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产业转移的模式与效应及其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的研究综述

时间:2024-06-19

周泽炯,黄邦根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国外学者就开展了国际产业转移问题的相关研究,形成雁阵模式理论、边际产业理论、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等多种成熟的产业转移理论。国内学者对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间产业转移日益普遍,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也迅速开展起来。国内学者对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转移模式、产业转移效应、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下面从这几个方面对国内现有关于产业转移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进行回顾并加以简要评价。

一、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

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多种产业转移转移模式,这些模式可以归纳为基于产业转移方向的模式、基于产业转移程度的模式和基于产业转移的具体途径的模式等。

(一)基于产业转移方向的模式

基于产业转移方向的模式主要有“技术梯度转移”“反梯度转移”“多元中心辐射”“边际渗透转移”“水平化转移”“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协作型产品内转移”等。

1.“技术梯度”转移模式。李湛和施金亮[1]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特点,形成“技术梯度”,那些具有“先进技术”的区域应先掌握先进技术、然后逐步向“中间技术”区域和“传统技术”区域转移。作者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聚类方法,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内城市之间的“技术梯度”转移方向和模式。刘友金和吕政[2]指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是非均衡的、存在技术梯度,高技术梯度地区产业会向低技术梯度地区转移,并带动承接地区的产业升级。杜林[3]认为,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地区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技术梯度,因此,国家应让掌握先进技术的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然后逐步向中部、西部地区推移。

2.“反梯度”转移模式。谭介辉[4]认为,“顺梯度”转移模式不能消除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所固有的产业级差,为了实现经济落后地区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争取的转变,应运用“反梯度”产业转移模式。王珏和曹立[5]指出,在发展经济和调整结构中实现,一些欠发达地区应采用“逆梯度”转移模式,即直接引进、采用世界最新技术,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实现跨越发展。刘茂松和许鸿文[6]指出,发展中国家应利用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改变三次产业渐次发展的顺序,走反梯度分工演进道路。徐永利[7]指出,各地区技术引进顺序,并非完全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梯度水平,低梯度地区可以结合自身资源优势,通过直接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实现落后地区的跳跃式发展。

3.“多元中心辐射”模式。马海霞[8]认为,“梯度推进”模式和“中心辐射”模式是普遍运用的转移产业转移模式,但这两种模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均存在局限性,于是提出了将这两种模式相结合的“多元中心辐射”产业转移模式,该模式是一种将“点-轴”模式溶于其内的“梯度推进”模式和“中心辐射”模式相结合、通过小范围多中心辐射实现大范围梯度推进的产业转移模式。

4.“边际渗透”转移模式。陈建军和叶炜宇[9]提出了“边际渗透”转移模式,即协调和整合那些在地理位置紧密相连的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促使经济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充分流动,从而使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产业因为边际成本不断上升而逐渐失去比较优势、最终转移到周边经济欠发达地区。熊必琳、陈蕊、杨善林[10]指出,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特点,决定了产业的边际渗透转移模式是区域转移中广泛存在的模式。戴晓芳、黄晶[11]认为“边际渗透”模式是指经济发达地区那些由于边际成本不断上升、从而逐渐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向周边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的产业转移模式,并指出我国苏南地区企业向苏北进行产业转移主要是“边际渗透”模式。

5.“水平化”转移模式。韩文民和王婷[12]提出水平化的产业转移,即在全球范围内对整个产业的价值链、技术或工艺进行拆分,然后将这些拆分部分布局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或地区,实行专业化生产,最后实行产业整合。许彩国和陈芝慧[13]指出,区域发展应在区域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特色产业,然后通过企业集群构筑价值链,运用水平分工促进产业发展。金柏松、李健、刘雪琴等[14]指出,信息革命与管理创新降低了要素配置、交易及流动的成本,使得在产业发展阶段相近国家间以及产业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形成水平型“水平化”产业转移。

6.“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赵张耀和汪斌[15]提出了一种新的国际产业转移模式即“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并具体分析了该模式包含的三种细分模式——“垂直顺梯度工序型”、“水平工序型”和“逆梯度工序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的运用条件和影响因素等。张纪[16]指出,国际产业转移已突破传统“完整产品”的界限,增加了价值链的分工环节片段化转移,形成“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从而呈现出产业间国际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并存现象。

7.“协作型产品内”转移模式。金芳[17]指出,产品的全球价值链通常被分为技术环节、生产环节和营销环节等三大环节,相应地,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主体结构就是三大环节间的跨国分离。优势国家掌控核心技术环节,并将不具有成本优势的非核心环节向外转移,形成产品内转移。徐建伟[18]提出了协作型产品内转移“模式,即母国在保留部分产业链环节的情况下,将其他一些环节进行海外转移,通过构建区域生产网络对不同环节的生产进行整合,并分析了该转移模式的转移条件、转移机制和细分形式等。”

