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常态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的路径研究

时间:2024-06-19

姜 萱,曹海清,高 昊

新常态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的路径研究

姜 萱,曹海清,高 昊

产业升级是产业竞争力提升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皖江城市带大规模地承接中国东部地区乃至国外的产业转移,已经显示出较为明显的产业升级效应。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局势下,皖江地区要实现经济发展,就需要进一步承接国内外的产业转移,推进产业升级。但在此过程中,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进而归纳出皖江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的具体路径。

皖江城市带;新常态;承接产业转移;产业升级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经济运行的趋势持续低迷,中国在经过长期的高速发展之后步入了新常态。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减速,并引发了产能过剩等新的矛盾和挑战[1]。区域产业转移能够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2]。皖江城市带是国家层面的首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来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规划,对于皖江城市带而言,应该准确把握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趋势,通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来带动区域产业升级。

一、相关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的问题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品供给与要素供给两个视角。赤松要提出了“雁行形态理论”,总结出后进国家产业的发展遵循“进口(承接转移)——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对外出口”的模式,从普通国内消费品到资本品,或是从低附加值商品到高附加值商品皆按此模式演进,表现出生产的效率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趋于升级。并且,具体到某种类别的产品,此动态演化的发展模式会在国家之间传导,由先进国家传导给后进国家。这一研究表明,产品转移促进了产业升级[3]。弗农研究表明,产品生命周期的演进引发了产业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转移,客观上推动了产业转出国和转入国产业结构的升级[4]。Schmutzler指出,企业区位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受到产品创新关联的影响,从而带动了不同区域产业的更替升级[5]。陈计旺认为,产业转移伴随着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流动,有助于缩小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而劳动力流动的效果则正好相反[6]。张婧认为,我国的发达地区借助于FDI的技术外溢效应,促进了自身产业结构的升级[7]。李旭轩指出,西部欠发达地区应在承接产业转移时,把区域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相结合,大力发展未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实现区域产业升级[8]。刘灿妍、贾媛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剖析中国双向FDI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在区域层面上对产业结构高度化有促进作用[9]。曾鹏、吴功亮研究指出,就中国城市群而言,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相互促进,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10]。

综上,学界的观点认为,产业转移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优化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和加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地区)不断地更新产业结构并趋于高端化。对后进国家(地区)来说,承接产业转移是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能够加快实现产业发展的非资源化和高附加值化。本文拟以皖江城市带为例,分析承接产业转移是否能够带来区域产业升级的效应以及新常态的经济发展形势下皖江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归纳得出承接产业转移、实现皖江地区产业升级的路径。

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产业升级效应

(一)第二、第三产业良性发展,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6年4月,皖江城市群被国务院列为重点发展的城市群。同年9月,安徽省出台了“安徽省沿江城市群十一五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指出:皖江城市群要充分发挥其毗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积极承接来自长三角和国外的产业转移,加快市域间的开放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2009年,安徽省将省会城市合肥与皖江城市群整合后提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2010年1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本文假定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预期效应开始显现,从而选择2008-2015作为该区域发展规划实施前后的观察区间。

图1 2008-2015年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如图1,2008-2015年,皖江城市带第二、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上升(在GDP中的占比分别上升了2.05和1.89个百分点)。据安徽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皖江城市带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929.99亿元,接近2008年的4倍。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849.33亿元,达到2008年水平的4.2倍。进一步考察皖江城市带内各地市的情况,除马鞍山、芜湖、铜陵三个城市以外,该区域内其他7个地市的第二产业占比均趋于上升。与此同时,该区域内除马、芜、铜和池州以外,其他地市第三产业占比下降。图1显示,马、芜、铜三市皆存在第二产业占比下降和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的情形,马鞍山市这一趋向最为明显。究其原因,全国重要钢铁工业基地之一的马鞍山市,历来钢铁产业就是其主导产业,是该市GDP的主要来源,马钢也是全省规模最大的工业企业。但近年来,钢铁产业较多地遭受到经济下行冲击的影响,盈利水平持续下滑,能源消耗、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凸显,“去产能化”的任务迫在眉睫。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下,马鞍山市在大力推动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的同时,建立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积极发展信息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芜、铜两市这一状况存在的原因也与此相类似。池州市第三产业占比上升与旅游业的发展兴盛有关。而皖江城市带内多数地区第二产业占比上升则得益于皖江城市带自身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近年来较多地承接了来自长三角地区的加工制造业,发展速度较快,增长趋势明显。

