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等教育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时间:2024-06-19

华耀军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黄冈 438002)

1 我国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已有的研究肯定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具体来说,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包括:区域经济水平对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果从根本上制约教育的发展;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因和条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使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推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影响不同地区高等教育投资多渠道、多元化的实践效果。高等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包括: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与毕业生规模的扩大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高等教育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来推动经济发展;高等教育通过推动科技进步进而推动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对区域政治的影响包括:高等教育通过形成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直接产生影响;高等教育通过选拔、培养国家管理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高等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尤其是骨干青年的政治社会化。高等教育对区域文化的影响包括高等教育能够传授、延续文化,选择、整理文化,创造、更新文化。

我国各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就造成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条件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就会比经济不发达地区要快得多,高等教育的布局也会趋于合理。研究我国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是否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了解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而为了更好地认识我国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首先我们必须对我国的行政区域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大致的划分。“目前研究分类问题比较好的量化方法是聚类分析法,它的实质是建立一种分类方法,各省份的经济发展状况将一批样本数据按照它们在数量上的接近程度,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进行分类。聚类分析的基本原则,是将各省份经济发展状况有较大相似性的省份归为同一类,而将差异较大的省份归入不同的类。”然后,我们才能在进行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分类的基础上,考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进而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 国内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研究

我国学者把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总结了以下六个理论。

2.1 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这种理论的主要观点有:第一,教育有两条基本的规律。即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和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自身的规律。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同社会的关系规律。它是针对教育内部关系规律而言的,其简单表述就是“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适应”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教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另一方面,要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第二,高校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有着紧密的、直接的联系。高等教育区域化是使高校更好地主动适应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途径,使得高等教育对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做出敏锐的反应,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专业设置、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深入改革。第三,就某一所地方高校而言,它不仅要注意研究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研究与地方高校技术优势相匹配的技术市场的变化,研究与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相关联的行业经济的变化,而且要特别注重高校所处的周边关系尤其是政府关系、社区关系和媒介关系的处理。高校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表现为义不容辞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与高校有着非常密切的直接的利益关系。

2.2 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其支撑点是教育经济学中关于投资的利益共享、成本分担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有两条原则:一是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谁就应当担负教育成本;二是能力原则,谁占有国民收入,谁就有能力负担教育投资。从管理体制上看,我国高校有中央和地方之分。中央所属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大部分走向地方的工作岗位;这些高校还在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决策咨询、管理、就业等方面为地方做出巨大贡献,带动地方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为地方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与中央相比,地方是国家高等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因此,根据受益原则,地方对中央所属院校也应该给予有效资助,将中央所属高校纳入地方计划的范畴,但不宜进行过多的管理和干预。

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引用了经济学的术语“非均衡”。其原意是指不存在完善的市场、不存在灵敏的价格体系的条件下所达到的均衡。在非均衡发展之下,资源的配置方式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其效益也会受到影响。非均衡实际上也是一种均衡,是市场不完善前提下的均衡,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均衡。

非均衡发展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是,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脱离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均衡配置、布局高校,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区域内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千校一面,尤其是管理体制僵硬,管得过多过死,缺乏灵活性;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环境和氛围较差,高校缺乏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约束、激励和竞争机制,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专业设置、招生等限制仍然较多。一般说来,区域经济发达程度与其市场化程度呈正相关。在发达地区,其产业结构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资金投入总量大,个人投资旺盛,财政自给率和贡献率高,市场化程度较高。因此,必然要求这些地区的办学体制和资源配置重点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例如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直接调控权让位给市场而实施间接管理;集中社会闲散资金,发展民办高等教育。落后地区由于市场化程度低,因而在办学体制和资源配置等方面与发达地区有所不同。

2.4 第三职能理论

高校的职能经历了三个变化,即由单纯培养人才到以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再到实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直接为社会服务。培养人才这个职能是从近代大学一产生就有的,被认为是大学的第一职能,科学研究则成为大学的第二职能,大学的第三职能即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高校这三个职能的产生和发展是有规律性的。尤其第三职能的产生,说明大学教育与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而第三职能又是在高校参与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大批落后地区崛起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种情况说明,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高校自身职能扩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地存在着二元结构,而且推行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经济梯度推进战略。因此,高等教育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必然存在着地区性差距,因此,提出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高等教育区域化是我国整体发展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效的战略选择。

2.5 全息结构理论

全息结构是一个由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的四个子系统(物质再生产、精神再生产、人力再生产、自然再生产)构成的“四位一体”的空间网络结构。它的主要特征是,任何一个微观子系统的内在结构都反映出宏观大系统的一般结构特征。我们可以把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力生产三个系统简化为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神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从事知识和技术生产的科技活动,科技活动既为经济活动提供知识与技术,又为教育活动提供新的教学内容和技术手段;教育活动是人力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育活动为经济活动输送具有一定素质的人力资源,同时也为科技活动提供科技人才,科技反过来又成为教育活动的知识源泉。教育、经济、科技三者密切配合,互相促进,在整个人类活动系统中同时并存,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也同样具有全息结构的特征,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城市不同层次级别的系统中都包括这三个系统。