(二)基于产业转移程度的模式

基于产业转移程度的模式主要有“整体迁移”“部分迁移”“工序型产业转移”“选择性”转移和“复制性”转移等模式。

1.“整体迁移”模式。曹荣庆[19]提出了“整体迁移”模式,并指出企业整体迁移的主要原因,即行业的成长替代、高边际成本。蒋文军和孙宏军[20]提出了“整体移入”模式,即将发达地区某一产业的技术、装备、管理和人才等要素整体转移到欠发达地区,组建新的产业生产基地。

2.“部分迁移”模式。曹荣庆[19]提出5种“部分迁移”模式,即商品输出、市场拓展、资本输出、产业关联和人才联合等模式,并对这些转移模式的内涵和特征做了分析。蒋文军和孙宏军[20]提出2种“部分迁移”模式,即“要素嫁接式”和“存量激活式”。“要素嫁接式”,即将发达地区产业技术和资金等要素中的某一项或几项转移嫁接到欠发达地区产业,提高其竞争力。“存量激活式”,即将发达地区的技术和资金等要素吸纳并注入欠发达地区的某些已停产或倒闭的产业,将闲置资产激活。

3.“工序型产业”转移模式。赵张耀和汪斌[15]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工序型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产业转移深入至工序层面,根据后起国所属跨国公司在转移中所处地位的不同,工序型国际产业转移可分为两种类型,即被动式度工序型国际产业转移和主动式工序型国际产业转移。余慧倩[21]分析工序型国际产业转移具有两大特征,即不同层次国家的企业在同一产品的不同工序上联动发展、企业间逐渐形成“自下而上”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并指出工序型国际产业转移将加剧不同层次国家国际分工地位的不平等。项桂娥、胡鹏[22]指出,发达地区应摆脱传统产业转移理论的束缚,在全球价值链治理框架下,推进“工序型”产业转移模式的运行,即发达地区通过推动产业整合与剥离,把一些不具备竞争优势的非核心价值的生产环节通过外包、委托生产等多种方式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4.“选择性”转移和“复制性”转移。符正平和曾素英[23]认为产业转移有选择性转移和复制性转移两种模式,“选择性”转移是指转移地区只转移生产链上某些环节而把那些有长期竞争优势的生产活动保留在原地区,而“复制性”转移指转移地区把所有生产活动从一个地区整体转移到另一个地区。黄晓、胡汉辉、吉敏[24]对比分析了“选择性”转移和“复制性”转移两种产业转移模式,认为“复制性”转移是一种基于价值链整体的转移,而“选择性”转移是一种针对价值链低端环节的转移,前者的在于发展模式的复制和经验溢出,而后者的是实现的价值链升级。

(三)基于产业转移的具体途径的模式

在研究特定行业或地区的产业转移时,国内学者提出多种产业转移的具体途径。陈建军[25]指出,产业转移的表现形式有6种,即在区域外投资、建立加工点、设立营销网、设立研究发展机构、转移生产设施和转移企业总部等。张为付[26]认为,制造业国际转移模式主要有加工贸易、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的收购兼并等。戴宏伟和王云平[27]认为产业转移主要模式有7种模式,即横向兼并或横向一体化、国际直接投资转移模式、直接设厂转移模式、收购兼并转移模式、委托生产或生产外包转移模式、OEM转移模式、对外建立销售网点等。李松志、范建红和张晓明[28]在研究佛山禅城的陶瓷产业的空间转移模式时提出2种转移模式,即“原料指向辐射型”的产业转移模式和“集群指向嵌入型”产业转移模式。黄钟仪[29]在研究我国东西部之间的产业转移时提出6种具体模式,即要素注入式——直接投资、企业内部——体化模式、企业虚拟一体化模式、新雁行模式、产业集群转移模式和产业转移园区模式。毛广雄[30]认为苏南向苏北产业转移的模式有5种,即资源利用型、节约成本型、拓展市场型、优势延伸型和园区对接型。马子红和胡洪斌[31]认为我国区际产业转移模式主要有7种,即成本导向型转移、市场开拓型转移、多元化经营型转移、竞争跟进型转移、供应链衔接型转移、追求规模经济型转移和政策导向型转移。陶良虎[32]认为,我国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模式有4种,即低成本型、资源型、市场开拓型和产业链集群型等。刘友金和吕政[33]提出“核心企业带动本土化整合的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集群式承接、核心企业带动和本土化整合。