此处采用“产业结构层次系数”[11]来测度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的层次。这一衡量产业结构升级程度的指标最早由徐德云提出,计算公式为:

yi是第i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R数值的大小反映了产业结构层次的高低,即R值越大,产业结构的层次越高,反之则越低。

表1 2008-2015年皖江城市带三次产业占比及产业结构层次系数

数据来源:根据2009-2016年安徽省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

由表1可见,2008-2015年,R值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另外,皖江城市带的城镇化率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可见,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逐渐趋于优化。

(二)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趋于上升

在劳动力能够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们基于对利益的追逐,会自然地趋向较高收入的产业。配第—克拉克定理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会持续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会依次上升,即劳动力会依次转向第二和第三产业。

表2 2009-2015年皖江城市带三次产业劳动力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2009-2016年安徽省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

如表2所示,2009年-2015年间,皖江地区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从30.23%上升至39.48%,上升态势明显。这表明皖江地区近年来致力于产业结构的优化,积极以承接产业转移为抓手,注重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皖江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始于2010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安徽省推动产业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2010年底,安徽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皖江示范区的建设恰好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遇,公共安全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的领域。自2010年起,诸多战略性新兴产业落户示范区,借助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推动示范区转型发展,这也正是皖江示范区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截至2015年底,全省首批14家基地中,示范区拥有新型显示、机器人、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现代农机等11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另外,皖江示范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目前,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新型显示、机器人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全超导托卡马克、量子通信等高端科技成果居世界领先水平。

如表3,2011-2015年,皖江示范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产值从2011年的2126.8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6825.4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55.2%,每年在全省所占的比重均接近八成。

表3 2011-2015年皖江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及占全省比例

数据来源:2012-2016年安徽省统计局数据。

三、新常态背景下皖江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承接速度减缓

皖江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速度减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皖江地区第二、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幅减缓;二、皖江示范区招商引资的增速趋缓。如表4、表5所示,第二、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幅总体呈现出减缓的态势。招商引资的增幅在2011年达到顶峰,此后亦趋减。

表4 2010-2015年皖江城市带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同比增长率

数据来源:2011-2016年安徽省统计局数据。

表5 2010-2015年皖江示范区引资情况

数据来源:2011-2016年安徽省发改委及统计局数据。

皖江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速度减缓,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步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程度和速度相应放缓。皖江城市带主要是承接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从空间距离来看,皖江区域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原产地的“区域粘性”的约束。所谓的“区域粘性”就是在原产地形成的产业转移的阻力[12]。比如,行政壁垒的存在导致了“区域粘性”的产生。转出地的地方政府基于财政收入、人员就业等方面因素的考虑,会对一些试图转出的企业予以行政挽留,鼓励企业向省内的欠发达地域转移。比如江苏省一直以来都践行“苏南支持苏北”的区域发展规划。在当前“新常态”的发展形势下,这一倾向必然更会加剧。第二,皖江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安徽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5年皖江城市带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为39.4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皖江地区现代服务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偏低,提供的基础配套服务和金融服务不够完善,降低了对周边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度。 其产业化与社会化程度均有待较大幅度的提高。第三,中部其他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纷纷凭借自身优势吸引相关产业入驻,皖江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面临激烈竞争。

(二)产业集聚层次低,资源依赖性强

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彼此独立,但两者之间又存在互动的耦合关系。有选择性地承接转移的产业可以提高特定产业的集聚度,促进产业集群的成长。而产业集聚所产生的集聚经济效应又能吸引相关企业入驻,吸引高层次的务工人员。2006年以来,皖江地区着力于以城市群为依托、以产业集聚为导向,借助毗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培养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在家电制造、汽车、新材料等支柱产业的带动下,其产业集聚初现雏形,但发展还不够成熟。目前,皖江地区的产业集聚以横向经济联系形成的产业集聚为多,规模不大,分布不够集中,集聚区内的企业间缺乏细化的专业性分工,产业关联度不高,同业竞争较为激烈,没有形成分工协作的良性互动,对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吸纳效应不显著。另外,皖江地区的产业集聚资源依赖性强,技术含量不高[13]。产业承接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皖江地区乃至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承接产业转移对皖江各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皖江地区人均生态足迹远高于人均生态供给的水平,呈现出明显的生态赤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强[14]。加上在示范区的建设过程中,在招商引资时较多地注重于数量,对于引进的产业与当地的产业是否配套兼容考虑不完善,造成了重复建设以及人力、物资的浪费,没有形成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配套优势。皖江地区产业集聚的层次有待提高。

