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王 敏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口译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近年来高校日益重视口译教学并且取得了较大突破和发展。但是鉴于翻译学科发展过快,口译教学总体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在口译师资、口译教材和口译教学方法方面都存在较大问题。在影响口译教学效果的三个因素中,选择合适的口译教材是提高口译教学的关键,原因在于口译教材是实现口译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口译课程知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决定了口译人才培养的最终走向。目前市场上的口译教材种类繁多,但是以口译理论为指导,特别是以口译认知理论提供架构支持的教材更是鲜见。在口译课程系列中,基础口译是其他口译课程的先修课程,也是学好口译课程和掌握口译核心技能的基础。基础口译主要围绕听辨信息、记忆信息和表达信息三个基本核心技能展开,这三个基本核心技能又正好对应了口译的三个过程:口译理解、口译分析和口译表达,而口译认知理论对口译过程的描写可以从根本上帮助学生理解口译过程的实质和内涵。对于教师而言,口译认知理论可以使教学过程透明化,有利其设计恰当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因此,将口译认知理论融入基础口译教材对于提升口译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内化口译技能是根本的也是必要的。本文以口译过程三阶段为研究对象,研究认知理论对口译过程的描写和对口译活动的指导,为基础口译教材的编订提供理论支持。
有学者对比近年来口译教材的出版数量和口译教材相关论文研究数量,对比分析口译教材的研究与出版速度,得出出版力度强于研究力度的结论,并提出加强口译教材研究的必要性。当前学界对口译教材的研究各有侧重,但是聚焦中心还是体现在口译教材编写原则、编写特点、编写方法以及针对编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在这些研究中有些学者开展案例研究即结合具体口译教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策略。此外,梅德明指出编写高质量的口译教材决不是简单的材料堆砌,而是“根据学习对象的现有水平、口译教学阶段的目的、口译题材的难易程度、口译技能的训练项目等系统编写而成”[1]。王金波、王燕认为“作为传载口译知识主体的口译教材应该以口译理论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真正体现口译的特点。”[2]陶友兰从编写方法上指出口译教材可以充分利用翻译语料库资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模式选取教学素材[3]。还有部分学者结合大时代数据下的慕课、翻转课堂、可汗课堂和微课等新教学形式提出了口译教材编写的新理念[4]。纵观当前口译教材的研究现状,学界对口译教材的研究仍停留在经验谈或体验式层面。鉴于口译的即时性和即席性特点,口译教材应有别于笔译教材,在口译教材编写中要充分体现其时效性、多样性和实用性等特点,而口译教材要具备这些特点,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依据为指导。
20世纪中期认知革命引发了许多学科的认知转向。这些学科通过寻找突破点将自身的研究与认知科学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结合,并探索从认知科学中汲取灵感、方法和研究范式以追求更好的发展。语言学科也不列外。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类的认知,是人类感知系统、语言符号系统和概念系统等多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能力本质上是一种认知能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口译认知研究已经逐渐成为口译研究的核心主题。研究者从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语言学等角度探讨复杂的口译现象。
在口译理解、口译分析和口译表达三个转换过程中,译员需要几乎同步处理且反复循环,这就要求译员能够做到听中有记,记中有思,思中有译。在这个信息接收、储存、处理加工和输出转换过程中,仅凭语言学理论是无法全面和彻底解释的。为了对该过程进行清晰的剖析,我们需要借助认知心理学中的工作记忆理论、信息加工理论、释意理论以及口译认知负荷理论来解释口译过程和口译活动。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口译过程的实质和内涵,必须将口译认知理论融入口译教材中,特别是入门阶段的基础口译教材。
基础口译主要围绕听辨信息、记忆信息和表达信息三个基本核心技能展开,这三个基本核心技能又正好对应了口译的三个过程:口译理解、口译分析和口译表达。认知理论对口译过程的描写和解释可以从根本上帮助学生理解口译过程及每个过程所要求的口译技巧,由此可以设计出基于口译认知理论的基础口译教材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口译认知理论运用于基础口译教材的架构
从图1中可以看出,认知理论可以帮助口译学习者解释和理解口译过程,而在口译实践活动中要成功过渡每一个口译过程都需要对应的口译技巧。为了方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口译过程,口译研究者将口译过程简单地分为:口译理解、口译分析和口译表达。当前,适用于解释口译过程的认知理论主要包括:工作记忆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和释意理论。口译过程的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不同的口译技巧。在口译理解阶段,译员需要掌握如何听取信息、如何记忆信息和记录信息。在口译分析过程中,译员需要对话语进行逻辑分析、话语篇章分析和跨文化分析。在口译表达阶段,译员不仅要具备语言重组转换技能,更要掌握公众演讲技巧和数字表达技巧。
1.认知心理学中的工作记忆理论在口译理解过程中的应用。认知心理学中的工作记忆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在口译这一信息加工过程中,信息是如何被储存、处理、记忆以及产出的。认知心理学认将记忆划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主要依靠身体感官如眼睛、耳朵、嘴巴、鼻子等去记忆信息,但是这种信息记忆存储时间及其短暂,听过即忘。短时记忆是以一种积极和随时可用的状态记忆信息,无需创造事后回忆的神经机制,无需刺激,记忆持续时间一般为20至30秒。存储在长时记忆中信息可以持续的时间相对较长,可以是一天、几周、数月、多年,甚至是终生记忆。长时记忆被视为一种学习过程和学习积累。
