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地方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时间:2024-06-19

吕 俭,王钦安

地方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吕 俭,王钦安

通过文献综述和调研访谈,文章梳理了地方本科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认为应突出“地方型、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的人才培养定位,并从观念实体和行为实体着手,培养多重素质全面发展的旅游人才,进而构建包含四个基本要素(行业交流合作、实习实践模式、多元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机制)和两个辅助要素(政府、社会)的“钻石模型”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旅游管理专业;地方本科高校;钻石模型

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和办学类型的多样化。现有的大学层次划分,实际上揭示了高等教育的能级结构,即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所具有的现实或潜在的能量级别[1]。目前,我国旅游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已经相当完整,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类型多元化发展。截止2013年底,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 959 所,在校生49.44 万人,中等职业学校 873 所,在校学生 27.72 万人。两项合计,旅游院校总数 1832 所,在校学生为 77.16 万人①;在众多旅游院校中,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为主要目标的中等职业教育和专注于培养旅游高级人才和行业精英的旅游重点高校教育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而地方本科高校旅游专业处于旅游职业院校和旅游重点院校的夹层,既缺失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对学科发展的支撑,又存在自身专业发展思路不明晰等问题,导致专业定位模糊,人才培养缺乏特色。

在我国建成旅游大国、旅游强国的发展目标②中,高素质旅游人才是衡量国家旅游竞争力的主要指标,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则是决定高素质旅游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和调研访谈,探清地方本科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明确其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理念,进而通过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帮助地方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突破发展瓶颈,办出自己的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培养出一批适应我国现代旅游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旅游人才。

一、相关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目前,针对高等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较多,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如:郑向敏在分析我国目前旅游专业人才供需现状以及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四高”(即高比例的行业就业率、高行业停留率、高职位就业率、高行业发展率)的人才培养理念及运作模式[2];张丹宇提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原则,准确定位、分层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3];马勇等提出“四轮驱动型”(实践需求、教学资源、教学手段、质量保证)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4];纪培玲等基于产业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的视角,设计出金字塔形分层的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其中高级管理研究型人才实行“学、研、产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中级管理服务型人才实行“教学经营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初级服务操作型人才实行“工作本位学习”的培养模式[5];邹统仟等基于教育改革、行业需求与国际合作3种视角的相关研究,整合提出了国际合作与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的旅游人才培养的“钻石型”模式[6];吴金林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构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核心利益相关者(旅游院系、学生、企业)以及边缘利益相关者(家长、学校、旅游行业协会、政府、社会公众、媒体)共同参与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7];李因等运用问卷和访谈法,从领导专家、用人单位、校友和毕业生4类人群的不同视角进行抽样调查, 对旅游人才培养的模式(目标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途径),旅游人才培养供需错位特征(人才观念的差异,培养目标的差异,培养内容、方法及途径的差异)等问题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并提出旅游院校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8];李庆雷等认为普通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应建立“创新”、“创意”、“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由一个核心、两种资源、三大基础、四大环节、五大要素构成[9]。为了培养出高素质旅游人才,旅游院校需要与其他组织合作进行联合培养,一般分为“院校—企业”、“院校—院校”、“旅游组织—院校”等合作培养模式[10];刘长生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校企互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评估模型,并且以湖南商学院为例,对该模型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作为应用型极强的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思考[11];白凯等基于迁移理论,构建了“认知—调研—职业”三阶段的CRP实践教学递进模式[12];伍鹏立足地方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思考,提出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应以地方旅游人才需求为导向,并设计出双证、订单式、双师型等人才实践培养模式[13];倪艳等以湖南商学院为例,介绍了“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与行业互动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实践[14]。上述研究极大丰富了旅游人才培养的思考。