(三)自主创新能力弱,高层次人才缺乏

自主创新能带动区域竞争优势的提升,对于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显示,2010-2014年,尽管皖江城市带研发经费的投入有逐年上升之势,但直至2014年才仅占该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1.89%。投入少必然难以维持较强的创新能力。皖江地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进展缓慢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创新型城市各自为政,没有做到通力协作。区域内的合肥、芜湖两市由于聚集了数量较多的科研院所和大中院校,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较强,但两城市没有形成区域合力,同业竞争更多于产业合作,从而导致自主创新的建设重复进行。比较突出的例子是在汽车产业,重复地进行关于发动机的功能提升和新车型的自主研发,造成了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随着承接产业转移的不断推进,皖江地方政府也开始将承接的重点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这就要求皖江地区具备配套的技术水平与研发能力。因此,对于高端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综合管理人才的需求增长。而人才的匮乏历来就是皖江经济发展中的短板。由于皖江地区高级人才供给机制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创业环境不理想等原因,高端人才一直供不应求[15]。

(四)招商引资的模式不合理

从皖江地区来看,很大程度上是政府主导下的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多依赖于政府的组织和安排,通常采取老套的组团外出、参加推介会、节会等招商形式。作为招商主体的企业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地方政府往往会凭借本地的劳动力、土地等资源供给的优势和行政权力,以减轻税负、降低环保标准等措施来吸引外部的资本和技术要素注入,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根据国内外成功的招商引资经验,合理的招商引资模式应充分突出市场的主导作用,在专业的招商引资中介、完备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到位的政府公共服务等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16]。

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的路径

承接产业转移是以市场为主导、政府推进和引导为辅助的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是多方博弈互动的结果。承接产业转移在推动皖江地区的产业升级方面,已经展现出初步的效应,但也存在上述问题。新常态下,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显现。皖江地区要适应新常态,推动新发展,务必实现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升级之间的紧密对接。综观皖江地区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占比降至10%以下,第三产业占比有所上升但依然低于第三产业,表明皖江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根据库兹列茨、钱纳里等人的研究成果),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由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能够直接促进产业转移的承接,所以皖江地区在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时,最为首要的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此同时,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皖江地区应坚持自主创新,把产业承接的模式从要素依赖型转变成创新驱动型。这样既可以减少施以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又避免了皖江地区在国际、区际产业分工体系中被低端固化的风险。其次,皖江地区须推动和加强园区建设,提高区域内优势产业的集聚层次,有利于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吸纳效应,引进具有较强产业关联效应和带动力的优势项目。再者,进行符合区域内企业自身需要的招商引资运作,倡导产业链招商的模式,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提高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一)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取向,创新产业承接模式

承接产业转移实际上就是生产要素以及其他的产业条件在时空、技术结构方面的重组,本身就是创新的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技术化的发展趋势下,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际国内经济竞争的核心能力。如果仅仅寄希望于凭承接产业转移来发展经济而忽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后续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就难以有效实现。这一点之前在拉美国家就有过经验教训。所以对皖江地区来说,仅依靠资源优势、要素成本优势、市场优势这些都还不够,必须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使其成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发展的源动力,即皖江地区的产业承接模式应由传统的要素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17]。否则,皖江地区在国际、区际产业分工体系中会被长期固化在相对低端的位置。皖江地区在引进外资和技术的同时,须专注于进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培育区域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采取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强化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鼓励企业积极研发等举措。此外,政府方面还要进行机制、体制、管理的创新,推动产业环境的创新等。

(二)提高优势产业的集聚水平,推动和加强园区建设

皖江城市带产业集聚层次较低,资源依赖性强,结构不尽合理,要素吸引能力和投入产出水平不高,发展不成熟。要进行迅速有效地产业聚集,吸引外部产业持续转入,除了顺应市场机制之外,还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推动。皖江地区要针对本地区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汽车制造、家用电器、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等产业,尤其是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先进制造业,依据《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工程》,建立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集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吸引具有较强产业关联效应和带动力的优势项目,对产业集聚的发展在土地使用、税费减免、信贷支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以迅速提升皖江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和竞争优势。目前,皖江各地建有开发区、工业区、高新区等各类园区,要充分发挥园区在培育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方面的载体作用,继续推进与强化园区建设,吸引产业向园区集聚,促使产业转移的承接符合产业集聚的发展需要,提升产业承接力。

