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路径研究

时间:2024-06-19

于玲玲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文化教育工作,多次考察红色文化圣地,强调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让红色江山不变色不变味。对于思想最为活跃、处于“三观”成长关键时期的广大青年学生来说,红色基因是铸魂育人最好的营养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将红色文化有效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关键举措。虽然高校思政课既有的教学内容中包含着红色文化的部分,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提高红色文化的育人实效,确保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是当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正确认识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与育人功能

正确认识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是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的前提。红色文化具有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先进性等内在特质,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相互交织、动态演进的动荡变革期,红色文化教育能够为青年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更好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深厚的学养支撑和主动的精神力量。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特质

毛泽东同志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的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内涵概括为“中国人民学会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即科学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1]1515,宣示“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1]1516这揭示了这是一种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在中国革命中形成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总书记强调:“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鲜明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2]这些重大论断揭示了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当代中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特色,也是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我们今天所说的红色文化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解放,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先进文化形态。一般地说,包含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因而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红色文化是由党领导的人民群众创造的,因而具有人民性;红色文化是在一代代中华儿女不负使命勇于担当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引领着时代精神、代表着社会的前进方向,因而具有先进性。

(二)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3]24红色文化孕育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创业的过程之中,它是在革命历史中逐渐呈现与升化的,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与强大的育人功能。

红色文化帮助青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与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正是秉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行动指南,才完成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惊天动地的千秋伟业。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具体表现。要科学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唯有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科学决策合理施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红色文化为青年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供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飞跃的路径。红色文化内孕的红色基因曾经在中华民族的伟大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发挥过深沉而巨大的精神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主张在全球实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些无不是中国共产党秉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实现全人类解放事业作出的积极贡献。可以说,红色文化的发展既是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相统一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追求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信念的实践过程。青年学生可以也有必要从红色文化中汲取信仰的力量,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二、科学研判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现实挑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总是处在一定的时代条件之下,并受该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快速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网络与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既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及红色文化教育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不可忽视的现实挑战。

首先,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带来思想领域的深刻变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社会结构由高度同质化转变为多重异质要素的综合体,市场经济的深化与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思想意识领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想趁虚而入,红色文化蕴含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英勇斗争的牺牲精神、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受到冲击,人们的理想信念趋向平庸化、世俗化,价值观趋向势利化,这种思想意识的变化给人们尤其是思想活跃时期的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培育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思政课教学面临着更复杂的思想环境。

其次,信息革命催生的新媒体一定程度弱化、消解了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新媒体技术构建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媒介环境,为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信息传播和接受平台,开辟了新的教学路径,丰富了教学资源。然而,新媒体平台的即时性、开放性颠覆了传统媒体的“把关人”概念与功能,造成网络内容的海量性与芜杂性。在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下,一些刻意虚无革命历史、抹黑红色文化的内容披着“解读”“揭秘”的外衣在网络上堂而皇之发布和散播,对涉世未深、尚未建立起对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正确认识的青年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再次,时空“悬浮感”造成红色文化教育的知识性目标与价值性目标难以统一

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当代的思政课教学对象普遍成长于政治长期稳定、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充裕的新时代,由于红色文化生长的历史时空距离当今的人们有些遥远,造成红色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悬浮和疏离于当代青年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上,具体表现是,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从知识层面上接受红色文化的教育内容,却难以深刻体察红色文化的价值精髓,进而难以自觉地从情感上认同和升华为远大理想信念、从行动上践行红色精神,导致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无法充分有效发挥。

三、把握红色资源的具体样态,用好红色资源

红色文化的载体是红色资源,只有占有和开发了较为充分的红色资源,才有可能根据实际的课程教学与教学对象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谈“融入”。“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4]2这深刻揭示了现实的物质生产生活不仅生产出产品即物质文化;也生产出相应的社会关系,并通过政治和法律制度等上层建筑形成一定的制度文化;而“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即精神文化由具体的历史的物质生产方式决定,受到政治法律制度等的制约,并反作用于物质生产与政治法律上层建筑;处在一定生产关系中的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表现出的价值导向、行为习惯等又形成了行为文化。借鉴学界已有的有关文化结构的各种学说,本文把思政课教学活用的红色资源分为物态文化资源、制度文化资源、精神文化资源、行为文化资源。

红色物态文化资源主要指在红色文化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的承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道路和精神的显性物态载体,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和宝贵财富,具体形态有革命旧址、革命文物、各种纪念场馆等。物态的红色资源能够被较为直观地感受和认知。我国地域广大,不同区域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传统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红色资源。据国家文物局2021年统计,目前全国革命专题博物馆和纪念馆超过1600家,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思政课教学研究者不可局限于教材内容,应对整体意义与区域意义上的红色物态资源有宏观的把握,同时需要有意识地挖掘反映区域革命建设历史与成就的革命文物、档案、地方志等材料中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更生动直观的教学资源。

红色制度文化资源包括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原则的处理各种问题和关系的制度规范的总和,包括党的制度、政权制度、军队建设制度等。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苏区政府、边区政府实行了一系列适应革命形势需要的各级政权组织制度、经济制度、法制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制度等。红色制度文化在当代表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以及各种机制体制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红色精神文化资源是红色资源的核心内容,是铸魂育人的资源之魂。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历程中,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谱系。这些伟大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建设领域凝聚形成,既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具有一以贯之的思想基础、相通相融的理念内核,成为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伟大精神内蕴着理想信念的力量、科学理论的力量、人民群众的力量、改变世界的力量,是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培育青年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精神宝库。

