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研究

时间:2024-06-19

胡秀丽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能否顺利实现就业事关自身及其家庭切身利益,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提供全方位的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之下,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凸显,并已经成为就业现状的一部分。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争议,要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必须进行辩证分析。

1 大学生“慢就业”的定义

所谓“慢就业”,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指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读书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1]。“慢就业”一词是媒体根据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给出的定义。相比以往出现的“待业青年”“啃老族”等名词,“慢就业”是一个中性词,不包含贬义色彩。

越来越多的“90后”,特别是“95后”年轻人告别传统的“毕业就工作”模式成为“慢就业一族”,也称为“待机族”。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发布显示,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6%,2.4%的大学毕业生选择成为“待机族”,也就是说有18.14万2016届大学生毕业生无工作不学业也不求职[2]。据浙江日报报道,2016年7月,腾讯QQ浏览器发布的一份毕业季大数据报告显示,52%的“95后”选择找一份稳定工作,但剩下48%的人选择回避就业。选择“不就业”的“95后”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其中,北京比例最高,其次是上海,杭州排第三[3]。

2 大学生“慢就业”的类型及影响

2.1 大学生“慢就业”的类型

根据大学毕业生选择“慢就业”的意愿,可以将大学生“慢就业”分为理性选择型和被动无奈型两种。理性选择型,是指大学毕业生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并为今后的事业和人生做好规划后,决定放慢心态,主动给自己一段从学校到职场的过渡期。而被动无奈型,是大学毕业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偏弱,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时而产生的消极逃避心态,迟迟不肯进入职场。根据2017年11月应届生求职网发布的《大学生“慢就业”调查报告》,毕业生选择“慢就业”最主要的原因是“就业形势严峻,找不到满意的工作”[4]。而且,处于“慢就业”状态中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对于现在自己的状态,很少出现“充实”“梦想”“努力”等正面词汇,绝大部分充斥了“无奈”“彷徨”“迷茫”“抑郁”“惭愧”“焦虑”等负面词汇。可见,大学毕业生被动无奈地选择“慢就业”占大多数,理性选择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2.2 大学生“慢就业”的影响

大学生“慢就业”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方面,但并不是与理性选择型和被动无奈型的“慢就业”类型相对应,更多时候,是积极与消极的影响相互交织,并且,消极影响占主要方面。

2.2.1 积极影响: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更好地认识自己。 大学生可以利用这部分过渡时间,沉淀梦想,注重自我内心的体验,从兴趣、能力、特长、性格、学习动机等各方面充分了解自己,分析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适合做的事情以及最想做的事情,在重视自我价值的理念下,根据自身特质来合理规划人生方向,提高就业质量,实现自我发展的目的。

更好地认识社会。从小学、中学、大学一路走来,大学毕业生其实与社会生活的接触既不充分也不深入,大多来自书本、纸媒、网络, 或是亲人、师长、朋友这些间接的途径。大学生通过“慢就业”的时间,体验生活,丰富人生经历,充分融入社会、观察和了解社会,可以有效培养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实现“学生”到“公民”的过渡,可以增加思维的独立性,为人生做好铺垫。

2.2.2 消极影响:错失良机,浪费资源。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为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了双选的平台,很多用人单位都想吸收应届生的新鲜血液,通过校园招聘的方式为应届生提供了较好的岗位和较好的就业机会。而大学毕业半年、一年后,再去参加校园招聘就会有各种障碍。大学生“慢就业”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产生懈怠情绪,浪费时间,消磨自己的热情、斗志和信心。

给大学生毕业后没有实现就业,也就意味着无法实现经济独立,依然需要依赖家庭的资助来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大学毕业生平均年龄是22岁,即将面临买房、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这些事所要花费的资金绝大部分都是由家庭来承担。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目前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5],选择“慢就业”的大学生无疑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如果大学生长期选择逃避,迟迟不肯进入劳动力市场,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甚至威胁到社会的稳定,也会影响人们投入教育的积极性。

