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方略——读《责任与自由》新感

时间:2024-06-19

王全林

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方略
——读《责任与自由》新感

王全林

新修订的教育法、高等教育法都突出强调要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那么,当代大学应如何科学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呢?结合《责任与自由:当代中国青少年成长研究》一书提供的理论建构,从成人之道与成才之方的有机统一、突出问题意识的破与立的有机统一、责任与自由的有机统一等三个层面,探讨了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方略问题。

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方略;《责任与自由》

一、问题的缘起

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责任担当问题,不仅是各个家庭的事,也不仅仅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事,同时也是国家的事、社会的事、人类的事,的确值得全社会与全人类高度关注。为此,皖西学院责任论研究专家程东峰教授的近著《责任与自由:当代中国青少年成长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以下简称《责任与自由》),从责任担当视角,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成长成才与责任担当问题进行了系统建构与探索。是书立意高远,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性。

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教育法》(修正案)第六条规定,“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等教育法》(修正案)第六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问题首次进入教育法立法范畴,终于解决了此前教育立法的空白。其从立法上彰显了“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增强大学服务社会能力”,体现了“教育改革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主题”[1]。而此前10月13日安徽省教育厅出台的《关于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意见》(皖教办[2015]47号),可谓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了。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问题如何推进落实,的确值得深思与理论观照。

那么,当前政府与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及其能力践行问题究竟该如何系统推进落实呢?近期,从大学生社会责任能力培育视角再读《责任与自由》一书,便有了新的时代气息与理性感悟。在笔者看来,是书作为作者责任研究三部曲之第三部(另两部为《责任论》,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责任伦理导论》,人民出版社,2009),至少从三个有机统一视角为我们提供了问题解决的总体理论观照与实践解决方略。

二、成人之道与成才之方的有机统一——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方略一

要系统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能力,首先必须把握责任是什么。所谓责任,是“行为主体对在特定社会关系中定在任务的自由确认和自觉服从”[2]15。当代大学生要履行好责任,首先就必须成人、成才,只有成就德才兼备者,方能履行好高等教育法所赋予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级人才培养定位。既然新修定的教育法、高等教育法都将受教育者社会责任感培养问题以规范立法形式予以确认,这当然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法定的内在任务。既然任务既定,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系统培育与科学践行了。对此,《责任与自由》通篇旨在解决此宏大叙事问题。

是书从宏观视角,从世界经济一体化、科技现代化、政治民主化的大格局、大背景、大时代出发,密切联系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青少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实际,研究揭示了当代中国青少年的成长路径和成长方法,而成长成才是科学履行社会责任的最基本前提。全书12章35.3万字,按照明暗两线对此进行了系统解构。

在形式明线上,是书分上下二篇展开。第1-6章为上篇,专题研究青少年的成人之道,主要从破解青少年成长之困入手,先从分清是非、树立正确价值观方面,要求青少年筑牢安身立命的基础,即大学生成人之要——明辨是非、懂事明理,成人之本——树立正确价值观;再从以知识为业、做知识人,以政治为业、提高政治素质,勤奋刻苦、做普通劳动者三个方面,为大学生设定职业途径和成长目标。第7-12章为下篇,主要研究成才之方,主要从“从读书到择业”“从健康到幸福”“从修身到为民”“从交友到婚恋”“从休闲到审美”“从实践到实现”六个方面专题探讨研究大学生成才路径。

与此同时,为防止做人与处事两者的相互割裂,是书在字里行间,在立意深处,形分而神合,处处突出成人之道与成才之方的有机统一。成人,主要是指身心成长和人格塑造的完善过程,更多的是从伦理道德修炼上讲;成才,主要是指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升,多从做事能力和成事智慧培养上说。成人是成才的前提,成才是成人的目标。不成人则难以成才,不成才也不足以彰显成人之效。成才之方和成人之道,有相联、相通、互补之处,成人之道的“道”中含有成才之方的“方”,成才之方的“方”从根本上说不能违背成人之道的“道”,因为合“道”之“方”,利国、利民,利人、利己,违“道”之“方”,则害国、害民,害人、害己。成人是做人,成才是处事。人的活力体现在处事之中,也只有在处事中才能显示出做人的精神、理想和志向。处事乃是做人的活动轨迹,做人乃是处事的行动指南。做人和处事是统一的,成人和成才是一致的,成人和成才是统一的。所以,全书结构严谨,内容连贯,布局合理,说理透彻,逻辑性强,为当代大学生成人成才方略指明了方向。

三、突出问题意识的破与立的有机统一——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方略二

大学生社会责任履行能力如何培育?如何提高?如何破题?《责任与自由》一书从问题意识出发,开篇就开宗明义,从“青少年成长之困、困在何处”破题,凸显当代大学生所处的“读书学习之困、健康成长之困、择业成才之困、恋爱婚姻之困、人际交往之困、建功立业之困、自我实现之困以及追求幸福之困”等成人成才“八困”,并从中循循善诱,发现问题,揭示问题,再围绕这些问题寻根溯源,宏观解构与微观解析结合,期望从中找到问题破解的办法。