红色行为文化资源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淀的传统美德与民风民俗经马克思主义改造而形成的适应时代要求的价值理念、社会风尚与行为习惯等。如重民本的思想在今天发展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崇仁爱、守诚信、尚和合等传统思想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推动积极健康的新时代社会风尚的形成。在与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斗争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守望相助、扶危济困的传统精神得到了新时代语境下的充分诠释。全国道德模范、“双百”人物、感动中国人物、时代楷模、中国好人等先进人物的榜样激励作用也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是重要的红色行为文化资源。

理解了红色资源的具体样态,教师在安排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的文化样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精神资源具有能够穿越时空的特征,可以灵活适时地融入思政课的理论教授,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物态文化资源具有直观性强、感染力强的特点,但是其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受其本身在物理意义上的时间空间存在形式的制约,虽然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与网络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合时空距离带来的割裂感,但还不能说其育人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这种情况要统筹整体意义与区域意义的红色物态资源的运用,充分挖掘与利用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区域文化具象化、独特性的优势,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所处区域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时空方位和历史意义的认识;增强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思想上的共鸣,建立起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担当意识。

四、将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思政课课堂教学

红色文化与思政课的融合在实际操作中若止步于红色文化的灌输或拼贴黏合,则将导致教学环节生硬割裂、教学内容知识性与价值性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困境。充分挖掘与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注重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融合与衔接

当前,多数高校的思政课教学采用教研室团队授课制,即由多名教师共同承担一门课程,如果教研室团队之间缺乏关于授课理念、课程内容的沟通,将导致红色文化教育缺乏教学理念的一致性、教学内容的连贯性,随即造成课程与课程间的割裂,前后修习课程的割裂,使学生接受到的红色文化教育呈现重复化、碎片化现象。因此,思政课教学组织者应该具有“思政课共同体”的自觉意识,注重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总体设计与部署、坚持前后一贯的红色育人理念,注重各门课程的内在联系与横向贯通,合理安排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与载体。

其次,思政课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涵养家国情怀

***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第一,提升专业素养。红色文化内涵丰富、红色资源形态多样,红色基因蕴藏伟力。教师应在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红色文化重要论述的基础上,对红色文化的内涵及贯穿其中的精神实质有整体性的把握,深刻理解其蕴含的思想渊源、理论基础,构建正确的理论和分析框架,以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学理性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说服力。第二,涵养红色情怀。***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5]330教师如果没有对红色文化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与情感认同,没有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就无法真正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难以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实效。

再次,思政课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第一,整合红色文化教学资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红色基因,同时将教材与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区域文化资源的直接性、独特性的优势,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第二,探索主体间性教学方法。启发式、互动式、交流式教学有助于启发学生的自主思考,理解和掌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对课程教学进行平等、交互、多层次、多维度的设计,不仅能促进课堂教学过程中主体间增进理解、共生共进,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学生将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资源、理论知识内化于心。第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与时代的结合。例如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区域学习、社会实践、乡村振兴建设、地方文化旅游建设相结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改善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红色基因在当代的传承,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播力、生命力和影响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红色文化蕴含的红色基因一旦植根群众,也会化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强劲动力。

五、实践教学助力红色基因的“活化”

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直接感知红色文化,并将课堂上习得的对红色文化的理性认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促进认识水平的提高。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产生直接经验,能够更好地将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首先,依托校园文化载体,营造浓郁的红色育人氛围

结合教育部“三全育人”要求,将红色文化要素融入校园公共环境、管理服务、体制机制等“十大育人”体系中,塑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教育氛围。另外,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与个人兴趣,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组织红色诗文朗诵、红色剧本写作、红色书法绘画艺术展、红色舞台剧展演、音乐舞蹈汇演等校园文化活动,将红色文化教育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专业素养的涵养结合起来,提高红色文化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结合新时代新特点,探索多场景实践育人路径

充分依托现代数字技术带来的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开发建设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支撑的红色文化体验项目,塑造直接具象、身临其境的红色文化氛围,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思政课堂转型升级,增强红色育人的感染力。另外结合新时代青年在课外娱乐方面的新特点,探索红色“剧本杀”等形式的沉浸式学习教育方案,解决红色文化教育“悬浮感”和“不在场”的问题,增强红色文化的体验感和红色基因的渗透力,使红色精神真正入心。

再次,校地协同合作,共建共享红色实践育人基地

校地协同开发、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协同联动,以红色遗址、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地方博物馆、城市规划馆等地方红色资源为重要依托,通过共建红色教育基地、共同纪念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大纪念日、中华民族传统节庆等常态化活动,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和载体,组织开展具有仪式感和教育意义的系列主体红色教育活动,促进红色基因的“活化”。校地协同合作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支持保障,鼓励学生参加“青春红色逐梦之旅”等创新创业项目,使学生的理论知识真正与时代、与社会结合起来,使红色基因扎根更牢,并外化于社会实践,践行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伟业中。

在全党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关头,我们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要求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共识、汇聚力量,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政课丰富的内容供给来源。将红色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的关键举措。如何进一步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帮助学生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动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仍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