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王 静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现状及其与羞怯的关系
王 静
为了探索大学生羞怯心理对择业效能感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采用《羞怯量表》和《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对3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略高于平均水平。(2)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年级、性别上差异显著,在科类上差异不显著。(3)大学生羞怯与择业效能感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羞怯对于择业效能感的预测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问题解决、收集信息、选择目标、自我评价、制定计划。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羞怯
择业效能感(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CDMSE),又称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成功完成各项任务所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1]。以往研究表明,择业效能感影响职业承诺、职业探索、职业适应性、职业成熟度等职业心理和行为。在择业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方面,有些学者探讨性别、年龄、种族等方面对择业效能感的影响,还有一些研究者更关注社会支持、完美主义、情绪智力、人格等因素对择业效能感的影响。羞怯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和社交态度,它影响个体的各种心理和行为。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现状,揭示羞怯对择业效能感的影响机制,以期促进人格理论与职业发展理论的融合。
(一)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对320名忻州师范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312份,有效问卷301份,回收有效率96.5%。其中大一46人,大二107人,大三70人,大四78人;文科156人,理科145人;男生129人,女生172人;担任过学生干部134人,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167人。
(二)研究工具
1.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2]
共39个题项,包含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五个因子。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66,重测信度为0.656。五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6774~0.8098之间,各因子的重测信度均在0.511~0.601之间。
2.羞怯量表[3]
羞怯量表由13个项目组成,其中4条是反向计分。量表采用5级评分,从1=非常不相符到5=非常相符,总分是将各个条目分相加,量表的总分范围从13分到65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重测信度为0.88。
(三)数据统计与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技术。
(一)大学生羞怯与择业效能感的总体特征
对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及各因子进行描述性统计,了解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总体情况。结果见表1。
研究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在每个题项上的平均得分为3.29。在五个因子: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计划及问题解决上的平均分值依次为3.27、3.33、3.29、3.29、3.26。就均值来看,稍微低于李莉[4],崔文波、陈海英的研究结果[5]。但由于此问卷采用五级计分,理论均值为3,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略高于平均水平。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也日益白热化,更多学生的就业意识不断增强,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网络广泛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另外在选择目标和制定计划时更理性、更积极,在这个过程中,择业的盲目性大大减少,这可能导致择业效能感略高于平均水平。
(二)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人口学变量检验结果
1.不同性别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上的差异检验结果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不同性别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及各因子的差异,结果见表2。
表2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结果(M,SD)
注:**表示p<0.01,*表示p<0.05,下同。
表2的数据说明,男女大学生在择业效能感上差异显著(p=0.038<0.05),男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显著高于女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就其各因子而言,选择目标和问题解决两个因子上的性别差异达到极其显著水平(p<0.01)。这与张杉杉、郑日昌[6],胡艳红、刘霞[7]的研究结果不太一致,但与李莉、马剑虹[8]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与社会上的许多用人单位所存在的性别歧视有很大的关系,可供女生选择的职业范围相对较窄,女生在目标选择的时候可能会产生畏惧,而遇到问题或遭到拒绝是更容易产生沮丧。
2.不同年级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上的差异检验结果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及各因子的年级差异,结果见表3。
表3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结果(M,SD)
表3的数据表明,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态势与龙艳梅的研究结果“先降后升”[9]的趋势略有不同,这可能与本次调查对象有关,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师范类院校的大学生,大一的学生由于比较懵懂,对所选专业充满了信心,对未来的职业充满了斗志,随着对相关专业的发展动向的了解,越来越感觉到就业的压力,但是大三实习支教活动令许多学生对老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体会,而且师院的女生较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教师是一个光荣的职业,所以更倾向于选择成为一名教师,开始找工作的大四学生突然发现教师这个职业的更新周期长,而且有些学校更倾向于招聘有经验的老师,教师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所以会产生迷茫。
3.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在择业效能感上的差异检验结果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及其各因子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的差异,结果见表4。
表4 择业效能感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方面的差异检验结果(M,SD)
注:***表示p<0.001,下同。