二、关于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转移产生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研究,并从不同角度对间接效应的具体形式进行划分。

陈刚和陈红儿[34]指出,产业转移能为承接地带产业发展来7种效应,即要素注入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关联带动效应、优势升级效应、结构优化效应、竞争引致效应和观念更新效应。江小涓[35]认为外商投资企业除了自身使用先进技术外即具体直接效应外,还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对承接地区其他企业的技术进步产生推动作用,并指出技术外溢主要有技术扩散效应、技术竞争效应和技术应用效应等。陈勇[36]指出,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技术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4种具体效应,即示范效应、竞争压力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人力资源养成效应。邱娟娟[37]认为产业转移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可以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是指产业转移的主体跨国公司对东道国进行的技术转移,而间接效应是指跨国公司在投资过程中产生的技术外溢。杨维凤[38]研究了北京市利用国际直接投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问题,认为国际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推动了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术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产业关联效应、竞争与示范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郝洁[39]从三个角度对产业转移效应进行分类。按照产业转移作用的内容,产业转移效应分为“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政治效应”;按照传导的机制划分,产业转移效应分为“直接效应”和“引致效应”;按产业转移所引起的效应的方向来分,产业转移效应分为“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关爱萍和陈超[40]认为区际产业转移具有“技术溢出效应”,并将“技术溢出效应”分解为竞争效应和模仿效应。王建平和刘彬[41]指出,产业转移的效应分为“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正面效应体现在技术的优化效应、产业的发展效应和就业的扩大效应等方面,负面效应则体现在产业的结构性偏差和技术级差的固化、产业安全等方面。罗若愚和申琴[42]将产业转移的地区经济效应分为3种,即优化效应、扩大效应和发展效应。

三、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产业转移对承接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可以归纳为对比分析法和计量模型分析两大类。

(一)运用对比分析方法的研究

通过理论推导或简单相关数据分析,学者对我国不同地区或某一地区不同时期的承接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王美今和沈绿珠[43]把我国分成东、中、西三个区域进行研究,通过对比1991-1997年外商直接投资在三次产业分布的变化、三次产业的劳动力构成及产值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力的区际转移、劳动力的产业转移进而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高秀艳[44]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情况和取得的成效的研究,结果表明,承接地区通过吸收产业转移转让的有形资本品、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技术扩散效应而推动产业优化优化升级。安树伟和母爱英[45]运用1990年和2006年北京产业结构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国际产业转移有效催化了北京产业结构高度化、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江维国[46]指出,产业转移可以提高欠发达地区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进而推动承接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分析了广西在承接广东产业转移前后的产业结构优化变化情况。

(二)运用计量模型分析方法的研究

国内学者运用简单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空间计量分析方法等方法,实证研究了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江锦凡[47]将外商直接投资变量纳入经济增长模型,运用1978-1999年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国承接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通过直接的资本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并且通过产业连锁效应和示范与牵动效应间接导致国内资本增加,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赵红和张茜[48]利用1983-2004年的统计数据,应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的优化升级有显著推动作用。黄日福和陈晓红[49]利用我国中部6省1997-200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中部地区产业优化升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独资企业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陈继勇和盛杨怿[50]运用1984-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从资本供给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两个方面分析了FDI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FDI所带来的资本供给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高效化发展。范文祥[51]应用多元回归方法,对1983-2007年期间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阶段性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具体阶段性和次序性。关爱萍和魏立强[52]基于西部地区2000-2011的数据,运用经典计量和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区际产业转移技术创新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技术创新进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三、简要评价

国内学者关于产业转移模式、产业转移效应和产业转移对承接产业转移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不仅促进产业转移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也对我国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实践具体指导意义,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国内现有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对产业转移模式的构建和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多是基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产业经济发展理论等进行的,目前尚未形成完整产业转移理论体系。二是,对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所进行的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由于未能充分认识承接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和具体效应,所得的结论差异较大,难以达成统一认识。

基于现有国内学者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产业转移实践的需要,提出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未来研究的三个方向:一是,从产业转移对承接地产业结构的效应入手,探讨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对承接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理;二是,基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和具体效应,运用合适的评价模型实证分析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三是,从产业转移对承接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着手探讨承接地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问题,探讨如何有效利用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1] 李 湛,施金亮.区域经济技术梯度的判断模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6(8):44-48.

[2] 刘友金,吕 政.梯度陷阱、升级阻滞与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J].经济学动态,2012(11):21-27.

[3] 杜 林.宿州市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35-38.

[4] 谭介辉.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论国际产业转移中我国产业发展战略的转变[J].世界经济研究,1998(6):65-68.

