管航海仪器和航海图书资料,协助船长做好航次计划,按照大副的指示管理货物装卸。岗位职责的要求二副除具备三副技能外,还应具备各类航海仪器清洁、保管、检查、维护保养、排除一般故障的能力;具备保持各类图书资料完备性和最新性的能力等。

2.2 岗位技能与课程的衔接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为了更好的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各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一直重视与专业技能的对接。以某高职航海类院校2011级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方案中岗位、岗位职业能力与课程的衔接如表1所示。

表1 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与课程衔接一览表

3 岗位技能模块构建的高职航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该校航海技术专业在多年运行的“分阶段、多证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下,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提出了“四段四层多证”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图1),该方案中进一步完善了岗位技能与专业课程的衔接。

在“四段四层多证”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完全依据岗位技能的要求,构建了“技能导向、融证于课”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2),真正做到了专业课程设置为岗位技能培养服务。

在“技能导向、融证于课”的专业课程体系中,依据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最新要求,以无限航区3000总吨及以上二、三副岗位技能为轴心设置专业课程,使学生经过教育培养具备适任岗位要求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为了使毕业生更符合工作岗位的需求,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了核心工作岗位之前支持级岗位与之后管理级岗位技能要求的相关课程,达到职业岗位技能模块的连贯性。

图1 “四段四层多证”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方案

图2 “技能导向、融证于课”的专业课程体系

4 岗位技能模块构建高职航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势分析

“技能导向、融证于课”的专业课程体系是按照岗位技能需求规划建立专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更利于人才国际化培养的要求,更符合行业发展对从业人员的需求。从基本运行情况来看,该课程体系在履行国际公约、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模块化课程与技能发证设置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

4.1 符合国际公约对船员培养国际化的新要求

STCW公约主要用于控制船员职业技术素质和值班行为,公约的实施对促进各缔约国海员素质的提高,在全球范围内保障海上人命、财产的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有效地控制人为因素对海难事故的影响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STCW公约对岗位技能的要求已经成为航海类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2012年1月1日实施的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中,对航海技术专业原有的主干课程按照技能的要求调整为5个模块,这种变革更加强调了岗位技能模块化培养的重要性。以岗位技能模块打造高职航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上,按照岗位技能群的特点,以支持级岗位技能模块为基础,不断的增加其它技能以满足高一级岗位对技能的要求,构建了“技能导向、融证于课”的专业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体系恰好吻合了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中提出的“模块化”技能体系培养的要求,符合新公约对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需求。

4.2 以岗位技能为主线,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从岗位基本技能开始,从知道做什么入手,到学会怎么做,再到达到综合运用的目的,“技能导向、融证于课”的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实践课程占总学时的58.15%。通过这些实训课程的教学,特别是核心课程中实践环节的设置,让学生能够把课程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在后续的专业岗位综合实训中,依据职责进行模拟岗位实训,加强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4.3 突出模块化特点,按技能发证设置课程

“技能导向、融证于课”的专业课程体系符合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以“模块化”方式将岗位技能培养与“技能发证”相结合,调整了岗位职业技能与课程的衔接。更加突出模块化教学的生动性,在理论知识传授的过程中,穿插知识实践操作,达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促进了学生的技能培养,让学生感受到实际操作的乐趣,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达到了主管机关技能考核发证的目的。

4.4 遵守认知规律,利于岗位技能的培养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岗位技能培养应遵循不断提高与完善的规律。“技能导向、融证于课”的专业课程体系以不同的岗位技能为模块,对学生进行最初的支持级岗位技能学习,到操作级岗位技能的培养,最后完成管理级岗位技能拓展的全过程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岗位对技能的整体要求;同时在课程的整体设置符合由浅至深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技能的不断提高。

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岗位技能要求受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影响较大,其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紧跟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新变化,以岗位技能模块构建的高职航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具有不断变化以适应履约要求的特点,是经过实践证明更适合高职航海技术专业教学要求的课程体系。

1 龚雪根.船舶管理(驾驶专业)[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9(8)

2 高林.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9

3 龚少军.高职航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7(14):141-142

4 汤国杰.高职教育借鉴高职航海技术专业课程模式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30):89-91

5 李勇,赵玉良.建立以高等航海职业教育为主体的航海教育体系[J].航海教育研究,2008(3):7-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