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系统,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表现为区域内的教育、经济、科技的互动作用。各种不同的区域经济在发展并形成自身经济特色时,必然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并行发展与配合,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获得最佳发展的必要条件。

2.6 教育方针理论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一是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层次、一个目的,而后者则是前者的一个方面、一条途径。教育必须与生产相结合,则要求教育发展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教育必须与劳动相结合,即要求学校恰当地安排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发展的区域化迫使高等教育要走出一条适应我国和地区实际发展的新路子。而高等教育区域化就是其本身发展所能够实现的合理的途径。

3 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贡献的多角度研究

3.1 从投资角度出发研究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贡献

(1)投资收益率研究。教育的投资效益亦称教育投资外部效益,是指一国或一地区教育或教育投资所引起的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量于教育投资的比较,即教育的社会经济产出与教育投入的比较。教育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量与教育成本之间的比率就是教育的收益率。主要是通过教育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舒尔茨把不同教育程度的毕业生之间的工资差别作为计算教育投资收益率的根据。计算时,首先计算出相邻各阶段学校毕业生平均收入的差额,以这一差额与某一阶段的人均教育费用的比率表示收益度。同时还可以计算社会收益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推断的是,不论是个人、社会收益率,落后地区的高等教育收益率要高于发达地区,但是我们还缺少国内各个地区的详细的资料。而作为整个区域的投资收益率将低于个人收益率。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同区域之间高等教育收益卒进行计算。通过对区域内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的计算,还可以推算出高等教育在一定时期内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舒尔茨在研究美国1929-1957年的经济增长时,发现一个很大的“余额”。于是他以教育收益率为基点进行计算,估算出这期间经济增长中教育所作出的贡献。国内在计算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和坚持。

(2)决策参考意义。首先,为制定正确的区域投资导向提供参考。区域投资包括区域外和区域内,投资于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但是无论在什么时候,任何社会高等教育都是专门性的、高代价的活动,因此投资于高等教育是要非常慎重的。其次,为高等院校制定收费标准,和确定适合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份额提供参考。根据投资收益率的研究发展,个人收益率高于社会收益率,因此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上,理应由个人承担一部分,这既解决了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问题,也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有效性。再次,为合理地发展高等教育提供决策参考。“高等教育这种人力资本投资是由于经济增长而造成的需求”。我们在将高等教育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手段时,必须注意与当地的经济状况相结合,避免高等教育的过度发展和发展不足。

3.2 从消费角度研究高等院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1)对高等教育拉动消费的研究。亚洲开发银行汤敏博士在1999年2月19日的《区域经济消息报》中提出,若3年内使我国高校的招生量增加一位,达到年招生量200万人的水平,并一律实行全额收费,学费每年1万元,其它费用4~5千元,高校可每年多收学费200亿元,在校消费约为40亿元,再用我国的产出乘数来匡算,这240亿元可拉动1000亿元的投资与最终消费。但对于消费动力论,有学者也提出了质疑,主要是我国的居民收入水平能否支付巨额教育消费,以及其拉动其它产业的效果还可以进行进一步考证。国外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美国对74所两年制和四年制高等院校进行研究,其中对50所4年制的大学研究表明:如果大学的预算为1000万美元,则会产生1600 万美元的地方消费,会创造550个就业机会和岗位。我国也有相应的研究,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扩大了48 万人,并假定普遍高校生源比例(城镇生源:农村生源)为63:64,增加48 万学生最终需求总量为56.6304亿元,相应部门最终需求的增量导致总产出的增量为129.9894亿元(按1997年投入产出乘数计算),导致国民区域经济各部门新创造的就业机会合计为2546208人。但是,我国的研究是从全国的角度出发,同样缺少对某一区域内的具体研究。

(2)决策参考意义。首先,要适当扩大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对经济的确存在一定的拉动作用,因此,发展并适当地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以高校为中心的小经济。其次,高校对区域经济的短期拉动作用是有限的,是受到区域经济整体状况的限制的。要增大高校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必须相应地改善高校周边的经济环境。再次,将高校作为小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美国研究证明,高校的存在对周围房地产的价格提升起到一定作用。因此,要以高校为中心开展房地产业、商业、饮食业的发展。再次,要大力发展高校旅游业。一是针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外出旅游,因为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有足够的假期、相当多的旅游需求、也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二是可将高校作为一种旅游资源,高校具有很多人文景观和一定的历史意义,将高校作为一项旅游资源将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3.3 从科技创业角度研究高等院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1)高校科技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我国高校与企业合作已经走过了一段日子。我国的《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根据自身条件,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国家鼓励高等学校同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等方面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我国高校与国有大型企业共建研究开发机构或经济实体2000多个,累计已转化科技成果5万项,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机制。