二、现状分析:一个多元思考

(一)供需结构错位

纪培玲等通过社会调查和实证数据比较,指出旅游行业存在旅游人才总量平衡—宏观协调与旅游院校人才培养单体失衡—微观失调的矛盾[5]。研究发现,地方本科高校旅游人才培养供需之间存在失衡错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行业外就业现象突出③。其二,学校与用人单位对旅游人才的考核评价结论相当不一致④。导致我国旅游高等教育面临五大悖论:①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与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同质化;②旅游行业对人才要求的专业化与旅游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化;③旅游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双重性(专业素养与行业实操能力)与旅游高等教育人才规格的单一性;④旅游高等院校数量扩张的超前性与师资队伍和专业教材建设的滞后性;⑤旅游业发展态势的高涨性与专业认可度和业内就业率的低下性[15]。可见,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与高等教育体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之间存在矛盾[16],而旅游本科教育存在的供需悖论,扩大了旅游本科人才市场的需求缺口,产生了旅游行业就业挤出效应和旅游本科教育萎缩效应[17]。

(二)学科建设混乱

旅游学科体系呈现交叉性、跨越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与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市场学、美学、文学、心理学、人类学、生态学、环境学等学科内容均有交叉渗透⑤,导致各个院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及院系依托多元化。专业建设背景和学科发展方向的不同,导致地方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旅游学科建设缺乏深度,专业发展思路模糊,缺乏系统的学科管理体系。以安徽省为例,对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现状进行梳理发现,在现有的29所公办本科院校(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的2015年安徽省高校名单)中,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校共15所。归属学科部门主要分为四大类,分别是经济管理类,旅游管理类,资源地理类,历史文化类。其中,经济管理类5所,旅游管理类3所,资源地理类4所,历史文化类3所⑥,挂靠学院亦呈现多样化,如表1所示。

(三)培养定位模糊

研究发现地方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由于培养定位模糊,导致课程设置混乱,教学方式落后。首先,培养定位层面,地方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尚未找准办学模式,处于重点高校和普通职业院校的夹层地位,导致学生培养水平理论深度不够,实践技能也缺失;其次,课程设置层面,大多地方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缺乏特色,课程设置缺乏整体逻辑,系统性较差,部分课程设置与现实脱节,部分前沿课程师资力量薄弱(如《茶艺品赏》《智慧旅游》《旅游信息化实践》等),不同课程内容重复、交叉现象严重(如《服务质量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缺乏高质量、能反映新业态的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系列教材;再次,教学方式层面,由于培养定位不明晰,导致授课过程多以专业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加上办学基础条件的局限,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不完善,导致教学过程多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学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难以有效衔接互补。

表1 安徽省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概况

三、人才培养定位的设置:一个比较视角

人才培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也是内容体系涉及广泛的系统工程。要想在学科发展中占领主动权,首先须要进行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人才培养定位的主要依据是其人才培养职能的定位,地方本科高校在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时需要结合两方面因素进行衡量:一是该校在同类高等学校中所处地位,二是学校在地方产业发展特色及人才培养战略中所承担的任务[18]。

为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多元化的现状,高校可以分类发展,教育领导部门可以分类指导[19]。地方本科高校在具备一定的发展条件之后,可以向应用型转变⑦。我国旅游教育培养的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可以实行分层培养(如图1所示)。

图1 旅游专业高等教育体系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培养旅游操作型应用型创新人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培养旅游技能性应用型创新人才;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层次)主要培养旅游设计性应用型创新人才;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生、研究生教育层次)主要培养旅游理论性应用型创新人才[3]。在旅游专业高等教育体系设置中,地方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旅游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上,突出“地方型、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和旅游行业的发展。

四、人才培养理念的生成:一个综合选择

胡鞍钢认为衡量名牌大学的地位及办学成效的大小,须考虑大学的正外部性及规模效应[20],大学的正外部性通常表现为大学开展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活动对相关者或公共领域产生的溢出效应。作为地方本科高校,人才的培养首先要立足其服务的地方区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来源和创新支撑,实现技术外溢;其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输送可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旅游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也是高校服务地方的途径之一。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来看,大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投资于学生的人力资本,提高和强化学生的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国家培养人才和加速人力资本积累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办学竞争力高低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要从观念实体和行为实体着手,培养多重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如图2所示)。

