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谢云兰,高玉洁
隐喻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人类的社会交往中,隐喻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段。人们运用隐喻等修辞,对语言进行加工,调整,润色,使其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理查兹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the omnipresent principle of language)”。而莱考夫和约翰逊也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pervasive),不但在语言中,而且也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维系我们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属于是隐喻性的[1]。因此,隐喻一直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而人类对隐喻的研究也由来已久,早在2000多年前,亚里斯多德在其经典名著《诗学》(Poetics)和《修辞学》(Rhetoric)中,就对隐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尤其是对隐喻的构成方式和修辞功能。此后,对于隐喻的研究也一直不间断,尤其是修辞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们。在这些科学家们对隐喻的研究发展过程中,人们对隐喻的认识理论也由原来的传统隐喻观发展为现代隐喻理论。人们开始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隐喻的本质,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认知模式。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通常运用自己的概念系统在两种不同的范畴之间建立一种反常并列的关系,用熟悉的物体结构概念来对照陌生的和非物质结构的抽象概念,以此形成一种有效的认知手段。而这种概念系统往往却建立在隐喻之上的。对隐喻这种全新的概念在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清晰可见。“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植根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1]。这种隐喻的认识观也形成了占统治地位的当代隐喻理论的代表。
传统语言研究认为隐喻仅仅是对常规语言的一种变化,是应用于语言现象的一种修辞手段,而且这种隐语式的表达也没有被接受在常规语言范畴当中。这种传统隐喻理论把对隐喻研究的对象停留在词,而不是句子。因此对隐喻的认识也就仅限在辞职格层次。由此可见,传统修辞学对隐喻的认识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从根本上把隐喻仅仅作为一种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一种表述手段的运用。
隐喻的结构组成包括三部分,即本体(彼此的对象),喻体(用来比作的对象)以及联系本体和喻体的最突出的共同特征。而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共同特征,也即相似性(resemblance of similarity)构成了隐喻的基础。[2]如:College is a comma of a sentence of life.句子“college”是本体,“comma”是喻体,本喻体间的相似性“短暂”。正由于这种相似性的联系,使我们能够更清楚更明确地了解本体的特征,从而进一步明确本体的概念。可见,隐喻是以相似性为基础,利用一种概念来表达另一种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借助一些自己熟悉或者是亲身直接体验到的知识来认识一些较为抽象的,复杂的或不熟悉的事物,并且习惯于在两种事物间找寻一种类似性来形成投射,以便更有效地认识这些非物质结构的抽象事物,从而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
从认知的角度看,人的概念系统主要建立在概念隐喻之上的,而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是通过语言隐喻(linguistic metaphor)体现出来的。也就是说反映概念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隐喻性的。[3]因此,人们通过隐喻,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来认知新的感受,新的事物;或者反过来,用一种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方式,形成一种“新奇”的隐喻,来描述一种本已非常熟悉的事物,揭示该事物的特征,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概括地讲,隐喻在人类认知方面具有两大功效:第一,创造新的意义。第二,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所以,本质上,隐喻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perceptual)和形成概念(conceptualize)的工具。在 I Have a Dream ——(Martin Luther King)一文中,作者大量使用了生动的隐喻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取得了强烈的认知效果beacon of hope(希望之灯塔)flames of withering heights(熊熊火焰之山)long night of captivity(被困之漫漫长夜)manacles of segregation(种族隔离之枷锁)chains of discrimination(种族歧视之枷锁)又如,Beauty is but a vain and doubtful good,A shining gloss that vadeth suddenly;A flower that dies when first it begins to bud;A brittle glass that's broken presently ——(w.shakespeare:The Passicnafe pilgrim B)
译文(美貌只不过是变幻莫测的浮影华彩耀日却会突然失去光明花儿刚刚绽放瞬即已枯萎玻璃一经敲碎前顾失晶莹 )文中对“beauty”这本已熟悉的事物,通过“a shining glass,a flower”和“a brittle glass”三个喻体,结合作者对社会生活独特的观察和体验,用新奇的隐喻,把本体的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达到一种全新的意境。
从结构上讲,隐喻是一种以句子(话语)为框架(frame),以词为焦点(focus)的话语现象,它首先是一种话语现象,是说话者通过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愿望等。此外,隐喻是一种语用现象。只要是在一定的语境中,用某一类事物来谈论另一类不同的事物,隐喻就可以在各个语言单位层次上出现,比如句子,成语,谚语,诗,文章等。
如:
词agreen hand生手big potato大人物
成语between the devil and deep sea进退维谷to fish in the air水中捞月
谚语Early birds catch the worm早起的鸟儿得虫吃
There are other fish in the sea.天涯何处无芳草
语境对隐喻的确认和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隐喻的识别需要语境提供线索,在孤立的词或句,当其字面意义无法成立时,只有在具体的话境中才能识别隐喻;另一方面,隐喻的确切理解同样也依赖于一定的语境,不同的语境有着不同的意义。
如:
The old rock is becoming brittle with age.