(2)决策参考意义。首先,高校应该在经济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科技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最佳推动力。高等院校在科技创新上应在经济发展方面有所倾斜。高校从自身发展角度出发也应该积极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其次,对高校科技产业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再次,鼓励地方企业事业单位积极地与高校合作,同时,也为高校在中专区域的经济合作提供方便

4 与高等教育相关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作出了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并制定出相关重大战略举措。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是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经济的新发展结合起来,谋求我国未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这三个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三大突出矛盾。要解决这三大矛盾,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就必须探索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

4.1 加快区域性、地方性高等教育建设,推进大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理论告诉我们,区域发展是以城市为中心实施的,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文化与创新的策源地。任何一个城镇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和相关区域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中小城市与城镇协调发展,逐步形成有机的城镇体系,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借鉴日本等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经验,我们称此种发展模式为大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大区域观念,跨省际的经济合作很少。受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既定的利益格局的影响,各自为政,城市发展目标相似,产业结构雷同,生态环境系统缺乏引导控制,导致整个区域资源使用浪费和发展水平落后。二是城镇体系欠完善,区域城镇等级结构不合理,缺乏中间层次的城市,小城镇发展水平较低,城际之间是一种线性联系,尚未形成完善的网络体系。1996年,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社会学与规划学教授卡斯特尔提出“信息城市”理论,指出城市在群体空间中的等级与作用不仅取决于其规模和经济功能,而且也取决于其作为复合网络连接点一区域节点的作用。他通过对全球性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变迁的分析,指出“香港—深圳—广州—珠海—澳门”是一个正在形成的都市区域,这里将成为21 世纪卓越的工业、商业与文化中心。这个地区大中小城镇的崛起、城乡协调发展、功能各异的城镇体系以及东西方经济文化的结合等对该区域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不可低估。同时,以西部大开发为例,如果单从成都、重庆、西安三个中心城市来发展,那么这三个区域节点无非是三个轴心,它们将对周围区域产生辐射带动作用,而如果将这三个轴心联成一条轴线,那么它带动的将是西部大开发的全面推进。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可以设想按照除上述两个大都市圈外的京津冀北、大上海、长江中下游、济青、沈大、吉黑、湘鄂赣九大都市圈规划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完善城镇体系,推进大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系统与之相配套,形成相应的区域性高等教育体系。

4.2 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模式

最近,英国城市学家霍尔提出“有创造力的城市”的概念。他认为,在历史上城市一直是创新的策源地,也是人类创造力旺盛之所在;历史上的城市创新主要有“文化的+智能的”、“技术的+生产的”、“技术的+组织的”的三种类型。工业革命以来,第二、三种类型的创新与日俱增,巨型城市发展则使第三种类型益发重要。21世纪,三种城市创新混合的情形将出现,并且其中“技术的+组织的”城市创新将扮演最关键的角色。而以上各种不同类型的创新,都是与所在区域高等教育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组织的”创新最为关键。由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作用日趋明显,使基于资源禀赋,忽视创新和市场的传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根基发生了动摇。区域经济发展不能囿于传统的梯度推移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应正视区域差异,重视知识、技术、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倡导区域创新,有选择地推行跨越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西部大开发要有新的思路,并多次强调技术跨越式发展战略。以西部地区为例,西安、成都、重庆等中心城市拥有强大的科技、教育、人才优势,仅成都就汇集了20所高等院校,49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具备强大的创新潜能。关键在于如何采用有效的体制与机制,整合与组织上述创新资源,创新新型区域创新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在东部沿海与工业基础好的经济发展地区,也应不断探索有利于创新的体制与机制,引进与拓展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实施技术跨越式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 创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5.1 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进行体制内创新,整合现有高等教育资源,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四级办学,两级管理”分层管理体系

(1)加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我国教育部所属全国性大学多为多学科性大学,学科少,专业面窄,难以适应当今科学与技术高度综合、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难以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市场间的激烈竞争,造成大量生源外流。因此应站在加强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发展尖端科技,培养高层次创造性、国际性人才,从而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高度,集中力量加强国家级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但此类大学的发展不应影响地方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其合并与调整应以原中央部委所属院校为主要对象。此类大学服务面向全国,重点发展研究生教育与科学研究,属国家办学,归教育部管理。

(2)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发展区域性、地方性高等教育。

此类高等教育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与我国九大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大区域性高等教育,属综合性教学与科研并重型大学,为跨省、区、市共建高校,由国家宏观调控,由共建各省、区、市联合管理。该层次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建设应紧密结合所在区域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主要面向区域内招生,科学研究要致力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第二个层次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地方性高等教育,多为教学型大学,完全由省级政府举办,归省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管理,面向省内招生,服务于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发展。