破题远非目的,而是旨在抛砖引玉,从中揭示问题解决之道。是书始终坚持以问题为抓手,查摆原因与实质,旨在从根源上寻求问题解决之道,最终解决问题。是书并不仅仅局限于围绕着现实问题转,并非停留于就事论事,而是以问题为纽带,进而透过现象看本质,条陈原因,查找实质,力求从思想意识等根本问题上去想方设法地寻求问题解决之道。要破困解困,就要启发大学生的“理论自觉、道德自觉和精神自觉”[3]22。那么,破后究竟该如何立呢?

其一,破困解困要克服单一的培养模式,走多元化成长之道

首先,是书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境界和做人做事的层次构建了五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分别为第一层次——做循序成长身心健康的人,这是做人最为基本的物质基础;第二层次——做智能健全自食其力的人,这可确保基本的社会谋生能力;第三层次——做独立自主理性大度的人;第四层次——做敬业合群服务社会的人;第五层次——做胸怀大志建功立业的人。这五个层次之间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割裂平行的”[3]26。

其次,是书遵循因材施教的培养方法和循序渐进的成长规律,科学构建了三种大学生循序渐进成长方法。第一,大学生要依照知、信、行、果的规律,循序渐进地成长,即真知→笃信→力行→良果。第二,依照孔子揭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规律,运用诗乐熏陶和礼法约束的方法促进大学生德行的健康成长。“兴于诗”是初始阶段的教育,从感性的形象的教育入手,可达潜移默化的浸润作用,乃模仿阶段的学习方法;“立于礼”是懂事明理阶段的教育,注重理性自觉,自觉接受伦理道德和法律制度的约束,突出礼义规范的约束和梳理,“主要是人的良知、良能、良心的理性化,亦是良知、良能、良心的实践化,是由知而信而行的成长进步的过程”[3]28;“成于乐”,是人的最高道德境界的形成,是人格的完善和高尚德性的形成阶段,这“是就人格完善德性优化而言的,既是一种宗教神圣情感的完成,又是一种高度社会化情操的修炼。成于乐,就是人格在艺术熏陶中成熟”[3]28。第三,依照价值升级规律,运用真、善、美、圣多管齐下的方法培养大学生成长,即依据科学价值求真、道德价值求善、艺术价值求美、宗教价值求圣的要求,循序渐进依次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教育、道德教育、艺术教育和神圣教育。第四、依照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的规律,运用环境熏陶的方法促进大学生成长,即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单位教育、社会教育融为一体,打造教育合力。

其二,破困解困的根本途径,在于培养独立健全人格和自由意志

在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大体相近条件下,内在决定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的根本途径在于大学生独立健全人格和自由意志的养成。这是因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最大的困惑根源,源自对于多元社会多元价值取向中自己必须作出唯一选择时的抉择困难。那么,这种困惑如何摆脱与克服呢?可以说,“独立健全人格和自由意志的形成是克服多元困惑的唯一途径”。所谓独立健全人格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根本特点是“三自”——自立、自律和自为,“三自”的核心是独立自主和独立思考。自由意志是独立健全人格的核心品质,自由意志的人即“保持自己的独立的意志,不要为物所困,也不要为情所困,真正做一个具有自由意志的独立自主的人[3]33。

当然,对于社会而言,也应为大学生独立健全人格和自由意志的养成提供必要的条件。首先,就其宏观大环境而言,宪政民主、法制社会、自由经济是大学生独立健全人格和自由意志形成的首要条件;其次,仅有民主社会大环境还不够,还应有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确保大学生内心独立自由意识的觉醒;第三,个体实践环境,即在社会实践中锻炼独立健全人格和自由意志。

四、责任与自由的有机统一——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方略三

责任与自由问题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始终相伴共生。“自由和责任是一对孪生概念。离开自由没有责任,离开责任没有自由。”[4]故大学生践行社会责任自然离不开自由做开路先锋。是书的正标题是“责任与自由”,当然会涉及对责任与自由关系的探讨。

其一,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

“要培养青少年的责任心,从小养成负责任的习惯,确立责任意识。树立责任意识是实现青少年理想抱负的保证,责任心是追求理想抱负的不竭动力和长期有效的监督。如果没有责任心配合,理想有可能成为空想,抱负有可能成为志大才疏的浮夸和吹牛。责任心是理想抱负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的有机统一,是理想抱负同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的有机统一。”[3]82-83