3 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原因分析

3.1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3.1.1 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走高。1978年恢复高考之后,每年的普通高校毕业人数都在不断地增加,并从2000年起首次突破100万,自2000年以来至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从107万增长到631万,10年间毕业生人数激增5.9倍。2011—2017年的毕业生人数按照2%—5%的同比增长率逐年增长,如图1,近7年间累计毕业生人数达到5706万人。而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上升至820万人,再创近10年毕业生人数新高。2013年,因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00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201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每年都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人们转而戏称没有最难就业季,只有更难就业季。

图1 2000-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

3.1.2 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岗位,比如会计、财务等已被部分取代,市场上愈加需求各类技术性人才。从人力资源市场状况也可以看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求人倍率比较高,在2左右的水平。而我国的大学生大多属于学术型人才,理论知识丰富,但动手能力欠缺,无法适应市场上的人才要求。

3.1.3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各地教育部门、学校也纷纷为高校学子创新创业创造条件,引导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但是数据显示,2013 届毕业生创业 3 年后存活率约为 4.7%[6],即使是在浙江等创业环境较好的省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也只有5%左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20%的成功率依然相去甚远,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大学生人均熬不过3年,超过半数会在3年后退出创业[7],大学生创业失败风险不容忽视。

3.2 社会的多样性和宽容度不断增加

3.2.1 发达国家间隔年思想的影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以及互联网的带动作用,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西方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传入我国,并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影响。“慢就业”一般出现在经济快速增长、社会步入现代化进程后,最初发源于英美等发达国家,主要形式是间隔年(Gap Year),即西方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不马上升学或就业,而是选择参加志愿活动、游历等来丰富人生阅历,增长见识。

3.2.2 社会对“慢就业”包容性更强。我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更加关注人的价值和发展,社会的包容性更强,人们对待“慢就业”现象也更加宽容。关于毕业后暂时未就业群体的称谓,上世纪八十年代称为“待业青年”,这个群体一度被当作社会的“边缘人”。而后出现的“啃老族”,顾名思义,充满贬义色彩,甚至有省份制定法律法规禁止成年子女“啃老”。社会对于近几年出现的““慢就业”一族”表现得愈加宽容,从知网媒体报道和相关学术文章可以看出,提倡辩证看待“慢就业”现象,比如《中国教育报》2016年5月19日刊登文章《何妨来个“间隔年”》,《人民日报》2017年2月21日刊登文章《“慢就业”,如何“慢”出精彩》。

3.3 家庭条件氛围的影响

3.3.1 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

一直以来,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家庭教育普遍存在护犊情节,特别是对独生子女一代,很多家庭都出现溺爱的倾向,表现在全力支持子女的一切选择。孙秀华、赵丹以沈阳工业大学辽阳分校为例,对高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实证研究,通过对“慢就业”状态中的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大约有40%的家长表示支持“慢就业”,32%的家长反对,25%的家长表示无所谓,从中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家长对于自己孩子“慢就业”是持有支持和无所谓的态度[8]。

3.3.2 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健全和发展,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逐步扩大,标准也不断提高,很多家庭不再完全依赖子女的赡养也可以“无后顾之忧”,因而愿意尽自己最大的经济条件来支持子女的选择。“慢就业”现象主要出现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中。

3.4 学校教育理念的偏差

3.4.1 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失衡。高校的发展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比较滞后,往往外面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而高校内却风平浪静。一方面,高校侧重学术型人才培养,较为忽视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大学生素质品格的培养,大学生普遍存在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抗压能力都较差的问题,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同质化现象严重,专业结构调整不能适应新兴行业企业和新兴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部分专业人才供大于求。而且,部分高校不注重内涵建设,忽视师资、课程设置、社会实践以及设施设备等办学条件,大学生就业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在就业市场中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3.4.2 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高校基本都设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这一机构,负责为大学生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但是具体运行过程中,仅限于开展就业讲座和招聘信息的发布,对于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作用十分有限。同样,高校都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但课程系统性欠缺,仅限对大一第一学期的新生开课,对于大三、大四十分需要就业指导的反而很少涉及。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低,仅满足于照本宣科。比如说,大学生出现“慢就业”的原因不同,有的因为缺乏自信,有的因为就业无门,有的是准备各类考试,就业指导必须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但是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很少能做到这一点。高校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都将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提供基础性服务,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3.5 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3.5.1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九五后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较大,从小在备受宠爱的家庭环境中,养尊处优地生活,被保护得像温室的花朵,缺乏磨砺的机会,不了解生活的甘苦和磨难。同时,学校教育也缺乏这方面品质、意志的培养,导致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承受挫折能力差。所以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不愿意接受辛苦平凡的工作。