(3)从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直接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大力发展社区高等教育。此类高等教育为省、自治区下属的地级市或直辖市下属的区级政府举办,归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多为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校。该类高等教育处于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交叉部位。它应不断调整专业,不断及时地修正教学的局部目标,一方面缓解人才资源结构性矛盾,满足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求学者个人对高中后教育的动态需求;另一方面,源源不断地为高等教育传递市场信息和改革动力。该类高等教育应定位为高等教育的外围开放部分,为高中后非学位教育,致力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该层次高等教育应呈高度开放状态,其招生应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和广大在职劳动者,保持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尽可能多的接触点,可向网络社区教育和24小时社区教育系统发展。

综上所述,应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继续坚持“合并、合作、共建、调整”的八字方针,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与布局结构调整相结合,按照大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整合现有高教资源,形成上述“四级办学,两级管理”的分层管理体系。

5.2 充分引入市场机制,进行体制外创新,将高效配置并拓展高等教育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式可持续发展

(1)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建设与开发现代大学城。

师资、教室与学生宿舍日益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后勤社会化改制,一些地区纷纷集中政府与社会力量建设与开发大学城或高教园区。如北京引入市场机制,由北京外企服务集团公司出资建设的东方(华北)大学城,一期工程投资10亿元人民币,共建有教学、实验、宿舍楼及图书馆、体育馆等配套设施57万平方米,现已有北京工大、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10多所大学近万名学生入住学习。

大学城和高教园区的建设,解决了高教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城”,与美国硅谷大学城,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城,德国的马堡大学城等相差甚远。现代大学城应是与所在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相互融合、协调互动的,能够促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在此我们应积极倡导上海模式、深圳模式。

为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紧密结合,上海市教委与上海市重点建设的科技园区一浦东长江高科技园区合作,为发挥上海高校知识与技术创新在长江高科技园区的整体效应,建设“长江科技教育园区”。深圳没有一所名牌大学,但深圳采取“借鸡下蛋,筑巢引凤”的方式,在高新技术企业林立的深圳科技产业园区内,创建了深圳虚拟大学城。现已吸引国内33所著名大学入驻,成立了北京大学深圳校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科院深圳市合作委员会、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深圳哈工大国际技术创新研究院等机构。上述机构的管理与运作,完全引入市场机制,并采用发达国家模式与标准,与国际惯例接轨,同时紧密结合深圳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实现了高教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双赢”,为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创新提出了新思路。

(2)利用“二级学院”的形式,积极吸引国外与国内社会力量办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前提,就是存在多元的所有制主体、多元利益主体。要实现所有制主体的多元化,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对原有经济实行产权改革;二是在国有经济旁边,发展非国有经济。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创新也是如此,一方面整合现有高教资源,扩大内涵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国外和国内社会力量,拓展高教资源,进行体制外创新,实现外延式发展。

二级学院是指普通高校创办的或附属于普通高校的具有制度创新(包括学院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筹资体制)和新的运行机制的二级学院。探讨新制二级学院问题是将普通高校的智力资本、品牌效应、资源优势与市场中的产业资本、资金资本有效结合的一种前瞻性发展战略。其基本思路是“一校两制”,将当前具有紧迫性的规模扩张与具有长远意义的体制创新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低成本、高效益、有质量保障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级学院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即可以将学科、门类相似,地域相近的民办高校吸附到现有体制之中,也可以从现有高校内部分流出部分资源,与社会力量整合,创办不同于现有学校管理模式的附属二级学院。但这些形式只能单方面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并简单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未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不能很好地促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在此,我们应积极倡导、推广上海中外合作二级学院模式与南开泰达二级学院模式。

上海近几年来,积极探索普通高校与国外政府、企业财团、高校进行合作的新机制,已创建的中外合作二级学院有上海交大与欧共体合作办学的上海交大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安泰集团合作举办的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学院,同济大学与德国政府合办的中德学院、职业教育学院,上海大学与悉尼科技大学合办的国际设计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办的斯隆商学院等11所。这些新型二级学院的招生与管理纳入国家计划,并将学历教育与国际执业资格教育相结合,为上海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大批国际性人才。

南开大学泰达学院是南开大学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投资3亿元合作创建的南开大学所属二级学院,该学院并非专业学院,而是一所具备文、理、工、医等专业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型和技术创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学院的学科与专业,都兼有南开大学的优势学科与专业,符合未来科技文化发展趋势,适合开发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这三个条件。同时设立了一批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研究中心,如微电子芯片研究中心、光子存储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工程技术孵化中心,并建立起能够快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而不断更新学科、专业和科研机构设置及办学模式的机制,保持和突出教学与科研的创新性和前沿性。该学院将为开发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同时促进南开大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