[5] 王 珏,曹 立.反梯度推进理论与西部产业结构调整[J].山东社会科学,2002(3):21-24

[6] 刘茂松,许鸿文.论国际分工的反梯度推移演进均衡[J].中国工业经济,2006(2):13-20.

[7] 徐永利.逆梯度理论下京津冀产业协作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9):73-78.

[8] 马海霞.体制转轨中的区域传递机制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1.

[9] 陈建军,叶炜宇.关于向浙江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4):28-31.

[10] 熊必琳,陈 蕊,杨善林.基于改进梯度系数的区域产业转移特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7):45-49.

[11] 戴晓芳,黄 晶.基于外部性理论的产业转移协调性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10(11):60-68.

[12] 韩文民,王 婷.产业转移水平化趋势与温特尔模式的发展[J].集团经济研究,2005(9):67-68.

[13] 许彩国,陈芝慧.在竞争与合谁中实现市场一体化——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9):41-45.

[14] 金柏松,李 健,刘雪琴,等.全球化视角下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国际贸易,2011(7):4-13.

[15] 赵张耀,汪 斌.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10):12-19.

[16] 张 纪.产品内分工、产业片段化转移与中国产业跨越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12(9):9-14.

[17] 金 芳.产品内国际分工条件下提升 上海产业发展水平的路径与对策[J].上海经济研究,2007(7):58-64.

[18] 徐建伟.国际产业转移的类型及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3(9):36-39.

[19] 曹荣庆.浅谈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的模式[J].中州学刊,2001(6):111-113.[20] 蒋文军,孙宏军.策应产业转移——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J].经营管理者,2001(7):16-17.

[21] 余慧倩.工序型国际产业转移的特征及影响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12):6-9.

[22] 项桂娥,胡 鹏.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区域间产业转移机理与特征——以泛长三角为例[J].华东经济学管理,2011(7):45-49.

[23] 符正平,曾素英.集群产业转移中的转移模式与行动特征——基于企业社会网络视角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8(12):83-92.

[24] 黄 晓,胡汉辉,吉 敏.以园区为载体的产业集群空间转移:模式比较与案例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9):51-55.

[25] 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浙江105家企业问卷调查报告分析[J].管理世界,2002(6):64-74.

[26] 张为付.制造业与服务业国际转移特点比较[J].管理世界,2006(4):148-149.

[27] 戴宏伟,王云平.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分析[J].当代财经,2008(2):93-98.

[28] 李松志,范建红,张晓明.佛山禅城陶瓷产业转移空间地域模式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11):10-12.

[29] 黄钟仪.产业转移:东部的趋势及西部的选择——以重庆为例[J].经济问题,2009(7):117-120.

[30] 毛广雄.基于区位进入理论的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的动因及模式分析[J].人文地理,2009(8):72-76.

[31] 马子红,胡洪斌.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探究[J].生产力研究,2009(7):141-143.

[32] 陶良虎.国内外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产业承接问题研究[J].理论月刊,2010(1):5-11.

[33] 刘友金,吕 政.梯度陷阱、升级阻滞与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J].经济学动态,2012(10):21-27.

[34] 陈 刚,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理论探微[J].贵州社会科学,2001(4):16-18.

[35] 江小涓.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J].中国社会科学,2002(6):4-11.

[36] 陈 勇.FDI路径下的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的产业承接[D].东北财经大学,2007.

[37] 邱娟娟.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湖北省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38] 杨维凤.北京市利用FDI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2):75-79.

[39] 郝 洁.产业转移效应的理论探讨[J].商业研究,2013(3):12-19.

[40] 关爱萍,陈 超.甘肃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内技术溢出效应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3(10):7-15.

[41] 王建平,刘 彬.国际产业转移的模式与效应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3(3):24-26.

[42] 罗若愚,申 琴.区域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及政府引导作用模型[J].区域经济评论 ,2013(3):24-26.

[43] 王美今,沈绿珠.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关联效应[J].统计研究,2001(2):20-24.

[44] 高秀艳.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升级问题探析[J].理论界,2004(5):243-244.

[45] 安树伟,母爱英.国际产业转移对北京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当代财经,2008(1):79-85.

[46] 江维国.承接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及对策——以两广间产业转移为例[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4-27.

[47] 江锦凡.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J].世界经济,2004(1):3-10.

[48] 赵 红,张 茜.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8):82-86.

[49] 黄日福,陈晓红.FDI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部地区的理论及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3):154-155.

[50] 陈继勇,盛杨怿.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基于资本供给和知识溢出的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09(1):94-100.

[51] 范文祥.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性影响分析[J].经济地理,2010(4):619-623.

[52] 关爱萍,魏立强.区际产业转移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西部地区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讨,2013(9):77-8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