3.5.2 追求自我发展。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享受着改革开放后富裕的生活,有很强的自我独立意识,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观念,特别注重自我个性的发展和选择,反对生活中条条框框的束缚。所以,在就业中倾向于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看专业是否对口、薪酬是否合理、工作环境是否良好等,如果一时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宁愿再等等。现在大学生“慢就业”的原因不是无业可就,而是有业不就。

3.5.3 自我定位不合理。大学生就业定位不合理,就业期望过高,主要表现在毕业生对就业地域和单位的选择上。经济较发达的中东部地区是每年毕业生最期望就业的地域,特别是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发达地区,一些大城市甚至出现人才过剩现象。而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缓慢的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大量的农村和基层岗位,求贤若渴却很少有毕业生问津。与此同时,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国企这些相对稳定的单位仍然是追逐热点,而销售类职位求职人才缺口在扩大。

4 预防和应对大学生“慢就业”消极影响的对策

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已经称为就业现实的一部分,其消极影响不容忽视,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来预防和应对。

4.1 改善就业创业环境

促进就业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要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促进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创造大量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从而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其次,促进城乡、区域间协调发展,努力消除制度性障碍,让大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就业地域,以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实现更充分的就业。最后,还要营造积极健康的就业氛围,激发干事创业的活力和热情,为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等,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4.2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九大报告指出,高等教育要实现内涵式发展,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当前教育发展形势之下,就要推动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顺应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人才需求状况和学校自身实际条件等,升级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增强人才培养供需适配度。高等教育在培养适量学术型、基础型人才的同时,着力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多渠道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建设,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提高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和培养奉献精神、诚实守信品质的机会。

4.3 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可怜天下父母心,爱护子女是人之常情。但是父母对子女的爱要适度,才能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一方面,切记溺爱孩子,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分享、感恩意识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将会受益终生。另一方面,要给孩子留有自己的空间,不对孩子干涉过多,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养成独立的思想和品格,今后有独立面对世界和人生的勇气。家长还可以尽早让孩子了解家庭成员的职业和工作内容,让他们从小对求职就业有一定的认识,以后再不断加深了解,同时注重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就业观念,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就业。

4.4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要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以主动的心态面对就业。在应对就业之前,要多抓住锻炼自己的机会,着力提升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自身人格修养、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和自信心。在就业过程中,对自身实际和未来发展有客观准确的分析和定位,降低就业期望值,及时抓住机遇,不能仅仅局限在自己所学的专业内找工作只要是适合自身发展的,有发展前景的职业,都应该勇于尝试,多一次尝试就会多一次机会。在成功就业后,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工作,都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使自己尽快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4.5 提供全过程的就业指导服务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各地各高校要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全方位就业指导服务。其实,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不能仅限于大学阶段,服务主体也不能仅限于高校。我国目前的就业指导服务,在学校教育中,大学阶段才有所涉及,大学毕业后,又戛然而止。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就业指导服务要向大学前拓展,要向大学毕业后延伸,也需要多个主体相互协作,共同做好这一服务工作。在上大学前,家庭和中小学都要注重对青少年职业生涯意识的培养,增加职业体验,提高独立意识、动手和创新能力。在大学期间,高校要完善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整合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创业课程教师、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等人员,共同提供贴近学生实际的有针对性的服务。在大学毕业后,对于处于“慢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高校和社区共同提供服务,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倾听他们的诉求,帮助做好心理调适等,防止产生懒惰懈怠情绪,延长“慢就业”时间。对处于职业适应初期的大学生,社区和企业多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缓解心理压力,度过角色转化适应期。提供全过程的就业指导服务,可以有效增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促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