图2 地方本科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一)观念实体的培养理念

(1)“社会人”基本素养的培养,即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基本素养,包含四个层面:①人文社科素养,如历史文化知识、正确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人文道德素养、文明礼仪的培养;②通用能力素养,如人际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市场调研能力的培养等;③基本素质素养,如工作态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责任感、身体素质、思想素质的培养;④职业素质素养,如职业道德、团队归属感、服务意识、激情工作、进取精神、认同企业文化、仪态仪表、大局意识、意志品质的培养。

(2)专业理论素养,即学生要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时,须要具备的专业理论素养,包含三个层面:①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如《旅游学概论》等专业基础课程和《旅游美学》等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②企业管理知识,如《管理学原理》《企业战略管理》等专业课程,辅以行业高管进课堂等系列课程讲座;③旅游前沿理论,如邀请旅游专家学者进课堂,了解旅游行业前沿理论及旅游业界实际需求。

(二)行为实体的培养理念

(1)职业技能素养的培养,即旅游专业学生在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时,须要具备的从业技能素养,包括两个层面:①通用技能要素,如办公自动化技能,英语技能,文件写作技能,信息搜集分析技能的培养;②专业技能要素,如opera酒店管理系统操作、导游员技能、客房餐饮服务技能、旅游景区规划中的AutoCAD制图软件技能的培养。

(2)创新创业素养,即培养学生具备不断学习的意识及把相关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培养服务地方的创新创业人才,包含四个层面:①创新意识培养,如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情感的培养;②创新精神培养,如创新胆量、创新意志的培养;③创新思维培养,如打破思维定势,改变思维惯性,推陈出新、开拓创新意识的培养;④创新能力培养,如学习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造想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等。

五、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一个实施路径

(一)基本架构:“钻石模型”

地方本科高校旅游专业要想建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优势,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同类院校中突出办学特色,赢得较强竞争力,关键在于四个基本要素(行业交流合作、实习实践模式、多元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机制)和两个辅助要素(政府、社会)的有机整合,其中,四个基本要素之间互相影响,两个辅助要素对四个基本要素有单向影响,形成“钻石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钻石模型”体系

(二)模型解析

1.行业交流合作。地方本科高校旅游专业有其自身区位因素及师资力量的局限,因此须与相关行业开展深度广泛的交流合作,培养开阔的学术及行业视野。行业交流合作的方式有如下三条途径:校企合作——聘请行业高管担当兼职教师,定期举办企业高管进课堂系列活动;开展横向项目合作,动员学生参与;建立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职业体验、专业素养和职业态度。高校联盟——积极参与旅游高校联盟,交流办学经验;定期举办名家学者进课堂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对旅游前沿理论动态的感知。行业大赛——积极参与旅游行业大赛,如导游技能大赛,旅游知识法规竞赛,客房餐饮服务技能大赛,与兄弟院校进行技能切磋交流。

2.实习实践模式。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的是要让人才投身行业实践并服务社会。因此,地方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培养方案上突出实践教学,分阶段构建四类实践教学体系:专业认知实习——小学期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素养,最终实现与旅游行业实践的动态结合(如图4所示)。

图4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习实践模式

3.多元课程体系。紧跟旅游行业动态,建设系统的多元课程体系,途径如下:课程设置多元化——学生入学伊始,实行综合培养,第一学年结束之后,根据学生成绩及意愿,进行双向选择,实行分类分班培养,对学生合理分流,提供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及途径,如继续深造的同学入“卓越班”,加深对旅游理论知识的培养,直接就业的同学入“菁英班”,加重旅游行业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课程开设模式多元化——课程开设过程中,针对部分课程(如《茶艺品赏》《宴会设计》等)有针对性采取“2+2模式、3+1模式、1+3模式”,采取理论授课和实践授课互补教学的方式进行。课程授课方式多元化——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采取课题设置、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的启发性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培养“我要学”的积极态度,激发“学本事、求创新”的潜在驱动力。