(三)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

安徽省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长期以来,高端人才外流的情形比较严重,引进人才的难度也比较高,导致了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中的人才供应缺口,这将严重制约皖江地区产业的创新发展。鉴于高端人才在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皖江地区应把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作为产业承接与升级的重要环节来抓。实施《人才高地建设工程》,建立创新性、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设立各类研发中心、培训和实践基地,培养符合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另外,通过高薪聘用、产学研合作、技术入股等方式引进和吸纳高水平人才。

(四)保护生态文明,加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力度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承接地的生态环境往往是极容易被忽略的。安庆市就曾经有过企业的铅排放量超标造成严重后果的深刻教训。所以,于皖江地区而言,适应时代趋势的,应该是走出一条既能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又能保护生态文明的理想之路,平衡好产业承接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间的关系,提高承接产业的层次,切忌只顾眼前利益承接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产业项目。对外来投资项目进行严格审核,避免或降低第二产业发展施以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要把皖江城市带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18]。

承接产业转移与现代服务业发展,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19]。但前文述及的皖江地区现代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低的情形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两者间的互动关系。现代服务业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皖江地区各级政府要实施服务业主导产业培育计划,给予服务业的发展以充分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合理降低产业税收负担,帮助解决有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其次,构建产业集聚区,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以提高第三产业对于外来投资的吸引力度。引导服务业进行区域性集聚,促进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健康服务等产业实现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培育科技服务、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新兴服务业。再者,多渠道、多层次地引进与培养具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生产性服务专业化人才,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五)改革招商引资的模式,大力倡导产业链招商

在过去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并未有效体现,难以进行符合自身需要的招商引资运作,从而承接产业转移的效果和产业升级的进度因此而受到影响。所以,应该建立“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的招商引资的新模式,让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有针对自主、高效的招商引资活动。

产业链招商方式的优势体现在能够适应产业发展的关联性需求、形成产业配套协作体系、打造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发展环境[20]。皖江地区应该大力倡导“产业链招商”,具体做法是:科学界定承接的重点,选择电子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皖江地区的优势产业。招纳行业龙头企业落户,或是扶持本地骨干企业,加强与产业链中其他企业间的联系。最后,整合产业资源,完善产业链,构建技术创新平台和配套服务体系,优先承接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和核心技术。通过这种招商方式的运用来做大做强产业链,在其各环节间形成紧密联系,最终达到增强产品、企业、产业乃至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效用。

[1] 李扬,张晓晶.“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J].经济研究,2015(5):4-19.

[2] 成祖松.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引导路径[J].经济纵横,2016(11):92-95.

[3] Akamatsu Kaname.A Historic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The Devoloping Economies,1962,1(1):3-25.

[4] Raymond Vernon.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2):190-206.

[5] Gersbach,H.A.Schmutzler.“External spillovers,internal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production and innovation”[J].Regional Science and Ur ban Economics, 1999,29(6):679-696.

[6] 陈计旺.区际产业转移与要素流动的比较研究[J].生产力研究,1999(3):64-67.

[7] 张婧.FDI的流入与中国产业结构:影响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1(6):41-44.

[8] 李旭轩.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产业升级策略[J].开放导报,2012(6):33-36.

[9] 刘灿,妍贾媛.中国双向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15):117-119.

[10] 曾鹏,吴功亮.FDI影响中国城市群城市化进程的机理探讨:产业结构变迁视角[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21.

[11] 徐德云.产业结构升级形态决定、测度的一个理论解释及验证[J].财政研究,2008(1):46-49.

[12] 李停.集群式产业转移:破解产业区域粘性的新思路[J]. 铜陵学院学报,2015(2):55-58.

[13] 李强,徐康宁.产业聚集视角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45-50.

[14] 任雪萍,潘星星,万伦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江淮论坛,2015(6):55-61.

[15] 李卉.浅析皖江城市带人才资源现状及其提升战略[J].蚌埠学院学报,2015(3):156-159.

[16] 曲宁.试分析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的创新[J].中国集体经济,2017(9):12-13.

[17] 张银银,黄彬.产业承接、创新驱动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5(6):62-67.

[18] 李锦斌.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6-02-21)[2017-01-15] http://xxgk.ah. gov.cn/UserData/DocHtml/731/2016/2/21/788235254831.html.

[19] 叶琪.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区域服务业结构同构化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15(15):136-139.

[20] 徐斌.创新招商引资模式以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探析[J].全国商情,2016(7):113-116.

责任编辑:李应青

F205

A

1673-1794(2017)03-0023-06

姜萱,巢湖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曹海清,巢湖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讲师(安徽 巢湖 238000);高昊,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重庆 401120)。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SK2013B318)

2016-10-2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