鉴于口译即席性的特点,口译过程中的记忆只需要持续较短的时间。一旦前面的口译任务完成,译员就要丢弃和遗忘前面的信息,并会调到所有的精力去处理另一个任务,因此译员要训练的是提升短时记忆能力。在口译过程中,译员先是启动短时记忆,再根据主题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相关部分,这就是口译的记忆机制。因此,怎样提高记忆储存的条理性和捕获提取的线索关系到口译能否成功完成。
认知心理学研究揭示了记忆的本质和特征,为提高口译记忆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基础口译教材中要根据认知心理学原理,利用信息形象化和视觉化、信息逻辑化和信息提纲化等策略来提高短时记忆能力。教材编写中还可以加入译前准备的相关内容达到通过激活长时记忆提高短时记忆的目的。教材中加入笔记技能的系统讲解将会帮助教师以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笔记技能以辅助长时记忆和延长短时记忆,提高学生口译学习效率。
2.信息加工理论在口译分析过程中的应用。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人脑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这个信息处理系统相当于一个“黑匣子”。该理论主要研究信息在其被处理的各个阶段是如何被感知、解码、储存、提取和编码的。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思维、想象、注意、表象、知觉、记忆等认知手段,总结了人类获取知识的认识活动规律。口译本质上也是一个信息转换与信息传递的过程,即通过语言转换形式把一种语言所承载的信息转变到另一种语言中去。在信息论看来,语言是最基本也是最复杂的信息系统和信息形式。在口译过程中,译员需要在极为短暂的时间范围内几乎同步完成信息输入、信息存储、信息提取和信息输出。在这一过程中译员首先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如耳朵和眼睛获取源语信息,源语信息的呈现方式可能是声音符号,也可能是视觉符号。接下来译员通过思维、想象、注意、表象、知觉、记忆等认知手段将输入大脑的信息与其大脑中存储的知识建立联系,同时对输入信息进行意义建构、分析加工和解码,然后辅以笔记进行记忆存储,最后完成译语表达任务,表达呈现方式为声音符号或是视觉符号。由此可见,口译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认知加工过程。
在基础口译教材编订中,要融入口译信息加工理论,使学生真正理解口译过程还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该理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口译过程中信息转换的全过程,还有利于学生理清口译过程中每个步骤的功能和特点,把握各步骤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对口译信息加工过程理论性的阐释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大量练习系统掌握口译分析过程中的相关技巧,如逻辑分析、话语分析和跨文化交际策略等。
3.释意理论在口译表达过程中的应用。在为数不多的口译理论中,释意理论是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塞莱斯科维奇和勒代雷尔提出释意理论以来,该理论因其的独特的理论视角和解释性强大的理论架构成为西方口译研究的主导理论,引领西方口译研究逐渐步入成熟阶段,同时也对中国口译研究的快速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释意派任务口译的对象是意义而不是语言。口译是是对源语意义(sense)的理解与传达,不是语言形式的机械转换。释意理论提出了口译加工三角型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口译加工三角型模式
口译的基本过程是始于译员接收源语信息,并调动已有知识理解源语信息,接着译员将所理解的信息脱离原语语言外壳,以命题表征形式存储在大脑认知记忆里,最后这些命题表征以目标语形式呈现,最终完成口译任务。由此可见,释意理论并没有简单地把翻译看作是一个从源语到目标语的单向解码和编码过程,而是将其视为一个理解与重新表达的动态过程。在“理解”和“重新表达”这个过程中,释意理论还坚持存在着一个“脱离源语外壳(deverbalization)”阶段,这是译语产生的重要阶段。脱离源语外壳是释意理论的核心,它指的是译员在理解了讲话人的意思后忘记或是摆脱源语语言结构的束缚,以便记住源语发言人所传达的思想,也就是语言符号所产生的认知和情感意义,最后用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的译语翻译出来。
释意理论对口译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在基础口译教材的编订中,应将释意理论放在口译第三个阶段即口译表达阶段来指导口译教学和口译实践。使用口译基础教材的学生在口译各核心技能学习和掌握过程中还只是处于认知阶段,在没有经过全面系统训练的前提下还不能从技能学习的程序性阶段过渡到自动化阶段。口译基础阶段学习中,绝大多数口译学习者还仅仅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为帮助学生在口译技能学习过程中从“知道”转变成“做到”,尤其需要慎重挑选教学材料。口译基础教材编者需要有意识在教材中融入口译认知理论,使学生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编者需要控制口译基础教材料类型和难度,坚持循序渐进原则,避免由于训练内容设计过难而无法实现口译技能练习所产生的问题。
口译教材是实现口译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口译课程知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决定了口译人才培养的最终走向。由于口译研究的前沿是将认知作为其理论基础,基于口译认知理论的口译基础教材设计首先可以有助于学生理解口译过程和口译活动的本质和特点,使学生能够遵循口译学习规律并通过大量练习内化口译技巧。此外,学生对于口译认知理论的理解还可以辅助学生分析并改正其在口译实践中所犯的错误。除了口译认知理论的指导,在口译基础教材的编写中还要充分考虑以下因素:一是鉴于口译的即时性和即席性特点,口译教材应有别于笔译教材,在口译基础教材编写中要充分考虑口译的工作语言特点,参考译文应体现其口语体特色并且能够提供多种表达方式的口译参考译文,同时练习材料的选择要体现出时效性、多样性和实用性等特点。此外,随着互联网辅助教学已成为新兴教学趋势,在编纂口译基础教材过程中还可以建议口译教师通过移动通讯设备实现导学和督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随需进行口译学习以有效保持口译学习的延续性,最终实现通过短期集中训练使口译技能内化的作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