其二,突出大学生责任心培养过程中的自由选择问题

“要培养孩子自由选择并对自己的自由选择负责的精神。为了弥补孩子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的弱势,在孩子自由选择之前,一定要向他说明白可供他选择事物的性质、形状、功效和特点,至于选什么完全由孩子自己作主,但是一旦他自主选定了,不允许其半途而废,不允许其浪费财物和随便不负责任地抛弃,要让孩子明白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的自由选择负责。”[3]79对自身的自由选择负起责任,科学履行责任担当,这才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能力的最好方法。而且,与其说它是方法,不如说它是训练,只有长期训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可能养成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大学生自觉担负社会责任的德性。作者认为,责任和自由是事物的一体两面,没有自由就不需要负责任,有了自由,就要对自己的自由选择负责,就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对自己的自由行为负责的人,是要受到道德和法律制裁的;不对自己的自由行为负责的人,也是人格上不成熟的人。对此,可以参照借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责任与自由的问题上必须明确“己所欲必施于己”。

五、余论

言而无文,其行不远。在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方面,还必须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首先,在教育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层次性等方面当然必须不遗余力,才能发挥科学施教的作用。其次,在形式上,教育教学的艺术性、语言表达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也同样重要。

在语言表述上,不少学术著作在行文风格上往往在关注学理上不遗余力,而对于语言叙述本身生动与否往往不太关注,有的甚至于干巴生硬。而是书作为理论著述,在注重体系系统完整、注重逻辑层次的同时,作者语言富有动感,表述生动明了,且字里行间充满诗情哲理,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在提倡青少年诗意地栖居时,其富有诗意的语言就很有表现力:“诗意地栖居是人们用美惠的心灵,通过灵巧的手脚,在大地上镌刻生命的诗句,这诗句在农民是稻海麦浪、山歌炊烟,在工人是马达欢歌、飞轮劲舞,在战士是寒夜巡逻时的与星星对话,是在海防礁石边站岗时的与海浪亲吻,在学生是晨起的诵读和夤夜的书写与演算……”[3]237那些充满哲理的语句,让人回味,如:“读书要思,读人要想,读事要悟。思、想、悟,异曲同工,但又各不相同。……思、想、悟,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思中有想,想象中有悟,悟中亦有思。”[3]326思、想、悟是天人合一的粘合剂,亦是激发情、理、神(神圣感)的媒介和引擎,还是沟通灵与肉的轿梁。作者对思、想、悟的揭示和运用,让读者受益非浅。再如;“国民是祖国的一部分,热爱祖国是要求我们每一个国民和祖国血肉相连、情感相依,是一种舍不掉、割不断的血浓于水的真挚情感。这种对祖国无限热爱的真挚感情,生于父母,长于故土,形成于学习、生活、工作和交往之中的千丝万缕的牵挂与贴近,爆发于国家危难和个人处于有可能游离祖国怀抱的危机之中。热爱祖国是真实地存在着的,爱国之情是每每表现为爱国之行的。久在异国他乡的游子,听到家乡的小曲,看到祖国的亲人,体会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关怀和问候时,那盈眶的热泪,那夜不能寐的激动,就是浓浓的爱国之情。”[3]273理论文本的这种诗意表达富有浓郁的感染力,特别适合大学生阅读,容易为他们接受。

总之,在培育指导大学生社会责任领域,《责任与自由》一书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著作,阅读她,对于大学的利益相关人而言,如大学生及其家长,大学教师与大学管理者,各条战线的工作人员和劳动者,都会从中受益。可以说,《责任与自由》不仅仅是一部责任励志之书,能砥砺大学生在体悟成长之道与成才之方中自觉前行;而且也是一部有益于责任管理之书,管理者在管理中也需要培养新手,也要了解青年员工的心理和需求,更要培养新人的责任担当,否则,便难以针对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故,该书作为大学生科学践行社会责任方略的指导之书,特向教育界与学术界予以推荐。

[1] 湛中乐.大学治理的重要保障——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修改与完善[J].中国高教研究,2016(6):31-36.

[2] 程东峰.责任论——关于当代中国责任理论与实践的思考[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3] 程东峰.责任与自由:当代中国青少年成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 谢文郁.自由与责任:一种政治哲学的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82-195.

责任编辑:刘海涛

TheCultivationStrategyofCollegeStudents’SocialResponsibility——Anewreflectionsfromreadingthebook“ResponsibilityandFreedom”

Wang Quanlin

The new revised law of education and law of higher education all emphasize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Then, how should we cultivate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ally for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ies?With the theoretic construction of the book“Responsibility and Freedom:the Growth Research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a Youth”,it discusses the three strategies of organic unity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social responsibility,such as the way of adult and the method of becoming talented,the destruction and estabilishment of focusing on the sense of problem.

college students’social responsibility;strategy of cultivating;the “Responsibility and Freedom”

G40-05

:A

:1673-1794(2017)04-0078-04

王全林,皖西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安徽 六安 237012)。

2017年度安徽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学术资助项目(gxbjZD25)

2017-03-1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