这块老石头随着年代的推移已逐渐风化了。
孤立地看,此句不是隐喻句子,是简单陈述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如果从上下文得知这句话是用来谈论一位已经退休的老教授的,那么它只能作为隐喻。又如,“Time is money.”在不同的语境中,说话者就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如:a)I can't afford the time.b)You are wasting your time.c)Let us begin our task.......
再如:
Thanks for that
There the grown serpent dies the worm that's fled.
Hath nature that in time will venom breed,
No teeth for this present
(W.Shakespeare.Macbeth)
译文:
谢天谢地
大毒蛇已死了,可小蛇已逃脱
将来会用它的毒液害人
只是目前尚未长出毒牙
这段文章如果不结合语境,使对其所蕴涵的语义无法理解。这是麦克白斯的内心独白,麦克白斯听说其对手班柯将军被杀死,而其子逃脱时的复杂心情。
其次,语境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影响着隐喻的理解。语言活动总是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和背景,也即,语言的使用总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情景和人之间进行的。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在这对话过程中具有某种共享的背景知识,而只有双方都完全掌握这共享的背景知识时才能确切理解隐喻,也才能达到所期望的交际效果。因而文化背景,人们的知识结构以及自身特征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双方对共享的背景知识的了解,从而影响到隐喻的理解程度。如,He met his Waterloo(他吃了大败仗)。此句子,如果听话者不了解Waterloo的有关历史背景,那将无法理解说话者此句的确切意义。
隐喻是以本喻体之间已存在的相似性或“创造相似性”(creating similarities)为基础,借助一种具体事物的概念来描述另一种抽象事物的概念。语义的转移正是以这种相似性为基础,隐喻的意义也是这种转移的结果。[5]如:
EMOTION IS WEATHER——Emotion is as changeable as weather,sometimes we feel gloomy,sometimes,we are in a sunny mood.It is hard to predict...
句中“情感”和“天气”是两类不同的事物,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在这不同的领域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喻体中“weather”的语义特征 “changeable”,“hard to predict”被转移到本体“emotion”从而让我们形象地认识到本体的特征。如果将被说明的领域称做目标领域(target domain)[1],说明的领域称做源领域(source domain),那么,对隐喻意义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将源领域的经验或特征映射到目标领域,从而达到重新认识目标领域特征的目的。
隐喻不但是一种命名过程,也是一种述谓(predication)现象,即形成命题来描述世界,隐喻不像换喻,仅仅是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替换,而是要在句子或句子以上的语言层次上才可能出现。[6]如: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others to be swallowed,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Francis Bacon:Of students)
本句子,培根对“reading books”进行描述,用了四个与eating相关的动词,使句子的意义显得机敏,有趣和巧妙。读书之法阐释得精微,贴切,通俗易懂。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人们运用隐喻思维,用更为简单的方式来表达复杂的事物或情感,还可以通过对某些事物提供新的视角,使人们对事物有新的理解和发现。隐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已成为人们认知世界必不可少的认知工具。人们对隐喻的研究也已呈现出了一个多角度,多层次和多学科的多元化态势,对隐喻的认识和运用已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本文也只是从认知的角度,通过一些相关的例子,对隐喻的本质作了初浅的分析。
[1] Lakoff.G.&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 吕 煦.实用英语修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 束定芳.隐喻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研究1995(2).
[5] 束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J].外国语1998(6).
[6] 赵艳芳.认知的发展与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