表4的结果表明,担任过学生干部的人在择业效能感及其选择目标等因子上均显著高于未担任过干部的学生。学生干部是是学生的代表、是老师的左膀右臂,学生中的佼佼者,在辅助老师和服务同学的过程中,自己的社交能力,制定计划以及问题解决能力都有所提升,这种提升的能力自然会迁移到择业方面。
另外通过研究,还发现学科方面无差异,这与郭敏[10]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社会更加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专业对于大学生就业过程的影响有所淡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加关心的是“薪资待遇”“发展前景”等等,而且许多学生进入大学时所选择的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家长的影响或是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完全符合自己的意愿,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后,可能更加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成熟他们会满怀信心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三)大学生羞怯与择业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对羞怯与择业效能感及其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5。
表5 羞怯与择业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由表5可知,大学生的羞怯与择业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大学生的羞怯程度越高,其择业效能感越低。大学生羞怯与择业效能感的各个因子也均呈显著负相关,其中相关程度最高的是问题解决(r=-0.444,p<0.01),然后依次为收集信息,自我评价,制定计划,选择目标。这与预期假设相一致。以往有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外向性、开放性等积极人格特质与职业决策困在存在显著负相关,神经质等消极人格特质与职业决策困难存在显著正相关(周洁)[11]。其实,低羞怯者能够对自己做出相对积极正确的自我评价,有勇气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对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职业进行考察,同时愿意主动地同老师及从事相关职业的人进行交流,同时制定相应的计划,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退缩,积极的去面对和解决困难,相反,高羞怯者难以做出合理的自我评价,导致在收集信息时力不从心,进而影响奋斗目标的确立,同时,羞怯者在社交场合中感觉受到限制,特别是在自我表达方面,他们经常会花费很多的时间来克服,这不利于他们展示自己的优点。所以相比于高羞怯者,低羞怯者有相对更为成熟的职业心理,有益于个人长远的发展和成功。
(四)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及其各因子对羞怯的回归分析
以羞怯为预测变量,以择业效能感及其五个因子为因变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6。
表6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及其各因子对羞怯的回归分析结果
由表7可见,大学生的羞怯对择业效能感的及其各因子均有极其显著地预测作用(p<0.001),对择业效能感的预测作用较强,经矫正后的R2为0.204,即可以解释20.4%的方差变异。羞怯对择业效能感5个因子的方差解释量依次为问题解决19.7%,收集信息17.5%,选择目标15.3%,自我评价14.8%,制定计划13.6%。
1.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略高于平均水平。
2.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年级、性别上差异显著,在科类上差异不显著。
3.大学生羞怯与择业效能感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羞怯对择业效能感有显著的预测能力,羞怯对于择业效能感的预测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问题解决、收集信息、选择目标、自我评价、制定计划。
[1] 彭永新.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测评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2): 38.
[2]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30-232.
[3] 李 莉.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相关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23.
[4] 崔文波,陈海英.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的相关性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5):97.
[5] 张杉杉,郑日昌.507 名理工科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现状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 11(2):777.
[6] 胡艳红,刘 霞.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比较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8(2):24.
[7] 李 莉,马剑虹.毕业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人类工效学,2004,10(1):18.
[8] 龙艳梅.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3:23.
[9] 郭 敏.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33.
[10] 周 洁.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其与人格的关系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51.
责任编辑:刘海涛
CurrentSituationofCareerDecision-makingSelf-efficacyofCollegeStudentsanditsRelationtoShyness
Wang Jing
320 college students are investigat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yness and job selection efficiency of college students by using "Shyness Scale" and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Scale". The results are: (1) College students' level of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is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 (2)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rving as student leaders, grade and gender.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shyness and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Shyness for predicting the degree of career efficacy from high to low is: solving problem, collecting information, selecting target, self evaluation, making plans.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shyness
B844.2
:A
:1673-1794(2014)04-0116-04
王 静,忻州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山西 忻州 034000)。
2013-10-1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