4.创新创业机制。对地方本科高校而言,要想体现办学成效的正外部性,须在地方性创新人才的培养上着力,通过创新创业机制的建立,实现产学研融合和校企合作,进而服务地方社会,实现对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途径如下:政策经费支持——地方本科高校须加大对旅游领域创新创业项目的经费扶持力度,建立创新外在拉动机制;校内导师制——项目申请至结项过程,校内导师全面负责项目的指导启发;纳入考核评价——将创新创业项目成果纳入师生双向考核,全面激发师生创新内在驱动力。

5.政府。在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中,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方向引导极为重要,旅游专业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一方面,政府政策规划直接决定地方性高校的办学定位、发展规模速度及转型环境,并指导高校在招生、助学、就业、教育改革等环节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创造新的机会,减少地方性高校的办学外部成本(如提供必要的办学资源支撑,对旅游专业建设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和政策倾斜),使高校旅游专业办学呈现外在经济效应,从而成为钻石模型的有效力量。

6.社会。高等院校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家长、行业企业、舆论媒体等利益相关者群体对学生培养质量、人才素质的衡量是肯定大学办学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社会口碑效应可以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正向反馈,督促地方高校旅游专业建设不断自我修正完善,响应行业需求,提高人才适应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从而形成优势办学、特色办学的良性互动局面,提升整体办学竞争力。

[注释]

① 数据来源于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4年)。

②见旅游局网站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报告。

③以滁州学院为例,2015届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56人,专业内就业仅为12人,其中导游从业人数为8人,酒店从业人数仅为4人。2016届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58人,截止目前的专业内就业人数仅为9人。

④以滁州学院2013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例,在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考核评价结论与学校评奖评优的结论差距甚大,学业优异的学生往往实习表现平平,相反,在校表现平平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往往能够爆发潜能,展现出负责、灵活的职业素养,实习单位的认可度较高。

⑤引刘德谦教授在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上的发言稿《关于旅游学科成熟度的十个标志》。

⑥数据检索时间截止2016年4月8日。

⑦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为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1] 王尧.普通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7(1):1-4.

[2] 郑向敏,范向丽.论旅游专业“四高”的人才培养理念与运作模式[J].人文地理,2010(6):146-149.

[3] 张丹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学术探索,2015(2):73-77.

[4] 马勇,魏卫,邓念梅.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效果评估[J].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2005:62-66.

[5] 纪培玲,路军.基于人才资源需求的旅游教育分层培养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2005:57-61.

[6] 邹统钎,刘军,王小方.高等旅游专业人才“钻石型”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1):79-82.

[7] 吴金林,李正欢.试论创新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J].闽江学院学报,2011,32(1):128-131.

[8] 李因,汪艳丽,梁磊,洪宇.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J].旅游学刊,2009,24(7):84-89.

[9] 李庆雷,任敬.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之“三创”理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8(1):89-94.

[10] 陈钢化,黄远水.旅游院校人才培养合作模式的分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9(1):154-158.

[11] 刘长生,简玉峰.校企互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2013,20(1):42-48.

[12] 白凯,吴成基.基于迁移理论的高效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2):137-142.

[13] 伍鹏.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探讨——基于地方服务型教育体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3(1):94-98.

[14] 倪艳,钟志平.“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与行业互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以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实践教学为例[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3(5):124-128.

[15] 谢春山,徐东北.旅游高等教育中的悖论现象及其对策[J].旅游论坛,2010,6:805-809.

[16] 保继刚,朱峰.中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30年发展现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5):13-17.

[17] 何海燕,舒波.旅游本科教育供需悖论的经济学解释及其化解[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9):77-82 .

[18] 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5-9.

[19] 申天恩.对地方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17(2):13-17.

[20] 胡鞍钢.名牌大学与中国改革[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4(1):136-145.

责任编辑:刘海涛

F590;G648

:A

:1673-1794(2017)03-0097-05

吕俭,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旅游产业经济;王钦安,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副教授(安徽 滁州 239000)。

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2015zy064、2015sjjdo65);安徽省省级重点教研项目(2016jyxm0723);课程综合改革项目(2016kcgg039)

2017-03-1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